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包容性增长的企业绿色财务管理范式创新.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943719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包容性增长的企业绿色财务管理范式创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基于包容性增长的企业绿色财务管理范式创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基于包容性增长的企业绿色财务管理范式创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基于包容性增长的企业绿色财务管理范式创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基于包容性增长的企业绿色财务管理范式创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基于包容性增长的企业绿色财务管理范式创新我国经济进入了后改革时代,发展目标是构建和谐社会,绿色经济是一种以经济与环境和谐为目的,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为支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绿色经济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的一体化发展,包含环境友好型经济、资源节约型经济、循环经济的取向和特征,具有包容性增长的发展形式。以包容性增长理念构建绿色财务管理范式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必然选择。 一、绿色经济包容性增长概述 (一)包容性增长的内涵 2007 年,亚洲银行针对亚洲各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不平等状况却在持续恶化这一现实,在“益贫式增长”的基础上,扩展地提出了“包容性增长” 。包容性增长的

2、核心是一种增长模式,除了考虑增长的结果,还考察经济增长的条件、过程、后果以及广泛的社会因素几个方面实现合理包容,注重经济向质量型经济增长、资源节约型经济增长、以人为本的经济增长进行转变,从而实现有效增长的增长模式。 (二)包容性增长的特征 包容性增长是一种全新的增长理念,其主要特征有:一是体现了一种全新的经济增长目标模式。传统的经济增长以 GDP 为核心,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经济,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劳动成本的工业化增长模式,其结果必然导致经济不可持续发展,违背科学发展观。包容性增长向资源节约型增长转变,即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低投入、低消耗、

3、低排放、高效率的资源节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把自主创新能力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主要内容。二是倡导增长过程的公平公正。包容性增长的关键在于经济增长包含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这是包容性增长的显著特征。三是强调增长结果的全新价值导向。包容性增长倡导新的价值导向。强调增长成果共享、民生为本、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以及“国富”与“民富”的相结合的价值导向。同时,包容性增长也强调人本主义的增长,特别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水平,医疗水平,拓展人的发展空间,维护人的发展权利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内容。

4、 二、传统财务管理在经济包容性增长下理财环境的变化 (一)生态环境 企业作为绿色经济的主体,财务管理首要面临的就是生态环境的挑战。2010 年,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了中国生态足迹报告显示,我国在过去半个世纪中,人类发展指数快速增长,人均收入提高了 50 多倍,而人均生态足迹大约增长了 4 倍,我国已经突破了可持续发展的全球人均生态承载力的界限值。如何保证生态系统健康的同时,使发展与生态足迹脱钩,是我国在此阶段必须应对的问题。为降低环境风险和生态稀缺,企业必须建立与环境要求相一致的绿色财务管理战略,科学的向自然资源投资,保护好生态环境,注重在资本配置上向节能减排,保护能源、提高效率方向发展,实现经

5、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二)创新环境 绿色经济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解决环境问题,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制度创新,它以技术创新为支撑并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截至到 2009 年,我国内资企业中开展创新活动的只有 8656 家,占企业总数的 30.5%,设立技术创新研发机构的 8441 家,占企业总数的28.8%。1991-2009 年间,我国大型企业中设有研发机构的比重由 58.9%下降到 28.7%,开展研发活动的比重由 1995 年的 56.9%下降到 30.4%。总体上看,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积累性低,从而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强。其主要原因是企业资金投入不足。随着国家政府导向的技术创新

6、的悄然推进,中国的研发投入将从 2006 年占 GDP 的 1.5%增长到 2020 年的 2.5%,且要降低 30%的国外技术的依赖。科研技术的投资极大的提高了我国绿色技术的发展,使企业在技术上获得了竞争优势。因此,充分利用好国家政府导向的技术创新这一重要发展机遇期,科学利用国家技术创新投入以及企业自身的资金安排来推动企业自身的绿色技术革新,是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另一挑战。 (三)社会环境 企业为降低成本所造成的生产环境恶化,员工利益损害、自然环境破坏和影响人类健康的事件越来越受到公众关注,甚至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例如富士康员工跳楼、三聚氰胺事件等造成的后果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不良社会影响。企业

