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龙江省特色旅游开发区发展研究摘要黑龙江省旅游产业正逐渐发展成为全省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而特色旅游开发区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民族文化的繁荣,增加了旅游方式的多样性,促进了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目前,黑龙江省特色旅游开发区特色旅游资源丰富,特色旅游产品多样化,经济总量稳步增长,特色旅游精品线路呈梯次发展,但也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污染环境严重,政策支持和管理不到位,高素质旅游人才缺乏等问题。提出充分利用特色旅游开发区专项经费及补助金,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有效推进黑龙江省特色旅游开发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旅游开发区;特色旅
2、游;黑龙江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3)11-0059-03 作者简介孙晴(1988 -) ,女,黑龙江尚志人,汉族,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政策。 一、特色旅游开发区的内涵及发展必要性 (一)特色旅游开发区的内涵 特色旅游也称特种旅游、专题旅游,是指依托当地特色旅游资源和民俗文化背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性强、主题鲜明,常限于某类具有共同爱好、习俗和愿望的特定群体开展的一种新兴旅游形式。 特色旅游开发区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目前在旅游学界尚无统一的定义,但普遍认为特色旅游开发区是一种新兴的旅游经济发展形式,它集合了观光旅游和度假旅游等多种形式,
3、是对传统旅游的发展和深化,是一种更高级别的旅游经济发展模式。 (二)建设特色旅游开发区的必要性 1 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新兴的旅游形式,特色旅游无论从经济前景还是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讲都具有很高的价值。特色旅游开发区的有效发展不仅有利于加快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还可以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增加财政收入,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扩大社会就业,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2 推动民族文化繁荣。旅游作为文化的载体,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特色旅游为弘扬民俗文化提供了平台,并使其有效挖掘和传承。特色旅游开发区保护和发展当地的传统特色文化、民族风情,依托特色旅游资源开展民俗节庆活动,建设大型的民俗文化村,充分展
4、示民族服饰、饮食、民俗生活情况,在广大国内外游客中推广和传播,将特色旅游开发区的发展与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紧密结合起来,使当地民族特色文化拥有了研究与传承的基地和传播的窗口。 3 增加旅游方式的多样性。特色旅游开发区旅游产品呈形式多样、目的不一、新奇且前卫等特点,种类涵盖特色文化游、特色山水游、特色野餐游、航海游、高校游等,不仅繁荣了旅游市场,增加了旅游方式的多样性,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共同繁荣。 4 促进旅游生态环境保护。2009 年联合国发布报告称旅游业占全球CO2 排放量达 6%,同时预测到 2020 年,全球旅游人数翻倍,全球 CO2 排放量也必然增长。目前,环境保护已成为旅游业持续、健
5、康发展的前提条件。一直以来旅游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要想更好地发展特色旅游就要保持旅游区生态平衡,在保证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使旅游区环境得到保护。实践证明建立特色旅游开发区有利于提高群众环境保护意识,同时提高旅游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保护旅游生态环境。 二、黑龙江省特色旅游开发区发展现状 (一)特色旅游资源丰富 黑龙江省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省份,位于中国东北部,旅游资源丰富,具有鲜明特色,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旅游资源主要具有五大特色:一是冰雪资源。黑龙江省的雪质好、雪量多,降雪期最长可达 140 天,适于建设大型滑雪场的山坡有 100 余处,并且坡度适中,以冰灯、雪雕著名;二是森林资
6、源。黑龙江省森林覆盖率 419%,林地总面积约 19 万平方公里;三是水资源。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嫩江和绥芬河五大水系纵横全省,镜泊湖、五大连池等湖泊水系碧波荡漾,水资源储备丰富;四是边境旅游资源。对俄边境游和跨国游是黑龙江省的特色旅游产品;五是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目前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 565%;其中 10 个世居少数民族(鄂伦春、鄂温克、赫哲、达斡尔、满、蒙、回、锡伯、柯尔克孜、朝鲜族)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 994%,且分布区域广泛,跨越空间大。黑龙江地区是目前我国乃至东北亚地区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少数民族最集中的地区,一些满族村的祭祖仪式中,尚保留着比较原始的萨满教
7、的一些内容,堪称萨满教的“活化石” 。 (二)特色旅游产品多样化 20092012 年,黑龙江省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建设顺利推进,“国际滑雪旅游胜地” 、 “世界冰雪旅游名都” 、 “养生度假天堂”三大旅游目的地形象日益鲜明,丰富多彩的冰雪旅游产品、生态旅游产品向八方来客展现着北国风光的无穷魅力。对国内国外游客需求调查可知, “十二五”期间黑龙江省围绕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的十大板块,重点开发建设了哈尔滨湿地码头、兴凯湖观景平台、林甸北国温泉度假区、五大连池南格拉球山景区、北极村中俄界江豪华游船等颇受广大游客喜爱,这些特色产品都有着共同的特点:充满体验性、参与性、娱乐性和休闲性。与此同时,以
