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事会“成长的烦恼”.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934795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监事会“成长的烦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监事会“成长的烦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监事会“成长的烦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监事会“成长的烦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监事会“成长的烦恼”.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监事会“成长的烦恼”“董事会成员大都是高管,但有些公司的监事会主席不是。 ”“监事辞职还得报告董事会,从法理上讲,监事会是高于董事会的,上级给下级请示,显然不合适。 ”“自公司法颁布以来,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将监事会形容成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到底该怎么办?”不可否认,中国上市公司监事会制度行进至今,对构建“三会一层”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贡献至深。此间,中国证监会、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证券交易所等监管部门或相关协会组织在制度建构、实施、监管、改革与创新方面付出艰巨的努力,上市公司、券商、投资者等诸多市场主体以及媒体等其他社会力量,也从各自的角度给予推动和关注。然而,处于新兴+转轨历史发

2、展阶段的中国上市公司监事会,也有自身“成长的烦恼” 。2014 年春夏之交,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主办、 董事会杂志协办的上市公司监事会工作指引研讨会在南京举行,围绕上市公司监事会制度运行中的经验、困扰、分歧和完善办法,更好地发挥这一公司治理重要主体的作用,包括上市公司高管在内的与会者,充分讨论,为后续将推出的上市公司监事会工作指引建言献策。 监事会不可或缺? 在不同类型的公司中,公司治理特点各异,监事会所发挥的具体作用并不一样。例如金融类的公司和非金融类的公司,在标准、运作、执2行力上完全是两个天地。即便在金融业中,公司体制不同差别也是非常大的国有控股体制内有一套监督的体系;而像民有控股的金融类公

3、司,或者规模较小、股权较分散的公司,监事会呈现多样化特征。 实践中,公司制在国有企业中首先推行,因其特殊的体制和原因,导致包括监事会在内的公司治理体系运行下来存在一些问题。其他类型的公司在实践中,由于法规模糊、股东诉求不足、监事会本身权责不适配、公司文化有待改进等因素,监事会运行也遇到一些困难。 有家公司监事会负责人就对监事会这个会议体监督方式存在的“形式主义”倍感困惑。 “需要开会时,我事先组织材料给各位监事,但有时他们连现场会议都不开,拿到办公室签个字就行。虽然截止到现在,我们没有发生过任何违规违法的事件,该走的流程都走了,该开的会每年几次也都开了。但从经验上来说,我一个人就代表着他们三个

4、了。 ” 还有的企业对自己的治理创新信心不足。为使监事会发挥作用,该公司搞了专职监事,给的是部门正职的待遇,但改革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 类似的例子并不少,以至于到后来,业界出现了监事会要不要、有没有用的争论。 董事会记者注意到,尽管存在分歧,但肯定的声音占据主流。“虽然中国国情特有,但从法理上来讲,这套设计还是合理的,问题是怎么落地的问题。 ”“目前监事会在中小企业有些形同虚设,但是有一点是赞同的,国有企业监事会做得要好得多,在国有企业设立监事会是非常有必要的。在现有的法律制度下,应发掘民间的智慧,把监事会做实。3”“富一代想把公司整体交给富二代,富二代本身没有企业经营管理的能力,但是交给别人

5、又不放心,这时候怎么办?监事会就会是个非常有效的方式,对股东代表的管理是个有效方式。 ” 显然在现行环境下,监事会不可偏废,如何切实发挥监事会的作用,更受到上市公司的关注。 大股东有何责任? “我们省一百多家企业的监事会主席开会,很多企业第一次是这个人,第二次变成另一个人,第三次又变换了新面孔。问他们怎么老在换人,原因是因为提了意见,老板就把人换了,撤换的说辞是根据工作的需要!”一家公司代表吐露了这样一个现象。 监事会的工作谁需要,对谁负责?在业内看来,这是首先需要破解的难题。股东如果想用好监事会,就会把真正合适的人放到监事会里,好好去监督,直接反馈结果;如果股东不需要,那么监事会再活跃,再能

6、够发挥作用,也维持不了多久;甚至于,如果股东想干坏事,或者说不想被控制的时候,监事会就完全变成摆设了。当下,各方面比较注重独立董事的发展,维护股东的合法权益,对监事会的作用关注得比较少。如果监事会的工作结果不被充分利用,对监事会的工作积极性、工作机制以及人员的配备,会有负面的影响。 对于这个问题,与会者建议从两个方面,强化对大股东的约束。一个是,将监事会主席列入高管行列,享受必要待遇,形成事实上的“高配” 。 “否则,下属怎么敢说话,一提意见就容易遭到撤换嘛。 ” 另一个是,对监事会应该有合适的指标评价体系。如果运作指标很4低,那么反推下来,公司的股东可能存在其他的动机,从市值管理、投资者评价

7、等角度,公司不应该被信任。一旦公司被质疑,投资者就会用脚投票,从而实现市场化的约束。 到底该干些什么? 监事会是一种会议体的监督形式,要想有效发挥作用,首先得理念清、定位准,真正搞清楚自身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这看上去容易,其实不简单。 监事会在上市公司法人治理架构中应当是相对超脱、独立的主体,也是监管机构的观察窗口。在运行中,监事会通过各个方面征集议案,经过审议、表决后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决议,进而影响经营管理层和公司治理。对公司财务、内控监督以及董事、高管的履职监督,是监事会职责的题中之义。但在不同类型的公司中,监事会该干什么,着力点是什么,还得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进一步明确和完善。 有公司就认

