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探索与实践.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907092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探索与实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探索与实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探索与实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探索与实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探索与实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探索与实践摘 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是教育部“十二五”期间“本科教学工程”重点建设内容之一,旨在充分发挥高校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湖南女子学院社会工作专业从 2012 年被确定为湖南省普通高校“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以来,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教学资源、教学方式方法、实践教学体系、教学管理等等专业相关重要环节进行了深入探索,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效。现分享我校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一些做法,以期对加强湖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以及其他门类的专业综合改革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社会工

2、作;专业综合改革;人才培养;课程教学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号:14BSH109);湖南省普通高校“十二五”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编号:湘教通2012266 号);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教通2013223 号);湖南女子学院 2015 年教学改革项目“职业化背景下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 。 一、引言 为了引导高校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着力打造专业办学特色,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湖南省教育厅决定启动实施普通高校“十二五”专业2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湖南女子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3、项目实施中,按照明确定位、重视内涵、强化优势和突出特色的原则,通过自主规划学科建设方案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了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社会服务、教学管理等重要环节的综合改革,提高了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为我校建成教育理念先进、培养模式科学、专业特色鲜明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基地奠定了基础。 二、建设措施 (一)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项目团队通过省内外广泛调研,专家反复论证,对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一次大的修订,并对相应课程进行了重组和调整。在专业定位上,立足湖南,面向全国,以社区社会工作和妇女社会工作为主要方向;在培养目标上,由单纯培养“应用型人才”调整为培养多元化复合高级人才。社会

4、工作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实务性、专业性、职业性的特点,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一三四五”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一条主线,三个基点,四大课程模块和五种能力。课程体系设置围绕培养社会工作专业应用型女性人才的主线,紧紧抓住理论教学、技能训练与社会实践三个基点,形成公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含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专业拓展课)和集中实践环节四个课程模块,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服务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五种能力。 (二)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和实务能力。(1)要求所有专业教师均持有国家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证书,以适用专3业教学的需要,使教师具有

5、从事社会工作的职业素质。目前为止社工专业教师均取得了国家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证,成为具有社工实务能力“双师型”教师。 (2)建立和完善了青年教师培养机制。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社工机构挂职锻炼或兼职工作,强化专业教师的社会工作经历和实践能力。现有两位教师在社工机构一线从事社会工作实务。 (3)开展校内、外学术交流资助。一方面支持专业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进行学术交流,社会工作专业每位教师均参加了相关社会工作的学术会议或培训,使教师及时掌握本专业学术前沿的最新动态和最新成果,紧跟学术发展和时代的步伐。另一方面邀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院讲学 6 人次。 (4)建立了一整套聘请社会工作实务领域兼

6、职教师的制度,在课程安排、经费安排、交通等服务方面进行了政策倾斜。让社会工作实务骨干兼职担任专业课教师,直接参与专业课教学或担任青年教师技术导师,承担实训实习教学督导工作,对学生的阶段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行双督导(机构督导、学校督导)制度。 (5)建立鼓励教师申请各类课题和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的奖励制度,并进行了年度检查考核。 (三)完善课程体系建设,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授课质量。 (1)调整了部分课程的开设。在大一学期开设了成长小组课程,让学生逐步接触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在大三开设了项目策划与管理课程,大四增设了社会工作实习与督导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化学生的专业素养

7、和职业素质。 (2)扎实做了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标准的修订。根据社会工作发展趋势,结合本校实际,将课程纳入专业环境中进行系统的思考,明确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的地4位和作用,突出课程的能力、知识、素质目标,切实做好课程标准的制定。目前已经做好了社会工作概论 、 个案社会工作 、 团体社会工作 、 社区社会工作18 门等课程标准的修订,以此构建具有我校特色及符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标准体系。 (3)抓好关键课程建设,培育优秀课程。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和课程建设基础,开展了优秀课程建设。经学校评比, 社区社会工作课程已成为校级优秀课程。通过课程改革与建设,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4)突出技能训练课程,开发实践

8、课程和活动课程,加大课程重组和整合的力度。完成了 2012 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学大纲的修订和论证。结合我国职业化背景下社会工作的发展形势,突出“实务性、职业性”内容的地位和作用。加大能力培养型课程的比例,突出社会工作操作性、实务性的培养和训练,新增活动设计课程。 (5)加强教材建设。学校立项批准了社会学规划教材,并按正常进度组织编写。规范教材选用制度,严格教材选用审核,使该专业选用近年出版的省级以上优秀教材和重点教材。选用近四年出版的新教材的比例占教材总数的 80%以上。 (四)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面向职业化培养社会工作人才。 (1)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必要的实践教学环

