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京津冀协同创新的进展与问题协同创新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环节。从 2014 年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科技部门签署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战略研究和基础研究合作框架协议起,统计显示,目前有 1500 多家中关村企业在津冀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或研发中心,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产业转移等方面实施了一批新技术示范应用项目,三地协同创新加速推进。 跨区域的协同创新是一个大课题,需要长期坚持和持续改进,从进展中发现问题,有助于破除协同创新中的障碍,形成三地推动协同创新的“一盘棋” 。 协同态势良好 近两年来,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政府之间密集签订了一系列合作框架协议,推进在规划、交通、产业、金融等方面的对接,合作领
2、域不断拓展。 从中关村层面看,中关村管委会先后与廊坊、承德、唐山、滨海新区、保定、宝坻区等区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扎实推进在协同创新、产业协作、人才交流等方面的合作。 在整体合作的基础上,中关村还深度参与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新城、曹妃甸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固安大清河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等一批园区和基地的规划、开发建设与运营管理,取得积极进展。 2同时,为响应大区域生态治理要求,中关村依托节能环保、清洁技术优势,编制实施了中关村节能环保技术推进京津冀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工作方案 ,积极组织一大批节能环保企业、实用型技术、节能产品,在京津冀区域推广应用。
3、在当前京津冀合作中,首都高校、科研机构依托各自创新领域,积极寻求与周边区域的创新协作,在带动区域协同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清华大学与河北廊坊、秦皇岛、唐山等地共建研究院、科技园等,成立了智能交通等 4 个应用研究中心;与天津大学等京外高校合作共建“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等国家级科研平台。北京大学与河北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与滨海新区共建了北京大学(天津滨海)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与承德共建了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与天津、河北的合作项目超过 330 个。 中科院与京津冀区域各地市深化科研设施建设、共建园区、项目转化等一系列合作。中科院与天津共同制定了中科院天津市院市合作“一三五”规划纲要 ,
4、举办了“中科院天津行”等活动,建成中科院天津产业技术创新及育成中心、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曙光高性能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园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和产业化基地;中科院与河北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北京分院、半导体所、过程所等一大批院所还分别与保定、廊坊、唐山、秦皇岛、沧州等地开展全面合作、联合攻关、项目转化等多层次的合作。 企业是跨区域协同创新的最重要主体,近年来随着中关村企业规模的扩张,跨区域布局的意愿提升,在津冀周边区域的布局也趋于加速。3据统计,2015 年,中关村示范区流向津、冀地区的技术合同 2565 项,成交额 89.4 亿元,同比增长 60.5%。从技术领域看,流向天津的技术主要
5、集中于现代交通和电子信息技术领域,而流向河北的技术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和新能源与高效节能领域。截至 2015 年 5 月,中关村企业已经在河北设立分支机构 1300 家,在天津设立分支机构 603 家,这些走出去的企业相对集中于滨海新区、武清、廊坊、保定、秦皇岛、固安等周边区域的产业园区,对区域转型发展产生积极带动。 从市场化服务主体角度看,清华科技园、清控科创、北京首创集团、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市场化服务主体也都结合各自业务需求,积极参与周边区域协同发展,有力加速区域协同创新进展步伐。孵化器层面,北京创业孵育协会、清控科创、中关村不动产商会等一批服务机构都在通过搭建对接平台、共建孵化器等方式,
6、探索创新资源、管理经验、品牌优势“一揽子”辐射输出的新模式。创业服务层面,创业邦、3W 创业咖啡、联想之星、创业家、中国青年天使会、飞马旅等机构与滨海经济开发区津京互联创业咖啡等结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展创新创业活动。行业协会与联盟层面,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物联网产业技术联盟、中关村智慧城市联盟等都与河北、天津等区域开展了深入的交流合作。截至 2015 年底,中关村活跃的产业联盟达到 167 家,其中一半左右的联盟吸纳了京外地区成员,津冀地区大部分龙头企业都参与了相关联盟。 四大问题待解 尽管在各方合力之下,京津冀协同创新正呈现加速之势,但仍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4首先是三地的理念束缚。各
7、地区尚未真正跳出“一亩三分地”思维,考虑本区域利益多,考虑区域整体发展少。具体表现为各地区都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给予高度关注,也对中关村创新辐射带动抱有很高期望,但合作理念仍有待提升。周边很多区域更多的存在分蛋糕的思维,对存量规模“很上心” ,对增量培育“重视不够” 。 总的来看,当前京津冀不同区域对协同发展认识仍存在较大差异,缺乏站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站在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的战略高度来认识京津冀创新合作战略价值,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协同创新发展的理念尚需时日。 其次是对接的障碍。尽管各区域合作积极性高,但面临着合作主体多、缺乏顶层统筹的问题。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出台后对各区域定位
8、有了明确,但落实推进仍有待时日,整个区域发展的市(省)级统筹力度有待加强。 从对接北京的角度看,河北有 11 个地级市、172 个县(市、区) ,天津涉及 16 个区(县) ;如果考虑高新区、开发区(国家级、市级)累计各类政府对接主体超过 200 多个。各类主体层级不同、发展导向不同,难免造成无序对接、同质化竞争,会造成竞争大于合作的局面,迫切需要加强统筹。 再次是导向的不明。当前情况下,各区域仍高度关注区域的经济发展,关注产业合作多,而对创新、生态的关注还相对不足。在分税制与GDP 考核机制导向下,周边区域都积极谋划各自的经济发展“登高”之路,对发展产业“情有独钟” ,而对建设周期长、收益见
9、效慢的创新和生态领5域关注略显不足。 目前,北京周边区域都在“开疆扩土”建设大园区、盲目延拓经济载体空间,对承接首都功能疏解与产业转移表现出空前高涨热情,甚至一些生态型区域也在积极谋划园区开发建设,搞产业扩张。这种经济导向的过度强化,势必在一定程度削减各地区在创新上、在生态环境建设领域的持续投入,也可能会加剧生态环境的压力。 最后是机制的不顺。作为推动协同创新的“两只手” ,政府与市场尚未形成联动机制,未能发挥“1+12”的合力效应。京津冀三地区域市场体系发展尚不健全,存在市场主体盲目建设与创新资源要素流动不畅并存的现象。 一是三地政府签署的框架协议在实际发展中落实缓慢,在推动创新资源差异化布局和区域特色化发展方面实质性、可操作的引导和协调机制有待建立。 二是京津冀各地区间的对话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尚未建立。 三是政府引导与市场主体需求之间仍缺乏有效对接,政府推动合作意愿过于强烈,制定过多的规划、定位,忽视市场化主体的合作需求,容易形成“政府推动、市场主体自行发展”两张皮现象。 (作者: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