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中国化纤科技创新.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906749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问中国化纤科技创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三问中国化纤科技创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三问中国化纤科技创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三问中国化纤科技创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三问中国化纤科技创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三问中国化纤科技创新这是中国化纤史上举办的第一届“科技大会” 。 6 月 16 日, “纤维新材料绿色设计与绿色制造工程前沿技术论坛暨中国化纤科技大会”在连云港隆重举行。本届“中国化纤科技大会”的举办时逢“科技三会”召开不久。今年的“科技三会”是继 1978 年以来最隆重的一次科技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再三强调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总书记说:“科技创新是当下破局的突破口,五大发展理念也要以科技创新为底色。 ”对于目前正处于“三期叠加”阶段的中国化纤工业来说,科技创新无疑也是 “当下破局的突破口。 ” 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的“中国化纤科技大会”吸引了诸多来自化纤行业的科研工作者及相关部门领导

2、的高度重视。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俞建勇、张全兴,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副司长卢卫生,工信部节能和综合利用司副司长高宁,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勇,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等专家领导以及化纤企业代表、科研院所代表、高校师生代表约 300 多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以“科技引擎、绿色制造”为主题,围绕“智能制造及功能性纤维材料前沿技术” 、 “高性能纤维材料前沿技术” 、 “生物基化学纤维发展科技” 、 “聚酯产业链发展科技”以及“绿色纤维”等议题,多视角探讨纤维材料前沿技术,推动化纤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发展。 1 问 过去五年做了什么? 2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在大会上说道:“我经

3、常在许多场合宣传我们中国的化纤,我总是说化纤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比如手术缝合线是可溶性纤维做的;比如落地窗帘既要采光又要隐私,防折射纤维可以办到;比如用在大飞机、隐形战斗机上的高性能纤维等。而在这些改变人类生活的纤维背后都离不开两个字科技。今天在这里我要说是科技改变了化纤 。 ” 过去五年中国化纤工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做了许多工作,端小平从行业整体技术进步、高性能纤维、生物基纤维、绿色制造技术以及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五大方面方面进行了总结性的介绍。 在行业整体技术进步方面,许多关键性核心技术取得了突破,其中以“超大容量高效柔性差别化聚酯长丝成套工程技术开发” 、 “高品质熔体直纺超细旦涤纶长丝关键技术

4、开发”为代表的 6 项关键核心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年产 20 万吨熔体直纺涤纶工业丝生产技术” 、“千吨级聚酰亚胺纤维产业化成套技术及装备”为代表的 13 项技术获“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在结构优化方面,主要体现在产品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优化两大方面的进步。端小平表示:“2015 年化纤差别化率达到 58%,比 2010 年提高 12 个百分点,化纤三大应用领域中产业用比例为 27%,比 2010 年提高4 个百分点。 ” 除此之外,化纤行业原料格局也得到优化,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PTA 自给率由 2010 年的 68.0%提高到 97.6%,CPL 突破

5、了发展瓶颈,自给率由 2010 年的 43.7%大幅提高到 89.2%;,2015 年,100 万吨以上企3业 8 家,占总产能 27.63%,生产规模 20 万吨/年以上的化纤企业达到 59家,比 2010 年增加 26 家,产能占全行业的 66.9%。 ”端小平表示。 高性能纤维方面主要的成就是“产业化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端小平说:“2015 年国内高性能纤维总产能达到 15 万吨,实现出口 3.8 万吨,高性能纤维行业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端会长刻意强调:“大家不要小瞧这 3.8 万吨,这个数字是全球第二。 ”端会长说:“其实我们在衡量一个纤维发展水平的时候,一个重要的标

6、准就是看能不能出口。过去我们的化纤依赖进口,现在我们是全球第一,每年还有大量的出口,这说明我们的生产水平高了。同样的高性能纤维也是如此。目前几乎所有的高性能纤维在中国都有生产,中国也成了全世界高性能纤维生产品种覆盖面最广的国家。 ”目前,全球在高性能纤维领域生产品种排名第二位的国家只有中国品种数量的三分之一。 生物基纤维方面的成就主要是原料及其核心技术取得了新的进展。除此之外,绿色制造技术推广和再生循环体系建设也取得显著成效:“十二五期间,化纤行业推出了十大节能减排技术,顺利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指标,循环再生纤维总产量近 500 万吨,占化纤总量 10%,占全球再生循环化纤总量 80%。 ”端小

