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探常州市中考指标分配政策摘要:均衡分配教育资源业已成为公平教育的重要内容,常州市为贯彻国家和省政府文件在全市范围内推行指标分配政策。指标分配政策在均衡资源、抑制择校、缓解竞争压力和促进教育改革方面有积极效应。但作为一项推行不久的政策,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政策推行中出现的问题可以通过实地调查和实践经验的总结解决,通过不断调整和完善,推进公平教育。 关键词:常州市;中考指标;分配政策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子女教育已不再仅仅是家之大事,亦是国之大事。高中作为衔接义务教育和大学教育的桥梁,其重要性在家长的眼中愈发重要。优质高中在家长的眼中变得愈发重要,中考作为进入高中的敲门砖愈发受人关注。如何改革
2、中考制度,均衡分配教育资源,已经成为当前教育事业发展乃至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议题。 2010 年国务院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中明确将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纲要中指出,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可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2012 年江苏正式颁布江苏省县(市、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主要指标,进一步扩大分配指标,明确指出四星级普通高中等优质学校将 70%以上的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所有初中学校。 分配指标是再分配高一新生指标,普通高中将招生计划中一部分分配到全市范围内的初中,在各初中内符合条件的学生均可填报该
3、普通高中。分配指标其实是对优质高中的入学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兼顾不同区划、不同等级的初中。 就常州市而言,2010 年到 2012 年三年间,分配指标改革落实到位。2010 年,常州市分配指标占统招招生计划的 50%。2011 年,比例上浮到55%。到了 2012 年,分配指标占据的比例跃至 70%。三年间,优质高中的教育资源逐渐放开。当前国家十分重视公平教育以及教育资源的再分配,而分配指标作为最直接有效的再分配高中教育资源的手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常州市未来的中考政策中很有可能不断增大分配指标比例,将更多的优质高中的招生名额分配到普通初中。 一、分配指标政策的积极效应 1.均衡优质生源
4、常州市目前各类高中约有四十余所,办学水平、师资力量各不相同,家长和考生在选择高中时,倾向于选择高录取率、办学水平高、师资力量雄厚的优质高中。好初中是进入好高中的保障,越来越多的家长宁愿择校也要将孩子送到升学率高的初中,导致优质生源流入优质初中。普通初中生源不佳,升学率没有保证,低升学率无法吸引优质生源,形成了恶性循环。 普通初中获得中考分配指标,对考生和家长而言吸引力巨大。优质考生进入优质初中,面对的竞争对手实力超群,但优质生源进入普通初中,进入优质高中的机会更大,且竞争压力相对较小。因此,部分优质学生会进入普通初中就读,实现了优质生源的再分配。 2.抑制盲目择校 随着对教育质量的关注,择校已
5、经成为十分普通的社会现象。面对择校问题,相关部门倡导就近入学。很多家长却仍认为只有上好学校孩子才能拥有一个好未来。拥有良好师资和硬件设施的学校对家长吸引力巨大,部分家长甚至花费高昂的择校费让孩子进优质初中。 分配指标是对教育资源的分配。在推行分配指标政策后,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学校的时候要考虑的不仅是学校的师资力量和录取率,还要兼顾孩子的能力和水平。家长变得更理性,是在寻求一个适合孩子的学校,而不是单纯地花费大量钱财换取一个优质初中名额。分配指标政策的推行抑制了家长的盲目择校问题,同时,也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3.缓解竞争压力 在原有中考体制下,分数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录取率和升学率对于初中影响巨
6、大。因此,在原有中考体制之下,学生和学校的竞争压力都是十分巨大的。学生背负着沉重的考试负担,学校则背负着沉重的录取负担。 学生和学校之间的竞争压力来源于进入优质高中的名额。要从本质上缓解竞争压力,必须破除名额与分数紧扣的现状。分配指标弱化了分数对学生的影响,学生不再紧盯分数,竞争压力有所减缓,开始关注个人发展。指标分配后学校并不需要片面地追求录取率来赶超其他学校,将重点转移到学校办学水平之上。因此,分配指标带来的竞争力缓解使得学生和学校回到原有的轨道上。 4.促进教育改革 中考制度改革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关键点,更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在原来严格按照分数进行录取的中考制度下,受到录取率影响,为
7、在与其他学校的竞争中占据有力的地位,任何学校都无法放松。初推行的政策总存在一些缺陷,在原先中考制度下学校很难尝试新政策,教育改革举步维艰。 初中是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和锻炼个人能力的重要阶段。学校应在初中阶段改革基础教育形式,紧抓素质教育。优质普通高中将 70%的招生名额分配给初中后,初中的压力明显降低,不同学校之间的竞争压力也有所减缓。初中在免去升学率和录取率的担忧之后,工作重心渐渐转移,从片面的追求升学率和分数转变为提升学校办学水平,落实国家关于素质教育的文件,推进基础教育改革。 二、分配指标政策遭遇的挑战 1.优秀学生权利受损 分配指标政策虽保障了普通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却损害了优秀学生的利益
