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系统研究摘 要:我国文化业的演变与发展具有特定的历史轨迹、特征,在我国现代文化产业尚处于发展探索阶段的情况下,金融支持不足已成为制约文化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从多维视角对文化产业群体特征进行分析,创新构建现代文化产业金融服务体系,将是助推我国文化产业成长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重要任务。关键词:文化产业;商业银行;金融服务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2(4)-0024-08一、引言金融危机之后现代文化产业逆势而上,在全球经济信息化、知识化、网络化的经济环境中已发展成为以创意为源头,以科技、环保、低碳为主要特征的新兴业态,而且
2、在产业化和市场化的运作过程中不断更替循环自身发展环节并迅速增值升级形成可观的经济效益(张欢,2010) 。随着现代文化产业在优化经济结构、扩大居民消费、增加社会就业、促进跨越发展、保持经济可持续等工作中贡献的日渐突出,长期积累的政策势能将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推向战略性高度。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做出重要部署,提出 2016 年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5%,实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依照产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文化产业若要迅速成长为国民经济新生增2长点必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政府强调金融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文化金融产业合作对接,促进文化要
3、素整合和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另一方面,我国现代文化金融产业尚处于探索阶段,传统商业银行金融服务体系尚不能完全契合其特殊的融资需求,内对于文化产业群体特征的认知不足,对文化企业融资风险的识别技术不足,尚不存在适应文化产业融资特征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本文主要沿循我国文化与金融融合发展的轨迹,从本源上对现代文化产业群体特征进行整体把握,进而提出构建涵盖金融政策支撑体系、金融运作支撑平台、金融组织支撑模式为一体适应文化产业群体融资特征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以充分发挥金融核心杠杆作用,助推文化产业高速高质的发展成长为国民经济新生支柱性产业。二、我国文化与金融产业融合发展的轨迹从文化经济学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看
4、,文化产业涉及到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各个环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工业标准将其为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郑峰,2011) 。从过程论的角度看,文化产业的发展受到经济发展阶段、金融制度基础、产业政策导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其调整与完善过程也是文化金融相互融合的过程。(一)国家财政保障文化事业发展阶段严格而言,我国文化真正作为一种业态存在还是始于改革开放之后,即政府在保持基础经济以命令运转的同时开始建设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阶3段。虽然文化产业市场开始萌发,但产业市场地位并没有被认可,国家产业政策侧重保证农业的基础地位,调整轻工业与重工业的
5、比例。文化部门基本上以事业单位编制,由政府主导实施单一行政管理,由财政保障资金投入;此时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突出而一般商品属性并不明显。(二)政策金融支持传统文化产业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双重体制胶着状态逐步消除;市场经济产出的经济资源可以弥补国家权力所赖于生存的国有经济产出之不足(杨光斌,2003) 。与此同时,国家放松对金融资金运作的行政管制,转向调整投资和贷款结构,集中支持农业、能源工业以及交通运输业等产业,文化产业只是作为边缘产业辅助重点产业发展。一方面利用财政资金巩固传统文化事业的核心地位,另一方面,借助政策金融改革力量拓展外围文化产业;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盈利性文化产业在相互联
6、系的过程中发展为相互转化的统一体。(三)商业金融投资现代文化产业阶段经济运行中暴露的固有弱点与缺陷使得国家重视制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开始转变政府职能。文化经营单位由政府控制管理模式转变为由市场决定生存模式;文化经营单位以“转企改革”方式参与市场运作实现价值,政府转向对高新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引导,鼓励商业化资金市场向优质文化产业投资。传统文化产业通过网络、通讯和数字技术扩展文化产品供给,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和个性化文化消费需求,文化产业市场化与集中化程度进一步提高,4文化企业的市场融资可得性进一步增强。(四)现代金融文化产业融合发展阶段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金融
