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世说新语的语言艺术摘 要:世说新语是一部杰出著作,其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艺术特色,历来被众多学者所称道。如宋人刘英登曾用“轻微简远、居然玄胜”评价该部作品。其中作品中的语言艺术更是吸引古今中外学者研究。诚然研究成果众多,但仍然具备进一步探讨的空间。本文将从形成世说新语语言艺术的主要原因入手,深入分析语言艺术特点具体表现,最后探讨书中语言艺术的对比性特点,从而充分了解和掌握世说新语语言艺术风格。 关键词:世说新语;语言艺术 世说新语作为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品,具有“名士底教科书”的称号。就本质而言,其并非一部笔记小说,更多的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凭借自身独特的成就吸引了大
2、批学者的目光。特别是作品的语言艺术,将魏晋时期的文学、艺术等表现得淋漓尽致,不愧为世说新语研究的最佳切入点。而文学语言作为重要载体,是文学传承和发展的关键之所在,也是衡量作家作品的主要标准。因此选择该课题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入分析该部作品的语言艺术具有积极意义。 1 影响世说新语语言艺术风格发展的原因 1.1 动荡的社会 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一个社会背景的具体表现。东汉末年至东晋时期,几乎没有太平祥和的时期。回顾历史,人们生活苦难、社会动2荡不安。因此东晋时期的世说新语 ,势必会存在不同时代的艺术风貌,或出现深沉感喟,或出现任诞兴会,语言表现中也透漏着浓浓的悲伤之情。魏晋学士在此社会背景下,
3、寻求自己的归宿、难以施展抱负等都成为书中的一部分,也正是因为社会背景在其中的渗透,丰富了文章内容真情实感。因此世说新语语言文字能够真实地彰显人物性格。 1.2 审美观念的形成 文化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贯穿于整个时代发展全过程。而文学各类体裁、特点等是文学自觉的重要标志。学者审美观念的初步形成,促使其在创作文章时,能够更由目的、意识追求自己与他人的不同1。世说新语中收录的人物,无不覆盖着作者的审美观念,促使其在微言片语之中,彰显人性百态,逐渐形成语言艺术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1.3 前代文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文学语言发展自有其规律,并非空谈。 世说新语语言的艺术特点是在前代文学基础上发展而来。
4、而这种汲取体现在源头方面。 论语是儒家的代表著作,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其中蕴含了大量简短篇幅下的深刻含义。如论语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等都在世说新语中有所体现。 1.4 自然环境的影响 自然环境就是自然地理环境,如高山湖泊、绿洲荒漠等。人与自然同处于共同环境中,自然环境参与者人类气质性格的塑造,继而对文化风格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自然环境的参与也是形成不同文学风格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我国南方气候温暖,植物茂盛,加之政治环境稳定,促3使东晋学士随之南迁。在此过程中,学士看到了千山万壑,给作者以无限启迪,令人回味无穷,真实地反映在世说新语文学语言上,以呈现典雅、清简之美。除此之外,绘画、清
5、谈等方面的发展也同样产生了巨大影响。可见, 世说新语语言艺术的形成是受到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2 世说新语的基本语言艺术表现 2.1 语言具有独特性,个性特点所处可见 该部作品囊括了魏晋时期的风流故事,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故事人物涉及上千人。作者并未注重对故事本身的描述,更多的是对人物形象的塑造。纵使文章涉及千百人,却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第一,对人物表现形式的描写,充分展示了作者语言艺术的独特性,彰显个人性格。如在雅量第二十八则中“谢太傅潘恒东山时.足以镇安朝野。 ”这一段主要讲述了谢安等一行人出海游玩的故事。文中对人们见到风起浪涌时的表情的描写,将谢安的大气、雅量展现
6、出来,以突出人物个性特点。又如德性第十三则中,讲述了华歆与王朗以其乘船避难的故事,当遇到突发状况时,二人的不同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特别是对华歆缜密、坚定性格的描写成为全文中的最大看点。 第二,人物性格特点的个性化。作者在俭吝第二则中写道“王戎俭吝,其从子婚,与一单衣,后更责之” ,开门见山的阐述了王戎的性格,并通过简单的事例充分证明该人物吝啬程度之深。然而作者深知人的具有多样性,在雅量第四则中讲述了王戎“见李子不拾”的故事,4以展现其聪慧的一面,带领读者对于人物性格特征的把握朝着纵向深入挖掘,最终实现运用最简单的故事反映最恰当的道理。 第三,人物口语个性化。作者对于人物细节的把握出神入化,具
7、体表现在人物口语个性化方面。在赏誉第五十九则中,讲述了何充到王导的住处,王导“以麈尾指座” ,同时说“来,来,此是君坐” ,以此来表达主人对客人的喜爱。或者在简傲第三则中,嵇康“旁若无人”等表现以展现出嵇康耿直、褒贬分明的个性2。 2.2 语言蕴含丰富情感,突出语言深情 该部作品创作之时,人们正处于战火纷纷、灾难重重的年代,很多魏晋名士内心挣扎,苦不堪言。在此背景下,作者承受着亲情、友情、爱情等情感的折磨,对其作品语言产生了深刻影响。具体来说,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物情。文中采取清淡疏落的语言,展现人物对事物浓浓的情感。在任诞第四十六则中“王啸咏指着竹子说:何可一日无此君” ,王子猷已经将
8、竹子视作自己的朋友,需要每日相伴,与此同时,王子猷对竹子的喜爱也充分展示了其与竹子一样,具备高尚的人格精神。而在通篇第三则中也讲述了刘伶爱酒的故事, “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 。受到当时社会情况的影响,很多人将自己的情感寄存于事物上,以排解自己的苦恼。 另一方面,人情。相比较物情,作者对人情的描写可谓是强烈的、慷慨的,与前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多数情况下,作者在对人情进行描写过程中,将自己的情感也渗透其中3。如在伤逝中,全篇描写战5争过后,人们对死者的哀悼。又如简傲第四则中的嵇康与吕安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曾经“每一相思”便会“千里骑驾” ;又或者在任诞第九则中,描述阮籍失去了母亲,直言一无所有,并口吐鲜血“废顿良久” 。正如李泽厚在华夏美学中所言魏晋时期作者对“情”的描述,已经从生死上升到哲理层面,更是一种对宇宙、对人身的泛化深沉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