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生活知识点归纳.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88975 上传时间:2018-07-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生活知识点归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政治生活知识点归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政治生活知识点归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第 1 页 共 10 页 高考政治生活 知识点 归纳 政治生活 之 抓主体 : 国家、公民 、 政府 、 人大 (或常委会) 、 人大代表 、 中国共产党 、各民主党派、人民政协、民族、宗教 、 当代国际社会、主权国家、国际组织、联合国 第一单元( 1 2 课)公民的政治生活 一、国家问题 1、国家和国家性质 ( 1)国家: 国家是 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 阶级统治的 工具 。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 2)国家性质:国体即国家性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具体地讲,就是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一个阶级手里;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 决定:统治阶级的阶 级性质决定着国

2、家性质。 根本标志: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实行为哪个阶级服务的政策,是判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 2、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 1) 领导力量:工人阶级的领导是我国国家性质的首要标志,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力量。 阶级基础:工农联盟是我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在我国,农民阶级在工人阶级的领导下与工人阶级一起共同管理国家事务。 ( 2)本质: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 3)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 : 对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 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 人民民主的特点具有广泛性与真实性 广泛性的表现:人民享有的权利广

3、泛;享有民主的主体广泛。 真实性的表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 随着经济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日益得到充分的实现。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 4) 现阶段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原因: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 是 我国的立国之本 ,是我们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政治基石, 已被载入我国宪法之中。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政治保证。 只有充分发扬社会注意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只有

4、坚持国家的专政只能,打击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才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时代新 要求: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实行依法治国:强化为经济社会建设服务的政府职能: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等等。 怎样坚持:为了更好地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必须加强国家的政权建设和国防建设,为国家的安全、统一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二、公民问题 1、 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关系,在法律上体现为公民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 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公民参与国家管理和社

5、会管理的基础和 标志 ) 政治权利 ( 2)政治自由( 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重要方式,但自由要在宪法和法律许可的范围内 行使) ( 3)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 (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 2)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政治义务 ( 3)遵守宪法和法律 (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2、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 1) 坚持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 2) 坚持 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 3) 坚持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指守法和司法上平等,没有特权,立法上是不平等的。即指平等地享有权利、履行义务和适用法律。但不能说第

6、2 页 共 10 页 权利与义务是相同或一样的。 权利与义务在法律上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权利和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 体,又是义务是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要求: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公民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时,要把维护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3、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 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是我们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 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 3)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

7、 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 5)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念。 4、公民如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 1)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 2)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和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 ( 3)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才能确保有序的参与。 5、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 公民要积极参与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 1)民主选举 含义 优点 局限性 直接选举 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 每个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 在选民较多、分布 较广的情况

8、下不适用 间接选举 由选民选出的代表选举 成本较低,便于组织,适用于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地区 每个选民不能直接投票选举自己心目中的最值得依赖的当家人 等额选举 正式候选额 =应选额 可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限制选民 的自由选择,选民易受误导,积极性受影响 差额选举 正式候选额应选额 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竞争 可能影响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易发生虚假宣传、贿赂选民 我国的选举制度是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并采取差额选举。 人大代表的选举县及 县以下:直接;县以上(全国、省、市):间接。 (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差额选举) 乡及乡以上各级地方政府的领导

9、人员间接。 居委会、村委会直接。 ( 2)民主决策与民主监督 民主决策 民主监督 渠道 通过 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意义 :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重要的信息资源。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有利于决策反映社情民意。 ) B、专家咨询制度 (意义 :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 ) C、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为什么 : a.依据:公民享有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这是公民 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b.意义:有利于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民参与度。 ) D、社会听证制度 (作用 :可以帮助决策机关发现拟定的决策方案存在的问题,并加以修正、完善,有利于决策利民。 )

10、A、信访举报制度、 B、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C、舆论监督制度(具有 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的特点,在监督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D、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 (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 意义 从决策者的角度看: 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决策广 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 从公民的角度看: 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国家:既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公民:也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第 3 页 共 1

