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柳青的长安岁月他脱掉西装,换上中式衣衫,把皮鞋换成布鞋,把背头剃成光头。除了那副眼镜之外,他变成一个地地道道的庄稼汉。老实本分的农村人把他当自家人,愿意和他说东道西。 听了王家斌的事迹后,他意识到,这个经历曲折而又聪明能干的普通农民,正是自己苦苦找寻的主人公。他一边工作着,一边断断续续地完成写作。1954 年冬天,终于完成了创业史初稿。 病情一直不见好转,柳青似乎意识到死亡的临近,他央告医生说:“你们给我采取些措施,让我再活上两年,有两年时间,我就可以把创业史写完了!” 但创业史最终没有写完。 1952 年夏天,柳青离开北京,来到陕西。 在那时人们的眼中,36 岁的柳青可谓春风得意:著名作家
2、、 中国青年报的编委和副刊主编,两部长篇小说种谷记与铜墙铁壁相继出版,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1949 年参加第一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1951 年,又作为中国青年作家代表团的一员,到苏联参观访问。 而那时,农村生活却是非常艰苦的。因此,柳青离开条件优越的首都北京,到陕西农村生活,很多人不理解。 但柳青还是做了,而且一做就是十八年。 2战争年代的历练 1916 年夏天出生在陕北吴堡寺沟村的柳青,当时的名字叫刘蕴华。1936 年,还是西安高中学生的刘蕴华以“柳青”笔名在上海中学生文艺季刊秋季号上发表了散文待车 ,从此走上文坛。也是在这一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8 年,柳青赴延安陕甘
3、宁边区,以随军记者和文化教员的身份,跟从部队转战抗日前线,和连队官兵朝夕相处。此间,创作出误会牺牲者 地雷等 10 多篇小说。 1943 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后,组织要求文艺工作者必须到工农兵的实际工作中去。柳青是第一个被调到乡村去的作家。他带着被贬的感觉和情绪,极不情愿地来到米脂县的一个乡当文书。没想到,这段经历却塑造了他的一生。 到乡上的头半年,柳青每天吃高粱饭,钱钱饭,山药蛋,糠炒面和干白菜,加上经常在各村流动,黑夜常常通宵开党会,两三个月之后,本来身体不太好的柳青大病一场。县领导知道情况后,建议柳青可以回县委工作一段时间,但他不愿在困难面前退缩,坚持留在村里。 经受了三年艰苦生活的考验,
4、柳青的思想和创作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觉得自己“初到乡政府那种被放逐的不健康感觉消失了” , “克制住一切邪念:享受,虚荣,发表欲,爱情要求,地位观念” , “获得了一点在困难中微笑的革命品质” ,变得坚定而达观。柳青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种谷记在这浓郁的乡土生活中萌芽了。 1947 年 7 月, 种谷记印刷出版。此后先后印刷 7 次,发行了 703多万册。 种谷记的创作,让柳青深刻认识到,只有在深厚的生活土壤中,才会创作出伟大的作品。他决心以这种创作方式完成一部鸿篇巨著。发现王家斌 1952 年,柳青到西安后,参加了西北党校的整党工作。在这里,他和马葳相识,结婚成家。这年 9 月,他被任命为长安
5、县委副书记,随即坐着马车来到长安。 一到长安,柳青就满腔热情地带着县委工作组整天往乡村跑,了解情况,推动农村互助组工作,同时找寻着创作题材,酝酿长篇小说。为了更接近当地的农村生活,他请求辞去长安县委副书记职务,到距离长安县城十几公里,神禾塬下的王曲区皇甫村去蹲点。随后就离开县委大院,住到了紧邻皇甫村的常宁宫。 柳青脱掉西装,换上中式衣衫,把皮鞋换成布鞋,把背头剃成光头。除了那副眼镜之外,他变成一个地地道道的庄稼汉。老实本分的农村人把他当自家人,愿意和他说东道西。 秋收的时候,区委书记高兴地跑来找到柳青,说四村的重点王家斌互助组创造了全区的丰产纪录。 在?楹拥耐涞滥冢?当地人称之为麻河滩,布满从
6、秦岭山上冲下来的沙石,是长不好庄稼的荒滩。解放前,逃难的人拖家带口来到这里,搭起窝棚,向地主租种便宜的滩地谋生,渐渐地形成村落。王家斌小时候随着母亲逃荒要饭到此,和继父一起,靠租种滩地生活,历尽人间酸苦。新中国成立后,他分得了土地,才过上安居的日子。在合作化运动中,4他带领几户人家成立互助组,开始了新的创业之路。他省吃俭用地从眉县买回稻种,取得了全组粮食的丰收。 听了王家斌的事迹后,柳青意识到,这个经历曲折而又聪明能干的普通农民,正是自己苦苦找寻的主人公。柳青不顾交通不便,趟过?楹樱?到了四村,在王家斌的茅棚檐下见到了他。两人谈了整整一个上午,从此变成了知心人。 统购工作开始,柳青就应王家斌之
7、邀参加互助组讨论会,帮大家算丰产的细账。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热潮兴起,柳青便带王家斌到正在扩社建社的王莽村学习经验。 王家斌的互助组建成胜利社,其他几个组也建了社,柳青都密切参与着,观察着这些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进程。柳书记成了乡民眼中化解难题,寻求帮助的良师益友。他已深深地融入到这片乡土之中。 创作创业史 柳青一边工作着,一边断断续续地完成写作。1954 年冬天,终于完成了创业史初稿。第二年春天,柳青在皇甫村里的中宫寺,自己掏钱建起住房,将家安顿下来。爱人马葳也来到离皇甫村不远处的王曲区委工作。 柳青神禾塬下宁静的家中,下午五点以后便热闹起来。他用这段写作之余的时间和村干部交谈,随时了解村中新发生的事情。 写作中,柳青不断停下笔,重新推敲着这部作品的立意、人物形象和艺术价值,评估着这部小说能否经受读者和历史的考验。 1956 年春天,合作化运动突飞猛进,初级社纷纷升入高级社。19585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时期,柳青一边修改着创业史 ,一边冷静地关注着农村的变化。 “每来一场大的运动,都冲击着我,迫使我不得不重新考虑一番自己写的这个东西。 ”但是,柳青又说, “我不怕,我相信我的作品是能站得住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