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研究.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893803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研究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呈不断加速的态势,科技人才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本文通过对南通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诸如确立科技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创新科技人才的引进方式,以及如何加强对科技人才的激励等等,力求为南通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出有实际参考价值的意见。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引进;激励 0 引言 知识经济时代,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科技人才作为社会创新中的高端人才,在人类社会中集中体现的是先进的生产

2、力,是创新发展的主导力量,把理论知识及时的转化为生产力。我国人才学辞典对“科技人才“的界定如下:“科学人才和技术人才的略语。是指通过自己较高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能够为社会和人们做出较大贡献的人。“科技人才包括四个要素:第一,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第二,在一线从事技术或者科学研究;第三,具有较高的创造能力;第四,能够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 2003 年,我国确立“人才强国“的基本战略。2007 年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2010 年 6 月,又指出:“要加大人力资本投入、突出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中共十七大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之2后,先后确定了 45 个城市开展创新试点,并取得了积极

3、进展。南通市作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如何利用滨江、临海的特殊区位,在大力实施长三角战略和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背景条件下,关注和比较周边地区的人才政策,深入开展差别化机制研究,努力构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新格局,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迅速扩大科技人才总量、优化结构、提高层次、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1 南通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南通市科技人才发展趋势呈稳定增长的态势,2013 年江苏省各市科技进步状况综合评价中,南通市以 84.62 分位居第六,其中科技进步环境排名第七、科技投入排名第四、科技产出排名第五、科技促进可持续发展排名第七。与 201

4、1 年的数据相比,南通市在科技投入和科技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排名均有所进步。截止 2011 年底,南通市的科技人才总量为 78.53 万人,人才总量位列全省第四位,南通市各类科技人才占人才总量的 15.6%。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主要表现在科技创新人才、高层次人才、第二产业人才、第三产业人才数量和乡村优秀科技队伍不断壮大。从 2010 年的数据来看,南通市 R&D 活动人员占科技活动人员比重为 3.66%,在江苏省排名第十;企业 R&D 活动人员占企业职工比重为 3.12%,在江苏省排名第五。截止 2013 年底,南通市 R&D 活动人员占科技活动人员比重上升为 5.82%,在江苏省排名第三;企

5、业 R&D 活动人员占企业职工比重上升为 5.78%,在江苏省排名第三。 在国家和地方人才政策的引导下,南通市的科技人才政策体系也在3不断完善。南通市政府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诸如“人才强市“、“实施江海英才计划“、“人才资金补助“等政策措施,不仅为南通市吸引很多外部人才,同时也为南通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指引了方向。其中“江海英才计划“实施 4 年来,先后吸引 2 位海内外院士来通创办企业,46 位院士在通建立院士工作站,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 99 人,142 人获江苏省“双创计划“资助,211 人(团队)获“江海英才引进计划“资助。同时,为了突出科技人才的重要性,加大对科技人才的奖励和资金投入

6、,尤其针对一些高层次科技人才制定了一些奖励,比如“南通市江海杰出英才奖“、“南通市高技能人才成就奖“等等。 另外,南通市的科技人才载体体系建设也在不断完善。南通市先后建立了 18 家博士后研究工作站、9 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 14 家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南通市吸引了超过 2 万的科技人才,博士、硕士等更是不胜其数。南通市作为“人才特区“区域性试点地区,有大约 10家单位同时被授予“南通市人才工作示范基地“的称号。此外,南通市连续举办了九届“海外高层次人才交流洽谈会“,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技术服务;建立国家“虚拟硕士园“,培养了许多专业人才。 2 南通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尚

7、未全面确立科技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 由于在南通的经济结构中,民营经济一直占主导地位,对人力资源和人才培养开发工作还不够重视。一些政府部门的理念和工作还是以招商引资为主。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人才必须优先发展的理念和相关政策措施还有所缺失。尤其是各类企业主体,还4未普遍确立科技人才是最重要的、必须优先发展的战略资源的理念。尽管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政策,但在实际工作中,在科技人才发展理念上仍然存在一些误区,比如政府和企业对科技人才都存在“重引进轻培养“、“重学历轻能力“、“重资历轻经验“、“重硬件轻软件“、“官重于学“等的问题。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受到了传统观念的阻碍,许多

