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摘 要:善恶之间并不存在楚河汉界,从善到恶,情境和系统是不可忽视的背后推手。斯坦福监狱实验揭示了情境力量如何转变人性,使人从天使变成撒旦。其实,路西法效应离我们很近,如网络世界中网络暴民的存在。谁也无法保证自己就是绝对的善,因而要时刻保持警醒,抵抗有害社会影响力。 关键词:情境;系统;邪恶的平庸性;英雄 1 情境和系统:好人变成恶魔的推动力 我们习惯于将这个世界一分为二:善和恶,黑和白。我们倾向于以我们所看到的,即一个人的行为来对其定性:好人或坏人。然后追根溯源,无非是由于“性本恶” ,他的内在因素使其沉沦、堕落,就像被问到希特勒为什么会下令屠杀犹太人,我们必然不会忽略他
2、邪恶的本性、变态的心理和人性中的病态因素。不能否认,人格或个人特质是影响行为的重要因素,但我们在认识邪恶时往往执着于内在归因,而忽略了外在因素。 菲利普?津巴多教授指出大多数人在理解他人行为时,都倾向于高估特质的重要性,而低估情境因素。为了证明情境的重要性和情境取向的科学性,津巴多教授进行了斯坦福监狱实验,揭示了人们如何沉浸于情境中,因情境力量的释放而改变性格。情境是由系统创造的,因而系统这个更高阶的因素也必须纳入复杂行为模式的考虑之中。我们可以这样2分析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恶劣系统”创造“恶劣情境” , “恶劣情境”造成“害群之马” , “害群之马”出现“恶劣行为” ,就算是好人也无法免
3、于受影响。 天使路西法来到了地狱,变成了万恶的撒旦;这群良善的人来到了监狱,变成了冷酷的刑罚者。正是在地狱、监狱等“情境力量场”之中,“恶”的心理模式和潜能得到发展,为恶行提供了心理动力,如去个人化、去个性化、服从权威、被动面对威胁、自我辩护与合理化等等。进入了监狱,囚犯们换上囚服,带上脚链,头被套上丝袜,每个人不是被称以名字而是冷冰冰的号码;狱卒们则换上制服,戴上银色反光太阳镜,配备口哨、手铐和警棍。他们被情境赋予了角色,似乎已经不是原来的自己了。由于身在其中,狱卒们平时对于残暴行为及原力冲动的约束与限制一扫而空,开始虐待囚犯, ;而囚犯们呢,竟也奇迹般地适应了角色,对权威表现出服从、顺从。
4、斯坦福监狱实验到第六天就结束了,因为实验过程超乎预料,人性的残酷和邪恶让人难以想象如果继续会发造成什么难以挽回的恶果。但我们可以从真实的阿布格莱布监狱虐囚事件更深入地探索人性。津巴多教授在书中叙述了惨无人道的阿布格莱布虐囚事件。在情境中走向邪恶的这些狱卒难以逃脱法律的制裁,但要接受道德和法律谴责的人,不仅仅是他们,领导层难辞其咎:让系统接受审判。 系统包含情境。情境是行为的背景,通过它的酬赏及规范功能,情境有力量针对行动者的角色和地位给予意义和认同。监狱区分了狱卒和犯人,狱卒掌控了权力,而囚犯却只能服从权威。系统由个人及机构施为者组成,施为者的意识形态、价值和力量创造出情境,也规定了行动3者的
5、角色以及期许行为,要求在其影响范围内的人,扮演它规定的角色,做出被允许的行为。乔治?奥威尔的著作1984中的“老大哥”就是系统,那个国度的所有人都在他的影响下生活。系统的错误是一种“当权之恶” ,是一种新的现代之恶。 因此,在理解他人走向邪恶时,不要执拗于其天性,将更多的目光转向外在因素,转向系统和情境,更全面地看待事件,更公正地进行审判。 2 聚焦当下:网络社会中的路西法效应 如果觉得虐囚、屠杀还离我们很遥远,那让我们将镜头拉回到我们的生活当中,聚焦于现今越来越发达、越来越不可或缺的网络。网络环境中是否存在路西法效应?一个在现实中性格温和的人,是否会在网络环境中从天使堕落为撒旦? 答案是肯定
6、的。有个词叫“网络暴民” ,网络本身不存在暴力,网络后面的人和人性是暴力的真正来源。网络社会打破了现实世界疆域的界限,人际交往不受民族、性别、文化等障碍限制,易形成群体。网络是一个虚拟空间,其中的虚拟意识、观念和行为,甚至威胁到现实世界中业已建立的社会准则;虚拟空间内交往的匿名性使网民可以摆脱在显示交往过程中因个人真实信息暴露而带来的约束规范和心理压力。 在网络环境中,个体道德意识淡化,易忽视公德的要求,开始拒绝理性思辨,因责任分散、缺乏监督而有恃无恐,通过某一特定的事件建立联系,表现出一致性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如“人肉搜索”使温和善良的人加入了一场侵犯和攻击他人的狂欢派对中。 4在网络环境下易