7、的社会责任问题已经成为当下影响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尤其在各种自然灾害面前,企业无疑成为广大社会公众的众矢之的,万科的汶川地震捐款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负面例子。由于捐款数量与公众的心理预期产生较大的差距,导致万科在资本市场股价从 2008 年 5 月 15 日到 20 日大跌 12%,成为万科近年来最大的一次公共信任危机。随后,万科不得不宣布以 1 亿元资金参与灾后重建,用来挽回公众对企业的信任。李海舰、冯丽(2004)认为“社会资本是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资本所包含的社区关系、诚信、义务工作、社会网络及公民精神等,均属于有效益的价值,是可以参与投资的经济资源,而且这种资源是可以产生巨额

8、回报的” 。李勤(2012)认为,企业对政府和职工贡献越大,企业的每股收益越大;社会责任报告评分越高,企业每股收益越大。因此,企业如何承担更多的企业内外部的社会责任,如何重新面对社会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及认识和界定利益相关者的界限和影响,实现环境、劳动者、利益相关者的共生共赢是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艰巨挑战。 三、传统财务管理在包容性增长环境下的缺失表现 (一)财务目标狭隘 利润最大化目标通常被认为是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现实发展来看,尽管利润最大化原则对推动市场自由和社会财富增长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利润最大化的结果必然导致社会生产规模不断扩张,成本约束被虚化、弱化和狭隘化,以至于资源耗竭、生态恶化

9、,从而在根本上削弱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尤其是技术的创新方面,目前的财务理论与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技术创新的瓶颈,如有形资产、技术资产不能有效地参与利润分配,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中不包括技术资产的内容等。必须建立有利于技术创新的财务管理目标,才能有利于形成一个企业技术创新的财务支持环境。 (二)财务资源观狭窄 物质资源的获取、利用、分配等构成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受资源观的限制,传统资源的配置所关注的效率只是短期效率,忽略了从企业长远发展获得和维持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角度来配置资源。从“利润最大化” 、 “股东财富最大化”到“企业价值最大化”再到“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 ,无疑是认识上的一大飞

10、跃,但他们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缺点:只考虑了财务资本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而忽略了人力资本、品牌资本、社会责任等软资源对企业经营活动的作用。囿于物质资本保值、增值的资源配置不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持续竞争优势的维持。 (三)价值功能弱化 传统财务管理中的价值是从属物质资本逻辑下的价值,在新环境下的价值地位为资本所掩盖。实际上,价值创造作为财务管理的核心不仅要创造经济价值还要创造企业与社会的共享价值。迈克尔波特在创造共享价值一文中指出:创造共享价值可以重新建立战略定位,满足新需求、供应新产品、找到新顾客,通过创造企业与社会的共享价值建立持续竞争优势。而更关键的是,波特教授指出:“由创造共享价值

11、带来的竞争优势的持续性将远超过传统的成本降低和质量改进模式” 。 四、包容性增长下绿色财务管理范式的创新 包容性增长理念提出了三个理论维度:增长条件的包容。包括人的全面发展包容,产业安全、金融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等包容;增长过程的包容。包括对创新的包容、劳动要素的包容和对文化的包容;增长结果的包容。即经济增长对利益和谐的包容,对可持续发展的包容,对伦理道德的包容。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环节,也在打破旧的管理模式,引入包容性增长的三维理念,在改进中得以全面发展,弥补了传统财务管理的缺失,形成了财务管理三维理念,即从资金运动的角度考虑企业增长条件、增长过程、增长结果三个维度的包容性增长,这

