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误区及对策.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894431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误区及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误区及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误区及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误区及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误区及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误区及对策摘 要 素质教育重在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生,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以全面发展。同时,素质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中是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也是一场深刻的革命,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始,我国教育界从未停止对素质教育如何进行、存在的缺陷等问题进行探讨,尽管如此,历数素质教育推广十七年以来,并未取得显著成绩。鉴于此,本文分析了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存在的误区及形成这些误区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大学生素质教育误区的措施。 关键词 素质教育 误区 对策 作者简介:陈佳,重庆工程学院;杨朝,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局 407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

2、/ki.1009-0592.2016.06.393 一、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述 (一)素质教育的含义和内涵 1.含义: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目前争议比较多。国家教委于一九九七年印发的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有对于素质教育的明确解释,即:“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且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着眼于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长远发展要求,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能力、态度。 ” 22.内涵:素质教育的本质是打破教育纯粹为政治经济服务的误区,实现理想人格教育。虽然目前对素质教育含义的争议颇多,但素质教育的内涵却是明确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认为素质教育就是促进人的发展的教育。

3、 (二)素质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我国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教育评价体系重视学生的分数而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实际能力,使学生的发展失衡,出现片面性与“高分低能”的情况,这让大学生在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境况。 因此,大学生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2.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竞争力:让大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发挥自己的天分特长,合理规划自己未来的人生道路与发展方向,在充满着激烈竞争的就业环境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3.有利于保障千万家庭的幸福:当今在中国,大部分家庭里孩子占据着家庭的核心位置。 试想,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这个孩子出现了问题,对于所属

4、的家庭来说绝对是巨大的灾难,因此只有通过实施素质教育,让青少年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才有利于保障家庭的幸福生活。 4.有利于保证国家的昌盛:俗话说“少年强则国强” ,要让少年变强则必须先让教育强,通过教育来改变青少年学生的素质。目前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从根本上说是人才和素质的差距。我们要想赶上发达国家,必须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一大批优秀人才,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3盛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区别 1.内涵不同:应试教育本质上是伴随着考试而存在的,这种教育模式下教育出来的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会被降低。而素质教育则体现的是一种自由自主和谐,且素质教育是一项长久的教育活

5、动,对于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十分有益。 2.价值取向不同:价值取向的差异也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根本区别。 素质教育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宗旨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应试教育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考试、单一学习知识和学生绑定在一起,造成了学生的片面发展。 3.实施方式不同:实施方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体系不同。应试教育对学生的唯一评价标准就是考试成绩,而素质教育不仅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还考核学生的品德等因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大学生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认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水火不容 其实素质教育是在改正传统的应试教育弊端的情形下应运而生的,但是大部分

6、人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对立起来,凡是应试教育所要求的那么必然是素质教育所应反对的,凡是素质教育所采取的那么应试教育也一定要要摒弃,形成了这样的错误观念: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减轻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负担,就是取消专业知识考试,就是用一个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一样的发展,开设一些选修课、活动课等就4可以了。这显然违背了常理,因为每个学生先天的禀赋和后天成长的环境及其经历是不同的,所以他们的发展不可能千篇一律。 (二)未能准确把握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实质 一是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德育,把德育和专业知识对立起来,造成德育和智育脱节的现象。 二是将素质教育等同于校园文化活动和专业课之外的课程,把素质教育当

7、作是一种手段,而没有将素质教育的精神和原则贯穿到整个教育当中去。三是认为素质教育就是获取尽可能多的资格证书。 (三)片面理解素质教育的场合对象阶段 素质教育不应该仅仅在学校进行,家庭和社会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对于一个人来说,学生阶段是非常重要的阶段,但是除开学生阶段还有其它不同的人生各个阶段,素质教育并非只有学生阶段强调与注重,素质教育应该是贯穿整个人生的。 因此,只强调素质教育在学校进行,对象仅为在校学生,素质教育阶段为上学阶段都是片面的。 (四)将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割裂开来 人们常常认为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是两种不相关联的教育,将二者割裂开来。并且,高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当中有一种

8、片面的做法是:为了实施素质教育,安排学生只选修或者必修一些专业课以外的课程。 其实,要良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就应该在整个教学活动当中贯穿素质教育的精神。 (五)把素质教育当作是短期内的学生的事情 古人曾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由此,素质教育不仅仅5是学生的事儿,教师在这个过程当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在推行素质教育的同时,也应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 并且,素质教育毕竟是将外在的东西内化成学生自身的良好素养与品质,这绝非是一朝一夕的事儿。因此,将素质教育当成是学生自己的事和认为在短期内就可以完全实现素质教育的观点是欠妥的。 三、大学生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的原因 (一)缺乏关于素质教

