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鲁迅的生命关怀摘 要:“生命”是鲁迅的一个基本概念,对生命的关爱是鲁迅文章的基本底色。鲁迅说, “博大的诗人”是必定“感得全人世间,而同时又领会天国之极乐和地狱之大苦恼的精神。 ”本文主要论述鲁迅文章中的幼者本位和弱者本位思想以及关于人之父的使命来发现鲁迅的“生命之爱” 。 关键词:鲁迅;生命;幼者本位;弱者本位 1 “救救孩子”幼者本位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首先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口号, “前面一伙小孩子,也在那里议论我,眼色同赵贵翁一样,脸色也铁青。 ”“但是小孩子呢?那时候,他们还没有出世,何以今天也睁着怪眼睛,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这真叫我怕,教我纳罕和伤心。我明白了。这是他们娘老子教的
2、。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孩子是幼小者和“被吃者” ,鲁迅发现他们是被成人社会以文化的名义吞噬的对象。长者对于幼者,在鲁迅那个年代, “父为子纲”依旧占有主导地位, “他们(中国的圣人之徒 )以为父对于子,有绝对的权力和威严;若是老子说话,当然无所不可,儿子有话,却在未说之前早已错了。 ”而这些儿童又是受到怎样的成人世界有意识无意识的影响呢?例如鲁迅示众中的儿童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例子。各种各样的儿童,胖小孩,小学生,被老妈子抱着的小孩,戴硬草帽的学生等等,都加入到成人看客的行列2中,甚至是乐在其中。正卖着馒头,为了看热闹, “像用力掷在墙上而反拨过来的皮球一般,他忽然飞在马
3、路的那边了。 ”成人裹挟着孩子,使他们的人生第一课就是接受看客教育。这种情况又是一代又一代地因袭着。但是另一方面,鲁迅发现曾经是如此快乐自由的少年被生活的痛苦、社会的压迫压垮了,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鲁迅忧虑那些淳朴天真的少年长大后会不会变成第二个闰土呢?“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辗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鲁迅高喊“救救
4、孩子” ,希望孩子能自由快乐地成长,有新的生活,这是他幼者本位的思想的体现。 2 悲悯生命弱者本位 “这一对兔总是关在后窗后面的小院子里的时候多,听说是因为太喜欢撕壁纸,也常常啃木器脚。这小院子里有一株野桑树,桑子落地,他们最爱吃,便连喂他们的菠菜也不吃了。乌鸦喜鹊想要下来时,他们便躬着身子用后脚在地上使劲的一弹,砉的一声直跳上来,像飞起了一团雪,鸦鹊吓得赶紧走,这样的几回,再也不敢近来了。 ”“孩子们时时捉他们来玩耍;他们很和气,竖起耳朵,动着鼻子,驯良的站在小手的圈子里,但一有空,却也就溜开去了。他们夜里的卧榻是一个小木箱,3里面铺些稻草,就在后窗的房檐下。 ”多么温暖的文字,看着兔和猫的
5、这段文字好像能想象着一个满脸柔和的鲁迅正站在兔子和这群小孩子的后面微笑地凝视他们。多么有温度的文字,多么天真单纯的生命。还有狗?猫?鼠中关于隐鼠的文字, “放在地上,也时时跑到人面前来,而且缘腿而上,一直爬到膝髁。给放在饭桌上,便检吃些菜渣,舔舔碗沿;放在我的书桌上,则从容地游行,看见砚台便舔吃了研着的墨汁。这使我非常惊喜了。 ”鸭的喜剧中“小鸭也诚然可爱,遍身松花黄,放在地上,便蹒跚的走,互相招呼,总在一处。 ”“原来那四个小鸭都在荷池里洗澡了,而且还翻筋斗,吃东西呢。 ”多么可爱和单纯的小动物,多么深情与柔和的鲁迅。这是他冷峻外表下如此温暖的内心。 对小动物表示爱怜的文字有很多,但是提高到
