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社会语境下法治认同模式的构想.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895162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都市社会语境下法治认同模式的构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都市社会语境下法治认同模式的构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都市社会语境下法治认同模式的构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都市社会语境下法治认同模式的构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都市社会语境下法治认同模式的构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都市社会语境下法治认同模式的构想摘 要:城镇化进程的全面启动与依法治国战略的全面推进使得都市社会中的法治认同成为一个重要论题。一方面,都市社会的发展消解了传统法治认同模式赖以存立的共同体,另一方面都市化的进程又塑造了一种新型的社会关系并具有独特的精神气质,进而构成了一种新型的共同体媒介型共同体。媒介型共同体以异质性的不断生成为其正当性基础,以多重空间分配与构造为其基本特征,并且超越传统的依托于民族国家的共同体模式,形成了一种依托于都市和全球的新型共同体。都市社会中的法治认同要求利他主义的都市法律主体,立基于“都市全球”的互动结构,以空间分配促进都市法律主体对于都市法治的认同,最终指向都市法治

2、的实现。 关键词:都市社会 法治认同 异质性 中图分类号:DF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330(2016)04-0033-09 当下中国社会已经全面开启城镇化的进程,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城镇化对于人们的居住环境、行为方式、意识状况甚至是生活关系本身所带来的革命性影响。在某种意义上,城镇化的过程不仅仅是在物质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上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方式,更是在精神气质上重塑了人们的意识状况,进而从本质上改变了人们对于自身生活关系的固有认知。与此同时,随着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推进,法治逐渐成为中国城镇化过2程中必须要加以贯彻的一种对于新型社会生活关系的治理模式。法治中国的建设与城市中国的建

3、设在此相遇。 如何在城镇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使得人们增进对于法治这一治理模式的认同,成为摆在法律人面前的一道难题。这不仅需要我们从制度和意识的层面去重新理解传统的“城市”概念所指涉的范围,更需要我们去重新构想一种不同于法治认同所立基的共同体类型。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同时构想一种全新的城市概念与法治认同模式,并通过将这两者进行概念和现实上的勾连契合形成契合于都市社会的法治认同模式,将都市中国与法治中国这两大国家建设战略在现实路径上进行融合。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从三个方面考察都市社会语境下的法治认同模式的塑造问题:一是揭示出都市化过程所造就的社会的转型状况,最终指向一种都市社会型态;二是揭示出都

4、市社会的本质及其对传统法治认同模式的挑战;三是将都市社会构想成一种新型的共同体类型,这一共同体类型既能够在都市社会的语境下为法治认同的模式提供一种不同于传统法治认同模式的替代性选择,又能够真实地契合于都市社会的制度构造与精神气质。 一、都市化过程与都市社会的形成 如果我们承认,城镇化成果所带的来不仅仅是一座座城市的涌现,更意味着一种新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形态的出现,那么我们在从制度和意识层面讨论城镇化所带来的影响时就不得不区分出一种可以在不同意义上表征这一新型意识状况和生活关系的概念。对此,法国著名哲学家亨利?勒弗斐尔对“城市(city)与都市(urban) ”概念的二分值得我3们认真对待。勒

5、弗斐尔认为,所谓“城市” ,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观察和感受到的当下的物质性的实体,譬如我们说某某建筑是某某“城市”的地标性建筑,某某“城市”对于自身道路和居住环境的改善等等。而所谓“都市” ,他所意指的是由思想本身所建构或重构的基于此种物质性实体而发生的社会生活关系,譬如我们说消费型生活关系的形成等等。当然, “都市”概念不能脱离“城市”概念而独立自存,其并非是一个纯然的概念性建构,而是基于“城市”自身的发展而形成的。Henri Lefebvre, Writings on Citie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Eleonore Kofman and Elizabet

6、h Lebas, Blackwelll Publishers,1996, p103 由此可见,都市概念既容纳了城市的物质性面向,又引入人们对于这种不断扩展和生成的物质性面向的思想建构或重构的生活关系维度。这既为新的生活形态提供了客体,又同时塑造了这一生活形态的主体。 但是,这种区分也使得我们意识到,都市的形成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实体型的“城市”发展和壮大,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要我们拥有了“城市” ,我们就获得了“都市的生活” ,进而形成“都市社会” 。所以,从制度构造与意识生成的层面去讨论问题,我们更愿意用都市化这一概念来代替城镇化的概念。当然,都市社会只有在城镇化过程完结之后才会形成,而我们