8、城市为中心辐射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继续打造冰雪旅游、温泉旅游、会展旅游、野外旅游等经典旅游产品(详见表 1) 。 三、建设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黑龙江省北国风光特色旅游系统化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旅游产品开发比较盲目,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一些旅游区的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近年来,为促进特色旅游开发区的发展,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相关配套政策逐步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省内特色旅游开发区的发展,但也存在一定的影响或制约因素。 (一)基础设施不完善 旅游交通基础设施落后仍然制约着黑龙江省旅游业的发展。省内、省际间干线交通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通往景区的“断头路”问题仍然非常突出。
9、另外,特色旅游开发区内重要设施建设仍不完善,如景区内公共厕所、标识引导、景区内房屋外观美化设计等仍不健全。同时,区内也缺乏快捷酒店、星级饭店、知名旅行社等住宿餐饮服务机构,造成接待能力较弱,服务档次较低,自然吸纳就业能力和创收能力也较差。 (二)环境污染严重 黑龙江省是自然资源大省,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虽得到很大改善,但很多地方仍存在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尤其对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景区、森林、草原、空气、水源等带来严重威胁。黑龙江省现辖 13个地市,工业废水处理率、烟尘排放达标率、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分别为 920%、900%和 720%。随着黑龙江省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形势愈加严峻,直接影响黑
10、龙江省旅游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政策支持和管理不到位 近几年,虽然黑龙江省将旅游业作为重点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行培育,但政策倾斜不够,资金投入不足,旅游发展专项基金少,在旅游业系列化发展过程中困难重重。对旅游服务部门、企业以及旅游从业人员征税是旅游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旅游税收系统不健全,使得纳税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同时旅游业特别是特色旅游开发区的管理比较混乱,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以费挤税问题严重;二是旅游从业人员构成比较散乱、混杂,对这些从业人员的个人所得税监管不严,漏洞较多。 (四)高素质旅游人才缺乏 面对快速发展的旅游市场,黑龙江省极度缺乏旅游专业人才。部分旅游从业人员素
11、质偏低,缺少中高级旅游管理人才。同时,旅游人才流失严重,高级人才的流失率较高。旅游从业人员能力水平直接反映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其自身的素质、知识、态度和技能直接影响到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印象,从业人员能力不足已经严重阻碍了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四、推动黑龙江省特色旅游开发区建设发展对策建议 (一)充分利用特色旅游开发区专项经费及补助金 近年来,在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建设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专项经费投入逐年增多。由相关部门指导旅游部门与企业利用好每年安排的旅游专项经费,将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特色旅游开发区宣传促销经费和旅游纪念品的研发经费等各项经费公开化、透明化、细致
12、化管理。 可借鉴河北省经验,采取财政补助与以奖代补相结合方式对特色旅游开发区给予补助,专门用于旅游开发区的标识建设(如景区内交通标志牌、景点引导牌、旅游开发区的装饰建设以及景区厕所建设等) 。要用好特色旅游开发区服务部门补助金,并落实到具体单位、具体个人,调动和激发旅游服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有效实施这一政策可以提高景区的接待档次,打造更加舒适和亲切的旅游环境,进一步提高景区吸引力,促进特色旅游开发区更好更快发展。 (二)加大政府财政支持 自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为了拉动内需、促进消费,长三角地区等多个旅游城市都推出了“旅游消费券” ,从南京开始,宁波、苏州、扬州、无锡,包括
13、广州和武汉等地也纷纷加入发放旅游消费券的行列。2009 年 2 月末黑龙江省也开始发放旅游消费券,通过企业让利的途径来实现,并没有依靠政府财政支持,这一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客源,拓展了旅游市场。建议以政府部门名义发放特色旅游开发区消费券,这样不仅可以刺激旅游消费,也可以宣传特色旅游开发区。 (三)加强人才培养 随着特色旅游开发区的不断开发和完善,对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和专业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要鼓励和支持旅游产业的壮大和发展,吸引更多的优秀旅游行业人才;加大旅游教育投入,如各高校着重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人际交流和协调、实践能力等,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加强对一线人员的培训,以职业素养、专业技
14、能和外语水平提升为重点,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 (四)加大宣传推介力度 为了加快发展特色旅游开发区,需要快速地抓住游客的眼球,赢得旅游者的关注,使黑龙江省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成为国内外游客的心仪之地,这离不开政府、旅游开发区、旅游相关行业的大力宣传和支持。一是通过电视台、广播电台、杂志、媒体机构以广告、公益宣传等方式播出和刊印相关宣传内容;二是与国内旅游大省和国外旅游城市合作开发旅游产品,形成合作效应;三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建立黑龙江省特色旅游精品以及网站、微博、微信等客户端,及时有效地发布特色旅游信息,与旅游者形成有效互动。 参考文献 1杨磊黑龙江省旅游人才培养的意义J经济师,2013(1):231-232 2张淑玲促进河北省旅游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J产业经济,2012(4):9-10 3Yvette,RetalResidentsperceptions of casino impacts: A comparative studyJTourism Management, 2010,31(2):189-201 (责任编辑:张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