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广东省县级行政中心城区与河流关系考察【摘要】本文采用统计法、归纳比较法、GIS 制图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广东省县级行政中心城区与河流位置的关系,主要从单流型河流和多流型河流两个大方面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论:(1)城区位于河流左岸;(2)城区位于河流凸岸:(3)城区位于河流下游或入海口;(4)城区发展与交通和经济有关;(5)城区位于两条或多条河流的汇合处。通过对广东省县级行政中心城区与河流位置的关系的研究,有助于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广东省县级行政中心城区与河流位置的关系,这对于以后的城市规划等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广东省;县级的行政中心;城区;河流 一、引言 河流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2、巨大。已有学者对河流与城市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司徒尚纪等(1998)研究了广州古城选址和布局的风水地理依据。陈乃华(2005)探讨了河流在古代城市的产生、发展和变迁中起的作用。邢忠等(2007)在回顾河流水系与城市空间结构关系的基础上,针对现阶段我国水网城市空间结构发展误区,对与河流水系融合共生的城市空间结构进行探索。刘卫(2015)研究了古代广州城市水系演变,并阐明了其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目前,对于县级城区与河流的位置关系的研究分析较少。本文拟以广东省县级行政中心城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统计法、归纳比较法、2GIS 制图、绘图等方法,从地理角度分析广东省县级行政中心城区与河流的关系。 二、
3、广东省概况 广东省位于南岭以南,南海之滨。该省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北部多为山地和丘陵,南部多平原和台地。广东省山脉大多以东北?D 西南走向,平原以珠江三角洲平原最大,潮汕平原次之,此外还有高要、清远、杨村和惠阳等冲积平原。台地以雷州半岛-电白-阳江一带和海丰-潮阳一带分布较多。 珠江发源于云贵高原,云南省东北部乌蒙山区,全长 2197km,流域面积 45 万 km2,流经黔、贵、粤等省区,最后注入南海,主要支流有右江、左江、桂江、郁江。珠江水系包括西江、东江、北江三大江,西江为珠江的主流。整个水系河道弯曲,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小。在广东的珠江水系中,东江、流溪河、北江大致由东北向西南流,西江
4、、潭江大致自西向东流,并都汇于珠江三角洲网河区,最后分别由 8 个入海口注入南海,整个水系呈扇状水系。 三、广东省县级行政中心城区与河流的关系 本文资料源自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15) 中国地图集和广东省地图册 。广东省县级行政中心共有 121 个,包括副省级城市 2 个(中山市和东莞市)和 119 个县级行政区(60 个市辖区、20 个县级市、36 个县、3 个自治县) 。在分析城区和河流关系时,主要分析城区与河流的相对位置关系,但是不包括一些距离城区较远的河流。因此,广东省有 8 个县级行政中心城区周围及区内3无河流流经,2 个县级行政中心城区沿海,1 个县级
5、行政中心城区周围有海环绕。所以,本文只对 110 个广东省县级行政中心城区与河流的关系进行分析。 (一)中心城区与单流型(侧过)河流的关系 广东省县级行政中心城区与单流型(侧过)河流的关系分为 7 个类别(表 1) 。 1、城区与河流侧过直行的关系 城区分布在河流一侧。由于河流较为平直,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河床不易保持。在北半球,河流右岸受侵蚀较严重。因此,城区多分布在河流左岸,如广州市天河区即位于河流左岸;也有少数城区位于河流右岸,如清远市英德市位于河流右岸,但是城市核心街区距河岸有一段距离,以防止长时间河道的偏移影响到城区规模。 2、城区与河流侧过曲行腹抱的关系 由表 1 可知,城区与河流
6、侧过曲行腹抱的关系数量最多。城区位于河流侧过曲行腹抱处,即为河流凸岸。由于河道弯曲受流水惯性影响,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经过长时间的侵蚀和堆积,河道变宽,水流速度减缓,因流速不足难以携带泥沙,所以泥沙在河流的两岸不断地堆积,形成冲积平原。冲积平原土壤肥沃,地下水源丰富,利于农耕和生活,形成城市。因此,城区多布局在河流的凸岸。 3、城区与河流侧过曲行背托的关系 城区位于河流侧过曲行背托处,即为凹岸,易受到流水侵蚀。城区布局在河流凹岸,不仅仅与河流有关,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如经济、地4形等。 如珠海市香洲区属沿海丘陵地区,境内山岳峦峰较多。它是珠海市的主城区,位于珠江口西岸,南海之滨,南接澳门,东连香
7、港,利用优越的区位条件,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云浮市罗定市,地形以山地为主,东有云雾山脉,西有云开山脉,中部、东北部和南部多为盆地、丘陵。全境形似东西南为边围,向东北开口的箕状盆地。在丘陵地区,两山地间河流的曲行背托处距山地较远,地形平坦,但易受流水侵蚀,地域面积较小,发展受限。 4、城区与河流侧过曲行环抱的关系 城区与河流侧过曲行环抱的关系是指城区周围由一条河流包围,即为河心岛。通常在环抱情况下包围城区的河流不会是河流干流,主要是河流的支流,通过搭建桥梁形成以城市为核心的放射型水路结合的交通网。这样的城区相对独立,基础设施较为完整,可以看成是城市中的“小城” ,但是今后的发展易受到区域限制。