9、育的理论研究 目前很多高校对素质教育的内涵、作用、价值等缺乏深层次的认识与研究,就盲目地实施各项素质教育活动,自然会迷失方向且不能让素质教育的目的得以准确地实现。 这导致了目前高校实施的素质教育只是形式上的表面上的东西,而并未内在化、规范化等,难免出现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对立,不能充分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等情况。 (二)对学校教师学生评价体系的片面性 在当前的条件下,素质教育是需要冒一些风险的,主要是因为对学校教师学生评价体系的片面性。通过所培养的有名气的学生数量来评价学校,涉及到学校的地位和生源,学校的地位生源又和教师的福利待遇相关,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专业成绩的好坏又关系到评奖评优甚至毕业时工

10、作的推荐,正是因为这方方面面,使素质教育流于形式,很难真正地去实施。 (三)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有待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很大,但是从客观上看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偏低。 国家在教育的投入上也显得有些6力不从心,这就出现了一方面现在大部分学校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全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另一方面,不能实现为大部分人提供受到高等教育的机会。 (四)应试教育的传统观念难以根除 中国具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悠久。特别是中国的科举制度让读书就是为了通过考试而做官的观点深深地存在于民族文化之中,即“学而优则仕” ,再加上考试制度本来就有着其存在的合理的一方面,问题是考试的内容

11、和方式。 这些因素阻碍人们对素质教育的接纳和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 四、高校走出素质教育误区的方法 (一)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 邓小平同志曾对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刻总结是“十年改革,最大的失误是教育” 。我国的教育事业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但目前我国财政对教育的拨款额占整个国家财政收入的比例只是世界发展中国家在八十年代中期所达到的平均水平。教育关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繁荣昌盛,在国家财政中应该占优先拨款的地位,奠定科教兴国战略和素质教育的物质基础,真正做到“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 (二)加强素质教育理论研究 总的来说,加强素质教育理论研究是当前我国实施素质教育急需解决的

12、问题,只有将素质教育的理论问题研究透彻并让这些科学合理的理论对素质教育进行指导,素质教育才能顺利地进行并培养出一大批素质高的人才。 在对素质教育理论进行研究的同时,还应该积极了解国外素7质教育的进展和实施方式,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形成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素质教育理论。 (三)转变应试教育的传统观念 将人们从旧的应试教育的观念中解放出来,让大家认识到读书不是为了升学考试,学历高不等于素质高。当今社会是一个“能力本位”社会,要形成个人能力就必须提高素质和坚持素质教育,完成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 (四)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这里所提及的科学评价体系主要是指对学校教师和学生及整个素质教育的科学

13、评价体系。如果评价体系不合理,那么将导致学校和老师甚至学生本人的思想和行为进入误区。 因此,要认真落实贯彻素质教育,教育的上级主管部门就必须严格按照教育规律建立对素质教育的科学合理评价体系。 (五)提高教师的素质 从根本上说,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者是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成效。这客观上要求教师不仅要在生活上为人师表,在课堂上也要始终贯穿素质教育的理念。 在这种情形之下应双管齐下,一方面学校对教师提出要求、进行考核,让教师有危机感;另一方面大力开展校内讲座和校外取经,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五、结语 当前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绝不是以前“以成绩论英雄”的传统时代,在

14、这样的情况之下,高校有义务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8这亦是实施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 当然,前文也提到了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当中遇到的一些困难,但实施素质教育是历史的必然,推进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相信素质教育的最终结局是圆满的。 注释: 尤佳.浅析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就业问题.法制与社会.2009(9).312. 陈亚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误区与对策.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8(5).102 -104. 帅传系.“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容.前沿.2006(7). 曹鹏.高等工程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论文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苏君阳.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

15、阻滞因素与误区分析.中国高等教育.2010(7).10-12. 周春燕.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及人文精神的构建.江苏高教.2000(6). 邝邦洪.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理论与探索.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刘志光.创造性教育与人才.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8. 赵士发.试论人的全面发展之系统结构与价值指向.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66-69 . 蒲镜彦.关于中国教育经费问题的回顾与思考.人民教育(京).1998(10).4-13 . 于立东.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92007(5).158- 160. 张楚廷.素质教育是通识教育的

16、灵魂兼论我国高校素质教育之走向.高等教育研究.2008(7).6-10. 王冀生.通识为本专识为末.教育发展研究.2002(3).59-62. 李坊穗、刘书亮.应试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是莫须有的素质教育问题及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探索.文教资料.2006(35). 张再生、肖雅楠.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及中国本土新现象:隐喻视角分析.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钟天娥、范永明.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和谐发展的路径分析.经营管理者.2009(6). 王策三.保证基础教育健康发展关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 孙英梅、岩磊.深化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就业.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6).409-4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