11、0 页 要求 拓展公民民主决策的渠道,通过各种渠道,采用不同方式直接参与决策 既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行使公民的监督权;又要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 3)民主管理(实行 基层民主或 实行 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 机构:村(居)委会性 质 是 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 基层群众性 自治组织 。 村民自治的内容:( 1)民主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 2)村民通过村民会议民主决策村务。 ( 3)村民利用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来民主管理村务。 ( 4)村民通过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 、村委定期报告工作等形式来

12、民主监督村干部。 实行基层民主自治的意义(实行 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 的意义)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享有 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 民自治,以保证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实行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我国正把它作 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 有利于逐步增强和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有利于维护基层群众的合法权益。 第二单元( 3 4 课)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三、政府问题 1.我国政府的主干知识 我

13、国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政府为什么做某事往往答上) 性质 我国政 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的行政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 宗旨 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原则 我国政府的工作原则是对人民负责 具体要求: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态度、出发点) 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行动、是否落实)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方法) 基本职能 :管理和服务 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通过 打击、惩治犯罪,保护国家或公民的合法权益, 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协调人民内部矛盾,保证人民民主) 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 设的职能 (通

14、过 经济 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以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 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通过 宣传科学理论 ,弘扬民族精神,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通过组织和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 努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 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正确方向,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 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通过加强 公共基础、文化、卫生设施的建设,医疗、社保、计生,自然环境保护等,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 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政府 要自觉

15、接受监督,树立自己的权威和公信力,做到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2 政府权力的行使 依法行政 ( 1)为什么要依法行政 必然性:从根本上讲,是由我国国家性质、政府的性质决定的。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 必要性: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和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依法行政的意义: A.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 (人 民) B.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增强政府权威 ; C.防止行政权力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政府) D.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守法、护法,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贯

16、彻依法治国方略。 (社会) ( 2)怎样依法行政 从根本上讲,要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 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的措施 第 4 页 共 10 页 A.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立法) B.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 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 (执法) C.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体制。 (体制) 政府要审慎用权,科学民主决策,自觉接受监督。 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度,

17、严格行政问责。 3.政府审慎行使权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的意义 : 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提高决策水平,使决策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爱惜民力,使决策真正对人民负责。 4. 政府权力的监督 行政监督 ( 1)行政监督的必要性 和意义(为什么要监督) 必要性: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好就能造福人民,滥用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监督的意义: A.有利于政府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决策 (人民) ; B.有利于防止滥用权力,保证清正廉洁; C.有利于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

18、止工作失误; D.有利于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建立起一个具有权威和公信力的政府。 (政府) ( 2)行政监督的措施 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 一靠民主。 鼓励公民参与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充分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作用。 二靠法制。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问责制等。 建立起全面的 行政监督体系 。(区分外部与内部监督,各种监督的法律效力) 实施阳光工程,建立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和公开办事制度, 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 3)实施阳光工程(政务公开)的意义 有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更好地履行各项职能,对人民负责,建设服务型政府。

19、(对政府) 有利于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提高 政府的公信力; (对政府) 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便于公民监督政府的工作,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对公民) 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对社会) 5. 政府的权威 (新教材修改为威信) 政府的权威从根本上讲是由 国家性质 决定的。 政府的管理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服从 ,这是 区别 有权威与无权威政府的 根本标志 政府如何树立权威 ( 1)政府及工作人员要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审慎用权、优化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要自觉接受人 民监

20、督,与人民保持和谐关系。 ( 2)政府及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业绩。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及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的工作方法。 ( 3)政府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第三单元( 5 7 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四、人民代表大会问题 1、人大的性质、地位、权力:是国家的权力机关,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2、全国人大的性质、地位、权力: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有最高立法权、最 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部分职权。全国

21、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3、 体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构成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 五、人大代表问题 1、 人大代表的 法律地位 :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是国家权力的 直接 行使者 。 2、 人大代表的权利与义务。 权利: 审议、表决 权, 提案权 (向人大提议案)和 质询权 (对政府机关工作可质问并要求答复) 义务:必须 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协助宪法和法律是实施,与 群众保持密切 联系 ; 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要求 ;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第 5 页 共 10 页 3、产生和任期 :人民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

