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现存唐代寺院状况调查及保护开发研究.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909868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安市现存唐代寺院状况调查及保护开发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西安市现存唐代寺院状况调查及保护开发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西安市现存唐代寺院状况调查及保护开发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西安市现存唐代寺院状况调查及保护开发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西安市现存唐代寺院状况调查及保护开发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西安市现存唐代寺院状况调查及保护开发研究1 唐代长安佛教传播情况 唐代是中国佛教发展的一个高峰期,上蒙统治阶层大力推崇、下受百姓虔诚信奉。唐长安城作为帝国的首都,更是佛寺众多、香火旺盛、大师云集。据文献记载,唐长安城设僧寺 86 所、尼寺 30 所,佛寺几乎遍布里坊。 杨坚称帝初年,为了大崇释教,以收人望,利用宗教进行统治。开皇元年(公元 581 年)即“普诏天下,任听出家,仍令计口出钱,营造经像。 ”“文帝初移都,便出寺额一百二十枚于朝堂下,制云:有能修造,便任取之” 。在朝统治者的大力倡导下,仅用了不足四十年的时间,隋都大兴城(唐长安城)内建置寺院一百二十所之多,几乎遍布大兴城的各个坊里

2、。唐代、唐高祖李渊“取三藏为法宝,为诸法之门”之意,取名为“法门寺” 。此后唐太宗、中宗、代宗、懿宗、昭宗等多次对寺塔进行修茸,对地宫进行修补,增设殿堂楼阁,终于形成二十四院的格局。唐代迎佛骨之风大兴,有唐一代先后九次迎佛骨,其活动规模之大,耗资之巨,无不今人叹为观之。大量文物、史实证明,终唐一代,佛教更是盛极之时。 唐长安城之寺院,有隋代保留下来的,有唐代所改置新建的;有官置、有私立;有皇帝、皇后、太子、公主所设;有密戚宠臣、达官显贵所建、有富商豪民所立,亦有坊人所修,故使长安城中之寺院的规制亦2大不相同,风格各异。 大兴善寺是唐代密宗的发源地,是长安三大译场之一。据记载:“大兴善寺尽一坊之

3、地,初曰遵善寺,隋文承周武之后,大崇释氏以收人望,移都先置此寺,以其本封名焉神龙中,韦庶人追赐父贞为酆王,改此寺为酆国寺。景云元年复旧。 酉阳杂俎曰:寺取大兴城两字,坊名一字为名。寺殿崇广,为京城之最,号曰大兴佛殿,制度与太庙同。总章二年火焚之,更营建,又广前居十二?r 之地。 ” 占据晋昌坊东半部的大慈恩寺,该寺计有十余院,一千八百九十七间房屋,寺内重楼复殿、云阁洞房颇具风格。 “大荐福寺,寺院半以东隋炀帝在藩旧宅?宗崩后百日,立为大献福寺,度僧二百人以实之。天授元年改为荐福寺,中宗即位,大加营饰,自神龙以后,翻译佛经并于此寺。寺东院有放生池,周二百余?i,传云即汉代洪池陂也。 ” 2 唐代

4、长安佛教流传原因 2.1 政治需求 出于政治的目的而大力接近佛教,弘扬佛教的主要表现在唐代统治者身上。 “在唐朝二十个皇帝中,除了武宗李炎,最后反佛以外,其余的,都是利用佛教的,而且,多少都是非常佞佛的唐玄宗本人比较尊崇儒、道两教,但为了他的统治能够长治久安,他也经常与佛教接触。历史上号称“开元三大士”的印度僧人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都曾经受到玄宗的优待。天宝五年(746) ,不空还为玄宗授了“灌顶法” ,使其成为“菩萨戒弟子” 。 32.2 宗教需求 宗教信仰往往具有神秘的力量,可以帮助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求取心灵的安慰。因此,把佛教作为宗教信仰的人们一般表现出来对佛教的感情更投入也更狂热。他们基

5、本上没有什么功利性的要求,仅仅是为了情感上的皈依和宁静,寻找到他们的精神家园。唐代信奉佛教以满足宗教心理的人不在少数。佛教讲究因果报应,认为人的行为会对未来产生影响,不仅仅影响现世人生,还会影响到来世。若多休善业,不但今世会有好的果报,而且甚至可以摆脱生死轮回,达到永生的生死极乐世界。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人们努力念经饭僧,以期拥有平安富贵的人生。2.3 娱乐要求 佛教之所以能够很快在整个社会阶层中得到广泛的传播,与其本身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佛教本身具有能够满足各个社会阶层需求的内容。下层百姓则更注重佛教带来的娱乐作用,以满足大众化的娱乐要求。唐代的寺院不仅仅是宗教活动和商业活动的场所,也是大

