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互联网“宝宝”OUT 了互联网“宝宝”收益逼近 4%,银行类“宝宝”越来越多,且收益普遍高于互联网“宝宝” 。互联网“宝宝”会被银行“宝宝”终结吗? 在互联网金融的浪潮之下,以阿里推出的余额宝为首的互联网“宝宝” ,可谓赚足了市场玩家的眼球,余额宝大热之后,各行各业都想方设法进入这个圈子分一杯羹。各银行纷纷推出的“宝宝” ,就是站出来挑战互联网“宝宝”的典范。迄今为止,两者在年化收益率方面,互联网“宝宝”面临“破 4”的危机,而银行“宝宝”多数还游走在 5%附近。 互联网“宝宝”收益逼近 4% 近来,互联网“宝宝”的高收益神话正在逐步破灭,收益率纷纷开始向“破 4”逼近。 回看余额宝这一年多
2、的收益走势图可见,收益下滑成为互联网“宝宝”的主基调。余额宝的 7 日年化收益率自 2013 年 6 月 3 日开始申购时的 2.7280%开始,在不到一个月内便升至了 6%,后一直浮动在 5%左右,直至 2014 年 1 月 2 日,达到了目前为止的最高点 6.7630%,随后的半年一直都处于下跌的趋势。2014 年 3 月 2 日,跌破 6%大关;5 月 11 日,5%关口也未能守住,再次跌破;截至 7 月 15 日,余额宝的 7 日年化收益率跌至 4.1810%,下跌趋势依旧没见逆转。与年初相比,收益率大幅缩水近四成,与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 3%的利率相比,差距差不多也就 1 个百分点。
3、2再看其他互联网“宝宝” ,也是跌声一片。截至记者发稿时,百度旗下的百赚 7 日年化收益率从年初的 6%以上跌至了现在的 4.42%,苏宁旗下的零钱宝更是从年初的 7%以上跌至了 4.3%,网易现金宝也跌至了4.5% 就在互联网“宝宝”上下一片哀声之时,今年以来,其还频频受到银行的围剿,银行类的“宝宝”就给了重重的一击。 银行类“宝宝”越来越多 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银行推出了自己的“宝”类产品,方兴未艾的“宝宝大战”再掀波澜。例如,2014 年 6 月 23 日,渤海银行的添金宝正式发行;7 月 1 日,浦发银行的首款“宝宝”产品普发宝也正式上线;招商银行的朝朝盈也悄然上线。 银行类“宝宝”不
4、断添新丁,据记者统计,加上上文提到的最新推出的 3 款银行类“宝宝” ,目前推出“宝宝”的银行已达到了 11 家,其他 8 家分别是工行的薪金宝、中行的活期宝、交行的快溢通、平安银行的平安盈、兴业银行的掌柜钱包、民生银行的如意宝、中信银行的薪金煲和广发银行的智能金账户。 与互联网“宝宝”们疲态渐露相比,作为后来者的银行类“宝宝”产品却开始展现出后发制人之势,收益率基本都是游走在 5%左右,普遍要略微高于余额宝。例如兴业银行的掌柜钱包,2014 年 7 月 15 日的 7 日年化收益率为 5.0220%。众观互联网“宝宝” ,大多已经跌破了 5%,甚至有的已经跌破了 4%。 至此,或许您跟记者一
5、样产生了一个困惑的问题,无论是互联网3“宝宝” ,还是银行类“宝宝” ,它们都属于货币基金范畴。既然如此,为什么收益率却出现这么大的差异? 互联网“宝宝”或被银行“宝宝”终结 据悉, 去年多家商业银行与货币基金携手,小幅试水银行类“宝宝”产品后,今年以来,各类银行类“宝宝”产品如雨后春笋般疯长,对接货币基金的同时,还与银行卡系统对接,并且不断创新。然而,互联网“宝宝”并无新品问世,而且伴随着收益率的节节下滑,明显出现了用户数量下降、资金搬家趋势。甚至有媒体报道,银行类“宝宝”有彻底终结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宝宝”的架势。 从主要投向来看,货币基金大部分投向银行同业存款,以获取收益。去年因为流
6、动性不足,导致银行出现“钱荒” ,从而让银行出大本钱,引进互联网“宝宝”的同业资金,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宝宝”得益于这样的一个基础,收益率自然而然也就水涨船高了。然而,今年银行年中考核时间已过,去年的“钱荒”现象今年并没有出现,货币流动性相对来说还算宽松,银行根本不缺钱。所以,从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竞争的大背景来说,银行业内也更倾向于先吸取同为银行类“宝宝”资金,从而出现了银行类“宝宝”的收益率高于互联网“宝宝”收益的现象。 从“宝宝”设置上来看,余额宝最低转入金额只需要 1 元,而新近推出的银行类“宝宝”首次认购、申购的最低门槛为 0.01 元,门槛更低。比如 2014 年 6 月 23 日
7、渤海银行推出的添金宝,也是 0.01 元起购、无快速取现限额、无需申购再赎回,可直接在 ATM 机上取现和 POS 机消费。更为独特的是,当投资者在添金宝账户中的资金积累到 5 万元或 10 万元、4且在一定时间段内又不会使用时,银行还提供 3 个月、半年、1 年期等多样化的具有更高收益的理财产品。 从赎回时间上来看,余额宝累计转出金额大于 5 万元时,可能需要两个工作日,而薪金宝等银行类“宝宝”却可以实时取款。相比其他银行类“宝宝” ,没有太多亮点的浦发银行普发宝,同样也提供了快速赎回、资金即时到账、单日最高赎回限制为 20 万元的便利。 此外,货币基金此前和商业银行签订的协议存款都遵循“两率一致” ,即基金公司从银行提前支取协议存款,却仍享受约定的利率水平。这一特殊的利率优惠日前也被央行要求执行提前支取罚息,占协存比重更大的互联网“宝宝”收益自然也就受到了影响,出现了明显下滑。相比之下,银行类“宝宝”则受影响较小,还拥有一定收益优势,出现了逆势扩张。随着监管趋于严格,银行类“宝宝”在竞争中显然更具优势,未来银行类“宝宝”会更多,也说不定。 面对如此互联网“宝宝”和银行类“宝宝” ,您会选择哪一个?事实上,跟它们对接的都是货币基金。记者认为,从长远来看,年化收益率差别不会太大,就看各自操作上的差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