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分析绩效评价指标的设立摘要:高校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涉及政府、投资人、管理者、学生个人及学生家长、高校职工等较多的利益相关者,因此在设立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时,应当重视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合理利益诉求。本文对高校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了详细阐述,并从实际角度出发,分析了基于利益相关者角度设立高校财务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优势及应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高校;利益相关者;绩效评价指标 由于高校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拨款,而政府财政拨款增加的幅度往往满足不了学校扩招以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加上高校不具有盈利性质,没有有效的自由资金筹集渠道,所以运营资金的来源渠道受限明显。政府、投资者等作为高校资金的
2、主要来源,若要持续投资,则必然对所投资金的回报率有一定的要求,这个要求是否满足以及满足到什么程度,都需要进行有效的财务绩效评价才能够实现,可见进行有效的财务绩效评价对高校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多个利益相关者角度,强调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的重要性。 一、高校利益相关者 高校利益相关者包括当地政府部门、高校投资者、学校管理人、学生及学生家长、教职工人员等。例如,政府部门为学校所在的公共环境提供一定的便利、某些科研机构或者企业能为高校的学生就业或者职业培训等提供一定的资源、捐赠者能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学生和教职工能2有效提高学校整体的声誉与实力。 1、政府部门 政府部门是高校的主要投资人,高校培
3、养出来的人才直接关系到能否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作用等关键方面。政府部门尤为关注高校教育资金是否被有效使用在人才培养和提高质量等方面,即关注高校的财务管理绩效问题。 2、高校投资人 我国高校进行教育体制改革以来,许多高校扩大了学生规模,加大教学软硬件条件建设,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等问题也随之出现,此时学校除了进行必要的银行贷款补充教育资金之外,也需要争取社会其他投资力量的支持。 3、高校管理者 高校管理者是最直观的高校利益相关者,他们肩负着管理高校的日常职责,不仅需要对高校的投资机构与个人负责,提高学校的日常运营效率和科研效率等,也需要对学生及学生家长负责,聘用高水平的教职工并实现高水平的科研
4、和教育质量。此外,高校管理者还有自身的利息诉求需要满足。作为高校财务管理绩效衡量指标的直接制定者,高校管理者是非常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之一。 4、高校学生及其家长 若将高校比喻成“企业” ,则学生是“高校教育产品”的直接顾客,是高校这个“企业”是否能够得到长足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假如,高校学生普遍对高校的教育不满意、不认可,就无法促进高校教育的健康、3持续发展,甚至会严重制约国家软实力的提高。人才的重要性,在国家的各个政策中都得到了强调,高校财务绩效评价应该重点关注是否达到了学生及学生家长的利益诉求。一般来说学生对高校的目标包括获得良好的学习条件、企业用人单位对高校的认可度、较高的高校管理水平等等。
5、 5、高校教师 高校教师作为高校教育的实际执行者,其工作效率、工作态度与工作的效果对高校的工作绩效高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高校职工的利益诉求主要是工资福利待遇、实现自我的职业价值、取得更为稳定的工作环境等。高校教师的这些诉求需要在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上得以反应。 二、从利益相关者角度设立绩效指标的优势 1、有利于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 在设立高校财务绩效指标时基于利益相关者角度,使得各利益相关者充分地参与到高校财务管理中来。一方面,利益相关者的介入能够激发他们对高校管理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促使其更好地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另一方面,利益相关者的介入,能有效降低管理成本,通过利益制衡来有效消除内部人员集
6、权控制的情况发生。在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中,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只有在所有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都能够获得相对高程度的满足后,才能吸引更多的高校专项性投资、吸引更多优秀的教职员工加入教育队伍、吸引更多的高素质学生进入学校深造。只有这些硬件设施和软件条件得到提升,才能够成为高校可持续发展最持久的动力,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各利益相关者4的多方共赢。 2、有利于高校实现内外部各方面利益的制衡 高校和企业一样,各个利益相关者各司其职、各求其利。由于其岗位等限制,获得的信息数量和种类都是有限的,会存在一定信息不对称性,从而导致内部控制中存在道德风险。道德风险是指高校的管理者掌握直接的高校决策