8、科技人才没有得到重视,也无法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这种现象造成了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长期下来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很难壮大和发展。 (2)科技人才总量偏低 截止 2012 年底,南通市人才总量为 96.5 万人,远远落后于苏州、无锡等城市。苏州人才总量超过 178 万人,人才总量增长率连续 10 年保持在 15%以上。据有关资料统计,南通市近几年来科技人才总量虽然有所增长,但是相对较低,明显低于苏州、南京和无锡市等兄弟城市的科技人才数量,这对于南通这一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的城市而言是远远不够的。 (3)科技投入力度不足 近几年,南通市科技投入的力度有所加大,但是与相邻城市相比,还存在对科技人才的财力投入

9、不足和投入不能及时到位等问题。根据相关数据统计,2010 年,南通市总的科技投入得分为 26,居于江苏省的第6 位,其中人力投入为 9.6,居于第 8 位,财力投入为 16.4,居于第 4 位;2013 年南通市总的科技投入得分为 27,居于江苏省的第 4 位,排名有所上升,但是与第 1 名的无锡市之间的差距还是比较大,其中人力投入为11.60 分,居于第 1 位,财力投入为 15.40 分,居于第 6 位。从中可以看5出,近年来南通市明显加大了人力投入的力度,但财力投入与苏州、无锡、常州等城市差距较大,仍需跟上。 (4)创新载体较少 截止 2012 年底,南通市建成省级高新区 3 个、省级科

10、技产业园区 10家、科技企业孵化器 64 家、科技创新平台 295 个。但南通市整体创新载体建设远远落后于苏州和无锡。苏州先后建成独墅湖科教创新区、苏州科技城等综合创新区,引进了中科院纳米所、医工所等重大创新载体,建设了生物纳米园等近 20 个专业化产业园区和苏州留学人员创业园等 63家省级以上科技孵化机构。无锡建成国家级、省级留学人员创业园 11 家,在全省名列前茅;同时建成“三创“载体 750 多万平方米,太湖(国际)科技园、山水城科教产业园、国家工业设计园等一批“三创“载体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已经成为科技创业企业孵化、发育的优质“土壤“。相比而言,南通市科技孵化器的个体规模偏小、缺少科

11、研院所或高等院校等科技资源的支撑,特色产业园区和专业化创新创业平台不多,现有的研发机构和创新创业平台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5)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 与周边城市(尤其是苏州、无锡、常州)相比,南通市缺少灵活的人才引进及合作培养措施。早在 1995 年,苏州市就提出了“柔性引才“,开始实施特聘工作证制度,鼓励各类高层次人才不变身份、不转户口、不转档案,来苏从事科学研究、技术推广、产品开发,带来一批批“星期天工程师“、“星期天科学家“。 另外,南通市的科技人才多集中于高校及科研院所,而作为经济发展主体的企业在科技人才方面相对缺乏。目前南通市科技人才政策对促6进科技人才进入企业的引导不力,尚未形成良性的

12、科技人才流动机制。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南通市科技人才的奖励机制尚不健全,过多注重高层次科技人才,对普通科技人才的关注度不够。比如科技人才政策规定的适用对象是高层次、高学历的转接学者、学科带头人,而那些年轻有为、表现突出的的年轻学者却得不到科技人才奖励和政策的扶持。另一方面,企业对科技人才激励性措施不足,大多数企业员工对企业的薪酬和福利措施不满意,而且大多数企业忽视了对员工的培训激励。 3 南通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坚持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创新引才工作观念 科技人才是第一资源,南通市要实施“科技兴市“战略,实现“人才强市“,进一步强化人才竞争意识,坚持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充分认识科

13、技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把科技工作转到以人为本的轨道上,要从发现、培养、吸引、稳定这四步来招引科技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创造性。克服只重视科技人才的引进,忽视现有科技人才主体作用发挥的倾向;克服重学历轻能力的观念;克服重高级人才、轻中初级人才的观念;克服重年龄轻经验的观念。对人才的评价上打破论资排辈、学历资历取向的格局,不拘一格选拔和使用人才。 南通市各级政府应不断更新人才理念、改善引才政策和计划,通过引入更多的高层次人才来引领和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要充分研究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特点,制定灵活的人才引进和合作培养措施,推动人才柔性流动,促进智力知识要素加速集聚。可以设立南通市人才联络处,通过政

