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政研文章如何写出精彩政研文章为什么出现作者难写、读者难读、实践难操作的现象,这是因为不少作者在下笔之前就犯了一些致命的错误。 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三大基本功能说、会写、肯干,其中“会写”是最核心的工作内容,它是连接“说”与“干”的纽带,是思想政治工作成果最后的结晶。政研文章写得如何,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工作最终成果的形成与质量的好坏。然而,一些政工人员不太注重政研文章的写作,片面认为政研文章就是“枯燥晦涩,千篇一面” ,因而写出来的政研文章自然缺乏独到性和生动性,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深入开展。 政研文章为什么出现作者难写、读者难读、实践难操作的现象,笔者认为是因为许多作者在下笔之前就犯
2、了一些致命错误。 追根寻源 选题庞大,属著书立说之类。不少人一提笔就是“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党建之路” “论国有企业党建创新工作” “如何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等类似的标题,这些选题完全是撰写一本厚厚论著的题目,岂能用几千字的文章能够说清道明?选题之大,犹如“老虎吃天,无从下口” ,笔锋所到之处全是“以空对空” ,所谈之事也只能“蜻蜓点水” ,阅读起来当然“空洞乏味” 。 标题庸俗,有现代八股之嫌。不论是报纸杂志,或是在各种研讨会、2表彰会上,政研文章大多以什么“粗议” “浅谈” “试论”等字眼贯穿于大标题的首尾,似乎政研文章就应该有这样的字眼和标题出现,否则就不是政研文章,大有“现代八
3、股”的嫌疑。试想,类似这种太俗的标题,在信息和知识爆炸的年代里,读者还愿意去阅读吗? 题材陌生,非本人所涉领域。如果作者所写文章、所探讨的领域不是自己的工作和研究范围,或者涉及不深、研究不透,所写的文章只会是泛泛而谈、或隔靴搔痒、或纸上谈兵,更谈不上精彩吸引人。 论述浅薄,有调研不深之嫌。究其原因:一是作者所选题材和论点太过庞大,论述起来也只能点到为止;二是题材虽小,但非本人所学、所做、所干之专长;三是对所提出的问题缺乏合情合理的分析与解剖;四是虽然进行了入情入理的分析,但无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或者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没有可操作性。 写作呆板,属板脸教训之例。政研文章与其他类型文章相比较
4、,显得十分严肃与庄重,导致政研文章有一种板脸训人的感觉。其实,现实与理论并非这样,政研文章就是政工人员在全方位、多层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取得的一些新成就、新经验、新作法,通过一定的理论概括,形成可供传播的文章,便于更好地指导实践。从这一角度讲,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就是一项“润物细无声” “和风细雨”的工作,它所产生和撰写出来的文章就应该吸引人、启迪人、精彩可读、令人回味,但事与愿违,这是政工人员与作者应该引起警醒和反思的。 写出精彩 政研文章如何写出精彩?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3文章选题要小要有根基,切忌无边无际、高谈阔论。政研文章所涉及的选题众多,只要是与人的思想工作有关的都是政研文章的选
5、题,这给作者赋予了广阔的思考天地。然而,正是这广阔的天地,让作者的思维很容易脱缰野跑,无边无际,落不到实处,没有根基。 笔者曾经调研过一家国有企业是如何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但选题如何确定,如何确定出小而有根基的选题。经过一番调研与思考,笔者选择了一个既有工作特色且视角小的主题,这样一来文章的选题就变小了,就有了落笔的根基,就有了写出精彩文章的基础。因此,笔者就以“舆论宣传:如何让下岗职工自谋自强”为主题撰写了这篇政研文章,用了许多典型而有说明力的材料加以叙述,使其文章有血有肉,环环相扣,给读者增添了阅读兴趣。该文先后在工人日报等多家报刊显著位置发表,取得了较好反响。 文章观点要一针见血、旗
6、帜鲜明,切忌遮遮掩掩、模棱两可。政研文章的观点不鲜明,模棱两可,主要是作者底气不足,对调研的对象没有足够调查研究,加上没有系统扎实的理论、知识与阅历作支撑,因而对调查研究出的结果、观点不能旗帜鲜明地作出判断与定论,很容易出现模棱两可的观点和结论。要解决这一问题,并非“一日之寒”的功夫,俗话说得好“功夫在诗外”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有十足的底气,增强调研功夫,才能撰写出观点鲜明、直击要害、操作性强的政研文章。 文章标题要直奔主题,力求精彩响亮、通俗大气,切忌平庸老气。文章标题是这篇文章的眼睛,标题响亮精彩与否,直接关系这篇文章的4成败与效果。好的政研文章标题,
7、首先是题与文相符,不能过于拔高,也不能埋没亮点;其次是要直奔主题,充分展现文章的思想和观点;再次是精彩吸引人,能激发读者的阅读欲。这不仅是政研作者的最高追求,也是名家大师们的最高境界。然而,我们许多政研文章的作者却不注重这一点,要么是“浅谈、试论、刍议、初探” ,或者是“关于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工作问题之我见” ,等等,虽说没有错误和缺陷,但显得平庸老气。在此,笔者想起一句名言:第一个说姑娘是朵花的人是天才,第二个说姑娘是朵花的人是庸才,第三个说姑娘是朵花的人就是蠢才。 文章内容要翔实丰富、逻辑严密、说服力强,切忌以空对空、佐证不实。某些政研文章读起来枯燥乏味、空洞无物,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引
8、用大量的名师大家、导师伟人的名言名语。适当的引用可以增添文章的说服力和征服力,但引用过多反而让人乏味生厌,如同“嚼别人嚼过馍没有味道”一样。政研文章要内容丰富,可读性和说服力强,首先,要对调研对象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运用新闻采访中“采十写一”的方法,进行素材收集,实地走访等,达到充分占有材料的目的。其次,作者要系统学习、了解、掌握调研对象的相关理论知识、历史背景、真实现状,乃至历史溯源等,做到知根知底。再次,在写作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唯物辩证法进行分析说理,做到有根有据、有理有节、循循善诱、以事服人、以理服人。 文章言辞要随和亲切、和风细雨,切忌居高临下、板脸训人。政研文章的作者大多是思想政治
9、工作从业人员,甚至是政工领导干部,在写5作过程中很容易将日常事务中工作安排、任务布置、批评教育等方式方法带入其中,文章言辞也很容易带有居高临下、行政命令式的痕迹,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不舒服感,即使文章中有再好的理论观点、再有效的经验和做法,也很难让人接受和采纳。因此,在写作过程中,作者首先要放下身份与职务,把普通读者当作自己的朋友甚至家人,进行友好交流沟通。在写作过程中,作者要善于运用大量易于接受的语言,多用拉家常、讲故事、摆龙门阵(南方人用) 、唠唠嗑(北方人用)的语言形式进行写作,做到言辞随和亲切,说理和风细雨。最后,文章的结论或定论不要把话说得过满、过死或过高,不要“一棒打死” 、没有一点发展和回旋的余地,因为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 写作政研文章一定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节拍,因为人们的审美情趣、阅读习惯、知识积累、信息获取、视野拓展都在不断发展变化,政研文章要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和功能,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努力让政研文章不断呈现出精彩。 (责任编辑:李万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