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池州市人民政府市长赵馨群:绿色是池州最大的后发优势“必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市场能办的,都放给市场,政府应该管的,都要管住、管好,破除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一切桎梏” “我们还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大量的投资,这给投资者提供了大量的投资机会。 ” “要开展对政策落实情况的回头看和后评估,及时调整完善政策支持的领域和范围,堵塞漏洞,防止投机,让财政资金真正发挥四两拨千斤的导向作用。 ” “必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市场能办的,都放给市场,政府应该管的,都要管住、管好,破除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一切桎梏” 6 月下旬,池州市人民政府市长赵馨群接受了本刊“凤还巢”专栏采
2、访组的独家专访,详细介绍了近年来池州市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成绩和做法。她表示,池州是一个经济快速增长、成长性非常好的城市,具有很多投资机会。 “特别是发展到现阶段,生态是池州发展的最大优势,这是池州跟其他城市发展非常不一样的地方。 ” 各类企业家都有机会 与省内其他地区一样,池州近年来也坚持把民营经济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抓手、改革开放的主动力、增收富民的主渠道,全市民营经济呈现“总量增多、实力增强、层次增高、贡献增大”的良好态势。 数据显示,截至 2012 年底,池州全市民营经济单位达 5.8 万个,总注册资本 328 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 114%。全市万人拥有企业数 48户、万人拥有个体
3、工商户数 304 户,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012 年,池州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 249 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 50%,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 59.7%。在民营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在全省 16 个市中,经济总量靠后的池州近年来的增幅屡屡靠前,特别是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财政收入等几项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位次,在全省非常突出。 赵馨群分析,这足以说明池州正处于一个快速的上升期,是一个经济快速增长、成长性非常好的城市,具有很多的投资机会。 “去年我市一产比重为 14.9%,二产比重为 48.9%,三产比重为 36.2%,说明我们还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
4、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大量的投资,也给投资者提供大量的投资机会。 ” 赵馨群认为,现阶段不管是工业、服务业,还是商贸业,各类企业家到池州都有投资机会。 她强调,对池州来说,投资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招商引资则是扩大投资的重要渠道。 在今年 5 月 13 日召开的池州市招商引资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赵馨群就明确指出,招商引资,关键在提高招商本领。而要提高招商本领,就必须强化责任,理清路径,明确奖惩,掌握政策,注重技巧。 赵馨群介绍,池州的招商引资都是有的放矢, “首先要招我们要的商”。她分析,池州的目标客商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纯竞争性的客商,二是符合产业定位的客商。 据介绍,池州历史悠久
5、,文化底蕴深厚,但又是一个年轻的城市,经过行署复建和撤地建市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现在发展成果已经显现,城市的美誉度很高,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目前,池州已经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产业定位,即工业强市、旅游兴市,工业和旅游是池州发展的双引擎。 在实际招商的过程中,赵馨群表示要善于宣传推介池州的特色优势。“首先我们自己要充分了解市情,知道池州在安徽省处于什么位置,池州的招商跟别的城市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 ”她认为,池州发展到现阶段,生态是发展的最大优势,这是池州跟其他城市发展非常不一样的地方,池州是全省乃至全国为数不多的宜业宜居宜游城市。 “绿色优势是我们的后发优势,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
6、态同步发展、互相促进、互相支撑的五位一体发展。 ” 四两拨千斤 近年来,池州始终坚持优化发展环境,城市建设、园区建设步伐加快,而且园区的服务配套也在不断完善,同时经过多年的探索和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产业的选择也逐步集中。 池州市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全市工业经济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并设立了工业转型、农业产业化、旅游营销等专项扶持资金,从放宽发展条件、强化要素保障、加大财税扶持、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给予了更加具体明确、更富含金量的扶持,仅 2012 年池州就兑现各类扶持资金 4100 多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认真落实省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各项政策措施时,池州创造性地开展对政策落实情况的
7、“回头看”和后评估,及时调整完善政策支持的领域和范围,堵塞漏洞,防止投机,让财政资金真正发挥“四两拨千斤”的导向作用。 与此同时,针对交通条件和园区载体不够完善、产业基础比较薄弱、产业配套能力不足等瓶颈,池州加速搭建各类创业平台,不断壮大和拓展民营经济的发展载体和空间。特别是抢抓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和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的战略机遇,加快各类园区建设,积极搭建旅游等第三产业创业平台。 徽商杂志获得的资料显示,目前池州各类园区累计拉开框架面积 200 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 100 平方公里,建设标准化厂房 210 万平方米, “十二五”以来共招商签约引进项目 1059 个,其中亿
8、元以上项目307 个,竣工投产项目 532 个。 据统计,池州全市有 300 多个景点,A 级以上景区 28 个,九华山更是全国第一批 5A 景区。即便如此,在搭建旅游等第三产业创业平台时,池州仍进一步加强了旅游景区景点的建设和打造,对不可复制的旅游资源如九华山、平天湖,坚持从严保护、慎重开发,其他的则积极引入市场主体,同步规划和鼓励引导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快捷式酒店、度假式酒店、旅游商品生产经营、旅行社、农家乐、乡村旅游等旅游项目,制定实施旅游市场营销奖励政策,促进民营企业围绕旅游等第三产业集聚发展。 此外,池州先后搭建了城镇下岗失业人员、返乡民工、大学生等各类创业平台,有力激发了徽商返乡投资的
9、热情和全民创业潮。目前,池州已建成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园(街)5 个,建成农民工返乡创业园16 个,青年(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2 个。 早在 2010 年,池州市政府就出资 2000 万元,在安徽省率先成立了中小企业还贷周转基金,用于帮助生产经营运转正常但银行还贷资金暂时短缺的企业缓解燃眉之急,解决企业的“过桥资金”问题。 这种在业界大受好评的“企业融资、政府埋单”的金融创新,只是池州市政府加强要素保障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的一个缩影。 面对企业的发展困境,池州通过强化融资、用工、用地等要素保障,最大限度地帮助招商引资的企业招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特别是在对大项目建立供地标准,建立投资强度、产出
10、贡献双向约束机制基础上,对中小项目及配套项目按照产业类别集中入驻标准化厂房,水电气以及办公楼、食堂、宿舍等配套设施全部统一配建到位,项目进来后可“拎包入住” ,既缩短了建设周期,又降低了投资成本,让投资者手中的资金、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也大大节约了土地资源,提高了资源产出率。 如池州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的标准化厂房,不到一年时间就吸引了磊鑫科技、宇达精密电子等 21 家企业,总投资 61.2 亿元,6 家企业已投产,形成了集聚效应。 在此基础上,池州还把优化政务环境作为优化发展环境的突破口。 赵馨群指出,池州一直注重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市场能办的都放给市场,政府该管的事都应管住、管好,力
11、争破除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一切桎梏,推进全民创业,催生更多的市场主体。 “我们就是要创造良好的企业投资发展的环境,让所有来池投资的人办事进中心,遇事能解决,没事不打扰。 ”赵馨群说,下一步池州将继续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加强对政策落实情况的“回头看”和后评估。 “真正让政策的阳光和雨露惠及民营经济,推动形成民营经济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良好局面,加快建设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生活富裕的幸福池州。 ” 按计划,到 2017 年,池州将力争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 GDP 的 70%以上,万人拥有企业数达 100 户,个体工商户数比 2012 年增加 50%。 这无疑给包括徽商在内的海内外企业家提供了巨大的投资空间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