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A的皖江城市带区域创新绩效评价.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934207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DEA的皖江城市带区域创新绩效评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基于DEA的皖江城市带区域创新绩效评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基于DEA的皖江城市带区域创新绩效评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基于DEA的皖江城市带区域创新绩效评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基于 DEA 的皖江城市带区域创新绩效评价摘要:本文运用 DEA 方法,构建了皖江城市带区域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皖江城市带 8 个城市的创新绩效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皖江城市带 DEA 无效的原因及改进对策。 关键词:DEA 方法;皖江城市带;区域创新;创新绩效 一、引言 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设立到现在,安徽省的经济格局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皖江城市带成为安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极,同时也在推动着中部地区的快速崛起。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要依靠科技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皖江城市带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不仅仅是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

2、技创新实现安徽崛起、中部崛起的重要途径。客观评价皖江城市带区域创新的绩效是制定创新政策的前提,因此本文运用 DEA 方法对皖江城市带区域创新绩效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DEA 模型的构建 1、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皖江城市带区域创新的特点,结合皖江城市带科技数据的统计现状及科技发展情况,选取 R&D 机构数、R&D 人员全时当量、科技活动人员数、R&D 经费支出作为投入指标;选取专利申请数、发表科技论文数、人均 GDP 作为产出指标。 22、DEA 模型简介 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 DEA)是A.Chames、W.W.Cooper 和

3、E.Rhodes(1978 年)基于“相对效率评价”概念发展起来的分析方法。本文选用 CCR 模型评价皖江城市带 8 个城市区域创新的技术效率,用 BCC 模型评价其纯技术效率,并综合起来评价其规模效率。 CCR 基本模型如下: s.t. j,si-,sr+0 j=1,2,n 其中 S-、S+为松弛变量; 为非阿基米德无穷小,一般取 =10-6 当 =1,且 S+=0,S-=0 时,称对应的 DMU 为 DEA 有效既是技术有效,又是规模有效;当仅 =1 时,称 DMU 为弱 DEA 有效;当 1 时,规模报酬递减。对于 DEA 无效的 DMU 可以通过“投影定理”适当改进,使其转变为 DEA

4、 有效。 BCC 模型如下: (j=1,n) 该模型的规模报酬是固定的,从而基于该模型所得的结果为纯技术效率。根据 DEA 理论,当 *=1 且 s*+=s*-=0 时,DMU 为 DEA 有效,否则为非 DEA 有效。 三、实证分析 依照前面所述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 2011 年皖江城市带 8 个城市的截面统计数据,分别采用 CCR 和 BCC 模型来计算 8 个城市区域创新技术3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 注:表中的“irs”为规模报酬递增, “drs”为规模报酬递减, “-”为规模报酬不变 如表 1 所示,有 5 个城市达到了综合 DEA 有效,既是技术有效,又是规模有效,5 个城市中

5、合肥既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又有很好的科教资源,通过在高校和企业间合理的分配科技资源,形成高校与企业并轨的良好局面,使得区域创新效率达到最佳。马鞍山、芜湖、铜陵具有很好的经济基础和区位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较好,科技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科技成果也被高效地用于生产并转化为经济效益。池州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拥有一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区域内的科技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科技成果也能较好的转化为经济效益。 滁州的区域创新属于纯技术 DEA 有效,即产出相对投入而言达到了最大,区域创新的规模报酬处于递减状态,未到达规模报酬不变的最佳状态。因此,滁州区域创新的投入和产出结构存在不合理的问题。投入方面,滁州的科研

6、机构较多,但 R&D 的经费较少,导致科研的硬件资源难以实现最佳利用;产出方面,滁州的人均 GDP 相比较低,说明其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足。 宣城和安庆的区域创新属于非 DEA 有效,说明其输出相对于投入而言明显不足,而且规模报酬也分别处于递增和递减的状态,并非处于规模报酬不变的最佳状态,创新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利用。 四、结论 对皖江城市带 8 个城市的区域创新绩效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宣城、4安庆的创新投入相对较少,硬件条件限制是阻碍其区域创新发展的主要障碍;滁州虽然创新资源较丰富,但因其创新资金投入不足、创新结构不合理,也使其区域创新无法达到高质高效。因而,加大创新资金投入,提高其使用效率,加强

7、城市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调整区域创新资源配置结构,是提高区域创新绩效的关键。安徽省应该将创新资金多投向区域创新体系正在建设、创新资金不足的城市,提高其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速度,调整区域创新结构。同时创新绩效较低区域的地方政府也应采取有效手段,调整区域创新资源的投入结构,促使其能得到充分使用,以打破城市区域创新发展的瓶颈。 参考文献: 1 余冬筠,魏伟忠.区域创新效率评价研究综述J.技术经济,2010, (10) 2 谢科范,赵?,谌祉樾.我国典型中心城市区域创新绩效评价J.技术经济,2011, (10) 3 胡凯.我国区域科技创新绩效分析基于 20002009 年的面板数据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