9、节。实践教学累计学分(学时) ,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 30%。在六个学期增加了阶段(集中)性的专业实习,为期 9 周,学生毕业实习周数改为 18 周。第 7 学期开始启动毕业论文选题工作,让学生逐步介入教师科研课题中收集和熟悉资料,保证毕业论文质量。 (2)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和开展各项大学生学科竞赛、技能竞赛。如省级“挑战杯”比赛、全国社会工作论文或实务案例比赛、项5目策划比赛等,提高学生的实务技能。 (3)加强校外社会工作实习基地建设。通过调研考察,该专业在广州、深圳、长沙等已建立了 9 个实习基地,为阶段性集中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组织编写了阶段性专业实习与毕业实习指导书,规

10、范了实习要求。 (4)着手筹建校内社会工作实验室。完善已有的社会工作实验室,通过申报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 150 多万元,资金已到位,开始筹建新的社会工作专业实验室。该实验室的建成将在省内外更具专业性、现代性及先进性社会工作实验室。 (5)依托专业教研室创办了仁泽社会工作机构。我系依托社会工作专业创办了社会工作机构,这是深化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适合社会管理创新人才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举措,是高校教育服务社会、创新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有效尝试,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实训和就业的平台,为学生进入社会工作职业具备前期准备。 (五)重视课程教学方法探索,实现教学手段多元化。 (1)改革传统

11、的质量观和教学观,树立“专业能力,学习能力,社会能力”全面发展的人才观。深化教学研究、更新教学观念,注重因材施教,在教学方式上由灌输式向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案例式、项目式转变,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培养模式上,实现由单一型人才培养向多样化人才培养转变;在教学内容上,注重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符合,培养既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又具有持久个人发展潜力的高素质人才。(2)建立了社工实务项目与教学内容相对接的“服务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勇于探索和学以致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专业技能相结合、教师科研与社会服务相6结合,要求每个导师制下的学生小组须

12、向系部申报一个社会工作实务项目,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社会工作实务项目,促进实务项目与教学内容有效对接。 (3)重视教学研究,实现科研与教学互动, “产学研”有效衔接。在课堂教学上要求教师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将科研实践、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有效结合,培养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已获得省级教学研究项目 2 个,学生获得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4 个。去年我系推出社工专业改革校企合作横向课题,向社工机构及同类高校发布,共同思考研究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 (4)以社会工作文化节为平台、以国际社工日为契机,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

13、我系将社工文化节、国际社工日主题宣传活动作为常态化的专业教学活动,借此机会和平台,开展一些与社会工作相关的精品活动,比如个案情景剧的表演、高校社会工作团体论坛、课程专业实习成果展、社工实务项目策划大赛等等,以此践行社会工作专业精神,提升专业技能,展示社会工作专业教学成效,为校园文化增添色彩。 (5)积极探索了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改革,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在考试内容上注重考察学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及综合素质。从考试形式上采取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讨论及回答问题、课程论文等多种方式,采用闭卷考试或开卷考试逐步建立由注重知识考核向注重能力考核的转变, 成长小组 、 活动设计等主要考察学

14、生知识掌握和综合分析能力。 (六)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措施得力,执行严格。 (1)成立了项目质量工程领导小组,稳步推进社工专业综合改革进程。2012 年 5 月7湖南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公布湖南省普通高校“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通知 (湘教通2012266 号)后,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团队就开始针对任务书承担工作任务。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教学校长任副组长、各教学单位和有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质量工程领导小组,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湖南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决定质量工程的重大方针和总体规划。 (2)学校、系部每年召开了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专项会议,制定了教学质量工程的

15、相关配套文件,以保证质量工程建设的有效实施。我校先后修订、制定了教学质量工程的相关配套文件,以保证质量工程建设的有效实施。2012 年 12 月,学校召开了湖南省高校“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社会工作专业建设研讨会,2013 年 3 月,系部专门召开了湖南省“十二五”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研讨会,今年 4 月 1 日,学校教务处又召开了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推进会,4 月 22 日,学校召开了 2014 年专业建设研讨会,专门剖析了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唐利斌、副处长杨承玖应邀出席,学校领导为项目的实施进行了分析指导,对项目进行把脉。项目实施的全过程接受了学校