22、产生方式有两种,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每届任期五年 . 4、与人民的关系 :人民代表来自人民,受人民监督,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又称“政体”) 是我国的 根本政治制度 。是由我国国体决定的,即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的最重要特点 民主集中制 。 3、优越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 动员了全体人民投 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 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 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 六、执政党 中国共产党 1、中共的性质:中共是中

23、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中共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中共的地位:中共是执政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 4、中共的执政方式: 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把握三执政方式的内涵和要求) 科学执政强调按规律执政;民主执政强调为民执政,靠民执政;依法执政强调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5、中共的 领导方式:政治领导、组织领导、思想领导 政治领导(制定党的纲领、路

24、线,确定奋斗目标,并通过法定程序使之上升为国家意志,成为全体人民共同遵守的规范) 思想领导(用党的指导思想教育党员和人民群众) 组织领导(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和影响人民群众,从组织上保证党的纲领、路线,国家的宪法、法律付诸实施;培 养、选拔、考核和监督干部,并向国家机关推荐德才兼备的干部) 6、中共的执政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中共 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 7、中共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25、等。 邓小平理论:核心内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内容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根本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科学发展观:根本要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8、党的建设 ( 1)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关系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是党的建设的主线。要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五种执政能力: 提

26、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提高发 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 2)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创新。要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要求,紧密结合实践,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坚定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 3)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组织建设以造就高素质的党员和干部队伍为重点。建设一支始终保持立党为公、执政为 民政治本色的干部队伍。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

27、组织基础,要充分发挥他们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 4)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作风建设的重点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党最大的政治优势。 ( 5)党还强调必须抓好反腐倡廉建设。坚决反腐败,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提高党员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从源头上防治腐败。 (6)党还强调必须抓好党的制度建设。制度建设的重点是健全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 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要改革和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建设,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第

28、6 页 共 10 页 七、 参政党 民主党派 ( 1)性质: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 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 ( 2)概况(了解):民革、民盟、民进、民建、农工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盟 ( 3)地位:参政党。 ( 4)参政的基本点(参政权):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八、 中国人 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 ( 1)性质: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 ;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

29、重要形式。 ( 2)职能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 ( 3)主题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 ( 4)体系全国人民政协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协。 政协是协商式民主形式,人大是选举式民主形式。 我国的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1)地位: 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 2)基本内 容(特点) 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多党合作的根

30、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我国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民主党派拥护和接受中共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根本标志。 中共与民主党派在 政治上不平等,法律上平等,组织上独立,社会主义事业上通力合作。 ( 3)优越性: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 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 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 的政党制度,它绝不是西方宣传的所谓一党制,也根本区别于西方的多

31、党制。 九、民族 1、我国新型的民族关 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国家决定的)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 基本原则 :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 三者关系: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 政治基础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 前提条件 ,共同繁荣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 物质保证 。 ( 1) 实行民族团结原则的 原因 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4 个是) ( 2) 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的 原因 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 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

32、复兴的必然要求。 3、 对于民族问题、宗教问题 ,问“为什么,怎么做”,答题时常用的知识点: ( 1)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坚持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 2)公民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义务。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的民族政策 ( 1)地位: 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也是 我国一项 基本政治制度 ( 2) 前提和基础:民族区域自治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 ( 3) 范围: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

33、 4) 三级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洲、自治县 ( 5) 民族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自治地方的法院和检察院不是自治机关) ( 6)核心内容:自治权。 实质: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第 7 页 共 10 页 ( 7)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必然性) 适合我国国情: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具有坚实的社会基础和政治基础。 优越性: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得以实现;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十、宗教

34、: 全面理解我国宗教政策: ( 1)我国的宗教政策: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 基本权利 ,是我国尊重和保护 人权 的重要体现, 国家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这是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两个方面)。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 2)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 ) ( 3)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 我国宪法规定“宗教团体和宗 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这是宗教事务在主权问题上的体现 ) ( 4)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35、: ( 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 2)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统一。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 3)民主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 即真实性内容与多样性形式 的统一,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为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我国建立了一系列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这些是我国

