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试论国家审计风险及其防范与控制摘要文章从审计风险含义及其特征入手,从外部环境和审计自身两个方面审计风险的因素,最后提出有效防范和控制国家审计风险应采取的对策,促使审计机关及其从业人员树立审计风险观念,建立健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提高审计质量,避免审计失败。 关键词审计风险;财务;账户基础 1 审计风险含义及其特征 审计风险一般是指,财务报告本身存在错报,但受业务复杂程度、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方案、审计成本、审计经验等多种因素影响,审计人员未能发现财务报告中存在的错误和舞弊,造成审计评价和意见不恰当甚至不正确的可能性。审计风险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可避免的。审
2、计是建立在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评价基础之上的,审计过程乃至审计意见的形成与表述都受众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审计人员不可能发现财务报告中所有的错误和舞弊,所以审计风险始终存在。 2 财务欺诈将会大大增加审计风险 财务资料不真实、虚假信息会使审计风险扩大。审计评价必须建立在真实、完整的财务资料和会计信息基础上,审计意见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并以相关财务数据为依托。虚假资料直接影响审计评价公允性,2甚至造成判断错误,由此产生的审计报告不能真实评价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以及资产、负债、损益状况。 单位自身具有检查发现交易记录是否存在错误的内在要求。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如果内部控制设计
3、良好并得到执行,就能有效阻止差错产生或检测差错所在,从而将各类差错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对于非故意错误更是如此。也就是说,因为工作疏忽而导致财务报告存在非故意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较小。 3 影响审计风险的因素 3.1 外部环境影响 (1)被审计单位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不完善或存在缺陷。被审计单位治理结构是否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直接关系到审计风险。以企业为例,公司治理结构由两部分构成,一是通过竞争市场所实施的间接控制,即外部治理机制,其中包括产品市场、资本市场、经理市场等;二是为实行事前监督而设计的直接控制,即内部治理机制,通常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理班子构成。 (2)市场环境多变性和
4、经济活动复杂性。市场环境的多变性和复杂性会对审计风险产生重要影响。随着经济体制和技术经济环境的变革,企业组织也不断变化调整,其间会发生大量企业改制、兼并、重组等行为,企业形态和构成不断变化,其中运作也日趋复杂,审计人员对其情况难以全面了解和评价,获得正确结论的难度加大,造成审计风险扩大。3.2 审计自身因素 3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自身原因造成的审计风险。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工作不慎,行为不当引发的审计风险。 (1)审计人员在职培训不足,业务知识及专业水平不能胜任业务发展的需要,是形成审计风险的内在原因。一方面,审计人员专业技能不足及实务经验、风险意识欠缺,使其难以做出适当的专业判断,从而不能把握审
5、计风险。另一方面,审计人员违背审计职业道德,未能遵守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奉公、恪尽职守的要求,更是审计之大忌。 (2)现行审计模式存在缺陷。账户基础审计模式与制度基础审计模式关注的重点是差错风险,对欺诈风险、财务危机或经营失败风险则关注较少;而现行审计模式还是建立在账户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之上的,防范和控制因财务危机、经营失败和财务欺诈而导致审计风险的系统体系还未建立。 4 防范控制审计风险的策略和措施 如何更好地履行国家审计职责以避免审计失败是国家审计机关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此,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 4.1 防范审计风险的基本要求 (1)加强审计队伍建
6、设,提高人员素质。审计队伍素质的高低是防范审计风险的关键。审计人员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审计工作质量。一方面,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法制建设还不完善,审计所处的外部环境不容乐观。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环境的发展,审计对象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审计难度和风险有攀升的趋势。这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4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精通财务会计知识,还要掌握经济管理、信息技术等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审计质量水平,才能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 (2)强化审计风险意识,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重视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是保障审计质量,维护审计声誉,促进审计事业的需要。如果因为忽视审计风险而导致审计
7、失败,不能及时揭露重大违法违纪,甚至不能对事关被审计单位生死存亡的重大危机发出警示,以及因为审计行为不当引发行政复议和诉讼,不仅会造成不良后果,而且会损害审计形象,危及审计事业发展。实践证明,只有牢固树立风险观念,恪守应有的谨慎与合理的怀疑,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审计风险,防止审计失败。 (3)全面审计,突出重点,注意发现大案要案线索。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阶段,法规不健全、不完善,政府机构改革和改革不到位,行之有效的内部治理机构远未建立,国有资产损失浪费和被侵吞现象仍大量存在。国家审计有责任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注意发现大案要案线索将是国家审计的一项重要任务。
8、 (4)恪守审计权限,坚持依法审计原则。作为一种公务活动,国家审计不能违反法律规定。审计机关依照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权限和程序进行审计监督。如,在没有政府授权或者委托情况下,审计机关不能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要严格执行审计程序,做到程序不违法。如,按照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要在实施审计三日前将审计通5知书送达被审计单位;再如,审计组审计报告报送审计机关前,要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 4.2 建立健全全面审计质量控制制度 审计机关应当合理制定以下两个层次的质量控制政策与程序,一是审计工作的全面质量控制政策与程序,至少应当包括:审计纪
9、律;专业胜任能力;工作委派;督导;对质量控制政策与程序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二是各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程序。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中,负直接责任的审计组长应当执行全面质量控制政策与程序中适用于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程序;督导人员应当考虑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对其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复核的方式及程度。 4.3 审计实施中的审计风险控制 (1)各级审计机关在制订计划安排项目任务和要求时,尽量合理安排,使审计监督与宏观决策和政府中心工作相一致。 (2)做好审前调查工作,掌握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一般需要了解,所有者及其构成;组织结构;生产、业务流程;经营管理情况;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财务报告编报环
10、境;运用的法规等。做好审前调查,可以使审计方案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 (3)在制定审计方案时,要预测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因素,以及防范控制措施。如,考虑审计组成员时要避免在特定领域出现“外行审计内行”的情形。 4.4 关注重大财务欺诈 财务欺诈作为舞弊的主要形式,导致财务报告不实反映,对财务报6告用户产生巨大危害。审计人员有责任制定审计计划并实施适当的审计程序,以合理确定财务报告是否存在由财务欺诈导致的重大错报。当存在重大财务欺诈,而审计之后未能发现,就会造成审计失败。 为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审计人员应当掌握财务欺诈特征及其手法。如,欺诈动机(或压力)和机会,表现形态,涉及的范围及领域,欺诈时段和常用手法,掩饰和隐藏的手段,反审计措施等内容。这样才能“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揭穿财务欺诈。 参考文献: 1张伟.论审计风险及其防范J.致富时代,2011(4). 2瞿君民.企业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与防范措施J.科技信息,2011(18). 3马玲.浅议审计风险及防范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