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城镇居民消费增长动力研究.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895961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城镇居民消费增长动力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福建省城镇居民消费增长动力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福建省城镇居民消费增长动力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福建省城镇居民消费增长动力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福建省城镇居民消费增长动力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福建省城镇居民消费增长动力研究摘要:投资、消费、出口常被喻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近年来,福建省城镇居民消费比重难提高、居民消费率逐年走低、平均消费倾向有所下降等现状表明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在减弱,刺激消费,发挥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成为学界和决策层的共识。为此,将城镇居民消费动力概括为经济和社会两个方面,提出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人口城镇化率等 7 个可能成为城镇居民消费动力的指标,通过建立协整模型、分位法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消费动力的促进作用,从而提出促进福建省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消费;城镇居民;增长动力;福建省 中图分类号:F2 文

2、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3.009 1 福建省城镇居民消费增长动力的实证分析 本文以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代表消费(记作 LNZC) ,利用 eviews6.0软件逐一从静态相关和长期均衡等两个方面实证分析能够促进消费增长的因素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并建立综合模型。 1.1 城镇居民消费增长动力的来源综述 综合国内外研究消费增长动力的成果,可以成为居民消费增长动力2的有居民收入、市场价格、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城镇化程度、金融因素、消费者偏好、经济预期、社会保障等,大致可分为经济和社会两方面因素。为了能够准确反映福建省城镇居民消费的实际状况,应该在

3、考虑数据可获取性、可信度的前提下,将这些因素按照既定的技术路线进行实证分析,逐个筛选,使用筛选后的指标建立综合模型,才能比较完整、客观地得出福建省居民消费增长的动力。由于实证分析必须有可靠的数据来源,社会因素往往取决于人的心理等主观因素,本文拟采用指标主要以经济因素为主。 1.2 动力因素实证分析 本部分将可能成为城镇居民消费增长动力的因素与城镇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逐一开展实证分析,以确定综合模型的指标。分别用 LNSR 表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LNEGE 表示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LNJG 表示第二三产业占 GDP 比重、LNXJ 表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LNLL 表示金融机构存款基准利率、LNC

4、ZH 表示人口城镇化率、LNBZ 表示财政用于社会保障支出。以上数据均采用 1981-2014 年的时间序列,其中金融机构存款基准利率以每次调整时间日为准加权平均为年度利率;人口城镇化率在年鉴已有的时间序列数据基础上,结合第 4、5 次人口普查数据平滑为完整时间序列数据。 1.2.1 相关性分析 相关分析的结果可以用相关系数 r 和散点图表示,0|r|1,r 值越大,相关性越强。图 1 分别是 7 个动力因素与城镇居民消费的相关散点图,并得出相关系数。 3相关性分析结论:一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第二三产业占 GDP 比重、人口城镇化率、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等 5 个指标与城镇居

5、民消费支出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为 0.9865、-0.8764、0.9928、0.9942、0.9786。由于恩格尔系数是一个逆向指标,其时间序列与消费支出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因此消费结构变化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正向线性相关。二是价格与居民消费不存在线性相关。虽然理论上是影响消费变动的重要因素,但是福建省的城镇居民消费与价格变动没有必然相关。三是利率与居民消费不存在线性相关。主要原因:投资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几次比较重大的利率调整主要是针对投资和基建领域的“过热”现象进行的,与居民消费间存在较长而复杂的传导,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很小。 1.2.2 协整性分析 经过相关性

6、分析筛选后,对与居民消费存在显著线性相关关系的 5个指标进行协整分析,以检验这些因素与居民消费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关系。 (1)单位根检验。 使用最常用的 ADF 检验法检验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与其他 5 个动力因素指标的平稳性。检验结果显示,这些指标在 5%临界值水平下均为一阶单整序列,可以进一步建立协整回归方程。 (2)E-G 两步法协整关系检验。 第一步:按照 yt=0+1xt+t 分别建立 5 个动力因素指标与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的协整回归模型,结果如下: 4方程 1:LNZC=0.3174+0.9334LNSR(Adjusted R-squared=0.9991) 。 方程 2:LNZC=

