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粮食流通信息化发展中的问题研究摘 要 粮食行业虽然是传统产业,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大潮中,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粮食储藏、流通、交易、销售的模式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是粮食流通过程涉及主体多,流通信息分散,信息获取方式复杂,因此粮食行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才能解决。 关键词 信息化 粮食流通 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志码:A 一、粮食行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粮食行业开展了多种形式、规模的探索,从中摸索了不同方式的应用信息技术、发展信息技术、融合信息技术的形式,将信息技术在粮食流通管理中逐步推广应用,实现了粮食流通管理的新
2、局面。 (一)粮食行业重视信息化创新。 国家粮食行政管理机构高度重视粮食信息化建设发展,从粮食信息化编码标准到粮食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围绕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功能拓展,粮食行业对计算机的应用进行了中长期规划,并结合粮食实际需要,完善了国家粮食储备信息管理系统编制和粮情测控及机械通风控制系统标准化软件的开发编制工作,为粮食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2(二)粮食信息化技术研究已系统化。 信息技术已从计算机的应用、互联网和局域网的应用向云计算、物联网技术过渡,这也给粮食信息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粮食流通信息的全面化、可视化、系统化、实时化、智能化的技术需求,促使粮食
3、行业开展建设粮食调控信息管理系统,特别是全国粮调系统的建设,将纵向的粮食信息网络建设起来,形成了粮食流通管理信息的实施交流,同时以中华粮网等技术单位为代表的粮食信息技术企业,在全国构建了粮食网联化的粮食交易平台,拓展了粮食流通的信息量和内涵。 (三)粮食信息化建设示范效应突出。 “十一五”期间粮食行业开展了系统化的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建设,以粮食安全中储粮安全、RFID 粮食信息采集溯源、粮食品质在线快速检测技术为标志的科技进步,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粮食产业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上海市、浙江省都因地制宜的建设了粮食流通管理网络系统;苏州国家粮食储备库的成品粮应急库采用了无线粮情测控系统;
4、扬州直属库针对太阳能低温储藏稻谷综合技术进行了示范应用;中储粮总公司启动应用了内部“中储粮业务管理系统” 。 二、信息化对粮食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信息化将引导粮食行政管理模式的创新。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离不开信息化建设者的思想认识水平和发展方向的高度统一。粮食行政管理单位对需要对粮食流通的实际情况进行及时、准确的了解,保障粮食仓储信息、价格信息、流速信息、流量信息能够及时的、准确的体现,支撑行政单位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粮3情测控系统作为信息化技术在粮食行业管理中的应用,彻底改观了粮食仓房管理的形式,因此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一定能提升粮食行政管理的水平。从原来计划调运、信息统计滞后的管理模
5、式,将变为时了解粮食流通储藏信息、现场可视化监督管理、流通信息可追溯的方式进行转变,实现粮食流通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 (二)信息化发展将变革粮食企业管理模式。 信息技术是我国正在发展的高新技术,粮食行业应用信息化技术,就是利用先进的技术成果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将把分散的、自然的、缺少组织化的粮食收购、流通、储藏、销售等环节进行连接,将各环节的信息进行集成,不仅能够提升粮食流通的效率,而且实现了信息透明,减少了粮食流通主体的风险,带来的是粮食企业管理模式革命性的变化和管理水平的显著提高。信息化技术使粮库作业信息的实时、快速、准确采集,实现作业过程自动化,以及作
6、业流程精准控制,提高作业效率,减少营私舞弊现象。 三、粮食信息化发展存在的两个重要问题 (一)信息化试点建设分散,没有形成综合效应。 信息化发展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引领了信息化化发展的方向,但是在目前信息化技术发展没有全面开展的情况下,几个孤立的信息化示范不能全面体现信息化技术对粮食流通发展的促进作用,也不能有效的发挥信息化技术促进流通效率、提高管理能力的效果;同时信息化技术初期投入成本高,直接效益体现慢,对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及粮食企业造成了经济上的压力,粮食信息化的必要4性就被抹煞,约了粮食信息化发展的步伐。 (二)粮食信息技术规范没有统一,难以指导信息化建设。 粮
7、食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信息化规范。但是目前信息化建设工作因为没有统一的指导,各建设主体自行编制建设规范、信息交换编码及系统构架,导致各信息化建设主体的建设系统不能有机的结合,将会形成信息孤岛,粮食流通信息只能在区域范围内进行采集,对跨区域的信息无法做到预留信息交换通道,从而将会导致信息化建设工作难度增大和信息标准的不统一,出现各信息系统各自为政和增加重复投入的现象。 四、促进全国粮食流通信息化发展的建议 (一)统一粮食信息化建设思路和认识。 信息化技术应用在粮食仓储管理和流通过程的探索证明,粮食信息化不仅能够提高粮库经营管理效率,还能提升粮食流通管理效益,实现粮食经营管理效益最大化。为保障粮食安
8、全,迅速有效的实现粮食宏观调控提供支撑,粮食行业应当统一对信息化技术应用的认识,积极争取财政经费投资渠道对粮食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将粮食流通建设纳入本身基本建设中,营造粮食流通现代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认真开展粮食流通信息化顶层设计。 粮食流通管理是系统工程,需要深入研究信息流通与粮食流通的关系,需要将管理、经营、监管、流通等领域的信息实现有机贯通。因此,做好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对保障粮食流通稳定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科学、合理、高效的建设方案不仅能够保证信息化建设目标的实现,更能够保证粮食流通的稳定、安全、高效,为实现宏观调控、保障应急奠5定坚实的基础。 (三)积极开展粮食仓储信息化标准或通
9、则研究。 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需要统一的标准作为基础,粮食仓储信息标准化对粮食流通信息化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粮食主管部门按照现有的信息化技术应用成果,以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和粮食技术应用方向为手段,以实现粮食信息化全面应用为目标编制统一的标准或通则。粮食仓储管理信息化通则的编制应分层面,抓重点,以简明适用为原则,借鉴有关省已建设成功的仓储管理模式和江苏的粮库管理信息化模式,形成具有全行业适用的仓储管理信息化指导通则,逐步开展我国粮食行业仓储管理信息化通则的研究。 (四)进一步争取支持示范性建设并加强信息技术研究。 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是提高粮食流通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实现粮食监督管理效率的提
10、高。因此,需要加大示范的引导作用,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粮食信息化技术工作的投入,在统一、可行、高效的原则上,开展粮食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信息化管理工作成效,形成具有实际意义的信息化示范,引导全国粮食系统实现信息化。同时,加大信息化技术研究力度,实现粮食信息化技术在适应实际省生产的需要的基础上,不断升级,提高精度、拓展检测领域、降低成本、增加耐用性,为粮食行业真正实现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撑。 五、结束语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是粮食行业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契机,也是提高粮食流通效率,保障粮食安全的手段,更是促进粮食管6理方式变革的动力。因此,我们要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抓住机遇,大胆设想,谨慎论证,加大投入,构建粮食信息化体系,为提高粮食流通效率,促进粮食行业大发展奠定技术基础。 (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参考文献: 1孙小平,欧阳超.信息化技术在粮食仓储物流企业中的创新应用.粮食与食品工业. 2009,16(5). 2李绪强.Access 2000 在粮库信息化管理的应用.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06, (2) 3杨松山.粮库粮情测控系统现状及其发展探析.中国粮油学会储藏专业分会 2004 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4. 4郝振方.粮情测控系统现状与展望. 中国粮油学会储藏专业学会2004 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