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索达吉堪布:让世界变得和善快乐最初,他只是想在喇荣五明佛学院修行,成为一位真正的修行者。现在,他的目标是在有生之年,把所学的知识跟更多人分享,当自己离世后,还有人因佛法而受益。 索达吉堪布,这位在世界享有盛誉的藏传佛教上师,一点一点在世间弘扬藏传佛教的理念,以少数民族的文化与世界顶尖大学教授畅通无阻地交流,他弘扬了什么?他梦想什么? 2016 年 10 月,藏传佛教上师索达吉堪布(堪布,藏传佛教称谓,意为佛学教授)在自己的微信平台发布消息,其所著做才是得到英文版即将问世。 这已经不是索达吉堪布第一本被翻译成英文的佛学书籍。 索达吉堪布生于 1962 年,甘孜炉霍下罗科玛人。出家三十年,他在译
2、传藏传佛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翻译藏文佛学论著 98 部;传法教言与出版书籍 1000 余万字;演讲过的国内外著名学府 66 所;传讲佛法二十八年,上课 7000 余节;畅销书 6 本,总销量超过 100 万册。 2010 年 10 月 29 日,索达吉堪布开通微博,粉丝超过两百万,是第一个在网上传授佛法的藏传佛教上师。近年来,他全球巡讲的足迹遍及欧美各顶级高校。 “如今在西方,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接受并认同佛教的理念,并将之应用于临床治疗、临终关怀等方面,取得了令人惊讶的成果。以前2对佛教抱有成见的人,也不得不以全新的视角,对深奥的佛教理论重新探讨。所以,佛教到底是迷信,还是智信?相信时间会慢
3、慢给出一个清晰的答案。 ”索达吉堪布在他的英文版做才是得到序言中这样写道。 读书和出家 索达吉堪布是在全世界具有影响力的大德,他是晋美彭措法王的弟子。晋美彭措法王是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的创建者。 23 岁那年,索达吉堪布剃度出家。离开家乡炉霍县城那天,天下着好大的雪。他站在路边多看了两眼,心里闪过的一个念头是:“再也看不到这么繁华的城市了吧!” 索达吉堪布当时的心愿,是到喇荣佛学院学习佛法,成为一名杰出的修行者。他从小亲近佛法,14 岁才有机会走进学堂,上课时因时常偷看佛经而被老师批评。14 岁之前,一直为公社放养 300 头牦牛。 对于自己的上师晋美彭措,索达吉堪布怀有忠诚不渝的情感。正是佛学
4、院的教育,改变了他的一生。 三十年后,索达吉堪布成了国内外颇具影响力的藏传佛教上师,当年离开炉霍县城时那个迷茫的少年早已不见踪影,只有一个永远致力于分享佛法的堪布。 在一次接受采访时,索达吉堪布被问道, “如果这辈子没有成为堪布,生在藏地的你会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答道:“首先我绝对是一个佛教徒,因为藏地 99.9%都是佛教徒。如果我没有去读书,也没有出家,那现在当牧民;如果我没有去读书,但是出家了,可能是寺庙里一个专门给人超度、只会念经的僧人;如果读书了,后来没有出家,我很可能是一3个一般的小学或者中学老师,因为我过去的同学大多数毕业后都这样。 ” “读书”和“出家” ,成为改变索达吉堪布一生
5、命运的两件事。 色达的修行 色达的修行是一种唤醒。 1980 年,法王晋美彭措在色达的喇荣山谷建立了佛学院,这里人迹罕至,最初只有 32 名学员,校训是“清净戒律,闻思修行,团结和合,弘法利生” 。 1985 年,索达吉堪布来到这里时,学员已有 100 多人。佛学院条件艰苦,但那段风雪中闻法的岁月,却培养出了一大批杰出的藏传佛教堪布,索达吉堪布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大约有十年时间,他们都是在烈日暴风中听闻佛法。 “有一年冬天,我们坐在外面的空地上学习释量论 ,天上飘着鹅毛大雪,地上冻得坚硬如铁,没有坐垫,大家都直接坐在冰地上,身上也没有盖的东西,一个个像雪人一样。有时突然刮起狂风,书就被卷走了,