36、发展进步的政治制度保障) 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政治文明) (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确保人民当家作主。 ( 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根本途径) ( 3)扩大人民民主,健全民 主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民主制度等。 ( 4)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或依法保障公民积极参加)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这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要求) ( 5)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37、着力培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新教材修改: 中国发展进步的政治制度保障(了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 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 坚持把国家层面的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 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 这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

38、点和优势,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第四单元 ( 8 9 课) 当代国际社会 (由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构成 ) 十一、主权国家 ( 1)地位 ;主权国家是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 2)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主权。 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权, 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 它对内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对外则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性。 ( 3)权利和义务 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等。 义务:不侵犯 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 十二、国际组织 第 8 页 共 10 页 1、地位:国际组织也是国际社

39、会的重要成员 2、作用:促进国家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 3、联合国 ( 1) 地位:当代国际社会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 2)联合国的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 3)联合国的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 和平方式 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 何国家内政 ( 4) 联合国的作用:在维护世界 和平 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 发展 ,以及实行 人道主义 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联合国也有其局限性。 ( 5

40、)中国在联合国发挥的作用: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按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 国际关系及其决定性因素 1、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国际关系。其中最主要的 是 国家与国家 之间的关系。 2、国际关系的内容 :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等。 3、国际关系的形式:是多样的, 竞争 、 合作 和 冲突 是其基本形式。 4、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 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 国家利益 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

41、和落脚点。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 决定性 因素,国家间的 共同利益 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 利益的对立 则是引起国家间分歧、摩擦乃至冲突的根源。( 国家利益不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唯一因素,国家力量、社会意识形态也会影响国际关系) 国际形势 1、当今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 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 成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2、 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3、 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4、 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21 世纪相当

42、长时期内 国际斗争的焦点: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 。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 5、 当前 国际竞争的实质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 世界多数国家都以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国家 的战略重点,努力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力图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如何增强我国综合国力? 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是根本。 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国民素质。 发展中国特色

43、社会主义文化,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 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国独立自主 的和平外交政策 ( 1)我国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 :我国的 国家性质 和 国家利益 决定了我国奉行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政策。 ( 2)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基本内容) A.我国外交政策的 宗旨是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B.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的 独立和主权(新教材: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益) ,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C.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 ( 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44、 D.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核心基础)、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保证)、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目标)。 第 9 页 共 10 页 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走和平发展道路 1、中国为什么走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 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决定了我国绝不侵犯别国的国家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在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中进行。 是和平与发展这

45、一时代主题的要求。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为了顺应当今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时代潮流。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落实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要求。 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和平崛起有利于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增强综合国力。 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应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义务,中国和平发展充分彰显中国是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2、中国怎样走和平发展道路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为我国的改 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

46、展有好合作关系,继续同发达国家加强战略对话和深化合作,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加强与发展中国国家的团结合作。 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科技创新,增强综合国力。 积极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的义务,自觉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和宗旨。 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他国正当利益,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答题归纳(模板) 1、公民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怎样做某一件事? ( 1)公民为什么要自觉参与? 必要性:我国国家性质、人民地位、公民权利与义务。 重要性: 第一,对公民:

47、有利于增强公民主人翁意识,提高政治参与的热情、能力,真正行使(实现)自己的民主权利。 第二,对社会或国家: A.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地位,促进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建设(或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现代化及各项事业的发展。 B.有利于密切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成全面的小康社会。 ( 2) 公民应如何参与政治生活? 内容:行使民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要求 :依法有序的参与;坚持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常用后两大原则);参与民主各种民主方式的具体内涵、途径(渠道)和要求。 2、政府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政府怎样做某一件事? ( 1)为什么: 国家性质和政府性质决定的;政府工作宗 旨和原则的需要;政府职能的内在要求;依法行政的要求;有利于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有助于树立政府权威;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等等。 ( 2)怎样做: 履行职能(四大职能);坚持宗旨和 原则(注意三点具体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