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论痕迹检验的规范化摘 要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刑侦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但是在实际的办案过程中基层公安干警在痕迹检验鉴定方面很不规范,这严重影响了破案效率。因此,痕迹检验的规范化已迫在眉睫。本文将从多方面阐述痕迹规范化的重要意义,并为此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规范化 痕迹检验 刑侦技术 作者简介:王旭刚,刑事科学技术痕迹检验工程师,山西省长治县公安局刑事技术中队队长,研究方向:刑事科学技术及现场痕迹检验;芦强,山西省长治县公安局刑事技术中队科员,研究方向:法医及现场勘验。 中图分类号:D9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5-282-02 痕迹检验鉴定作为公
2、安干警的日程工作之一,在长期的实践中已经获得了足够多的理论基础,再加上现在的高科技技术像指纹识别技术、人工智能、DNA 修复技术等的帮助,所以痕迹检验鉴定已经成为一门具有浓郁公安特色的学科。下面笔者将介绍痕迹检验鉴定这一科目的相关情况。 一、痕迹检测鉴定技术简要 痕迹鉴定是指运用痕迹的原理和技术对案件中的相关人员、物体、痕迹等进行整体相关性的鉴定。痕迹鉴定主要包括涉案痕迹鉴定、物品2痕迹鉴定、车辆痕迹鉴定、爆炸痕迹鉴定等多个方面。当然痕迹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人体痕迹、现场痕迹、平面痕迹、车辆痕迹等等。 痕迹鉴定技术体系主要包括技术术语、技术方法、检验鉴定程序、评价标准、物证综合共享平台
3、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彼此相互联系,互相影响。 二、我国痕迹检验的现状 当前随着科技的发展,犯罪分子的犯罪手法越来越高明,网络诈骗等新式犯罪方式也层出不穷,痕迹的鉴定与提取也变得越来越困难。而且警察的职能也在不断扩展,传统意义上的观念已经很难适应现在的大环境,这对我国的一线干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缺乏科学的标准是我国的痕迹检验鉴定最大的问题。在办案中,很多干警在证据的提取过程中只考虑到了鉴定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并未考虑到鉴定的合法性。因为缺乏科学的标准,很多干警在痕迹的收集上为所欲为,甚至违反相关的法律,给社会留下了不良的影响。 鉴定机构的松散式管理体系是我国痕迹鉴定检验的另一大问题。虽然我国相当
4、重视这方面的发展,在这方面也下了大力气,现如今各大公安机构甚至公安院校都设立了相关的鉴定部门。但是这些部门之间的联系却很少,他们几乎很少“越权”去参与其他部门的研究。这种现象使得我国在痕迹鉴定这一块的资源利用率相当低,这不仅严重降低了办案的速率而且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在我国从事刑侦检验的人员较少,工作素质也较低。据不完全统计3到 201 年底,我国的刑事侦查部门共有 4320 个鉴定机构,40364 名鉴定员工,平均下来每个机构 9.4 个人;人均勘验现场、鉴定共 135 起。虽然这些数据看上去很美好,但是这与我国的辽阔的面积相比从事刑侦检验的人员仍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另外,我国的刑侦人员的专
5、业素质参差不齐,尤其是在很多小城市,很多刑侦人员接受的培训较少,专业素质也就较低。所以从长远来看,我国仍需要一大批具有高水平刑侦能力的公安人员。 我国的鉴定机构对痕迹鉴定的管理十分落后。在办案过程中有些案件的证物提取和鉴定存在相当大的问题,有很多相当不明确的鉴定结果严重影响了案件侦破的进程和方向,更有甚者会造成很多冤假错案,严重威胁法律的公平与公正。令外,各地的公安机关在痕迹鉴定管理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这可能会造成检验结果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这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极其不利。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即便我国的痕迹检验鉴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它的缺点依然很多,很难适应国家发展的节
6、奏。所以痕迹检验鉴定的规范化势在必行。 三、为何要实现痕迹检验鉴定规范化 首先,痕迹鉴定作为一门学科,它的理论基础都必须是建立在一定的标准之上。一般来说,任何一门鉴定识别技术都必须建立在对特征的统计和归纳研究的基础上,鉴定结果都是由数据本身而定。如果该理论并未制定这样的基础,那么鉴定结果可能就会因人而异了。但在我国一直以来这门学科缺乏一套行业标准,这就使得检验结果缺乏科学性与统4一性。这也就导致了很多鉴定判断上的失误,因此实现痕迹鉴定检验的规范化是十分重要的。 其次,痕迹鉴定是办案提取证物的关键,容不得半点失误。在鉴定结果的判断上如果缺乏相关的规定,那么得出的结论就会相当不可靠。而且随着社会的
7、发展,很多论证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办案的需要,如果依然使用这些检验鉴定方法必然会造成很坏的社会形象。因此本着对社会和公民负责的态度,痕迹检验鉴定也得实现规范化。 另外,在我国的痕迹鉴定领域存在只注重检验结果不注重鉴定流程和管理的现象。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 ,在痕迹鉴定领域也是如此,虽然鉴定的结果固然重要,但是如果鉴定没有完整的流程那么鉴定的结果就会缺少必要的形式,使得鉴定结果出现不可避免的偏差。再者,随着现代警察职责的大幅度转变,警察已经不再是过去那个只管案件侦查的职业了。现代的警察职能已经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扩展,这就使得在痕迹检验鉴定方面必须注重规范化和科学化,否则警察很难再这个高度信息化的