16、教务处的监督检查,确保了综合改革的有序进行。 (3)加强了校系教研室教学督导,构建了三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校系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监控,形成了教学质量的动态管理。教研室会同校系教学督导组织从听课、评课,召开学生座谈会,到每学期期末领导、同行、学生评价,以及不定期召开用人单位座谈会等,对每位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进行综合考察,有力地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强化专业8课程的考核工作,严格执行学校关于考查、考试的若干规定,坚持加强考纪、考风教育,对监考老师提出具体要求,保证了考试的严肃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科学完善,运行力度大,教师和学生的质量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教师已经将教学质量的规范

17、化要求内化为自觉的行动,优秀的教风和上进的学风已经形成。 ,全面提升我系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水平。三、建设成效 (一)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得到进一步优化。完成 2012 版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案及所有专业课程标准和实践教学大纲的修订、制定和论证工作。调整后的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突出女校特色。将女性主义理论、女性心理学、女性教育学、女性社会学等女性学课程纳入专业建设,将女性主义的理念融入社会工作专业价值中,培养女大学生的 “四自”精神,树立社会性别意识,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二是突出实践特色。社会工作是一门实务性、操作性取向的专业,把“重实践”放在人才培养工作的突出

18、位置。新方案中,实践类课程及环节的学分达到了 40 学分,实践课时总量超过了 800 个小时,并将义工服务纳入实践学分,规定每个学期每个学生必须完成 40 个小时的义工。三是强化校企合作。拓宽育人渠道,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坚持“能力为本、服务社会、开放办学”的理念,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以保证人才培养规格的岗位针对性和职业适应性,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尝试已取得初步成效。四是强化导师制度。对学生实行有针对性和责任性的教育和培养,9注重社工人才的培养质量。每个社工学生在入学后,通过对师生双向选择,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导师对学生进行专业、学业、就业、职业等指

19、导,对学生创新性课题进行指导及开展社工实务项目进行督导,系里制定导师职责,有检查有评估。 (二)社会工作专业平台建设逐步提高,研究特色与成绩不断呈现。社会工作省级特色专业确定以后,结合社会学学科建设,学校领导深谋远虑,精心规划和指导,采取多项积极有力的措施,全力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建设。通过不懈的努力,目前专业已逐渐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影响力,团队领导者在科研、教学等方面起充分发挥了积极作用。两年来,项目团队的研究主要沿着家政学、女性学和社会工作学三个专业领域展开,在论文发表、课题申报和成果奖励获取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1 项及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和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

20、委托项目 2 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2 项,省部级课题 10 项,教学改革课题 3 项,横向课题 2 项;出版专著 1 部,发表论文 32 篇,其中 CSSCI 论文 6 篇,获得省部级及其以上奖励 1 项,校级奖2 项。 (三)社会工作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明显。通过建设,深化了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成绩、实践动手能力、考证过级通过率稳步提高,在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一是学生学习成绩不断提高。学生对主要专业课程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了,专业课的考试消除了不及格现象;二是学生实践应用

21、10能力普遍提升。通过实践性教学,尤其是“三课堂联动、四阶段递进”的实习体系,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创新能力也普遍提高,课程论文、社会工作服务方案、项目策划方案的质量均得以提高了;三是过级考证参与率和通过率都比较高。在英语四级考试,2011 级 61 名学生中,通过率达到了 85%,有 11 人通过英语国家六级考试;国家计算机二级通过率 32.5%,普通话二乙通过率 98.6%,二甲 39.4%;16 人获得会计证,6 人获得心理咨询师证。四是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并且成效显著。有 4 个学生团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成功申报主持了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

22、计划项目 4 项,教务处的社会实践课题 1 项,有 2 名同学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在第十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中获两枚铜奖,陈韵同学组建的桥牌团队获全国桥牌赛冠军,2 名学生的论文在第五届中国社会工作大学生论坛上进行宣读;四川雅安抗震救灾工作优秀志愿者 1 人,长沙市红十字会四星级红十字志愿者 1 人,雨花区福利院优秀志愿者 3 人,第二届湖南省高校知识产权抢答赛团体优秀奖 2 人,湖南省“走进社工”个案情景剧大赛第一名,获最佳剧本奖 1 个、最佳演员奖 1 名,湖南省高校大学生社工专业技能大赛获团体二等奖。 (四)学生专业成长较快,综合素质明显提高。项目实施以来,社工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反思能力、理解与同感能力、想象与创造能力、分析与总结能力在不断提升,学习的过程也体现了他们的专业认同感和投入感的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普遍得到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