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我国影子银行体系问题及管理对策研究摘 要:在我国经济金融深化改革时期,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的影子银行以补充信贷需求缺口的方式而导致资产规模迅速膨胀,其系统风险必须加以防范。本文从我国影子银行现存体态特征分析出发,从源头上把握影子银行发展的根源与风险特征,并就提高系统性风险预警,加强影子银行体系的全面监管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关键词:影子银行;金融监管;系统风险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2(6)-0022-04一、引言自从 2007 年美国次贷危机初始爆发之时,大批非银行金融机构纷纷陷入困境,并危及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长期游离于市场
2、和政府监管之外的影子银行(shadow banking)逐渐被全球的重视,并被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 Mc-Culley 最早定义为“与传统、正规、接受中央银行监管的商业银行系统相对应的金融机构,它们筹集到的多为短期不确定的资金,由于游离于联邦政府的监管之外,它们没有再贴现的权利,也不能加入存款保险组织” 。广泛意义上而言,影子银行是指不受监管或仅受较少监管的投资银行、对冲资金、货币市场基金、证券保险公司、结构性投资工具等非银行性机构提供融资、股权资本融资、金融组合产品、金融交易服务的非银行金融行为;相应的由影子银行组2成的非银行金融体系又被称为平行银行系统(Parallel Bankin
3、g System) ,是与商业银行业务平行,除了吸收存款外,经营几乎所有的银行业务的非银行系统。当前,在全球加强规范银行业监管之际,金融业务更多的转向影子银行体系。在国内,影子银行主要是以银行体系内部少受或者不受监管的准信贷活动及监管范围以外的民间金融活动为主。游离于正规信贷之外的影子银行以补充信贷需求的缺口的方式而导致资产规模迅速膨胀,整个影子银行体系已开始改变着我国的金融生态和金融结构。因此,从源头上把握影子银行产生的根源与特点,提高系统性风险预警,加强影子银行体系的全面监管,保障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已是目前摆在决策者面前极为重要的议题。二、我国影子银行的形态特征与发展状况影子银行体系的
4、内部单一个体多是长期存在于金融体系之内的机构,在受到外部市场环境的刺激之后,以多样形式与多重功能组合衍生出与银行系统平行,向市场提供流动性的系统。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的金融市场体系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影子银行系统与金融深化变革相伴而生,并呈现出明显的金融转型阶段特征。(一)我国影子银行的现存体态特征1、影子银行业务规模膨胀。影子银行伴随着金融结构多元化发展以及金融产品创新而产生,并以资金为经营和交易对象,逐步替代商业银行的部分功能边界和业务范围,以银信合作理财、民间金融为主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初步具备信贷创造效应。同时,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对贷款表3现出明显替代效应,原本占据我国社会融资及货币
5、供应的绝对总量的商业银行信贷融资比重有所下降。在融资总量上,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占据银行贷款规模的比重有所上升(唐啸,2012) 。2、影子银行结构功能初成。因为我国的商业银行体系还处于以融资为主要功能的初级阶段,影子银行的功能也主要体现在融资职能上,即通过采用与传统银行类似的组织形式、资金来源和运作模式实现融资功能。从组合层面上看,我国影子银行系统以担保公司、民间借贷、地下钱庄、委托贷款、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寄卖、期货配资、融资租赁等形式构成。从产品层面看,我国影子银行主要以理财产品、融资票据、贷款委托、资产证券化、私募股权、虚拟货币等金融产品种类为基本载体;其中占据较大比重的为银行理财产
6、品,并呈现逐渐递增趋势,2007 年各商业银行发行的本外币理财产品共 3062 款,2011 年各商业银行共发行的理财产品已达到 22379 款。(二)我国影子银行产生的体制因素从全球范围看,影子银行多是源于资金的流动性泛滥,但基于各国金融环境的差异,影子银行形态有所分化,萌发的诱因不尽相同。从制度变迁的角度看,我国经济体制的变革、金融体系的调整、金融政策的变迁都是从根本上决定影子银行演变发展过程的体制因素。1、监管因素。以银行体系内部少受或者不受监管的准信贷活动以及监管范围以外的民间金融活动为主要构成载体的影子银行体系,其交易方式与交易产品相对复杂和隐蔽,多是受市场的自发约束或由交易者以4声
7、誉保障。同时银行内部以委托贷款、银信利差将资产业务表外化,以理财形式将负债业务表外化, “双重表外”业务皆脱离监管者的监管范围;而民间融资活动的负债不是来自存款,不受针对存款货币机构的留存准备金的严格监管,游离于政策监控之外成为刺激影子银行融资活动迅速扩张活的主要体制诱因之一。2、流动性非匹配机制。从本质上来看,影子银行的萌发源于资金的逐利性。与国外影子银行的成因不同,国内影子银行体系的形成既有流动性充足的原因又有流动性分配失衡的原因。影子银行的创新性金融工具和隐秘性的融资渠道资金一定程度上助推了资金流动量的增加。另一方面,遭遇融资问题的中小企业多是转向银行体系之外的其他渠道获取资金,大量闲散