6、众娱乐的场所。参加寺院演出的不只有艺僧,而且有官府和社会上的艺人。宋?Z请停仗内音乐奏曰: “十月十四十五日,承前诸寺观,多动音声,拟相夸斫。官人百姓,或有缚绷,此事傥行,异常喧杂。 ”文中的“仗内” ,即为宫廷音乐机构。这段记载表现了当时佛寺中的艺僧与官府艺人间在技艺上的对抗,热闹场面可想而知。唐代长安的大寺院里,基本都设有“戏场” 。据宋钱易南部新书戊卷记载,唐宣宗大中(847 859)年间, “长安戏场多集于慈恩,小者在青龙,其次在荐福、永寿” 。 43 西安市现存唐代寺院的历史文化价值 随着时间流逝,唐长安城的建筑逐渐被黄土掩盖,巍峨的大明宫尚只徒留台基,更遑论受统治者发动灭佛运动、战

7、火波及、都城变迁等影响而遭破坏的佛寺,西安市留存至今的唐代寺庙屈指可数。因此,保存到现在的如大慈恩寺、荐福寺、青龙寺、大兴善寺等,是反映盛唐风采的生动载体,是当今人们感受唐风、唐韵的重要媒介,是贯通古今的绝佳渠道。其代表性更加凸显,历史文化价值不言而喻。 唐代社会风气开放、文化氛围宽松,中外交流频繁。其中,僧侣往来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如玄奘前往印度求取大乘经典,回国后在大慈恩寺翻译佛经;空海大师在长安青龙寺学习、回到日本创立真言宗;道慈和尚在长安西明寺学习,回到日本后仿西明寺形制建大安寺,等等。这些高僧驻锡、学习的寺院成为古代中外交流的见证,具有鲜明的象征意义。 “释义净咸享二年,年三十

8、有七,方遂发足,初至番禺,得同志数十人,及将登舶,余皆退罢,净奋励孤行,备历艰险,所至之境皆洞言音,凡遇酋长俱加礼重。鹫?o 鸡足咸,遂周游鹿苑?o 林,并皆瞻瞩诸有圣迹,毕得追寻,经二十五年,历三十余国三年净随驾归雍京置?x经院于大荐福寺,居之三年景云二年辛亥,复于大荐福寺译称?如来功德神?獾染?。 ” “国师金刚智,西土人亲传龙智阿?A 梨法。唐开元七年抵南海广州,以闻,诏入见。馆大慈恩寺。明年辞游雁门,不允。迁居荐福,所至结坛作灌顶道场。 ” 5“国师不空,西域人,幼随叔父观光上国,值金刚智后之传瑜伽义,智授梵本声明论,旬日成诵智没,奉遗教西游天竺。至师子国,遇龙智,受十八会金刚灌顶及大

9、悲胎藏建坛之法,传经论至五百余部。二十九年,自师子国归至广州,采访使刘巨济请建灌顶坛,法感文殊见身,度人千万。至肃代两朝尊为灌项国师。每以至理开发君上,加赠鸿胪卿。晚年示疾,就加开府仪同三司,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辞不受。赐号大广智三藏。大历九年六月示寂于大兴善寺,上?C 朝三日,赐祭,赠司空,谥大辩正广智。塔舍利于旧居。师译经七十七部。东夏以金刚智为始祖,不空为二祖,慧朗为三祖。云不空弟子有慧果者,元和中,日本空海入中国,从果学,归国盛行其道。 ” 学习佛教文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佛教来自印度,但传入中国已逾千年,与儒道传统文化拒斥、渗透、融合,集数百年之英华,逐渐完成自身中国化的进程。援孔孟

10、老庄入佛,把觉悟的终极追求转向人的心性问题的探究,超越一切、普度众生的心外佛,一变而为人心本具的心内佛。佛教的关注目标也就转向整个社会。于是重铸了华夏民族的人生哲学,丰富了传统哲学的理性思维,陶冶了文人学士的审美观念,特别是禅宗直觉体悟、凝思寂虑的非理性、非逻辑的思维方式,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随缘任运的生活态度,淡泊自在、亦庄亦谐的审美情趣,直接影响了整个知识阶层,并向社会全面渗透,日复一日,积淀在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以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面向世界、继往开来。 参考文献 1西北大学校级创新训练项目,项目编号 2016012 62长安志卷七 3长安志卷七 4唐代长安佛教传播的社会文化心理王早娟 5宋高僧传卷一 6佛祖统记卷二十九 7宋高僧传卷一,宋释赞宁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