12、就是绿色财务管理。其目的是实现企业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认为每一个科学发展阶段都有特殊的内在结构,而体现这种结构的模型即“范式” (PARADIGM) 。范式通过一个具体的科学理论为范例,表示一个科学发展阶段的模式,因此,在经济包容性增长环境下,包容性增长三维理念构成了绿色财务管理范式的主要内容,形成了以古典经济学为根基的财务管理范式由“企业经济单一维度的传统利润观”向“企业、社会、生态三维度包容的绿色利润观”的转变。 (一)传统利润观 在企业经济单一维度的传统利润观下,企业把社会看成是自身创造利润的对立面。企业必须损失自身利益才能对社会有益,承担社会责任是一项

13、被动付出的成本。这项成本占用了企业资源,减少了企业的收益。此外,新古典经济学中将水和空气等重要的自然资源看成是“不稀缺”的公共物品,因此没有价格或者价格很低;将“劳动力”视为企业成本函数当中的自变量,并作为可以同资本进行相互替代的达到利润最大化的工具。这也就使得在利润表中没有体现自然资源利用情况的信息披露,同时也将需要更多包容的劳动力简单化为一项需要严格控制的成本项目。企业将其对社会造成的外部负面影响看成是社会成本且没有必要承担。而政府部门则通过征税等手段将这部分外部成本“内部化” 。这就使得企业通常把外部的法规看成是与企业自身利益相对立的约束,把解决社会问题看成是政府和社团等 NGO 的事情

14、。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经常被认为是为了应对外部压力而进行的一项固定的成本开支。任何过多的消耗都是对股东投资的不负责使用。总之,在传统利润视角下,企业只要创造利润,承担外部强加的社会成本就可以了。企业核心业务的发展,持续的创造利润,减少甚至逃避社会成本是被广泛接受的商业逻辑。 (二)绿色利润观 在企业、社会与生态三维度的绿色利润观下,企业与社会不在相互对立。企业的本质是“契约关系的集合” 。企业的这些利益关联方包括但不限于:股东、银行(债权人) 、员工(管理层) 、经销商(顾客) 、供应商、政府与社会公众。企业的利润就是滋润各利益关联方。 “利”剩余,而“润”则表达了当今所说的社会责任。因此, “绿

15、色利润”可以理解为既对企业维系长远发展有益,又对社会长期繁荣有益的利润。绿色利润具有三个重要特征:一是“绿色利润”仍以“利润”为核心,创造绿色利润的前提是创造利润。因为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创造利润,只有创造利润,企业才能够承担持续创新、创造就业、创造社会财富的经济重任。二是“绿色利润”强调“绿色”作为企业利润价值创造的衡量标准,强调企业、生态与社会的和谐共存。利润和绿色利润的差别就在于,企业在创造利润时,是促进了社会的繁荣,还是增加了社会的成本,创造的经济价值是否大于社会成本。如果企业创造的经济价值给生态、社会创造了持续破坏影响或者无法修复的影响,其利润应该是没有任何价值的。三是“绿色利润”的创

16、造更具可持续性。随着顾客对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公司其提供的产品会在质量、性能、服务、品牌价值等方面区别于竞争对手,给顾客一个具有持久影响力的品牌效应,有利于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总之,在绿色财务管理范式下, “企业” 、 “社会” 、 “生态”彼此支撑,创造了共赢的增长模式。在这种增长模式中,企业不仅实现了自身的商业价值,而且解决了产品、服务与社会、环境问题,实现了经济的包容性增长,绿色财务管理必将成为后改革时代企业生存的战略选择。 参考文献: 1杨波:当代经典论文对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的思考 , 经济与管理2005 年第 8 期。 2刘浩等:完善企业绿色财务管理的若干思考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 年第 11 期。 3崔艳芹:绿色财务管理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 企业纵横2010 年第 3 期。 4刘淑华:碌色财务管理有关问题探讨 ,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 年第 1 期。 (编辑 杜 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