1、中组部 5 年前选派任职地方的 66 名厅官,19 人已回京2015 年 7 月,50 岁的辛国斌从青海省副省长任上调回工信部出任副部长,目前在工信部党组成员中排名第 7 位。他也成为 2010 年秋中组部选派到地方任职的 66 名厅局级官员中“回炉”北京的最新一例。 5 年前,时任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的辛国斌转任青海省海西州委副书记(正厅级) ,并于 2013 年 7 月就地提拔,出任青海省副省长。 当年同辛国斌一起赴任地方的另外 65 位中青年干部现状如何?又都走出了一条怎样的仕途之路?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根据公开资料进行了梳理。 19 人已确定回京任职, 2013 年回京最为密集 201
2、0 年,中组部发起改革开放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央地干部交流任职,66 名从中央和国家机关选拔出的中青年干部赴任地方。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亲自出席了交流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当时国家选派的这 66 名厅局级干部,都是从国家机关中选拔出来的优秀中青年干部。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通过公开渠道统计到其中 56 人的信息,辛国斌是第 19 位已确定回京任职的官员。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66 名赴地方交流的干部回京任职的情况最早发生在 2012 年,当年有 3 名干部回京,分别是出任国家民委副主任、党组成员的陈改户,出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的滕
3、佳材和出任中宣部新闻局巡视员、副局长的张小国。 而 2013 年则成为这批干部回京最为密集的年份,当年共有 10 位干部回京,2014 年回京任职的干部有 5 位,加上辛国斌,当年赴任地方的66 位中青年干部中至少已有 19 位回京任职。 竹立家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干部回京之所以多发生在 2013年,主要是交流到地方的干部基本上是以 3 年为一个期限,之后还会有干部陆续回京工作。 回京官员中至少 11 人升任副部 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统计,在已回京的 19 人中,至少有 11 人确定升任副部级。这 11 人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就地提至副省级后回京。比如辛国斌,他在青海省被提拔为副省长,而
4、后回工信部出任副部长;再比如时任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的喻红秋,于 2010 年调任贵州省贵阳市委副书记,之后提拔至贵州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继而回京任全国妇联副主席,如今已是中央纪委驻中央组织部纪检组组长。 还有一种情况是回京后提拔至副部级。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的不完全统计,至少有 9 名官员属于这种情况。例如 2013 年 8 月升任财政部副部长、党组成员的史耀斌,赴任地方前任财政部税政司司长,他被派往湖南省湘潭市交流,出任市委副书记、市长,之后出任湖南省财政厅厅长,并于 2013 年出任财政部副部长。此外,现任国家民委副主任陈改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副局长刘俊臣、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吴清海等人
5、皆属于这种情况。 此外,就地提拔副部级,且至今未回京的官员也颇引人关注。例如刘昌林,2010 年时任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于当年转任江西省景德镇市委副书记,并先后出任副市长、市长、市委书记等职,他已于今年 8 月升任江西省副省长。 除刘昌林外,现任陕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梁桂,陕西省副省长杜航伟等人也都属于这种情况。 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不完全统计,66 名干部中至少有 16 人跻身副部级之列,其中有些是“回炉”北京后晋升的,还有一部分则是在地方晋升。 值得注意的是,在记者统计的 56 名厅局级官员中,47 人为“60 后” ,仅 6 人是 50 后。 竹立家主任表示,国家是
6、要培养年轻干部, “十八大是 50 后时代,十九大就进入了 60 后时代,以 60 后为主导。除了少数副国级以上干部,50 后在十九大以后会逐步退出舞台,因为我们的副部级干部一般 60 岁退休。长江后浪推前浪,年龄在这里放着。 ” 而目前已有 16 人提拔到了副部级,已经占了 24%,约五分之一的比例,其他没有被提拔的厅官,未来还会有多大被提拔的几率? 竹立家对此比较乐观:“目前五分之一的比例已经很大了,如果干得好、发展正常,还会有一些人得到提拔重用,因为以 60 后为主,年龄空间还很大,正常情况下,会有三分之一的人得到提拔,还有 10%的提拔空间。 ” 至少 8 人仍在地方担任市委书记 中国
7、经济周刊记者梳理发现,这些厅局级官员中, “辗转多地”任职的现象颇为普遍,其中一些目前仍在地方担任市委书记。 例如环保部规划与财务司原司长舒庆,2010 年任河南郑州市委常委、荥阳市委书记,后又依次主政巩义市和新乡市,现为河南省新乡市委书记。 除舒庆外,现任河南省商丘市委书记魏小东,此前曾任洛阳市委副书记、鹤壁市委书记,而在赴任地方前的职务是中央编办四司司长。此外,现任连云港市委书记杨世昌、廊坊市委书记王晓东等人也属于这种情况。 除了辗转多地任职的情况外,还有一些干部 5 年来基本没动窝,一直在当地工作,但是,这些官员大部分在职务上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例如,农业部财务司原司长王正谱,2010
8、 年 10 月赴辽宁省辽阳市任职,于 2011 年 1 月成为辽阳市市长,2014 年 9 月出任辽阳市委书记。再比如商务部财务司原司长徐加爱,于 2010 年出任浙江金华市代市长后,先后任金华市市长、市委书记。 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有 8 人在地方任职市委书记,除了市委书记,至少有 6 人在地方任职市长。 一人辞职,一人落马 在这 66 名中青年干部中,有两人的仕途之路让人颇感意外。一位是从山东省济宁市委副书记、市长任上辞职下海的梅永红;另一位是落马的海南省原副省长冀文林。 尽管每一次官员辞职的消息都会引发公众的关注,但梅永红辞职的消息似乎更为轰动,因为他身为 66 名厅局
9、级官员中的一位,而他也是 66名厅局级官员中唯一的一位辞职者,现已出任华大基因深圳国家基因库负责人。 针对梅永红的辞职,竹立家表示“很正常” , “他辞职后到深圳的一个高科技公司任职,这是他个人的选择。因为原来在科技部工作,他在科技界,可能对国家贡献更大。 ” 这 66 名中青年干部中,还有一位现已落马,他就是曾经的海南省副省长,海口市委副书记、市长冀文林,他于 2014 年 2 月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 1966 年 7 月出生的冀文林,落马时的年龄是 48 岁。在被派往海南任职前,冀文林是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到海南后,他出任海口市委副书记、副市长,而后迅速成为代市长,之后出任市长,并于2013 年升任副省长。他也成为 66 名干部中,唯一的落马者。 “人是会变的,随着政治生态和政治环境的变化,一些人可能就堕落了。 ”竹立家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这样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