7、、科技、文化已成为衡量一国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政府改革中更加重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协同推进。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带动资源向效率部门、地区和企业转移,银行资金、民间资金、风险投资等开始加大对节能、低碳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文化核心产业与外围产业边缘模糊,传统业态与新兴业态、新兴传媒相互交叉、互动,并且在相互渗透中不断衍生出满足大众的多元服务需求,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生增长点;科技金融、文化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核心杠杆作用日益突出。总之,文化与金融融合发展的过程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国家的经济体制、产业政策、金融制度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文化产业发展的产品内容、存在形式、单位性质、产业作用、资金来
8、源。如下表所示:三、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一)现代文化产业逆势新生崛起现代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朝阳产业,近年以良好的发展势态逐步成长为国民经济的新生力量。一方面,自 2004 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持续保持快于整个经济发展的势头。2004 年至 2008 年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23.3%,比同期 GDP 的年均增长速度高近 5 个百分点。另一方面,金融危机之后,文化产业以其高智力、高科技的特质逆势而上。2008 年至 2010 年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24.2%,比同期 GDP 的年均增长速度高了近一倍,2010 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 1.1 万亿元,5比上
9、年增长了 25.8%,占 GDP 的比重为 2.75%。主要原因如下: 1、市场需求拓展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按照一般经济原理,文化消费的内在需求决定着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经济转型物质生活的满足进一步带动了百姓强劲的文化消费需求。虽然 2010 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中,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服务支出比重仅为 12.1%;但相比 2005 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文娱服务支出、团体旅游支出、参观旅游支出、健身活动支出、培训消费支出、家庭消费支出等年均增长与相对增长趋势明显,如下图所示。另一方面,依据发达国家的文化支出一般占到家庭总收入的 15%至18%的经验,我国已突破 4000 美元的人均 GDP,大
10、约还有 5 万亿元左右的潜在文化消费需求。而 2010 年全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超过 1.1 万亿元,但仅占 GDP 的比重为 2.78%,我国文化产业蕴含着巨大的发展空间。2、文化体制改革释放了文化产品的供给文化体制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针对文化产品生产、管理和传播的一种适应性组织构架与制度安排,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动因。尤其是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机制创新为重点的文化体制改革所创造的宏观管理体制及微观市场运行机制,将充分激发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不断优化的文化资源与产品供给渠道又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文化产品的种类、内容、样式、功能、配套的创新,进一步满足了消费者大众化、多样化、多层
11、次的精神文化需求。3、政策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支柱6自国家“十五”规划将文化产业列入国家发展战略以来,政府已陆续出台一系列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性决策文件,政策的有力扶持将文化产业快速推进战略机遇期。具体政策安排如下表所示:4、科技金融融合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潜力高新科技与文化的日益融合推动着现代文化产业走向高端,从横纵两方面扩展文化产业链;并催生了网络服务、数字娱乐、信息咨询业、文化电子、文化旅游等新兴文化消费;另一方面,科技与文化融合创造了广阔的投资空间。2010 年,全国文化产业中长期贷款新增 276 亿元,年末余额同比增长 61.6%,比上年末提高 39.1 个百分点;截至 2011
12、 年 9月末,五大商业银行文化产业贷款余额为 2000 亿元左右,虽然贷款数额相对不大,但创历史新高。同时,国内外私募基金、保险业、证券市场等已尝试为文化产业搭建融资服务新平台,至 2011 年 6 月,50 多家涉及演艺、文化旅游、动漫游戏、影视制作等领域的文化企业先后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二)现代文化产业发展中遭遇融资瓶颈当前,文化消费正处于跨越增长阶段,文化产业发展资金需求量较大,文化企业发展势必遭遇融资问题。首先,对于文化产业而言,原本长期支撑文化建设的财政经费基数低、底子薄、基础条件差,财政投入的增长与文化发展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而且金融资金支持在产业内部企业间的配置不均。其次
