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杭州“六轮驱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近年来,杭州高度重视双创对加快发展动力转换、结构优化,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人文环境、科教人才、民营经济优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示范带动、平台联动、政策拉动、资金撬动、服务推动”六大重点举措,加快形成政策、人才、创业环境“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不断激发各类创业创新主体活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取得明显成效,被福布斯杂志评为中国大陆最具创新力城市第 4 名,被第一财经周刊评为最佳创业城市第 3 名。 一、主要举措 (一)创新驱动,增强创新动力 近年来,杭州坚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不断加大创新投入,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为创业创新提供强大动力
2、。将“发展信息经济、促进智慧应用”作为“一号工程”推动发展,2015 年全市信息经济实现增加值2313.9 亿元,增长 25.0%,高于 GDP 增幅 14.8 个百分点,有力支撑了GDP 增长破万亿。2015 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科技支出增长 33.9%,全社会R&D 投入占 GDP 比重达 3%,居全国重要城市前列;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 1212.6 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 877.4 亿元,成为全市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引擎。 (二)示范带动,争创国家双创示范基地 根据国家发改委在全国各大创业创新集聚区、高校和科研机构、大2型企业等方面支持建设一批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的工作部署,积极
3、组织各重点平台、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认真谋划申报,掀起了全市争创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的高潮。5 月 12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 ,杭州未来科技城、阿里巴巴集团分别被批复为首批区域双创示范基地和企业双创示范基地,成为浙江省唯一获批的两家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为打造高层次双创支撑平台,加快形成具有杭州特色的双创模式和典型经验创造有利条件。 (三)平台联动,打造特色众创空间 一是创新发展特色小镇。特色小镇是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功能、社区特征的发展载体,是同业企业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企业社区,是空间边界明确的双创平台。结合“十三五”规划,我们先后制定了全
4、市特色小镇创建导则和实施意见,谋划好功能定位,聚焦特色产业创业创新,完善创业创新公共服务,大力培育建设特色小镇。目前,杭州共创建省、市两级特色小镇 41 个,共引进创业人才 9800 人,入驻创业项目 1374 个。其中,余杭梦想小镇依托未来科技城区位优势和淘宝城、浙大、杭师大等资源基础,建立“互联网创业小镇+天使小镇”的双镇融合发展模式,目前已入住创业项目 480 余个,创业人才 4400 多人。西湖云栖小镇加快构建“创新牧场产业黑土科技蓝天”的创新生态圈,截至目前,创新牧场中的重点项目“淘富成真”平台已进行 38 场路演,292 家全国智能硬件创新企业参加,51 家已入驻。中央电视台发现“
5、双创之星”大型主体活动在梦想小镇和云栖小镇成功举办。二是着力打造众创空间。聚焦、融合相关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创客空间、创业咖3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模式。目前,全市共有纳入统计的众创空间 81家,市级认定的众创空间 45 家,14 家众创空间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管理体系,众创空间总面积 14.3 万平方米,累计入驻团队(项目)1480 个,已注册企业 1048 家,吸纳社会就业人数 15596 人。 (四)政策拉动,培育双创主体 先后出台深化改革“杭改十条” 、信息经济“一号工程” 、 “科技创新30 条” 、 “人才新政 27 条” 、创新型城市建设实施意见、鼓励出国留学人员来杭创业实施
6、意见、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意见、“促进就业创业 27 条”等 25 项鼓励支持双创的政策意见,形成了支持创新创业较为完备的政策体系,为加快培育创新创业主体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高校系、阿里系、海归系和浙商系等创业“新四军”异军突起,其中,以浙大为代表的高校系在杭创办企业超过 1200 家;阿里系在杭创办企业超过 160 家;海归系在杭创办企业超过 1300 家。创业市场主体规模扩大,2015 年全市新登记企业 6.3 万户,增长 17.6%,其中私营企业 6.05 万户,增长 16.4%;新设个体工商户 7.16 万户,增长 27%,创业势头旺盛。 (五)资金撬动,强化金融支撑
7、 坚持科技与金融相结合,大力发展创业投资,构建了“创投引导基金+天使引导基金+硅谷引导基金”的杭州市风险投资引导基金体系,成立了杭州银行科技支行、文创支行,设立了全国首创的中小企业转贷引导基金,基本形成了支持创新创业的金融体系。2015 年杭州创投引导基金已累计引进合作基金 33 家,基金规模达 46 亿元,投资项目 245 个,4累计协议出资额达 11.25 亿元,放大倍数为 7.65 倍;吸引了 IDG 资本、经纬中国等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落户,集聚了各类私募股权投资机构 500多家,基本涵盖了企业成长各阶段的投资领域。稳步推进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2015 年全市新增上市公司 9 家(
8、其中境内 8 家) ,上市公司总数达到 118 家;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 130 家,总数达到 155 家。 (六)服务推动,营造良好环境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为创新创业提供“店小二”式便利化服务,切实降低创新创业门槛,减轻创业负担。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围绕国务院关于“一照一码”的改革目标,在全国“三证合一”的大趋势下自我加压,以高新(滨江)区为试验田,于 2015 年 5 月 15 日率先以“一照五码”形式核发全国首张“五证合一”营业执照。目前杭州已实现“五证合一”在发照区域和发照对象上的两个全覆盖,杭州的经验得到了央视新闻联播的专题报道。截止 2016 年 4 月,全市已有12604