8、资金在监管薄弱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银行表外业务间形成了影子银行体系。3、资金定价双轨机制。在我国当前严格的正规金融管制以及银行资金垄断的约束体制下,实体经济发展仍以商业银行为主要供给者,但因为受到严格的信贷风险监管以及资金价格管制要求,商业银行多是在狭小的利率区间开展业务,而游离状态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以存量为基础,以趋利为目的,以明显高于商业银行基准利率的资金价格部分替代银行信贷业务,满足被商业银行边缘化的借款者资金需要。例如:一年期的存款利率 3.5%,表内贷款利率 6.56%,表外贷款利率平均接近10%,而民间拆借平均在 25%左右。在资金供求失衡的情况下,资金价格双轨制进一步拉大影子银
9、行体系利率与商业银行基准利率的距离,成为刺激影子银行系统形成的一个主要因素。 三、我国影子银行体系5产生的负面效应影子银行一定程度上满足着一部分银行信贷无法覆盖的企业与个人的资金需求,是对正规银行业务的一种补缺。但影子银行固有的特点及萌发诱因决定着其经营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潜藏着一定的系统性风险。(一)影子银行体系削弱宏观政策的调控效力在宏观经济政策调控中,政府一般通过对整体信贷规模、信贷投放结构调整的手段以实现经济平稳增长和结构优化,而影子银行体系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之间呈现较强的同周期性,其运行特点规避了国家信贷规模的控制与流向的限制,降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效果。从信贷规模总
10、量上看,影子银行系统向社会提供流动性规避了国家对贷款新增的控制目标,影响货币供应量统计,降低货币政策有效性。从信贷投向结构上看,处于国家产业政策严格管控的行业主体在信贷资金收紧投放后,便转向影子银行通道获得信贷资金支持,削弱了国家产业结构优化政策的实施效果。从信贷形势分析上看,影子银行以分流储蓄存款与定期存款为资金运作的基础,增加了活期存款的波动性,扰乱了政策制定者对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和流动性判断的准确性。(二)影子银行体系增添商业银行的系统风险从资本充足率看,影子银行体系中运作的准信贷类银行业务将资产负债业务转出表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资本充足率、存贷比例等银行监管指标,长期处于经营与监管双重压
11、力下的商业银行仍要承担着到期资金收回的风险。从货币流动性看,影子银行系统运作的高收益率吸引储6蓄资金从正规金融体系流向影子银行系统,实现资产负债业务的表外化,一旦表外贷款无法偿还,表外风险可能转嫁到表内,增加银行体系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从资金杠杆率看,由于不受央行法定准备金的刚性约束,影子银行足以通过少量资本高杠杆运作大量资金,同时带动整个商业银行系统的杠杆率持续走高,高杠杆率进一步放大整个商业银行运作的系统性风险。(三)影子银行体系传导金融体系的关联风险影子银行系统传导金融体系的关联风险不仅表现为其自身体系内部机构相互之间,而且包括与银行系统的关联及与私人投资者之间的间接关联。影子银行体
12、系与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传统金融体系以及投融资者之间存在着多种形式的联系渠道和传导机制,在特定的风险触发情况下影子银行体系传导并引发关联系统内部的金融风险。一方面,嫁接于传统资金融通渠道基础之上的影子银行,改变了金融体系内部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方式的比例,其运作过程也将金融体系的内部风险更大比例地传导给投融资者,加大整个金融体系对系统性风险的敏感性;另一方面,部分与商业银行长期保持密切合作的优良企业通过银行获得低利率信贷资金转而投向影子银行市场,或者在短期市场上融资而投资于长期市场,以谋求期限错配利润,而一旦出现市场信息、市场情绪和短期流动性的波动变化,传统银行信贷对影子银行系统的风险敞口将加剧周
13、期性的杠杆累积效应与资产价格泡沫风险,其相互之间的关联行为也将进一步增加金融系统的整体脆弱性。(四)影子银行体系冲击社会整体的稳定发展7在我国金融改革深入推进的过程中,影子银行作为正规金融的重要补充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金融市场效率,促进资本在全社会的优化配置,但此过程是必须建立在流动性充足、资本流动稳定和资产价格稳定的基础之上,而处于监管体系之外的影子银行尚且不具备完备的法律界定,缺少必要的法律强制规范约束。一旦产生外部冲击,资金通过影子银行渠道的自由配置过程风险也必将在社会分散。一方面,部分影子银行内控约束机制和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经营运作水平较低,管理混乱,必要的业务经营和财务制度欠缺,内部风
14、险管理体系建设薄弱,风险准备金计提不足,缺乏有效的风险识别、评估和防控管理体系,影子银行有组织无监管的经营运作容易引发资金拆借、非法集资、资金链断裂等一系列问题,并对社会稳定性造成冲击。四、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监管与治理策略在我国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影子银行仍具有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目前监管机构对影子银行的监管还相对薄弱。把握影子银行的现行体态特征与萌发诱因,根据影子银行不同的社会影响程度与监管成本,从机制和源头上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治理,防范影子银行系统风险的传导,是当前全面提高社会融资质量,促进货币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将资金资源优化配置到实体经济发展所需之处的要点。
