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基于人口、资源与环境视角分析中美食品贸易摘要:食品贸易既是保证食品安全,各国利用各自优势获得利益的经济活动,又是和人类健康安全、生物资源、生态环境相联系的社会问题。本文重点介绍了人口、资源与环境对于中美食品贸易的影响,最后探讨了促进两国食品贸易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总之,在以后的合作中,两国应加强教育与学术机构的交流,加强食品管理部门的交流与沟通,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促进中美两国的食品贸易发展。 关键词:食品贸易 人口 资源 环境 老龄化 一、前言 食品贸易既是保证食品安全,各国利用各自优势获得利益的经济活动,又是和人类健康安全、生物资源、生态环境相联系的社会问题。而中美两国之间的食品贸易对两
2、国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探讨基于人口、资源与环境视角下的中美食品贸易,对于中国和美国两国之间的食品贸易来往,保证食品的安全等方面是非常有意义的。近年来,中美两国之间的食品贸易规模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而扩大,但在扩大的同时,两国之间的食品贸易矛盾也进一步扩张。各国都开始采取一些措施和手段来限制进出口的食品贸易,这对两国食品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阻碍作用,不利于各自经济的发展。本文重点从人口、资源和环境视角下分析了中美两国的食品贸易问题。 二、人口对于中美食品贸易的影响 2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是中国人口的一个特征,而美国外来人口不断增多,尤其是每年都接收很多的中国人,呈递增趋势
3、。人口多给中国和美国各自国家的人民的生产、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压力。中国两个食品贸易的健康发展对于保障各国的食品安全,推动食品贸易产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从增长的人口角度来看,必须积极推动中美两国的贸易发展。 老龄化问题是中美两国人口问题的一个共同特征。而中国的老龄化来的更早。因此,为老龄人提供营养丰富的健康食品将成为中美食品贸易发展的大好机会。另外,通过加强中美食品贸易交流,建立政府间或民间食品质量监控体系,对于食品贸易的发展,人类的进步都具有非常大的作用。 三、资源对于中美食品贸易的影响 自然资源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中国的人均土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将越来越少,而在美国由于气候的变化,
4、各种污染及人为破坏现象使其生态环境发生着巨大变化。这些情况都直接影响着两国的生物资源。所以保护生态环境,爱护我们的自然资源,对于两个食品贸易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另外,中国的水产品比较丰富,可以利用这些丰富资源来发展两个的食品贸易,从生物资源的有限性来看,中美食品贸易有利于充分利用两个生物资源的比较优势,提高食品生产的经济效益。 四、环境对于中美食品贸易的影响 现如今,环境污染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社会,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对3于中美食品贸易来说,环境污染也对其影响巨大。对于环境来说,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但人们为了提高经济的发展,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直接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另外,食品生产和流通过
5、程中的人为污染更会对人类健康和生存带来危害。 为此,为了发展食品贸易,中美两国政府必须发挥应有的作用,强化对食品安全质量管理的控制,促进食品贸易的发展。 五、促进两国食品贸易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 促进两国食品贸易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为:深化互补食品贸易结构,利用利益关系来有效解决摩擦,食品企业要尽快树立掌握解决争端的机制规则。 (一)深化互补食品贸易结构 中美两国食品贸易的各自优势,充分体现了经济全球化时代全球产业链的分工,中美两国之间并不在同一水平上的竞争关系,而是优势互补的合作分工关系。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深化互补食品贸易结构,两国才能共同获利,有效提升中美食品贸易发展的速度。 (二)利用利益关
6、系来有效解决摩擦 加快食品贸易的合作速度,对于两国都有巨大的好处,美方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加大和中国的合作。同时,这种日益发展的对华利益集团将是中国可充分利益的经济资源和政治资源。 (三)食品企业要尽快树立掌握解决争端的机制规则 积极实施走出去的战略,不仅可以使东道国对进口的保护措施失去原有的威力,而且还可以打开新的市场,将发生贸易摩擦的风险降至最4低。 六、总结 总之,为了中美两国食品贸易的美好前景,两国应不断的加强教育与学术机构的交流,培育绿色食品理念;加强食品管理部门的交流与沟通,构建食品安全现代控制机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促进中美两国的食品贸易发展。 参考文献: 1田素华,尹翔硕. 论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要素约束与发展对外贸易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2) 2韩擎.从产业结构看中美贸易摩擦的特征、原因及趋势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2004(07) 3柳延恒.论我国食品企业贸易竞争力的提升以对日食品贸易为例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4杨叶,胡麦秀.影响我国食品贸易竞争力的指标分析及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 2009(10) 5孙晓黎,刘正茂,杨旭,崔玉玲.食品安全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J.环境经济. 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