6、生命的高度,对人类和自身进行反省的,恐怕就只有“鲁迅式的文字”了。 “我于是记起旧事来,先前我住在会馆里,清早起身,只见大槐树下一片散乱的鸽子毛,这明明是膏于鹰吻的了,上午长班来一打扫,便什么都不见,谁知道曾有一个生命断送在这里呢?我又曾路过西四牌楼,看见一匹小狗被马车轧得快死,待回来时,什么也不见了,搬掉了罢,过往行人憧憧的走着,谁知道曾有一个生命断送在这里呢?夏夜,窗外面,常听到苍蝇的悠长的吱吱的叫声,这一定是给蝇虎咬住了,然而我向来无所容心于其间,而别人并且不听到”于是,我们又在柔和中读出了冷峻,仿佛在春天的温暖里感受到了秋意。生命,这是鲁迅对于生命的悲悯,不光是对人,还有对于所有生物。
7、鲁迅对于小兔子、小狗、苍蝇这些小动物即所谓幼雏的格外关爱,对它们的死亡感到格外的痛心,他又反省自身,痛4苦自责,发现人类同情心的普遍减弱,对人世间普遍痛苦逐渐麻木。 3 人之父的使命 “所生的子女,固然是受领新生命的人,但他也不永久占领,将来还要交付子女,像他们的父母一般。只是前前后后,都做一个过付的经手人罢了。 ”鲁迅批判那些所谓的“圣人之徒” ,那些认为父对于子,有绝对的权力和威严的人。他认为“但祖父子孙,本来各各都只是生命的桥梁的一级,决不是固定不易的。现在的子,便是将来的父,也一定只是候补之父,而且也都有做祖宗的希望,所差的只在一个时间。 ”而作为人之父,就要从觉醒了的人开始, “自己
8、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地度日,合理的做人。 ”人之父到底该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我们可以从鲁迅的文章中窥见一二。我们怎样教育儿童的?说道“中国一向是怎么教育儿童来,现在自然是各式各样的教科书。 ”然而那时的教科书,常常都是因旧的社会关系,都是些“混沌初开,乾坤始奠的老古董” ,扼杀人的天性。但是儿童学习教科书,不仅是对于知识结构的接受,还有对于权威文化价值观的接受。 鲁迅敏锐意识到了儿童教育和教科书的关系,或许,要教育出怎么样的儿童,首先就应该有怎么样的教科书吧。儿童看怎样的书,鲁迅在阿长与中给了我们一些提示。这是“我”对古代神话故事山海经的渴望和迷
9、恋。这样的书也满足了儿童的幻想世界。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还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天然的儿童的游戏天地。鲁迅描绘了儿童与大自然的天然联系,百草园是一个能然儿童充满想象力的地方,5这是符合儿童天性的世界。从这些文字中,我们似乎能看到一些鲁迅作为“人之父”对待儿童的看法,应该给予儿童的东西。 “街灯的光穿窗而入,屋子里显出微明,我大略一看,熟识的墙壁,壁端的棱线,熟识的书堆,堆边的未订的画集,外面的进行着的夜,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我存在着,我在生活,我将生活下去。 ”这是鲁迅晚年面对生命之航驶向终点的心灵体验。晚年的他,面对人生的告终,以超乎常人的平静叙述着生命的大爱。外界平凡的事物都承载着这位人间至爱者的生命气息。他在病中想到广阔的大地和人们,这些都被他爱着,也维系着他的生命脉搏,鲁迅对生命的执着源于他深广的爱。这是鲁迅,一个呼喊“救救孩子” ,悲悯生命,有博大生命关怀的人。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2钱理群.鲁迅作品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徐妍.鲁迅论儿童文学M.北京:海豚出版社,2013. 4胡安定 张武军.孩子应该读的鲁迅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钱理群著.心灵的探寻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