15、(一)健全影子银行法律规范机制健全的法律制度与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是影子银行系统稳定运作的重要外部体制保证。首先,应从长期性的金融制度安排上明确有关金融8立法,依据疏堵结合的监管原则给予影子银行以明确的法律界定,依据公平透明的竞争原则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指引,将影子银行的运作和管理纳入法律管辖的范围。尤其是要严格规范影子银行系统内运作的基础产品以及金融衍生产品标准,介于法制和规范的框架之内,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推进金融产品的创新。其次,针对影子银行系统的法律监管重在控制其业务模式的个体风险性与系统风险性行为,以法律明确对各类银子银行机构的资本金充足率要求、杠杆率要求、信息披露制度要求等。最后,完善
16、法律环境,严格限定影子银行融资来源,制定特定的经营许可权逐步推进影子银行机构的领域准入,规避影子银行系统内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风险,加强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活动,从体制上充分保障借贷双方的合法正当利益和诉求有法可依,有法保障。(二)建设影子银行微观监管机制为了减少影子银行系统相应的风险,监管机构应从不同角度根据影子银行机构与产品创新的社会影响程度和风险水平,加强符合我国影子银行目前发展阶段、宏观经济环境以及经济金融体制的微观管理机制建设,循序渐进地将影子银行纳入分类、动态、协调的监管机制。第一,在我国既定的分业监管模式下根据各类影子银行的社会效应与风险程度分类实施归口管理。对于能够给予商业银行融资体
17、系有益补充,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提高社会金融供给效率的影子银行机构,采取市场自律、注册、监测方式鼓励和引导为主适度监管的政策;对于与国家产业政策背道而驰,服务于虚拟泡沫经济严重扰乱金融秩序的影子银行行为,要准确判断其结构复杂程度以及杠杆率高低水平,依靠政府行政力量采用9监管措施,从根本上控制杠杆率、保证风险准备金以及监管创新形式。第二,改变静态机构监管模式难以有效应对影子银行系统迅速变化的风险缺陷;由单一机构管理模式逐步向机构运营监管与产品功能监管并重的模式过渡,将影子银行机构与业务产品创新同步纳入动态监管体系之中,扩大监管的覆盖面。第三,既要按业务性质合理确定影子银行管理边界实施比例监管,又要
18、加强和改进监管部门之间的协作实施合作监管,以交叉性金融工具的监管方式,减少监管空白与重叠,建立影子银行系统风险的监管防火墙。第四,通过把握影子银行与宏观经济同周期运行特点,保证监管政策的实施要能够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失衡时及时提供可供选择的工具和辅助,同时也要不断改善货币政策调节方式,提高宏观调控的准确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保持影子银行监管政策与宏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协调一致(李东卫,2011) 。 (三)规范影子银行信息披露机制设计信息披露机制应成为加强监管的重点(巴曙松,2009) ,规范影子银行信息披露将是从降低信息不对称角度加强影子银行系统监管的重点。一方面,建立统一、及时、完整的信息收
19、集、处理、共享平台。统一各监管机构、交易所和各行业协会的监控标准核算口径,定期汇总、分析并及时发布市场数据,让影子银行系统与正规金融体系中的参与者充分了解相关信息。另一方面,探索针对非标准化的场外交易信息披露与监控制度,降低商业银行、投资者之间与影子银行关联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帮助借贷双方进行对接,降低交易成本,限制高杠杆金融运作活动,预防交易风险。10(四)加强影子银行预警监测机制针对影子银行系统风险的突变性以及传导性,相关政府部门联手建立动态审慎的风险预警和化解机制。在宏观层面,各个分业监管部门分别组织成立专门的影子银行业务监管部门,加强对国内外影子银行业务发展趋势的合作研究,充分对影子银
20、行业务、创新衍生产品风险、风险管理水平进行评估,严格影子银行业务准入条件。在微观层面,监管部门建立影子银行杠杆化水平实时监测系统,将杠杆率与资产价格纳入审慎监测框架,适时更新监管标准,防止影子银行系统运作的过度杠杆化和资产价格的过度膨胀,强化系统风险动态监测,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同时,建立针对影子银行系统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构建统一调度指挥、分级监测负责、责任明确落实、整体协调有序、系统高效运转的应急联动体系,保证各地区、各部门形成有机统一的影子银行系统应急处置网络,提高突发风险事件的应对能力。在我国经济金融深化改革的时期,影子银行以融资为基本功能将不断扩大资产规模效应。从体制和源头上把握影子银行萌发的根源与特点,提高系统性风险预警,加强影子银行体系的全面监管,保障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将是我国金融体系进行全面思考及改革的重点。参考文献1巴曙松.加强对影子银行系统的监管J.中国金融,2009,(14):24-25。2李东卫.关于影子银行系统监管的几点思考J.金融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