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基于城市交通公正理论下摘要:居住地与工作地空间分离形成的长距离通勤成称为“社区的空间错位” 。它是城市化空间扩展中的主要社会空间问题。也是城市社会地理与城市规划研究的前沿问题。从城市交通公证理论下,解决居民与工作地可达性是主要的探讨方向。本文在职住公正理念下通过城市交通空间公正可达性探讨城市(阶层)居住社区与工作地通勤可达性关系与解决途径。 关键词:公正理论、空间公正性、交通可达性、职住公正理念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3)02- 1 问题的提出 1.1 研究背景 城市化导致交通郊区扩展,形成的社会之间的分离“空间错位。 “空间错位”又加剧了交通拥堵
2、。针对此问题中国的人居规划力图解决交通拥堵,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空间错位” 。本文在职住公正的理念下解决城市交通公正理论下解决城市(阶层)居住社区与工作地通勤可达性的途径。随着城镇化规模的扩大,职住分离问题日益突出(城市居住社区与工作地可接近性关系) ,就业地与居住地的错配通勤引发了大城市的交通拥堵,城市居民的平均通勤时间和通勤距离日益增长。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2从国外文献看,对职住分离现象的早期研究是基于对二十世纪上半叶开始的大规模郊区化和城市空间重构的大背景7。早期的研究主要基于古典经济学的竞租理论8,假设财富的增加和交通方式的进步使得人们更愿意为获取更好的
3、居住条件而承担更大的通勤成本。上世纪 70 年代以来的研究则更多从城市规划和政策等角度,关注城市空间的结构性因素和一些制度、政策要素对弱势群体就业机会和生存状况的影响9,10。这一方面研究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是 20 世纪 60 年代提出的空间错配理论(Spatial Mismatch Hypothesis) 。由此, “就业居住平衡”成为了一个专业术语,吸引了更多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并被地方政府应用到城市发展政策中。 国内对职住分离现象研究起步较晚,进入 21 世纪,随着城市交通问题的凸显,在中国城市的快速空间重构过程中背景下,由于土地与住房制度改革、大规模郊区住宅建设等原因导致的职住分离、通勤距
4、离和时间明显增加等趋势。职住分离及其所引起的通勤、交通等问题,国内的研究也逐渐深入。 目前,尽管国内学者已经开始对快速城市空间重构背景下的职住分离、空间错配现象开展实证研究,但目前还没有对空间错配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论进行系统性的评述,由此可以看出本文研究的“交通公正理念下解决城市(阶层)居住社区与工作地通勤可达性的必要性。 2.城市交通公正理念内涵 2.1 城市交通布局通勤公正理念 道路交通是城市的骨架,城市用地则依附和制约着道路交通网络的3发展,城市的骨架一旦确定,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明确了城市的布局与用地范围。城市交通布局通勤公正的发展必须以道路交通公正为前提,力求用地的开发促使道路交通设施相适
5、应。城市道路公正、城市交通功能公正、城市交通通勤公,正通常是出行生存活动的主要决定因素,而交通系统支持和影响着城市交通布局通勤公正理念。 2.2 城市交通公正理念 对于城市综合交通运输这一特殊领域,它的社会公正性具有多种层次和多种角度。总体来看,城市交通公正性指通过政策制定、市场导向、投资决策、交通规划将有限的交通资源在地区间、城乡间、社会各群体间公平合理的配置,达到保障交通资源合理布局、社会成员享受均等运输服务和出行机会以及统一权力和义务的目的,使全社会各地区、各阶层、各群体民众能充分享受到交通发展与改革的丰硕成果,充分体现交通事业的社会性、共用性和公益性。 3.城市交通通勤公正理念下居住就
6、业空间关系原理 伴随着我国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加剧,研究城市空间结构与交通的关系,尤其是就业与居住空间公正性对交通出行的影响,揭示其内在的机制和规律,对于制定切实可行的城市交通政策显得尤为重要。 3.1.1 居住就业公正性对通勤交通影响 随着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城市人口增多,城市居民的通勤时间呈现出越来越长的趋势。在我国大城市住宅郊区化发展的同时,郊区的就业岗位并没有呈现出相应的增长趋势。容易出现大量通勤需求导致的交通拥挤,据调查,北京周边像回龙观、望京、天通苑等人口在 10 万以上的4居住区中,60%以上的居住人口在市中心就业,每天有 20 一 40 万人上下班往返于两地之间,形成了该区域周期
7、性交通拥堵,花费在路上的时间需要 1 一 3 小时1。居住地与工作地空间分离形成的长距离通勤成称为“社区的空间错配” 。 (1)职住公正理念 居住就业公正理念源自于新镇开发(Hall、Cracey、Drewett 和仆omas,1973)2。所谓职住公正则代表在特定的空间单元中,所提供的工作数量和住宅单元数量相同。当一个空间单元的工作和居住达到公正时,则表示生活单元内的居民可在空间单元内充分就业,而不需要通勤至单元外,同时单元内的住宅供给也能满足居民的需要3。 研究者们通过案例研究,归纳总结空间公正性对居民出行距离、出行方式和出行量等方面的影响,并将其作为相关规划指标制定的参考,或为城市建模、