7、形成群体,群体中的个人易受暗示,盲目跟随,如果以一种负面情绪由群体力量表现出来,会产生无法想象的破坏力量。前几年日本核泄漏引发的抢盐风波,2014 年昆明火车站暴恐事件后网络平台传出“大树营发生暴力事件” 、 “四川音乐学院发生砍人事件”等谣言,经过网民的大规模传播,引起了社会的恐慌情绪,威胁社会稳定。 从系统角度进行分析,要预防网络社会的路西法效应,必须加强对网络的监管,规范网民的网络使用行为,使网络环境变得制度化、秩序化。 3 反思:我是个好人吗? 在看见不同形式的恶行时,不断询问自己:“我也会这么做吗?”如果你是监狱中的一名狱卒,你会因为过于沉闷而去虐待囚犯吗?如果回到文革时期,你会是个
8、好人,不去打砸抢,不去批斗,不去迫害吗?在网络社会中,你能谨记公德,理性思辨,不受迷惑,不盲目从众吗? 一路反省,对善恶转变的思考越来越清晰,对人性的复杂性和微妙性也越来越了解,对于人性的恶、对于情境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对自己也要理性认识,在某种环境下我可能就从善走向恶,因而要保持清醒的、冷静的、批判的、质疑的态度,拒绝平庸的邪恶,成为一名抵抗邪恶情境的平凡的英雄。 汉娜?阿伦特在对阿道夫?艾希曼受审时的观察中发现,艾希曼是个极端正常且彻底平凡的人,他犯下的侵害人权的罪行,只是服从命令而已。所以阿伦特写下了这段话:“仿佛在生命的最后几分钟,他用他的一生总结了人性之恶这门漫长课程曾给我们的教训邪
9、恶那令人丧胆、5蔑视一切言语和思想的平庸性。 ” 相对于邪恶的平庸性,英雄之举也具有平庸性,我们每个人都是等待中的英雄。 我们之中任何人都能轻易成为英雄或者邪恶加害人,一切端视我们如何受到情景力量影响而定。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找出如何限制、约束及避免促使我们做出社会病态行为的情境性及系统性力量。 对情境和系统的认识,是为了防止对他人行为的片面评价,使批判更公正,也是为了是自己保持警惕,不再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情境力量席卷。 对人性黑暗的探索,最终是为了抵抗黑暗,让阳光照入。 善恶之间并非泾渭分明,不可逾越,有时候从善到恶只有很短的距离。但,善恶之界存乎一心,成为平凡的英雄,还是触碰平庸的邪恶,或许
10、只是一念之间,只是你在某个情境中做出的一个决定。 注释 1美菲利普?津巴多.路西法效应: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M.孙佩?p,陈雅馨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501. 2美菲利普?津巴多.路西法效应: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M.孙佩?p,陈雅馨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501. 3美菲利普?津巴多.路西法效应: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M.孙佩?p,陈雅馨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432. 4纳粹德国的高官,也是在犹太人大屠杀中执行“最终方案”的主要负责者。被称为“死刑执行者” 。 6参考文献 1美菲利普?津巴多.路西法效应: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M.孙佩?p,陈雅馨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 2冯昊宇. 网络环境中是否存在路西法效应?J. 长沙大学学报,2013, 26(6):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