8、如广州市海珠区是广州市的老四区之一,四面为珠江广州河段环抱,通过海珠桥、人民桥 、鹤洞大桥、丫髻沙大桥等大桥与广州市其他区联系在一起。 (二)中心城区与单流型(穿过)河流的关系 广东省县级行政中心城区与单流型(穿过)河流的关系分为 8 个类别(表 2) 。 河谷平原由两侧为山脉、中间为河流所构成的河谷地形。位于河流两岸的河谷平原,地势较平坦,土壤肥沃,中间的河道较宽,水流平缓。城市的发展大多沿河成带状或组团状发展,形成两岸互动的格局。但是,在山地丘陵地区由于山的形态多变,起伏不定,无固5定方向,使得河流随地形的变化而呈现出弯曲的形态(图 2) 。 河流穿过城区,有三个原因。第一,地形原因。广东
9、省以山地和丘陵为主,两侧为山脉、中间为河流的河谷平原较多。第二,交通原因。由于交通方式改变,原有的水运交通逐步被发达的陆路交通取代,城市开始向交通的枢纽地转移。如龙川县至建国前夕,陆路运输较为落后,大部分货物靠人力肩挑背负,但是水上运输较为繁忙。发展至今,纵贯中国南北的京九铁路与贯穿广东省东西的广梅汕铁路在老隆镇交汇并设龙川站,成为岭南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城区开始向龙川站方向发展。第三,经济原因。随着经济发展,河流一侧的空间难以满足城市发展需要,因此城市开始跨河发展。如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恩平市提高了交通通达度,完善了基础设施,形成了跨锦江河发展、两岸互动的格局。韶关市乐昌市穿过曲行背托重心
10、在左 如乐昌市境内山脉多以南北走向为主,地势北高南低。西部是大东山,中部有大瑶山,东北部有九峰山,武水自西北向东南流经乐昌市。早在秦汉时代,它已是中原岭南商人往来的通道,素有“广东北大门”之称。在 21 世纪,大力建设交通,原有的水运逐步被发达的陆路交通等取代,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三)中心城区与多流型河流的关系 广东省县级行政中心城区与多流型河流的关系分为 5 个类别(表 3) 。在城区与多流型河流的关系中,城区多数是处于河流的交汇处和入6海口。在河流的交汇处和入海口,水资源丰富,水运发达且具有多方向性,丰富了当地的交通运输方式,形成水运、陆运、海运和航空的立体交通网,有利于人
11、流、物流的集散和中转(图 3) 。 佛山市三水区因三江(西江、北江、绥江)在此汇流而得名。因其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展良好,在全国百强区评选中跻身前列,它将作为新的行政中心选址。 汕头市澄海区位于韩江三角洲入海口,素有“粤东门户”之称。作为一个通商口岸,也是一个著名的侨乡,改革开放以来,利用侨乡优势和优惠政策,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以上例子证明了,不论古代还是现代,地处河流交汇处和入海口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促进经济的发展。 四、结论 通过分析 110 个广东省县级行政中心城区与河流的位置关系,得出以下结论: (1)河流位于北半球且较为平直,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所以左岸城市多而右岸少。在城市
12、与河流侧过直行的位置关系中,位于左岸的城市是右岸的 2 倍多。其中,位于右岸的城市距离河流有一定的距离,以防止河道偏移影响城市规模。 (2)在广东省县级城市与河流关系中,位于凸岸的城市占 32%,位于凹岸的城市占 20%。由于河道弯曲,流水具有惯性,所以凸岸以堆积作用为主,凹岸则以侵蚀作用为主。因此,凸岸城市多而凹岸少。 (3)城市易形成于河流下游地区或入海口的冲积平原,这里地形平7坦,有利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位于河口的城市,交通运输方式多样,上可与全流域相通,下可转向海外,加之陆运和航空,使交通通达度更加良好。良好的交通条件和优越的地形,吸引城市在此布局。 (4)河流穿过城区,由地形、交通和
13、经济共同作用而成。原有的水运交通逐步被发达的公路、铁路等取代,城区开始向交通发达的枢纽地转移。同时,经济发展需要一定规模的土地,河流的一岸的空间已经难以满足城市发展,城区就开始跨河发展,形成两岸互动的格局。 (5)城市易在两条或多条河流的汇合处形成,成为水陆交通的转运点,有利于人流、物流的集散、中转。 参考文献 1司徒尚纪,李宁利. 广州古城选址和布局的风水地理透视J. 岭南文史,1998,03:33-38. 2陈乃华. 古代城市发展与河流的关系初探J. 南方建筑,2005,04:8-10. 3邢忠,陈诚. 河流水系与城市空间结构J. 城市发展研究,2007,01:27-32. 4刘卫. 广州古城水系与城市发展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 5马正林. 中国城市的选址与河流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04:83-87+172. 6曾振. 基于 GIS 的丘陵城市水系规划研究D.湖南大学,2012. 作者简介 8付雪琰(1992-) ,女,山西大同人。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15级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人文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