13、,各渠道对于文化产业的资金支持总量不足。在间接融资方面,虽然我国文化产业 2010 年末本外币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幅达到761.6%,但 2010 年全年本外币中长期贷款累计新增仅 276 亿元,尚且无法完全满足文化企业融资需求。在直接融资方面,文化企业上市公司与筹资金额都较少,截至 2011 年上半年,22 家文化与传播产业企业,首次上市时募集的资金总额到 136.58 亿元,2 家非公开增发企业的增发融资金额 33.89 亿元,传播文化板块从资本市场上融资为 170 多亿元。在债券融资方面,截至 2010 年 6 月末,文化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累计发行短期融资债券以及中期票据等债务融资工
14、具 55 只,募集资金 428.2 亿元(马德伦,2010) 。此外,调查资料显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利用不足,2004 年至 2011 年 11 月期间,我国已披露规模的文化产业基金数量为 82只,规模合计 1298.95 亿元人民币;其中,人民币基金有 76 只,平均每只的规模为 15.67 亿元;美元基金有 6 只,平均每只规模折合为 17.97亿元人民币。(三)群体特征决定现代文化产业的融资困境文化产业作为一种创新经济增长模式,之所以会面临发展动力与阻力并存的矛盾局面,主要是在于文化产业的群体特征难以符合融资要式,其固有的体制特征深度放大了行业内部企业的融资风险。1、内部企业规模小集中度不
15、强首先,产业内部企业规模小。依据国家经贸委标准,文化产业中人员规模、资产规模、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占据多数席位,融资需求兼具“短、少、频、急”特点。其次,产业内部结构分散,集约化程度低。文化产业链条上的各端点条块分割明显,前端的内容原创环节多分散于弱小的中小企业之上,产业链中端的文化创意制作与发布平台8被大型传媒机构所控制,而后端的文化衍生环节又回归到中小型生产制造企业。 “一次开发,多次利用,叠加增值”的赢利模式无法实现,导致多数投融资机构持谨慎态度。再者,现代娱乐内容产品以,时尚与流行元素成为其存在的目的与方式,而其中所蕴含的不确定因素正是投资者所顾虑的潜在风险。2、重视轻质资产抵押
16、担保不足相对于以大量资金投入规模化生产的传统企业,奠定文化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资产却是创意、关系资源、品牌价值、人力资源、价值观等轻质资产。在无形资产评估体系不健全、专业性的文化保险机构与融资担保机构缺位、知识产权抵质押制度不完备、多元化融资渠道和风险投资平台缺乏的条件下,文化产业的收益不确定性和轻资产的弱抵押性使得中小文化企业被排除在在融资体系之外。3、产业内部运作信息透明不高文化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存在或多或少的都与信息不对称有关。依照国家统计局划分我国现代文化企业多样化、多层次的分布在 2 大部,9 大类,24 中类,80 小类之中,每一个板块都有自身经营运作特点,隶属于同一板块的文化企业也有不
17、同的盈利模式和渠道。在知识时代与网络时代,金融机构很难准确把握以文化消费偏好定位发展的企业商业价值和综合效益;也难以对文化企业的变现能力、财务报表、团队管理经验、企业资质以及业务水平等进行有效监督与考察,相对于常规企业客户金融机构所要承担的成本高、信贷流程长、风险大。 4、自身创意发展硬性条件不足9文化企业融资困难的内部原因就在于自身不足。第一,产业序列不符合政策要求。对于关联带动作用小,市场前景不可预期,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占地规模大、影响互联网安全的文化企业不被政策鼓励,市场融资机会有限。第二,产业项目可行性不高。区别与实体产业项目,即便是已通过政府审批的文化产业项目,但只要在市场定位与消
18、费者偏好上存有偏差,都会影响项目的可行性,影响投资者对项目的风险-投资-收益的评估。第三,产业创意人才欠缺。文化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动力源于创意性,而在文化产业人才数量与人才结构上我国皆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新兴行业专业人才、领军型创意人才储备严重不足;纽约文化创意产业的从业人员占城市全部工作人口总数的 12%,伦敦为 14%,东京高达 15%,但北京却仅为千分之一。第四,企业内部管理不规范。大量中小文化企业过度强调创意投入,忽略企业内部流程化、集约化管理;大量关联交易又使企业易偏离自身创意主业而盲目发展;同时企业基础性资料缺乏、制度不健全,财务数据不准确等问题也难以满足金融
19、机构融资审批的要式条件。四、构建适应现代文化金融产业发展的战略性措施现代文化产业尚处于发展探索阶段,金融瓶颈仍是其发展的主要制约瓶颈。从多维视角对文化产业群体特征进行整体把握,科学分析文化产业融资风险,创新构建集金融政策支撑体系、金融运作支撑平台、金融组织支撑模式、金融要式支撑条件为一体的适应性金融服务体系,将是加快推动文化产业成长为国民经济新支柱的战略性举措。(一)制定详尽化的金融政策支撑体系10由于金融支持政策缺少系统性与细分性,在领军文化企业、龙头文化项目缺位的行业体系中,更要以国家文化产业改革方针为指导,综合考虑现代文化金融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重新细化组合文化企业,有针对性的提供商业性
20、融资政策或政策性融资的政策支持。1、准确列分国家文化产业支持企业首先以判断某一文化企业否属于国家鼓励类文化产业为前期,对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市场前景好,关联带动作用突出,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效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扩大文化产品出口的产业给予金融支持。对于国家政策所限制或禁止类文化企业,严格金融支持准入条件。国家文化产业投资支持型企业具体分类如下:2、明确各类金融支持政策划分标准综合考虑各类文化企业的业态层次、生命周期、融资规模、市场区域、社会责任等企业特质,严格控制政策性融资支持企业总量,鼓励条件成熟的文化企业参与商业性融资支持。首先,政策性金融支持力量、范围以及力度有限,除了以专项财政资金引导传统文化产业公益性活动外,更要强调以政策性担保、政策性贴息方式支持中小文化企业融资,发挥政府层次的投资与基金杠杆作用。其次,鼓励已具备相当市场规模,内部管理完善且稳步平稳发展的大型跨国文化企业,利用间接融资主渠道以及资本市场进行多元化创新融资。再者,对于部分承担公益性社会责任,正处于高峰发展阶段的新兴文化企业,综合利用政策性与金融性双重支持,将政府投资杠杆与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