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学中的物哀理念.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906613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本文学中的物哀理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日本文学中的物哀理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日本文学中的物哀理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日本文学中的物哀理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日本文学中的物哀理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日本文学中的物哀理念摘 要:纵观日本文学发展,物哀理念贯穿始终。物哀是一种独特美学的体现,不仅对日本的文学发展产生影响,对日本人的审美取向及社会意识形态同样发挥重要的作用。物哀理念为日本人的性格、价值观体系形成注入了婉转、阴柔的动力,使日本人在其影响下形成了独特的、难以诉说的性格之美。本文针对“物哀”产生的历史根源、原因进行阐述,期待对日本文学理解高度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日本文学;物哀理念;根源 “物哀”作为日本文学传承中普遍认可的审美追求,在日本文化传承中具有悠久的历史。物哀是日本文学的的传统理念,更是日本民族重要的审美追求。其形成具有特殊的民族环境和浓厚的人文背景。 1 日本文学中物哀

2、理念的起源 “物哀”是日本文学的基础色调,在日本文学中处处体现,是日本文学的一大审美特征,蕴涵了高洁的情感色彩。追溯“物哀”来源,可以从源氏物语中找寻轨迹。 源氏物语作为日本文学的著作, “哀”字出现了十三次之多,频繁的流露出“物哀”的理念,字里行间体现日本文学云淡风轻的审美情趣,同时也是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的深刻诠释。 文化传承伴随历史车轮不断前行,日本文坛对“物哀”独特的热爱方兴未艾,众多文学著作中继承和发扬了“物哀”理念,不断将“物哀”2理念进行升华、具体化,逐步使物哀理念脱离文学的依托,成为一种独立的审美取向。 “物哀”理念也是日本人追求的一种高尚精神境界,是人与物实现高度统一之后形

3、成的一种人对物的思想状态,着重强调外部世界在个人世界中的体现。 2 透视日本文学“物哀”理念的成因 哲学领域认为万事万物存在因果联系。文学领域认为任何文学著作必须具有内在精神支柱。无论因果联系论还是精神支柱论,无不说明一种理念的产生具有多重因素, “物哀”理念的产生同样是多方面因素共同造就的。 2.1 独特自然环境唤醒特殊精神理念 众所周知,日本在地理学角度被定义为岛国。四面环海的独特地理环境,加重了人们面对自然灾害的压力,同时促使人们在生活中与自然灾害斗争能力的提升,长此以往日本人形成了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态度,在面对自然灾害上具有顽强的斗争精神,然而人类在自然面前是微小的,人类战胜自然灾害的

4、希望是渺茫的,这种人与自然的矛盾使日本人生成一种内心的落差,以至怨天尤人思想的产生。与此同时,文学中关于人与自然斗争的描述受到人们的喜爱,尤其在文学著作中常常出现一种对自然不满的态度和悲观情绪,如神的孩子全跳舞中对自然灾害的描述非常详尽。人们在关注文学著作的同时会与其中的思想形成统一,文学中的精神潜移默化为人的理念,长时间的积累,便形成了“物哀”理念,并成为日本文学的主基调。 2.2 审美取向影响理念发展 3“物哀”理念中的“物”和“哀”是一种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 “物”是客观存在“哀”是意识形态,客观存在和人类情感构成了“物哀”理念,其中“物”是“哀”的物质基础, “哀”是“物”的情感流露。

5、日本人的审美价值中,对精致、典雅、淡然由衷喜爱,无限追求,日本人对文学作品及万事万物的这种审美价值追求造就了文学理念的诞生。日本人的审美取向是云淡风轻的,是淡然典雅的,擅长通过精致典雅与天地自然进行对比,给人们营造一种无助和渺茫的感觉, “哀”情就此产生,加重了创作基调的“物哀”倾向。同时,日本人对转瞬即逝的美热爱尤佳,如对樱花的喜爱,认为转瞬即逝是一种美的极致,可以在主观意识中留下永恒的美好,因此日本文学对瞬间美好的描述受到喜爱,比如伊豆舞女中,将生如夏花,死如秋叶的思想体现的淋漓尽致,从另一审美角度形成了“物哀”理念。 2.3 大唐文化铸就物哀理念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源远流长。 源氏物

6、语形成之际,正值大唐文化盛装起航之时, 源氏物语中大量应用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诗句及思想,通过对白居易诗文的分析中不难发现,蕴含些许对世事的不满,处处体现对社会的针砭时弊。因此,可以说日本文学中的“物哀”理念受到了大唐文化的推波助澜。 3 感悟“物哀”深意 物哀一词在日本由来已久,是日本文学史上最古老的著作之一。时至今日,相关学者将日本文学中的物哀翻译为情趣、情感等,文学界对日本文学中的物哀理念的研究呈现百家争鸣的状态。 4“物哀”简单理解即为人类真情实感的一种流露方式,表达方式。当人类与生活环境进行接触时,往往碰撞出四次昂层面的火花,因此形成一种感情,即通常所说的“触景生情” ,这种感情或许

7、是喜悦的、或许是愤怒的、或许是担忧的、或许是恐惧的,而无论人们拥有何种状态的“触景生情” ,当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情感时就已经进入“物哀”理念的范畴。所以,日本文学中“物哀”理念的实质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常引入的“真善美和真性情” 。若想读懂日本文学中的“物哀”理念,必须懂得对事物的情致进行体会与感悟,从中升华出一种独特的情感,并将之生成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比如,人类在看到怒放的花朵时,赏心悦目的同时会感受到自然的无限魅力,往往具有独特审美要求的人会感受怒放的生命、或是落红之物语。当感受到盛芳之美,产生对生命、生活的情感启示时,则已经完成了“物哀”的过程。 “物”是世界客观存在的集合体, “哀”是人类主观情感的一种,当主观与客观实现统一,即形成一种人与自然的共振之美。所以, “物哀”理念是一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之美的美学观念。 综上所述,不同的文化背景将产生不同的文化理念,多重因素造就日本文学“物哀”理念的产生和发展,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引导人们正确审视日本文学的美学价值,体悟其内在的观念、基调,期待审美取向的全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渭渠,唐月梅.物哀与幽玄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本居宣长著,王向远译.日本物哀M.吉林出版社,2010 53叶荭.以悲为美:论日本文学中的物哀J.世界文学评论,2012,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