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新人才培养下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摘要】创新性人才培养是研究型大学的重要使命。然而面对会计信息化的浪潮,目前我国高校会计信息化学科课程体系显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和局限性。本文从主干课程、基础课程和实验课程的新体系构建出发,论述了会计实践教学在创新性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并阐述了新型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对培养创新性人才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会计 创新性人才 实践教学 创新性人才培养是研究型大学的重要使命。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中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需求越来越大。而我国高校目前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却无法顺应这一要求,因此,如何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下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成为了我们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2、 一、实践教学及其在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一)实践教学的内容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还应注意学生素养的提高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二)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含义及目标 创新型人才指富于开拓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开创新局面,对社会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才。通常表现出灵活、开放、好奇的个性,具有精力充沛、坚持不懈、注意力集中、想像力丰富以及富于冒险精神等特征。 创新性人才培养力求培养具体有以下几个特征的人才:1.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2.有很强的自我学习与
3、探索的能力;3.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拥有广博而扎实的知识,有较高的专业水平;4.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能够与他人合作或共处;5.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承担艰苦的工作。需要具备人格、智能和身心三方面基本要素。 (三)实践教学在创新性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创新性人才培养是研究型大学的重要使命。传统的单一式课堂教学已不能顺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实践教学的引入对创新性人才培养尤为重要。培养实践能力,要注重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建立起学习型、实验型、研究型为服务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直接参
4、科学研究的各个环节。以此实现实践教学在创新性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二、我国高校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 会计信息化学科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和配合,构成了整个会计信息化学科的课程体系,它是教学计划的核心。因此,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质量。面对会计信息化的浪潮,目前我国高校会计信息化学科课程体系显得有些落伍了。 (一)基础课程设置的局限性 在这会计信息化时代,客观上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会计、管理知识及较强的信息技术运用的技能,会计人员不仅要能利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还要能利用或“编制”计算机软件建立各种分析模型,进行会计业务的预测、决策、控制、分析、管理和审计等。但从目前大多
5、数高等院校来看,电算化会计的基础课程基本上集中在会计学科上,有的设置了一至两门计算机课程,而很少有学校设置了管理课程。这样的基础课程很难满足会计信息化的需求。 (二)主干课程与实验课程的脱节 从现在已经进行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多数学校来看,教学的目标仅仅停留在报账型会计人才上,要求层次也只停留在能够运用计算机进行正确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等基本技能上。表现在学科课程体系上就是主干课程设置单一,往往只开设一门电算化会计课程,主要讲授计算机记账过程,导致会计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 (三)实验课程不够成熟 我国高等院校现行教学计划中实验教学时数一般
6、偏少,实验学时占总学时的 8%20%不等。就会计信息化教学而言,也是如此。一些高校除了开设电算化会计模拟实验课程之外,就没有设置其他会计信息化的实验课程。更有甚者,有的高校没有单独开设电算化会计模拟实验课程,而将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并入课程教学,在电算化会计课程中既讲理论又进行实验,由于课时的限制,事实上实验的时间十分有限。 三、构建会计实践教学新体系的设想 (一)基础课程构建 从涉及的学科范围看,除了会计和计算机知识外,还应包括相关的管理学知识,从涉及的内容看,无论是会计、计算机还是企业管理都不再仅仅停留在粗浅的表面。所以会计信息化学科的基础课程应包括会计学科、管理学科和计算机学科。其中,会计
7、学科主要为会计信息化的学习奠定相关会计学知识,包括基础会计、成本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审计课程。管理学科主要为会计信息化学习奠定管理知识,由于会计信息化涉及了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和电子商务知识,这 3 方面的内容与营销密切相关,所以作为会计信息化基础的管理学科,除了财务管理和介绍基本管理知识的企业管理课程外,还应单独开设营销管理课程。而计算机课程的设计应及时根据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状况做出调整,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应着重介绍 Excel 信息分析技术,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和程序设计语言应着重介绍实用的小型会计数据处理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二)主干课程构建 目前我国企业中,信息技术应用的