7、当下所处的社会形态乃是一个从非都市的社会转向都市社会的转型社会。因此,我们有必要去考察这一转型的进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切了解都市社会的形成过程,进而去构想一种不同于传统社会形态的适合于都市社会的法治认同模式。 4对于都市化的进程,我们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的路径加以考察:一种是历史的路径,即对于城市的兴起与发展,包括其精神气质、建筑风格和城市治理的模式的起源与演变,通过历史的资料进行经验性研究,从而为我们对于“都市社会”所可能关涉到的领域与层次有所认知和把握;一种是哲学的路径,即我们不去巨细无遗地考察都市化的历史进程,而只是经由对历史的哲学式的思考也即,我们需要在都市化完全不存在和完全都市化两

8、个时空点上,经由对历史的哲学式总结揭示出都市化的基本内涵及其所可能包含的领域与层次。 对于本文而言,笔者更倾向于哲学式的考察方式,理由有三:首先,历史的考察最多告诉我们有关“城市”的总体性知识,并不能够真正揭示出“都市”生活关系的本质与内涵;其次,历史的考察往往流于细节,难以揭示出某一个时代的“城市”背后的“都市精神”是什么,而这正构成我们对于“都市社会”所可能和应该有的领域和层次的把握,因为从历史哲学的视角来看,在都市化的过程中, “城市”虽然可能消亡,但由此种“城市”所表征出来的“都市精神”却不曾消亡,而是被都市化的过程所承袭,成为完全都市化过程之后沉淀在“都市社会”的基本生活关系构造中的

9、要素;再者,纯然历史的考察有可能使我们陷入“乡土社会都市社会”的二元对立之中,将都市化进程的展开视为是传统的生活方式的根本改变,进而慨叹某种文明或者说某一个阶层譬如说农民的终结。但是,这种历史考察的方式所忽略掉的是,都市化进程本身并不意味着某种文明或阶层的消亡,这种文明或阶层有可能只是以另一种方式存在于都市社会之中。由此,我们可以跳出上述的二元对5立,两种社会形态的关系不过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区别只在于,哪种社会形态的“精神气质”占据主导。正如孟德拉斯在考察都市化过程中农业社会和农民地位的变迁之后所说的那样, “认为乡村社会和乡下人将来会变得和大城市的情况一样,这是一种过于简单化的幻想

10、。每个乡村社会都是根据自己的创造力来实现现代化,同时也获得了一些共同的特征,这些共同的特征抹去了过去的独特性。 ”法H 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 ,李培林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 年版,第 209 页。从历史哲学的视角来看,我们可以将都市化的历程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农业文明下的都市化进程;二是工业文明下的都市化进程;三是我们通常所谓的后都市化进程。关于都市化进程的起源与发展,可参见 Michael Paciniem eds, The City: Critical Concepts in the Social Sciences,London:Routledge, 2001,pp5221

11、其中,在农业文明下的都市化进程主要表征为两种都市化形态:政治形态和商业形态。政治的城市起源于古典的城邦政治,展现了都市生活所蕴含的基本要素:权力、阶层分化、档案、法律、税收与土地的规划使用,如此等等。而商业的城市则为都市化生活添加了商业、艺术和文化的要素。Henri Lefebvre, The Urban Revolution, translated by Robert Bononno, Minneapolis: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03,pp811 然而,在工业文明下的都市化进程则呈现出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与路径,都市成为生产与消费的核心,

12、进而成为一种凌驾于经济、政治与法律结构之上的一种“超级结构(superstructure) ”。前引,p15 依赖于都市实体在工业文明下所具有的“超级结构”之性质,6无论是作为物质或制度而呈现的“城市”或者是作为生活关系或精神气质而呈现的“都市” ,都呈现出一种“聚集扩张”的发展趋势:“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呈现出集聚效应,从而聚集了大量的人口和生产资源;而“都市”的生活关系与都市的精神气质,则飞快地向外部扩展。 “城市”的聚集效应越强, “都市”的扩展效应就越广且越长久。也正是依赖于这一“超级结构” ,使得原本依赖于工业化进程的都市化进程逐渐获得了主导性的地位,进入我们所谓的后都市化时代:在后都