8、社会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最后,在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计算机技术在很多领域已经为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在痕迹检验鉴定这一方面还停留在靠人工经验的时代。近年来,国家也开始注重用计算机来解决痕迹鉴定这一课题。所以,计算机逐步进入痕迹鉴定这一领域是大势所趋。实现痕迹鉴定的规范化不仅有利于计算机对数据进行精确的分析,而且更有助于结果的分析和储存,方便日后的调查和取证。因此,实现痕迹鉴定的规范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5四、对痕迹检验技术未来的展望 笔者经过对痕迹检验的历史发展以及现在社会科技的发展研究后认为,痕迹检验在未来将呈现标准化、自动化两大趋势。 (一)痕迹检验的标准化 痕迹检验的标准化主
9、要有 4 个方面即术语的统一、特征的选择分类的统一、检验程序和方法的统一和评判标准的统一。首先对于痕迹检验这个十分严肃的话题面前,这四个方面的统一是必要的。在工作中如果对于同一对象出现了不同的名称,就很容易造成定义的混淆,使得检验出现不可预料的困难。再者如果特征的分类选择标准不一致,就会使得各个检测者的检测结果出现较大的出入,不利于案情的审核与处理。鉴定程序和检验方法的统一也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在实际办案中都是办案人员自己按照自己的方法和习惯来检验痕迹,没有客观的统一标准的话很容易就会出现检验结果出错的情况。还有就是判断标准的统一,如果鉴定机构仅仅凭借鉴定自己的主观臆断来判定结果,那结果可想而知
10、。为了避免上述这些现象的发生,最好的方法就是将鉴定方法程序化、公式化。所以笔者认为,未来标准化必定是痕迹检验技术的发展趋势。 (二)痕迹检验的自动化 过去痕迹检验仅仅依靠人的观察和判断,那么办案人员的经验就显得极其重要。但是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计算机的强势介入也为痕迹检验技术带来了新的生机。目前指纹技术、划擦识别技术、弹药检测技术等高科技技术正在逐步取代人力劳动,这大大降低了人的工作强度。另外随着电脑 3D 模拟技术的发展,电脑也有能力模拟案件发生情景,这6对办案起到了越来越大的帮助,也由此将痕迹检验技术带入了 2.0 时代。所以在这种科技发展的大环境下,笔者认为未来的痕迹检验技术必定实现
11、自动化。 五、关于痕迹鉴定检测规范化的合理性建议 随着社会在飞速的向前发展,各项技术都在不断前进,痕迹鉴定技术也不例外。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下,痕迹鉴定技术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因此对于痕迹鉴定检测的规范化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实现也越来越刻不容缓,目前国家已经开始对该方面进行整治。下面笔者就将介绍实现痕迹鉴定检测规范化的相关建议。 (一) 加强对各刑侦部门之间的联系 在我国刑侦部门虽然很多,从事于其中的工作人员也不少,但是每个部门之间往往很少联系,很难实现技术和数据之间的共享。在这样的背景下,每个部门都相当于有一套自己的鉴定标准,这非常不利于我国刑侦技术和痕迹检验技术的发展,所以要想实现痕迹检
12、验鉴定的规范化就必须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国家在这方面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各个技术部门之间相互交流,从而推动各大部门之间数据和信息的共享,最终建立起一套全国统一的技术标准,推动痕迹检验的规范化进程。(二)强化实践检验,丰富理论研究 目前我国在痕迹检验鉴定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但是在规范化方面的研究很少。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实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痕迹检验理论,在实际的办案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的经验,不断摸索出7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痕迹检验的规范化体系,探索出一条完善的理论研究体系。只有这样培养出一种研究的氛围,才能更好地实现痕迹检验理论的规范化。 (三) 不断培育创新型人才 创新是第一生产
13、力,人作为创新的主体在科技创新中具有主导作用。目前,我国在痕迹鉴定方面的人才缺口很大,而且人才的地域分布很不均匀,因此培育一大批高素质的刑侦人才是及其重要的。面对巨大的人才缺口,加强与各大高校的合作是最好的选择,高校具有大批有理想有抱负的知识青年。如果加强与各大高校的合作对于缓解人才短缺的困局。再者要在各大鉴定单位培育出一种良好的学术风气,如今国内的学术界风气较差抄袭现象严重,只有在单位中彻底排除这种坏的作风,建立完善的创新机制才能不断丰富痕迹鉴定规范化的理论研究。拓宽技术交流渠道也有助于人才的培养,科研人员一定要大胆的走出去进行实践或者进行技术交流。我们可以学习国外更加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也可
14、以与其他方面的学者进行交流,不断提升从事刑侦技术的科研工作者的知识层面,最终有利于痕迹检验鉴定的规范化建设。 以上三个方面就是笔者提出的关于实现痕迹检验规范化的建议,笔者认为想要实现规范化,必须要在上述三个方面进行改进。笔者相信,我们中国在不久的以后一定可以实现痕迹检验鉴定的规范化。 参考文献: 1章礼明.构建鉴定意见的证据能力规则体系.中国司法鉴定.2011. 2李宇.试论当前司法鉴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8校学报.2003(1). 3蒋占卿.刑事科学技术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与体系.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 4郭华.刑事技术、刑事技术鉴定与司法鉴定关系之考量.现代法学.2010(11). 5杜春、王公义.我国司法鉴定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中国司法鉴定.2004(2). 6朱兰.论事业单位型司法鉴定机构的定位与发展.中国司法鉴定.2011(4). 7霍宪丹.加强司法鉴定管理完善知识产权鉴定制度.科技与法律.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