8、为,监事会不应仅仅停留在找问题、识别风险、防范风险、解决问题等监督职能上,还应当立足于公司的战略发展、管理层面,基于对整体情况的把握,就面临的问题更积极主动地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在有效监督的过程中促使公司治理各个主体能够更和谐运转,更集中到增强公司的价值创造能力上。 持类似看法的公司并不少。有企业就指出,监事会能否不仅仅进行财务或者风险的事后监督,而是更注重将履职的着力点前移,比如对战略的科学性、经营层执行战略的有效性加以把控?这样既可以有效地从事中角度去履行监督职责,同时能够有效提升监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影5响力。 还有上市公司监事会代表对信息披露中的职责,有自己的看法,认为监事会只能对信息

9、披露机制是否健全、流程是否合规、制度是否落到实处进行监督,不宜对信息披露内容进行实质性审核并为此担责。 怎样发挥好作用? 围绕公司法及其他有关法规,上市公司监事会拥有数项法定的权力。然而在现实中,外界对“花瓶监事” 、 “人情监事”的非议颇多,可想而知此间监事会作用发挥之不易。 在很多人眼中,监事会一个最大的矛盾就在于责权不匹配。要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如何提高监事会的地位,让监事会从董事会、经理层中分离出来,而这需要在人员、薪酬和管理机制等方面下功夫。 董事会记者注意到,改善监事会的提名机制、尤其是对中国上市公司监事会是否可以或者应该设立提名委员会,备受研讨会与会者的关注。 有公司认为,目前监事

10、的来源有股东代表监事,有职工代表监事,也有外部监事、独立监事等,提名委员会对监事的独立性有正面的作用。尤其是,可以根据行业特点选聘一些外部监事,来增强监事会的独立性。不过操作起来可能有难度。比如,具体的人选提出后,需要谁来认可? 也有公司指出,监事会提名委员会是个“伪概念” ,因为监事会里面的股东代表由股东方推荐,职工代表由职工民主选举产生,再设置一个提名委员会实际上是违规了。董事和监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董事是对所有股东负责,但股东代表监事对股东负责,职工代表监事对职工负责,只有独立监事才能独立地对所有股东方负责。 6还有公司代表阐述认为,公司法中有明确规定,监事会有权提名独董。如果把这一条落

11、实下来,哪怕不必然一定采纳,一定会成为候选人,但具有这样的提名权后,整个公司治理机制就比较完善,监事会的地位与作用也会进一步增强。 薪酬、激励是另一个议论的焦点。监事薪酬的标准异于董事,这是当前存在的客观现实。其中的成因比较复杂,因为有的监事是外部的,有的可能是公务员,经过组织部批准,不可以在上市公司拿薪酬。不过不止一家公司代表认为,上市公司监事的薪酬,最好不低于独董的薪酬标准,这样有利于提高监事会的地位。 相比之下,围绕监事是否应该享有期权激励,争论就很激烈了。有的公司认为,现在国企将期权激励赋予董事、高管,但监事、监事长却没有,并不公平。有的公司代表甚至透露,有些监事不愿意履职,因为担任其

12、他的职务还可能有期权。但反对的意见也很明确:监事的职责就是监督,如果给予股权激励,会有利益驱动纵容甚至参与业绩造假。 理越辩越明。最终,与会者比较集中认可的激励方式是,内部监事可以考虑享受期权激励,外部监事和独董一样走包薪的模式。 而在如何保障监事会正常履职环境方面,有与会者觉得,可以将按上市公司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来提取监事会履职经费,比如说万分之二或者万分之三;使用不完可以退回去。这样可以保证监事会相对独立地发挥作用。 独董、监事听谁的? 众所周知,在监督方面,上市公司监事会的独立监事职能与董事会7的审计委员会或独董之间,可能存在着职能重合的灰色地带。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备受上市公司关注。 有

13、公司指出,独董的履职重点是作为参与公司经营决策的主体,通过自身经营、专业知识与专长对公司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建议,侧重于价值创造的过程中发挥事中监督的作用。监事不参加经营决策,更超脱地对董事的战略决策、经理层的战略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突出监督而非决策。所以,应该加强内审与审计委员会对监事会履行监督职能的支持力度,或者采用恰当方式,使监事与独董能够在制度实现统一。目前从实际的管理线条看,一些公司采取了一条线、双向管理的方式实现监督的目的。 有公司认为,现在公司治理由股东大会中心主义过渡到董事会中心主义,董事会的决策作用日益加强。独董制度侧重于事前的制衡与监督,监事会可能侧重于事后的监督或者说纠偏。制度变迁,让监事会的作用不应当被削弱,而应当被加强;监事从事监督工作时,更应是以问题与风险为导向。 有公司代表甚至认为,独董在法律上有独立的义务,没有独立的法律地位,而且仅有独立的报告权、建议权,不像监事具有不当行为纠正权和诉讼权。要知道,诉讼权相当重要,能有效保护股东的权益。将来在混合所有制条件下,也有利于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基于这一点,应当充分发挥监事的作用,逐步淡化独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