13、市化的时代,并不是工业化带动都市化,恰恰相反,是都市化吸纳了工业化。正因为如此,后都市化时代对于城市治理和都市发展的研究本身就容纳了工业化的问题,与此同时,也容纳了全球化、地方化和私人化的问题,并最终汇集于“人本的都市”的层面,从而丰富了都市社会中法治认同所可能关涉的内容和层次。 从人本主义的视角来看,都市社会的所有成就最终都不过是为了每一个个体能够实现惬意的都市化生活。因此,都市社会成熟的标志乃在于所有的一切都从属于“都市化的寓居(the urban to habiting) ”。其是否存在,从根本上构成人们对于都市内部的法律治理与法律运行模式之认同是否能够存续的前提。但事实上,我们从都市化

14、过程中所看到的阶层、财富、兴趣、认知的不断分化和主体高度异质性的不断呈现,以及都市生活所带来的高度消费主义和价值虚无主义的生活样式都在根本上使得这种“都市化的寓居”变成一种有待实现的正义理念,而非切实可感的日常都市生活。这就对传统论域中的法治认同模式从根本上构成了挑战。因为我们通常所熟知的法治认同模式是以特定类型的共同体为7基础,强调最低限度的价值共识,社会分化始终不会突破社会团结,主体的异质性始终受限于其同质性的诉求。但是所有这些要素在都市社会的情境中都不存在。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必须基于都市社会自身的性质去构造一种新型的共同体模式,并在这一共同体模式的基础上重新构想并设计法治认同的可能情形。

15、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够在都市社会的语境下实现都市化与法治化的合一,最终形成都市法治的理想生活情景。而要实现这一理想,我们必须首先明了都市社会究竟有何根本的特质?这些根本性的特质对于传统法治认同的模式形成了何种挑战? 二、都市社会对传统法治认同模式的挑战 对都市社会的本质能否获得正确的理解,取决于我们用什么样的视角去观察都市。如果我们将都市视为一个与乡村对立的有待我们去认识和发现的实体,那么,我们对于都市社会的认知大体上所能够采纳的视角就是描述的和静止的,也即我们能够通过对于现实中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城市的经济发展、犯罪率、宜居性来认知都市社会。如此一来,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数据所获得的结论不外乎是将都

16、市社会的本质理解为陌生人社会、消费社会等等诸如此类的社会型态。而在这一认知框架下所获得的有关都市社会与法治认同模式之间的勾连与契合事实上存在着诸种错位和误解。如都市社会的陌生人特质有助于人们树立法治意识,有助于培养人们对于普遍规则的服从意识,进而增进都市中的居民对于法治治理模式认同。现有的对于都市社会与法治社会之间的高度契合性的结论基本上是在这一认知前提下得出的。在此基础上去讨论法治认同的模式,我们不过就是将原本我们心中所构想的一种普遍的法治认同模式8置放在都市社会中进行考察,这样的研究所能够获得的仅仅是法治认同在都市社会中的呈现形态,是“法治认同的都市表达” ,其或许会与“法治认同的乡村表达

17、”对应,但绝对不会是我们所希冀的“都市社会的法治认同” 。 之所以存在这样的问题,是因为上述的视角只是触及了都市社会的表层现象,并没有揭示出都市社会的本质性要素。勒弗斐尔认为,由于都市社会包含了各种各样复杂的生产与交换关系,海量的信息以及歧异的符号和意义表征,因此,很难有一门特殊的科学可以去把握作为一个整体的都市社会,因而应将都市社会的研究交由各个学科来进行分析和判断;并且,由于任何一个学科都不可能全面触及都市社会的本质,所以任何一个学科的结论相对于其他学科都不具有绝对的优先性。前引,pp6064 从方法论的视角来看,勒弗斐尔堵死了从外在视角研究都市社会进而获得都市社会的本质的可能性,但他自己

