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建设调查与思考.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945962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公路建设调查与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农村公路建设调查与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农村公路建设调查与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农村公路建设调查与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农村公路建设调查与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农村公路建设调查与思考摘要:本文以四川省通江县文峰乡农村公路的建设为例,分析了在实践中改善乡村公路的做法与经验,为破解当前农村公路建设面临的难题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农村公路建设;群众决策;阳光运行;建章立制 在物流、资金流、人才流和信息流高速流动的今天,交通运输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命脉。没有完善的交通运输保障,新型工业化就没有基础,新型城镇化主骨架难以形成,城乡地理壁垒无法打破,城乡统筹难以实现。交通运输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既有其框架内的布局,亦有其框架外的构建,基础意义和先导作用十分明显1。 一、基本情况 文峰乡位于四川省通江县城南部,为通平两县交界处。乡政府设于复兴场,距县城 62

2、 公里,东约 12 公里同平昌县笔山镇相邻,南约 13 公里与平昌县邱家接壤,西约 4 公里、北约 3 公里与铁佛镇濒临,西北隔米家河与铁佛镇相望。全乡幅员面积为 39.9 平方公里,平均海拔 800 米;共辖 8 个村、49 个农业合作社,总人口 13700 多人。该乡地理位置偏僻,群众住居分散,交通闭塞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制约。 近年来,党委、政府充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创新建管机制,不等不靠,狠抓农村公路建设,有效打破了交通“瓶颈”制约,经过新一轮交通大会战,乡村公路通达通畅,运输体系不断完善,初步解决了群众便捷、安全、有序的出行需求,既改善了民生,助推了经济发展。通过

3、多种渠道投资硬化村道公路、新建社道路,现在是村村通水泥路,社社通公路,群众“出行难”基本得到解决1。 二、主要做法 (一)尊从民意,破解群众参与难 一是建设方案由群众决策。村社道路规划设计既考虑群众出行方便,又兼顾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召开群众代表会、社员大会,公开线路方案,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聚集群众智慧。二是宣传发动到田间地头。乡镇主要负责人和驻村干部深入基层,进村入户宣传政策,与群众沟通,与群众算账,疏通群众思想,统一群众认识。召开村社干部会、党员会、群众代表会、院户会、坝坝会,统一了群众思想认识。三是矛盾化解让群众信服。在因修建社道未协调处理好土地、山林补偿而形成的修路“反对者” ,乡党委

4、书记单独面对面与其座谈,合理解决其各项诉求2。(二)多元融资,破解建设投入难。一是主动“争” 争取在外成功人士帮助,为确保水泥路建设有序推进,乡党委与村党支部多次外出对接协调,为全乡村道路建设融资树立了典范。争取项目支持,乡党委政府积极与县级部门对接沟通,争取各类道路建设项目资金,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的原则,整合扶贫开发、国土、水利、林业、农业等涉农项目资金,新建村社道路。二是自主“筹” 。按照“谁受益、谁投资,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原则,坚持以受益村或受益社为主体,采用“一事一议” ,核算修路成本,民主决策各村筹资办法和金额。三是全力“引” 。按照“公司+农户+基地”发展模式,

5、引进企业发展产业与建设农村道路同步推进,既解决了农村道路建设投入难,又实现了基础建设和产业发展同步推进。 (三)阳光运行,破解工程管理难 在工程推进上,每条道路开工前,召开党委扩大会邀请村社干部、群众代表参加,一起就道路建设工期、质量、施工方案等进行专题研究,并落实责任。乡党委、政府与施工队伍签定施工协议,将施工进度、质量等与工程款拨付挂钩,每天安排 35 名乡干部参与建设,根据天气、施工难度等确定当天施工进度,一周一汇总,一月一兑现。在质量管理上,采用包工不包料建设模式,严格实行重大事项群众大会议定、群众代表监督等制度,将材料采购、定价和质量把关等重大事项交给群众,让群众既当“运动员” ,又

6、当“裁判员” 。为确保材料供给,每个村在建设前就由群众代表出面与砂石、水泥供应商签定供货合同;为确保工程质量,每条路都设前后场质量监督员,由 2 名群众代表分别驻守施工前后场,由 1 名乡干部综合协调,使工程建设从材料入口到路面成型始终保持高速、高质。在资金管理上,实行建设资金专户管理,统一支付制度;对群众自筹资金,由村社设立专户,让群众代表自己管理,存折、密码、帐务分开;对专项资金,由乡财政统一管理,实行专款专用。在工程款支付时,严格执行“按进度拨款”和“四到场” 、 “三必签”制度,即乡党委班子成员到场、村四职干部到场、群众代表(57 名)到场、负责挂包路段的乡干部到场,乡党委书记、乡长必

7、签,村支书、村主任必签,群众代表必签3。 (四)建章立制,破解道路养护难 以乡交管站为主体,成立了村社道路养护领导机构,制定了乡村公路管护实施办法 ,实行“三定一保”养护责任制,将建成道路的养护责任落实到村、到社。一是确定责任主体,村社道路养护责任主体为村委会。二是确定养护人员,村委会确定 35 名专门养护人员,村委会为养护人员办理养老保险、预留群众自筹资金作为道路养护专项资金等方式,解决道路养护费用,同时采取专人养护与分段承包义务养护相结合,按建成道路里程、村社人口、每户人口和农户居住地理位置,将道路维修养护就近分解到各户。三是确定养护内容,对边沟进行疏通、对路边杂草进行清除、对路沿带进行日

8、常养护和维修。四是保障道路畅通,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后,日常养护责任人、专门养护人员有义务协助村社和乡党委政府抢险排危,随时保障道路畅通。 三、几点启示 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坚持走群众路线,落实了群众想办的事,办好了群众要办的事,为破解当前农村公路建设面临的难题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一)观念转变是前提 在近两年的农村公路建设中,乡党委政府打破常规,探索创新,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大胆摒弃过去农村公路建设搞发包招业主的定式思维,创新推行不要包工头,只要施工队,坚持群众主体、村社主责、乡镇主导的建设管理机制,理顺了关系,激发了活力,取得了实效。 (二)群众主体是基础 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实行线路村民自议

9、建设机制,把线路选择、资金筹集、物资采购、质量监督、资金管理等重大事项全部交由群众决定,充分激发了群众参与建设的热情,有效凝聚了人心力量,也消除了群众对建设资金使用的猜疑,形成了全民动手、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党政主导是关键 在农村公路建设中,乡党委政府坚持不搞大包大揽,重点抓整体规划、争取上级投入,协调村与村之间土地占用、青苗补偿等具体问题,凡是村社解决不了的事,一家一户办不好的事,交由乡党委政府统筹解决。乡镇主要负责人亲自带队到村、到社、到户,召开会议,动员、组织、引导、服务群众,坚持群众愿意干的事,再难也要上,群众不愿意干的事,再好也不想。党政持之以恒的真心、执政为民的真情和以身作则的示范,赢得了群众的积极响应。 (四)建管并重是核心 坚持农村公路建设速度、质量、安全、效益并重,逐步由建设为主向建管养运并重转变,保障了每条建成的公路随时畅通,解决了群众出行难、运输难,发挥了农村公路对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保障线作用。 参考文献 1覃荣周,李琪, 刘伟, 等. 汶川县水磨镇发展体育旅游的 SWOT分析J. 体育时空, 2013, (4): 100-102. 2秩名. 基于新农村视角的西部农村公路发展研究DB/OL. 丨华网络中京洛阳站: http:/ 2012-07-03. 3梁国华. 农村公路工程项目绩效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 陕西:长安大学, 20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