14、府部门来发掘各地的南通籍优秀科技人才,广泛吸收外部人才和流7失在外的高层次人才,促进智力回流。也可以建立人才库,通过数据来掌握信息,了解人才动态,在人才竞争中赢得主动。 (二)加强开发培养,提高科技人才的质量 (1)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职业教育,提高科技人才的素质,是当今世界上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以就业为导向的改革和发展职业教育不仅仅能够提高科技人才的素质,也为增强社会经济培养了充足的人才。比如世界高科技人才聚集地-美国,从 20 世纪50 年代末开始就把教育优先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并在 1963 年颁布了职业教育法 。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送到科技人才的

15、家门口,能够加强科技人才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个人技能及综合素质,进而提升科技人才的质量,最终促进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 (2)重视科技人才的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是对已经脱离学校正规教育系统,走入社会参加工作的人进行的多形式的培训教育,通过这种再教育途径,使已经参加工作的人的专业知识得到及时的巩固更新,使其工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南通市政府部门应树立继续教育的观念,努力为科技人才构建终身教育体系,鼓励并支持高新技术产业“请进来“、“送出去“等形式来加强对员工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同时,推进企业与高等院校的产、学、研合作,也是促进科技人才继续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与高等院校优势互补,不仅可以加强

16、对科技人才的培养,也能够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化进程。 (3)引导企业逐步建立学习型组织。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和企业倡导并开始逐步建立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以及科技创新组8织将会毫无疑问地成为最成功的组织。南通市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引导、鼓励企业,尤其是各类研发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树立再学习、再创新的理念,建立加强员工的培训与开发工作,努力推动各类科技人才学习和创新,将学习型组织纳入公司的管理制度中,引导科技人才不断学习、创新,服务公司,服务社会。 (三)加大对科技人才的投入力度 科技的进步离不开教育,教育能够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科技人才数量的稳步增长。各级政府需要通过对教育资

17、金投入制度的改革,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在保证基础教育资金投入力度的前提下,加大对高层次人才尤其是科技创新型人才的投入力度,保证教育和科研经费能够及时高效的投入到教育和科研第一线。在这个基础上,各个政府部门要对资源进行优化,对重点领域,重点项目要集中物力、财力,形成高新产业链,及时转化科技成果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加大对高新产业的扶持力度,促进产业转型。 科技人才是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其生存和科研环境的好坏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科技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因此,为了鼓励科技人才能够有充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产品的研发和创新,南通市各级政府部门应从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引导和支持企业建立重点实验室、硕士(

18、博士)工作站等相应的产品研发机构和部门,改善研发条件,使科技人才的科研工作有充足的前提条件和环境,持续产出创新成果。进一步完善创新型企业培育机制,建立覆盖企业初创、成长、发展等不同阶段的政策扶持体系,培育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型企业集群。9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健全企业抚育体系,推动具有持续创新活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不断涌现。 (四)创新人才激励体系 建立和完善科技奖励制度是激励科技人才创新的一项重要激励机制。南通市各级政府应该突出奖励那些把科研成果、技术创新应用到生产生活中,并且创造出经济价值,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科技人才,以此来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可以考虑借鉴上海市的做

19、法,通过聘用一批顶尖专家作为市长或各级政府的经济发展顾问、特聘顾问等,提高高端技术、研发人才的社会地位。 企业内部加强对科技人才的激励,一是构建适合科技人才的薪资体系,提高科技人才的创新积极性。给予科技人才优厚的待遇,既是对科技人才创新成果的肯定,也是对其自身价值的尊重。摒弃“末位淘汰制“这种激励机制,引进更多人性化的激励机制,可以逐步建立人力资本入股、科技人员持股制度,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归属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二是加强培训激励,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培训机会。科技日新月异,企业应尽可能为科技人才提供国内外进修交流的培训机会,更新其知识结构,激发其创新潜能,给予其充分的职业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20、 1王楠,何彬,秦颖.四川省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思考J.软科学, 2008(3):100-103. 2何巧云, 齐荣坤, 严中华. 珠海市高层次科技人才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09 (1):164-166. 103刘元伟. 重庆科技人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 J.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0(2):212-215. 4吴凤兵, 刘媛 . 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J. 江苏科技信息, 2011(11):15-17. 5张贵炜, 鲍琳, 刘春英. 冀南新区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研究 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10):25-26. 6苗成斌. 人才发展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J, 2011(5):19-23. 7杨芝. 湖北省高层次科技人才管理政策实施研究 J. 科技创新,2012(2):17-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