18、却并没有尝试从内在视角去研究都市社会,也即从都市社会本身去研究其本质。如何以内部去认知都市社会呢?笔者认为可以借助尼克拉斯?卢曼的理论。 随着都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我们可以预想,都市社会将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全社会” ,因此具有普遍性与多重复杂性的面向。要对都市社会进行研究,必须摆脱传统社会理论的困境,从都市社会自身演化和发展的逻辑去认识其本质。正是基于此,依照卢曼所强调的认知社会整体的逻辑,我们必须以一种“自我指涉(self-reference) ”的态度将“都市社会”视为一个可以“自我实现的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Niklas Luhmann, The

19、ory of Society, Volume 1, 9translated by Rhode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12,p4 由于都市社会的复杂性和普遍性非常契合卢曼对于社会本身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的预设,因此,都市社会内部诸多复杂系统之间的“自我指涉”必定是同时运行并相互影响的,在这个意义上作为整体的都市社会对于自己的自我指涉与其内部的多元性要素之间的“自我指涉”是同步的,由此,对都市社会的观察就必须基于“多重聚合情境(polycontextual) ”来认知。前引,p46 从卢曼的社会理论所提供的视角对都市社会的本质进行认识,我们必

20、然会得出如下的结论:都市社会的本质在于分化,或者更确切地说,在都市社会中的任何一个城市都不可避免地走向分化和分裂,所有的城市都是“分裂的城市(divided cities) ”。在诸多城市研究者看来,分化或者说分裂恰恰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基本弊病,是必须予以克服和消除的,现代城市治理的法治化也是以此为鹄的。这一观念的集中阐述,参见 Richard Scholar eds, Divided Citi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但是,这种观察本身只是表面化的,其并没有认识到,正是由于分化和分裂本身使得都市社会得以以一种多元化和异质性的特质呈现,与此同时,这种多元和

21、异质性又能够构成我们去认识都市自身发展的基本要素。我们才能够在“多重聚合情境”中来认知都市,也正是基于都市本身,我们才能够体认多元和异质的要素是如何在都市生活中被决定、指示、认知以及如何行动的。由此,我们更可以瞥见“城市”与“都市”的基本不同:“城市”是多,是质料,而“都市”是一,是纯粹的形式。如卢曼所指出的,这一意义上的“形式”乃是由某物或其他任何某物组成,由某物10及其语境组成,甚至由价值与反价值组成,一切事物皆是构成这一形式的要素,一切事物皆缘起于这一形式。前引,p30 勒弗斐尔虽然没有运用卢曼的方法,但却与卢曼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即认为都市最终在多元和异质的状况下会形成一个纯粹的“都市形

22、式(urban form) ”,并进而指出了都市形式与多元的构成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形式的存在使得理性分析成为可能;形式乃是研究的最高阶段;可以基于形式对其内部的要素进行持续地批判和自我批判。前引,p136 由此,都市社会的本质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在形式的层面,都市社会的本质乃是纯粹的形式。但是这种纯粹的形式不同于我们通常所谓的形式主义,其并非空洞无物的形式,而是一切都市要素得以汇聚的场所,并且是所有都市生活之魅力的中心展现:“因此,都市是纯粹形式:一个相遇、聚集,同步性的场所。此种形式没有特殊的内容,但却是所有魅力与生活的中心。它是一种抽象,但不同于形而上学的实体,都市是与实践相关联的具体抽象” 。前引,pp118119 在质料或者要素的层面,都市的本质是分化、冲突与分裂。具体来说,这种分化、冲突与分裂体现在四个层面: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和空间的。政治的冲突与分化关注于都市化进程中的阶级分化以及都市治理和都市演化的正当性问题;经济的冲突与分化主要表现为都市化过程中的两极分化和资源配置的不平等问题;文化冲突与分化主要表现为异质性的身份认同和文化主张之间的冲突;空间性的分化和冲突是都市社会中的一种独特性的分化和冲突,这种冲突所呈现的是都市社会中相邻的区域之间的内在关联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领域所引发的冲突。并且,对于这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