8、。优秀高中招收的学生数量是一定的,分配名额越多,原有按分数录取的初中毕业生人数就越少,这就使得原本可以凭借分数优势进入优秀高中的学生数量减少。原本优秀学生的分数足以进入优秀高中,但受到分配名额政策影响,统招计划紧缩,优秀学生只能进入普通高中。 2.相关政策不到位 自分配指标政策开始以来,政策具体如何实施是大众最关心的问题。目前,分配指标政策相关的配套措施并未细化,无法落到实处。 首先,政策中提及,初中在分配其名额时,名额直接分配给各个学校,名额定向且无法交换。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出现有的学校不够用,有的学校用不完的情况。也就是说目前的指标分配政策中缺少各校指标具体操作的办法。其次,在初中分配名额
9、时提及要结合学生的综合素质考评情况考虑。但在政策中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仅为合格,这是一般学生都可以达到的水平等级。在原本的政策制定中加入综合素质这一项,是为了在学校内推广素质教育。若现有政策中不加强对综合素质的重视,那么指标分配就不能促进教育改革。最后,中考政策将综合素质放到一个较为重要的地位上,其直接与高中招生相关。目前的综合素质考评体系却不完整,部分指标模糊且缺少操作性。 3.家长态度消极 目前的指标分配政策,部分家长持观望态度,部分家长持观望态度,只有小部分家长持积极乐观态度。家长认为当前的指标分配政策改革不具有连续性,波动浮动过大。从 2010 年的 50%到 2012 的 70%,
10、一方面是受益面的扩大,另一方面也是影响面的扩大。这种改变家长和学生难以承受,尤其是那些已经进入初中的学生,沦为“改革的试验品” 。于此同时,指标分配政策每年一变,对于家长而言,冲击来得过快而且无法对未来有所预期,孩子和家庭的未来变得无法预估,家长在对孩子未来的把握和选择时不免出现茫然情绪。 三、完善分配指标政策的建议 作为一项出台不久的政策,指标分配政策存在一些问题可以理解。政策在设计初期更多依靠理论指导,只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依据实际经验及时调整政策,才能使得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1.实地调研 自 2010 年指标分配政策在常州实施以来,已历时三年之久。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已经有所体现,若仅仅居于
11、政策制定者的角度来看问题,那么政策还会存在脱离实际、无法满足大众需求的问题。为了完善指标分配政策,应开展实地调研,就目前政策在常州市内的推行情况了解。抽取常州市内各级各类初高中进行调查,在对家长、学生和学校三者的意见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总结形成修改意见,进一步完善现有政策。 2.加快出台配套政策 指标分配政策作为一个才开始实施三年的政策,现今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配套政策的缺失。当家长和学校遇到疑惑需从现有政策中寻求答案时,却发现没有政策可以查询,这就导致很多问题说不清、搞不懂。因此,在完善现有的指标分配政策时,必须加快出台与之相关的配套政策,使指标分配政策变得更加系统、科学。 3.合理规划指标
12、分配 目前常州市内指标分配占高中统招生比例不断加大,代表优质教育资源的指标是否被合理分配,也是目前家长和社会关注的重点。不少家长和学校纷纷表示目前指标分配政策下有部分指标是被浪费的。常州市未来在完善指标分配制度时,应当从长远发展角度出发,结合目前指标分配政策实施经验,结合初中特色,合理分配指标。 4.加大宣传扩大影响 部分家长和学校对指标分配持消极态度主要源于对政策的不理解。目前,常州市中考政策的查询和解读只有政策内容的陈述,极少有对政策的解读。即使有,也只是教师的表述和网络上的一些解读,并没有专门的官方版解读。为了纠正家长对指标分配政策的错误理解,常州市在未来应将政策宣传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让
13、更多的人了解政策、理解政策。在基础教育阶段追求公平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必由之路,指标分配政策作为均衡教育资源的一个有效手段,在未来必然是会长期贯彻和执行下去的。不能否认,指标分配政策有其积极的社会效应,同时,作为一项新的政策也遭遇了一些挑战,但这些挑战是可以通过一些手段来克服的。在不断地吸取经验、适时调整的基础之上,政策必将变得更加完善,使更多的人在基础教育阶段内接受良好的教育。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李金池,改革普通高中招生制度.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河北省衡水市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基础教育参考,2007 年 07 期 2伍悦生、秦磊毅,普通高中均衡招生对
14、中小学择校现象影响分析兼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J,教育学术月刊,2012 年 09 期 3张涛,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的现实意义与实施要点J,当代教育科学,2008 年 14 期 4陈靓,浅谈台湾的公平教育J,传承,2011 年 31 期 5李欣茹,生源均衡合理性质疑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 年 10 期 6龙安邦、范蔚,我国教育公平研究的现状及特点J,现代教育管理,2013 年 01 期 7李世春,中考招生“指标到校”利弊谈J,中小学管理,2008年 01 期 8中考指标分配公平J,人民教育,2009 年 Z2 期 注解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江苏省县(市、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主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