6、到处去找。这种情形经常发生。 ” 索达吉堪布的上师晋美彭措是当代藏传佛教的大成就者,重视教育,在藏地极具威望。1987 年,索达吉堪布跟随上师,偕同一万多名藏汉僧俗朝拜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五台山。朝山期间,上师命索达吉堪布将佛子行等藏地流传甚广的佛学论著译成汉语,为当地汉族僧俗传讲。 对索达吉堪布而言,这是一趟神圣的旅程,他被传授了“佛教中许多最精华、最重要的神圣之法” ,觉得自己从此开了智慧。若干年后,他4回忆起来仍激动不已,称这是“特别、特别特殊的旅行” , “从此人生发生了变化” 。 此后的一天,索达吉堪布独自一人“有点幼稚地,也没有跟任何人打招呼地”去见上师。他供养了一本书,然后在上
7、师面前发愿:“您怎么样,我也要这样,哪怕因缘不足,哪怕没有人听,但只要有一个人愿意听闻佛法,我也要去传,要把佛法教育当作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来做。” 这是索达吉堪布人生中非常神圣而重要的时刻。此后三十年,他都践行当年立下的誓言。 “愿是自己内心的一种觉醒,因为觉醒,所以发愿。”他说。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浑浑噩噩走过就可以了。每个人应该对自己的人生有一种定位。这种定位有些是以教育为主,有些可能以商业为主,我自己以佛法教育为主,是这样一个抉择。所以,我围绕我的这个觉醒,就开始做自己应该做的。 ” 2004 年 1 月,法王晋美彭措圆寂,佛学院由 15 位堪布、活佛建立了“学院管理理事会” ,轮
8、值制,每五年一换。如今,色达五明佛学院从一片空地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佛学院,现有 6000 多僧众。 索达吉堪布的弟子遍及全世界,不但有藏族弟子,还有许许多多汉族弟子。他用汉文撰著了大量的佛法著作,开辟了弘扬藏传佛教的全新气象,在推动藏传佛教在中国内地乃至西方的流传方面,无疑是首当其冲的代表人物。 弘法之路 5走遍各国,索达吉堪布最喜欢的还是在佛学院讲经堂给弟子们讲课。只要在佛学院,他每周都会讲三至四次课。 “如果哪天没有讲课就觉得这一天有点浪费了,哪怕有一个人听课我也愿意讲。 ” 索达吉堪布为佛学院建了许多经堂,全都当作教室,每个经堂摆放一两尊佛像。 “教育对佛教来说是重中之重。我的上师法王晋
9、美彭措就非常重视教育,我也希望能如上师一样。 ” 法王晋美彭措圆寂十二年,只要想起他,索达吉堪布就会泪流满面,甚至在梦中也会如此。 随着佛学院越来越出名,旅游的、朝圣的外来人员越来越多。索达吉堪布偶尔也会担忧这对低年级出家人的学习修行带来一些影响,但要改变这个趋势并不容易。 康定、甘孜几个机场的开通,还有 317、318 国道建成之后,汉地很多对藏地有好奇心的人就更容易来了。索达吉堪布坚持不搞旅游开发,他说, “寺院自古以来就没有卖门票的传统。卖门票好像商业化了,有很多部门找我们谈过,我们说这种事绝对不可以。 ” 从 1997 年开始,索达吉堪布开始尝试把藏语的佛教经典翻译成汉语。从那以后,无
10、论多忙,他每天下午都会抽出两个小时翻译经书。现在,汉族佛弟子学习藏传佛教时所用书籍大多是他翻译的。有人说他是现代玄奘,他拒绝这种称谓,他说自己只是一名教授佛法的老师。 2006 年,索达吉堪布建立了智悲佛网,开始网上授课。他是内地第一个用网络讲授藏传佛法的僧人。 “每次去汉地,看到很多人对基本的佛教道理都不懂,就特别着急,6心想要是有个道场多好。后来看到一些台湾的法师利用互联网、光盘弘法,觉得在网络越来越发达的时代,这是一个好方法。如果现在不用,就会失去一个机会。 ”如今索达吉堪布每次上课,世界各地同时在线听他讲法的人大概有万人左右。 索达吉堪布一改“法不能轻传”的传统,坚持免费授课。他承认有