7、28.2061-5.126LNEGE(Adjusted R-squared=0.7609) 。方程 3:LNZC=-34.057+9.682LNJG(Adjusted R-squared=0.9852) 。 方程 4:LNZC=-4.7518+3.5644LNCZH(Adjusted R-squared=0.9876) 。方程 5:LNZC=-1.2259+0.7093LNBZ(Adjusted R-squared=0.9563) 。第二步:对回归模型残差进行 ADF 检验,检验结果显示,以上 5 个回归方程的残差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回归模型具有可信度,协整关系成立。 (3)协整性分析结论。 5

8、 个动力因素指标与城镇居民消费之间的两变量协整回归方程成立,除恩格尔系数 Adjusted R-squared=0.7609 外,其他指标 Adjusted R-squared 均大于 0.95,拟合效果十分显著;且 5 个回归方程残差都是 1%临界值下的一阶单整序列。据此,可以认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第二三产业占 GDP 比重、人口城镇化率、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与城镇居民消费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其对居民消费的影响都是正向的,可以成为促进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的动力。 1.2.3 ECM 模型分析 ECM(误差修正)模型是对变量长期均衡关系的线性调整机制。根据格兰杰定理,EC

9、M 模型可以将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特征结合到一个模型中,使偏离长期均衡状态的变量修正到均5衡状态。将两变量的 ECM 模型简记作:yt=1xt-ecmt-1+t,建立 ECM 模型如下: ECM 模型分析结论:只有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城镇居民支出之间能够建立 ECM 模型,表明收入与消费间存在着十分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即使短期偏离后,也会以每一标准点 0.4325 的力度自发修正回均衡状态。而其他 4 个变量虽然与消费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短期内经常偏离这一状态,且无法自发修正。 1.3 城镇居民消费增长动力综合模型指标筛选结果 通过对拟采用的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筛选结果显示,7 个指标

10、中,价格、利率与城镇居民消费不相关,不适宜作为城镇居民消费动力综合模型的分析指标;而其他 5 个因素与城镇居民消费都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因此,将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产业结构、人口城镇化率、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等作为建立城镇居民消费动力模型的指标。 1.4 城镇居民消费增长动力综合模型分位数(QR)回归模型 由于影响城镇居民消费增长动力的因素较多,为了详细地反映各种动力的影响力度,使用分位法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以城镇居民消费支出(LNZC)为因变量,分别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LNSR)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LNEGE) 、产业结构(LNJG) 、人口城镇化率(LNCZ

11、H) 、财政社会保障支出(LNBZ)为自变量分别在 20%-80%区间以每 10 个百分点为刻度,建立多元线性分位法回归模型(表 2) 。 2 城镇居民消费增长动力实证分析结论及原因 6通过以上分析,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第二三产业占 GDP 比重、城镇化进程、社会保障等是福建省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的动力。这些动力在不同阶段的作用和特征有所不同。 2.1 收入是城镇居民消费最重要、最直接的动力 在分位法回归模型中,收入对消费的正向影响参数总体上呈现逐步提高趋势,表明随着消费规模的增长,收入对消费促进作用越发明显。从 ECM 模型来看,收入每增长 1 个百分点拉动消费增长 0.969

12、9 个百分点,在短期中偏离均衡趋势后,以 0.4325 个百分点的力度自发修正,说明收入对消费作用不仅长期影响很大,也能够明显影响当期消费。 2.2 消费结构改善较强地刺激居民消费增长 分位法回归模型显示,代表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恩格尔系数对消费的促进作用呈现“V”型反转,在消费水平由低位向中位发展时,促进作用逐渐减弱;突破中位后,迅速加强,其加强力度超过前期减弱力度。如福建省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从 62.6%(贫困)发展到 514%(温饱)时,居民消费性支出增幅高达 15.1%,从 51.4%(温饱)发展到 40.9%(小康)时仅为 7.4%。 2.3 产业结构升级刺激居民消费增长 第二三产业占