8、范围越来越广,程度越来越深,会计处理的信息化环境越来越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单独开设一门电算化会计课程是远远不够的,应建立一套完整的主干课程体系,除了原有的电算化会计课程外,进一步开设计算机财务管理、电算化审计、企业资源计划课程。已有的电算化会计课程主要介绍信息化条件下,会计核算的原理和方法,新增的计算机财务管理课程主要介绍信息化条件下,会计信息分析、处理和利用的原理和方法;新增的电算化审计课程主要介绍信息化条件下,会计数据和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原理和方法;新增的企业资源计划课程主要介绍企业资源计划的相关理论知识,以及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子系统(如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等)间数据往来关系。 (
9、三)实验课程构建 就课程性质而言,会计信息化本身就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应用学科。因此,必须大力拓展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建立和完善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分层次,由浅入深地培养学生不同层次的能力。通过财务软件模拟实验和 ERP 软件模拟实验,使学生能熟练掌握会计信息化条件下,会计核算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软件操作的基本技能;通过计算机财务管理模拟实验和电算化审计模拟实验,学会建立各种分析模型,进行会计业务的预测、决策、控制、分析、管理和审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 ERP 沙盘模拟实验和电子商务模拟实验,模拟会计(经济)环境进行运作,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新型会计实践教学
10、体系对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意义 (一)新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才能适应高校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需要 近年来,会计专业毕业生呈现出就业难的情况。从会计人才市场供求看,一方面,企事业单位需求会计人才,但又苦于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高校每年输出大量的会计人才,面临着就业的压力。会计人才市场供求脱节。我们常常听到企业抱怨:这些刚出门的大学生,还要企业花费资金和时间重新培养。我们也常常看到,人才市场招聘有几年以上实际工作经验的会计人员的告示,以及我们那些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会计学子们无奈的眼神。这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高校生产的“产品”不适销对路,培养出的人才不适应社会的需求。从会计人才
11、市场需求看,许多单位在实际招聘时最看重的是日常会计操作和工作经历,多数企业单位要求应聘会计人员具有会计实践经验,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而我们的毕业生往往是动手操作能力、应用能力差,走上工作岗位不知从何入手,感到非常陌生,不能马上胜任工作。究其原因,学生在校时接受的实战训练太少,接触的企业实际业务、实际案例太少。所以,应从多方面、多渠道加强锻炼学生的实做能力。而加强会计模拟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的实做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最佳途径,能够很好地适应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可以弥补学生校外实习不足的欠缺 由于会计实务工作的特点,联系学生校外实习较难。受实际工作单位财务部门工作环境的
12、限制,单位商业机密的安全性、会计工作的阶段性、时间性特点等因素的影响,校外实习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预期效果。通常一个单位最多只能安排 35 个人,而且实习时间也不能太长,否则会影响企业的正常工作。学生去实习也只是看看,感受感受,很少能动手做,实习效果不太好,毕业实习处基本上流于形式。在这种客观情况下,加强会计模拟实验教学显得非常重要。会计模拟实验教学是强化实践环节的一种基本形式。通过会计模拟实验,仿照企业实际的业务来操作,将理论与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巩固了理论知识,又锻炼提高了学生的实战应用能力,能有效地弥补学生校外实习不足的欠缺。同时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综上所述,随着
13、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中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需求越来越大。然而面对会计信息化的浪潮,目前我国高校会计信息化学科课程体系显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和局限性。建立新型会计实践教学体系不仅可以弥补学生校外实习不足的欠缺,更是适应高校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的迫切需要。构建会计实践教学新体系要从基础课程、主干课程和实验课程全方位系统化的考虑,打破课程之间的传统界限,重新进行优化组合和课程设计,建立严谨、科学的学科体系,为适应新形式下我国信息技术加速发展的需要,开创创新性会计人才培养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杨春华.试论高校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重构.中国管理信息化.北京.2006,04. 2蒋晓风.论就业导向下高职会计实验课程体系的设置创新.商业会计.2010,23. 3李勤.应用型会计本科实践课程体系改革研究.财会月刊.北京.2010,07. 4彭峥.会计学实验课程创新的探讨.实验室研究与探索.上海.2006,04. 5王福英.加强会计模拟实验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会计之友.北京.2006. 6杨定泉.会计实验教学体系构建初探.财会月刊.北京.2010,05. 作者简介:刘欧(1984-) ,女,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会计基础理论;龙海雯(1984-) ,女,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