9、5 家企业成功申领、换发载有 18 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新版营业执照。同时,加快推进企业名称登记、住所登记、简易注销等领域改革,通过商务秘书、一室多照、先照后证等形式为双创提供便捷的商事登记服务。除了出台房租补贴、带宽费用补助、财政资助、税收优惠等政策之外,各创业平台还为创业者提供工商注册、项目申报、税务法务咨询等配套服务以及云存储、协同办公等互联网基础服务。积极引进第三方专业创新创业服务机构,搭建“百川计划” 、 “淘富成真”等创新创业平台,为创业者提供融资、培训、市场推广、技术支持、供应链整合等服务,助推创新创业项目快速成长。 二、下步工作重点 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新
10、动力和社会繁荣的新源泉,是推进杭州高起点上新发展的重要路径。下步,杭州将积极呼应国家“双创”战略的新形势和新要求,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建立推进机制、打造支撑平台、加大政策供给、营造良好氛围,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杭州“双创”再上新台阶。 (一)强化顶层设计 进一步深化全市双创工作顶层设计,谋划编制“杭州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规划” ,确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总体目标、任务和举措,明确路线图、时间表、项目制和责任制,深入谋划全市双创工作的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平台和重大政策。构建“全市一盘棋”的统筹推进机制,形成全市上下合力推进双创的工作新格局。科学评估已有创新创业政策,适时修改完
11、善。研究出台一批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配套政策,形成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 (二)突出平台支撑 结合“十三五”规划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特色小镇建设要求,加快建成一批创新创业平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支撑。一是抓好双创示范基地先行先试。抓好杭州未来科技城、阿里巴巴集团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双创模式和典型经验在全市推广。积极推进特色小镇、开发区、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等多种类型双创平台建设,谋划、申报后续批次的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形成全市双创蓬勃发展新局面。二是培育发展特色小镇。加强省、市、区三级协调联动,按照“培育一批、创建
12、一批、6命名一批”的思路,科学规划布局各类特色小镇。加大投入力度,落实扶持政策,加快首批 9 个省级特色小镇建设,抓好市级特色小镇的培育和升级,将特色小镇打造成双创集聚发展的战略平台。三是打造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总结贝壳社、乐创会、西湖创客汇等新兴孵化模式经验,以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为主要形式,打造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四是拓展海外创新创业平台。利用“两区”建设先行先试优势,探索建立跨境投资与合作平台,积极引进海外顶尖技术、创新项目和高端人才团队入驻杭州。 (三)提升发展环境 一是完善公共服务。减少审批前置条件,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降低商务成本,提高政府服务效率,
13、为创新创业团队和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探索打造“一网式”创新创业政策平台,加强政策透明度、知晓度,促进线上线下政策服务互动,加快各项政策的兑现速度。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立杭州知识产权信用体系,强化对侵犯知识产权等失信行为的惩戒,营造激励创新创业的公平竞争环境。二是强化融资保障。深入对接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围绕信息经济、生物等重点领域,争取设立若干国家级新兴产业创投参股基金。鼓励和引导市级创投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参与新兴产业创业投资,构建灵活高效的创业创新投融资体系。三是打造宜居环境。推进“五水共治” 、 “五气共治” 、“五废共治”等环境治理,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加快交通网络、公
14、共空间和文化设施建设。加强教育、医疗、文化、科技等对外合作,建设国际化学校、医院、社区和商业设施,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 7(四)营造浓厚氛围 一是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大力培育创业精神和创客文化,积极倡导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树立崇尚创新、创业致富的价值导向,将奇思妙想、创新创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创业活动。加强各类媒体对创新创业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评选一批创新创业典型人物,报道一批创新创业先进事迹,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二是打造创新创业活动品牌。继续办好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大会、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创新中国、云栖大会等品牌活动,邀请国外高校、创投机构等参与硅谷创新创业大赛。开展创新创业者、企业家、投资人和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的创新创业沙龙、论坛、训练营等活动,搭建创新创业展示和投融资对接平台。三是加强全社会协同。探索建立政府、科研院校、企业、社会中介组织与创业者之间互相协同的体制机制,加强创新创业资源整合,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创新创业的合力。 (作者单位:杭州市发展改革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