13、 GDP 比重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呈现出由低分位向高分位逐步增强的趋势,表明产业结构升级对居民消费的刺激作用会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升级为居民消费提供了更加丰富和有效的供给,使居民消费欲望增强。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Iphone 系列智能手机的出现引领了整个智能手机的行业发展,从而改变7了手机行业格局。2015 年以来,国家决策层也注意到供给对消费和经济的影响,多次表态要注重“供给侧”改革。 2.4 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增长起“托底”作用 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增长的正向作用随低分位向高分位发展过程迅速减弱,意味着低消费水平下,社会保障的动力很强,高消费水平下,社会保障的动力迅速

14、衰减。在社会保障完善的情况下,居民可以不必专门进行储蓄以备不时之需,会刺激近期和远期消费需求;同时,社会保障通过直接给予低收入者补贴、补助的方式提高低收入者的购买能力来拉动消费,这就是社会保障的“收入替代因素” 。 2.5 城镇化对消费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在分位法回归模型中,城镇化对消费除了中分位水平上略有拉动外,其他分位水平呈现负影响关系,并且在高分位水平上负影响关系还有扩大化趋势。究其原因,福建省当前的城镇化进程没有彻底解决城乡二元体制的弊端,反而出现了外来务工人员与城镇居民、新迁入居民与原居住居民的新城乡二元现象,并且在居住、养老、医疗、就业、教育等保障方面存在巨大差异,限制了新转移人口的

15、消费增长。新世纪以来,伴随着城镇化进程而出现的住房价格上涨对其他消费产生了“挤出效应” ,反而限制了居民其他领域的消费。 3 促进福建省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的对策建议 实证分析结论表明:收入水平仍是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要促进福建省城镇居民消费增长,首先要想方设法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消费结构,同时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完善8社会保障体系。 3.1 努力增加城镇居民收入,改善消费结构 一是要使居民收入水平整体提高,首先要关注城镇居民中的低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正确处理好政府、企业和劳动者三者间的关系,扩大劳动者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进一步降低政府、企业的份额,促进工

16、资性收入增长。二是完善最低工资制度,适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正常的科学的工资增长机制,根据企业利润变化及市场物价波动情况调整劳动者工资水平,调配工资指导线的基准线和下线,为企业薪资增长提供制度支撑。三是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推动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同时鼓励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重点加强对低收入群体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适当的政策倾斜。四是进一步提高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3.2 加快“供给侧”改革,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一是政府应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发挥创新精神,培育和提高创新能力,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引导企业创新,从而提高产品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壮大;增加公共消费品供给

17、,带动和刺激个人消费需求等。二是运用政策工具引导市场需求,拓展新兴消费领域,让新产品、新技术逐渐被市场认可,被消费者接纳,从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3.3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增强城镇化对消费的拉动作用 现阶段的城镇化建设对消费增长促进作用不明显,甚至会降低居民消费。这就要求转变城镇化发展模式,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考虑居民9消费的影响因素,即城镇化规模和速度的确定应与所在区域人口的消费需求能力相适应,与所在区域人口消费的集聚效应、扩散效应相适应,与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相适应,以此来综合确定城镇化规模,把握好推进城镇化的速度。 3.4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注重社会公平 增加居民收入,进而增加居

18、民消费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增加城镇居民转移收入。要统筹完善现行的城镇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逐步提高对城镇贫困群体的保障水平。多渠道筹集资金,探索建立覆盖面更广、保障程度更高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 参考文献 1张俊英.促进中国居民消费发展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3:1923,8185,120122. 2付荣,伍湘凌.中国城镇化进程中消费增长动力研究J.商业研究,2013, (12):5660. 3李绍玲,栗建松.城镇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东中西部地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10(4):69. 4福建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福建调查总队.福建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53,77,191,211,24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