7、平指出。 科技创新离不开体系支撑,端小平表示:“过去五年协会牵头共组织成立了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化纤再生与循环经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 5 个联盟,其中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国家科技部的试点联盟;行业建成了 12 个国家级、45 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公共检测服务平台;修订了 37 项国家标准、182 项行业标准和 324项协会标准;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恒逸基金学术奖励、表彰论文356 篇。 ” 2 问 科技创新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按照端会长的总结介绍,过去五年中国化纤工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么多的成绩确实促进了行业发展水平的提升,支撑了整个中国纺织工业的

8、进步,也为主要创新企业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端会长在大会上举了几个例子。 “我们在广东的一家企业,做功能性的中空纤维。按照常识,中空纤维一般只是起到保暖的作用,但这家企业很聪明,他给中空纤维的孔里灌进去功能性材料,然后可以做成防臭鞋垫;做成驱蚊的辅料,比如在裙子边上加一圈这种纤维制成的面料,人们在郊外活动时蚊子就不靠近了;还可以做成医用辅料,保持皮肤湿润。这种纤维最贵的时候一吨卖到 40 万。 ” “还有一家企业搞无水印染,他们在真空的环境下,依靠金属产生的离子,使得燃料附着在织物的表面上,从而达到印染的效果。算下来的成本比有水印染还要低。 ” 还有一个例子是这样:前两天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做一

9、个项目的鉴定,这个项目是腈纶长丝项目。多年来搞纺织的人只要是提到腈纶就是指短纤,提到腈纶行业的第一反应就是丝束、毛条,从没有人听说过腈纶长丝。但是现在端会长告诉我们国内有企业在做,一吨的售价高达 20 万。端会长在会上自豪的说:“这些技术有的甚至我在国外没看到,国内却看到了。真真是科技给我们行业带来了变化。 ” 5这一个个例子都生动的说明了科技创新对于行业、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对处于当前发展阶段的中国化纤工业来说。当前,化纤行业已进入“供求关系再平衡期” 、 “存量产能优化调整期”和“高品质增量适度发展期”的“三期叠加阶段” ,常规化纤产能结构性过剩,高附加值产品占比低,智能制造和生产性服

10、务业发展滞后,发展方式粗放、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此刻唯有依靠“科技创新” ,转变发展方式,一点一点突破现有局限,才能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 3 问 能力配不上地位? 时值“十三五”开局,中国化纤无论是产量还是品种都已达到世界第一。但是,必须要承认的是,尽管身居 “化纤大国” 要位,中国化纤工业离“化纤强国”仍然还有一段距离。 “中国化纤工业的原始创新能力依然欠缺,企业创新活力和动力不强,研发投入不足,尚未形成具有活力的技术创新体系,研发碎片化,对前沿技术和关键技术创新支撑不强。 ”端小平如此总结目前化纤工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在大会也表示:“过

11、去几十年,我们走的是一条引进再创新的路子,而中国化纤发展到今天,科技创新工作想要再走过去的路就会有一定的个难度。一方面,我们目前已经和世界先进水平接近了;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已经逐渐退出纺织制造业转变为聚焦在一些核心的技术环节。因此很多创新的工作就要由我们自己去承担。”俞建勇说:“未来我们必须要在原始创新上加大力度,而且要有紧迫感。要围绕能够给国家提供有效供给,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需6求,加强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突破,以及科技成果的转化,产业化,实现化纤科技创新价值效益的最大化。 ” 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对未来中国化纤工业科技创新工作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蒋院士说:“习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提出

12、了三个面向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我的体会是科研工作者一定要找准突破方向,不是要你面面俱到,而是要你选准突破方向。现在我们常规的聚酯产品已经是世界先进的,但是我们在高性能纤维、生物基纤维这些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对照习总书记的要求,我们做的还不够。这个世界上有很多颠覆性的技术,我们中国化纤科研工作者也要寻找一些颠覆性的发展方向去做努力,在未来的十三五围绕着绿色发展的理念,好好的斟酌一下,争取在高性能纤维、生物基纤维方面尽快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 ” 蒋院士在论坛最后语重心长的说:“我已经进入了生命倒计时的阶段,希望在座的各位能够承担起中国化纤科技进步的使命,一起努力,早日实现化纤强国梦。 ”一字一句让在场每一个人为之动容。 针对未来“十三五”中国化纤工业科技创新工作,端小平指出:“全行业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提升化纤工业科技水平,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聚焦行业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进科技体系协同创新,完善标准体系建设,全面提升研发设计、工艺技术、生产装备、产品开发水平和能力,推动产业结构7调整和转型升级,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为建设化纤强国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