7、制定权,在制定或者执行这些政策时,为了最大地满足自己的单方利益,使得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为此,高校有必要规范管理者的行政环境和整个高校治理的监督管理环境,将各个利益相关者囊括到高校治理中来,通过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制衡从根源上杜绝道德风险的产生,提高高校的治理效率和财务管理绩效。例如,从投资者角度来看,各个参与高校管理与运行的不同利益相关者,以各自的方式在相关方面对高校进行了一定的投资,故高校的发展势头是否良好,是否实现了其制定的战略目标,都会影响到投资者们的后续投资意愿。投资者们为了能够实现预期的投资收益目标,必然会积极地参与到高校治理中来,通过一定的方法对高校管理者的决策权和
8、执行权进行有效的干预,阻止其进行无效或者低效的资金投资,这在某种程度上促进财务管理的绩效的提高。 此外,各利益相关者参与管理高校还有一个优势,即实现信息的有效共享。各个利益相关者处于不同的专事领域,且拥有不同的职业背景或信息资源,所以能够在高校管理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或者信息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管理成本。 三、从利益相关者角度设立绩效指标应遵循的原则 51、弹性与系统性原则 在设立财务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形成一个动态的综合性评价体系。与一般企业相似,高校在发展过程中也会历经不同的生命周期,随着设立初期、成长期、稳定期等不同的发展周期,发展目标也会随之不断变化,因此财务绩效的评价指标也必
9、须做出动态的变更,才能适应弹性的财务管理目标。弹性原则,需要高校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运用的绩效评价体系或者具体指标进行取舍与调整,只有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评价体系才能准确地对财务绩效做出评价,并对后续决策做出有效指导。可见,高校的财务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设立会影响高校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也会受到高校财务管理目标变更的影响,两者相互作用,彼此影响,与评价指标在与高校财务管理目标相匹配的情况下,更能够促进高校发展的良性循环。在设立评价指标时,应该系统全面地考虑各个利益相关投资者的利益诉求,否则评价指标就会失去其公允性,评级结果就会失去意义。 2、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原则 在设立财务管理绩效评价指
10、标体系时,一定要涉及到财务指标的设立。例如需要用资金使用率来评价高校资金的无效使用情况,需要用科研资金的回报率来评价科研资金的使用效率如何,需要计算高校资金的流入流出比率来考虑是否需要对资金的筹集或使用情况进行改善。仅仅有财务相关指标还不能够保证对高校财务管理绩效进行充分的评价,要想对高校办学过程中进行的财务管理绩效进行科学的评价,在设定评价指标时,就不能过分地侧重财务指标,而忽视其他非财务性结果的表现。目前,我国高校的办学环境存在较多不稳定性,加上国际学校的竞争,6各高校更应该充分重视对内外部坏境的判断,明确自身在竞争环境中的优势与劣势。因此,高校在评价财务管理绩效时,应充分考虑大学的报考比
11、率、学术水平排名等指标,将财务与非财务指标充分结合,避免单纯的财务指标评价可能导致的高校短期行为的出现。 3、强调只有合理的利益相关者诉求才能够转化为具体的评价指标原则 并不是利益相关者提出的所有利益诉求都应该被满足,尤其是随着利益相关者数量的增多,各个利益诉求必然会产生新的矛盾点,此时要满足所有人的一切需求必然是不可行的。若是一昧地偏袒某些利益相关者的诉求,不顾其合理性,则必然会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这就与我们的利益系统性原则相违背。通常高校在设立评价指标时,应该首先考虑对完成预期目标起到关键作用的因素,并需要对各个利益相关者在决策中的作用、相关地位及彼此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以此
12、来设定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优先级。只有在全面了解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之后,才能够预测可能发生的风险及矛盾并剔除不合理的诉求,同时在事后对不合理的利益诉求进行评判教育,从内在激励利益相关者做出合理的利益诉求,以免对高校绩效评价产生误导。另外,在考虑利益相关者的诉求时,应考虑利益诉求的可衡量性,将评价指标与评价的具体管理流程进行较高程度的结合,使得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的实现能够更好地在财务管理绩效的评价中得以反映,提高绩效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四、结论 7综上分析,由于高校性质较为特殊,不具有内在的盈利动因,故在进行高校管理绩效评价时不能像企业一样默认形成一套系统的业绩评价体系。高校提供的是公共服务,所以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权衡也较为复杂,除了要满足投资者的回报需求外,更重要的是获得学生或社会对其教学质量的认可。在设立高校财务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时,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结合高校自身的特殊性质,全面系统地评价高校的运行结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其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敏:探讨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的理论研究以及绩效指标体系的设计J.经营管理者,2015(33). 2 陆咸良:以绩效为导向的高校财务管理研究J.财会通讯,2013(2). 3 何冠星:基于校院两级财务管理体制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初探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2). (责任编辑:刘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