8、政策制定等提供实证依据和验证。居住郊区化打破了长期以来形成的“职住接近”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 “职住分离”不仅派生出每天在固定时间向中心城区方向流动的通勤交通,加剧了城市交通问题的严重性与复杂性,而且加大的通勤距离也增加了居民上班出行的交通时间。 (2)职住公正理念的意义 Cervero(1989) ,Homer(2004)等学者认为居住就业均衡对城市交通出行存在较大影响,能够有效缩短通勤距离和通勤时间,提高自行车、步行等非机动化出行的比重,从而缓解特大城市的交通拥堵4。 城市内居住就业之间的公正性无论对于居民个人生活还是城市整体高效5率运转都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功能区的扩展
9、,西安市的职住分离问题越来越严重。在我国大城市郊区化进程中,如果不对就业一居住均衡加以重视,居民长距离出行的趋势将会进一步发展。宏观上,缩短通勤时间能够从源头上降低通勤方面的社会资源浪费,减少城市道路交通负荷,节能减排,实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4.解决职住错配城市交通通勤可达性的途径 4.1 交通可达性与空间布局的概念 (1)交通可达性 自 1959 年汉森(Hansen,1959)首次提出可达性(accessibility)的概念以来,可达性引起了许多学者的重视,不少人对其进行了研究、评价和界定。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精确定义。可达性反映了交通节约的经济价值,可达性水平越高,区位
10、的经济价值越明显,吸引力也越大。 (2)空间布局 交通可达性对城市空间布局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居民和企业的选址行为而实现的。交通可达性的提高会引起多个可能的结果,如提高相应区位的土地价值和吸引力、降低相应区位的交通成本、促进城市空间的演化等。 4.2 空间密度与出行特征及出行方式 空间密度是指单位空间范围内所包含的某种要素的数量,而这里的空间密度主要关注的是城市的住宅密度、就业密度、土地开发密度等方面的内容。出行特征主要是指出行距离、出行次数及出行速度等。大量6研究结果表明,空间密度对城市居民的出行特征和出行方式都会产生明显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来考察。 5.结论与展望 城
11、市通勤交通与居住就业空间布局研究属于多学科交叉范畴,涉及因素繁多。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仅是该系统所涉及领域的一部分。要科学的解决好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从宏观上进行结构调整,形成复合功能的都市中心,实现就近居住,就近择业。西安城市功能结构布局,很大程度上参照了 1933 年雅典宪章城市功能分区原则,形成了功能单纯功能定位非常明确的城市功能区,如以工业为主的东郊纺织城、国防工业和北郊经济开发区,以文教为主南郊,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曲江文化新区地区,导致出现大量缺乏就业的居住区与大量缺乏居住的工作区;城市的每个区域都应首先满足居住地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才可以进行不同功能的发展定位;其次,统筹规划近郊居
12、住区和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最大限度减少“职住分离” ;特别要加强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同时,抑制更多居民转而利用私家车的倾向。从而从多目标的角度,选取优化方案科学解决,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 凤凰网城市,都市交通,2011 2 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等. 城市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 王战和,许玲.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发展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73 师谦友,郭华.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关中空间整合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 4 王小鲁.城市化与经济增长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 (1):23. 5 马成文.城市化进程的综合评价指标和方法J.经济论坛, 2001, 12 作者简介: 1.成鄂,男,硕士,西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 2.石磊,男,硕士,西安外国语大学,人文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