11、些学员让他感到免费授课时有一种不被珍惜的感觉,但他认为“佛法跟世间好像有一种教育的关系,我给你传佛法,你给我钱,那么,佛教现在好像成为了一种商品。 ”后来,他不但不接受学校的一些讲座的费用,包括差旅、住宿、机票,都不接受,所有佛教的课都是免费,跟经济不挂钩。 2001 年,索达吉堪布因强直性脊椎炎住院期间,每天依然早起,先做功课,再译经典,三个月里翻译了两三部经论,然后再给学院的弟子讲一两个小时的课。 “学院把电话放在扩音器里,当时学院的弟子就是这么听课的。 ” 2010 年,索达吉堪布开通微博。最初,他试着在微博上发一些比较深的内容,比如谈佛法中的空性,发现大家不是很明白,转发量不高,后来决
12、定“发浅显易懂的,让大家尽量先明白如何取舍一些问题” 。 有人觉得,索达吉堪布微博上的内容貌似心灵鸡汤。 “如果对大家有利的话,有人说是心灵鸡汤也没关系。 ”对出家人开微博的质疑,他也不置可否,在他看来, “不管什么身份的人,只要是做对别人有利的事,方式并无一定之规。 ” 索达吉堪布第一次下山弘法是 1987 年。 “那时城市人没有这么大的7压力,但现在好像不管是谁,压力都很大,都好苦啊。所以,我下山后,希望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想改变这个世界,想这个世界变得和善、快乐,变成很美丽的一个世界。 ” 如今,索达吉堪布常应邀去国内外各高校做学术交流,还常去监狱给犯人讲课,并和同门师兄慈诚罗珠堪布在
13、几所监狱里建立了图书馆。他们甚至还参与过预防艾滋病的活动,因为附近的凉山彝族有很多艾滋病患者。 “作为出家人,有些事情我们参与可能不是很方便,但从长远来看,现在不是该顾及这些的时候。 ”他说。 索达吉堪布关注贫困地区的教育,建了两所小学,一所中学。他在家乡炉霍县上罗科玛乡建中学的愿望长达十年之久,正式申请就用了六年时间,2013 年才获得批准。 “这些家境贫困的孩子,哪怕没有考上高等学校的缘分,至少也应该完成九年制的义务教育,多学一分知识,他们的人生就会多一种可能。 ” 索达吉堪布出版的书都很畅销, 苦才是人生 做才是得到 能断:金刚经给你强大 残酷才是青春 幸好有烦恼等,从书就可以看出,这些
14、书籍主要关注现代人在一些关系中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传统文化当中也能找到答案。他希望自己的书对大家的生活起一点作用。 “如果不起作用,那它很快就会没有人看。 ” 索达吉堪布很重视知识分子这个群体。即使他们有些人反对佛教,反对宗教,他也想听他们的道理。 “不管是佛教还是科学,谁掌握了世界的真相,谁就是先进的。 ”他说, “现在好多人觉得佛教跟不上科学的脚步,实际上是科学跟不上佛教的脚步。 ” 8无独有偶,朱清时教授在一篇探讨现代物理学走向的文章中也发出类似的感慨:“科学家千辛万苦爬到山顶的时候,佛学大师早已等候多时了。 ”索达吉堪布感觉得到这段文字内在的力量,一直在想这位教授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
15、这样的语言? 因缘和合时,索达吉堪布当了一回记者,面对面采访了朱清时教授。两个人的对话佛法与科学是殊途同归已在最近的微信平台上与大众分享。 索达吉堪布认为,佛法完全能跟得上时代,但弘扬佛法的方式需要与时俱进。 今年 54 岁的索达吉堪布好像越来越忙了,每天都有好多事要做,好像有种紧迫感。特别是使用互联网进行授课后,藏传佛教推广比以前范围更大,涉及到的人越来越多,再也不像以前那样空闲。 索达吉堪布也会用网络收发邮件,查找资料,和人进行一些沟通。他不只关注教育,对政治、环保、天文地理也感兴趣,还会关注金融、医疗、养老,以及国际上发生的一些大事 有人问他:一个出家人这么关注社会问题,不耽误修行吗?刚
16、开始,他也有这样的担心。因为做慈善不像修行,是一个人的事,做慈善要借助很多社会上的人,不是一个人的力量能达到的。但后来他想明白了,做慈善也是布施,这也是一种修行。 他说,如果想帮助世人,除了内在信仰世界,还必须知道世间的心态,这让他的佛法教育相较于其他上师,有了更强的现实针对性。 全球巡讲 91993 年,索达吉堪布曾随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到国外弘法。二十年后,他再次踏上西方之旅。 和上师一样,索达吉堪布对藏族的文化和环境像生命一样珍惜,并有着强烈的保护意识。藏族的地域并不广阔,人口也不是很多,但藏族的宗教和文化确实价值不凡,而且独树一帜。 “如果全世界的人都能善加保护和关心,我可以确信,这是很
17、有意义的。 ” 2014 年深秋,索达吉堪布开启他的北美之行。抵达加拿大时,枫林层染,绚烂如霞。在蒙特利尔和多伦多,他并没有太多时间感受这些旖旎风光,而是穿行于学术氛围最浓郁的几所顶尖学府,和师生们分享古老智慧中一些引人入胜的发现。 “我的身份是不是佛教徒,这不重要;物质世界以佛教还是科学的观点来探索,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人类如何获得永恒的幸福,远离一切痛苦。 ” 每所大学的演讲主题都各有不同,内容包括藏传佛教的慈悲幸福观 佛教心理学等。索达吉堪布给大家教授日常生活中如何观心的禅修法,提示人们在锻炼身体之余,不要忘记锻炼内心的慈悲,让大家意识到身边的物质世界并不像感受中那么真实。 在美国,索
18、达吉堪布穿越不同时区,往返于东西海岸,足迹遍及洛杉矶、纽黑文、普林斯顿、费城、夏洛茨维尔、旧金山、帕洛阿尔托。这些城市,或繁华现代,或静谧古典。全美的顶尖学府,多数掩映其中。索达吉堪布在这些大学的演讲,既有纯正的佛法教义,也有对现实10的思考,内容涵盖万法唯心、伏藏、禅修、众生平等、个人主义、贫穷、慈悲、利他,林林总总;也围绕西方世界关注的很多问题作了客观、坦率的交流,领域涉及科学实证、宗教发展、轮回研究、心灵探索、人生课题、时代意义。 整个秋天,索达吉堪布几乎都在经济舱和便当中度过,旅程充满精彩,也极度疲劳,随行人员担心他太累,他的回答永远是“不累” 。他希望能将原汁原味的藏传佛法,带给更多
19、远隔重洋的人。 2015 年秋天,索达吉堪布访问奥地利、英国。无论在哈佛还是牛津,他都不忘对现场的教授和学生说:“菩提心是佛法的精华,非常重要!任何一个人如果没有一颗利他心的话,即使他拥有总统的地位、巨额的财富、先进的科技和超群的智慧,他还是无法给人类和社会带来真正的利益!” 牛津大学一位多年研究“正念禅修认知疗法”的教授热情地向索达吉堪布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研究的初衷是为了帮助那些抑郁症、焦虑症患者,希望他们的病痛能得到彻底根治。 ” 心理咨询部的鲁特?柯林斯教授告诉索达吉堪布, “牛津大学很多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得抑郁症的学生数量之多,令咨询部的资源极度短缺。他们鼓励学生做正念禅修。从多年的实践看,这个方法的确帮助了很多牛津学子。 ” 在牛津期间, 西藏生死书作者索甲仁波切给索达吉堪布带来了二十多年前法王在欧洲传法的照片。当这些尘封已久的画面突然重现在他眼前,一切恍如昨天。记忆中已经褪色的国度和道场,藉由这些照片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