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让语文阅读教学回归生活“三引”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深入,使人们初步认识到教育是人生的重要历程,与生活息息相关。小学教育不只是升学教育的基础,还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是在为人生的发展奠定基础。那么“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且有“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语文阅读教学更是基础的基础。 一、举一反三善引领,体验阅读实用性 教育家说过:“素质教育就是当你把在学校里所学过的知识都忘了后所剩下的东西。 ”可见当今课改“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也正基于此,说明小学教育不光是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因为知识会遗忘,只有借助知识而融化在生命中的行为习惯,个性品质,爱好特长等智力、能力、毅力才是永恒的终身的
2、。 课程标准在低学段阅读教学目标中指出“要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这就指明语文阅读教学应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学语文,把生活问题语文化,语文问题生活化。基于此,作为人生最基础启蒙教育的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当一个人从初学认知与人交往起,其生活、学习无时不需要阅读。如果一个人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对阅读教学产生厌意,往后随着学习年级的增高,缺陷就越深而导致积重难返,那就是在其人生教育的道路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暗沟,将会严重地阻碍其前进的步伐,甚者还会失足。于是,为师者在施教中务必善于引领,让学生联系日常生活体验阅读的实用性,从而
3、激发阅读的兴趣,增强阅读的自主性。如教乌鸦喝水一课时,可引导学生举一反三从学习比较生活中常用的形近字开始,课中的有“渴”与“喝” ;回顾已学的有“乌”与“鸟” “升”与“开” “于”与“干”等,联系生活实际的有常用数量词“一只” “一个” “一颗”等等。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并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其意思,辨认其特点。然后再创设延伸课外体验生活中实用的情境,组织学用结合的练习。 1.选字填空 例如,吃(喝) ( )茶, ( )豆;只 个 颗 一( )苹果;一( )鸟;一( )星星。 2.联系生活实际谈实用的体会。 在谈体会时,有一生竟能列举了其父在外地用手机发信息,请母往“于山”办事,其母误看成“干山”而
4、前往,闹出南辕北辙的笑话既花钱,又费时,还自讨没趣。该生一句简洁的童言却有效地激起同伴的求知欲,并赢得共鸣 二、因材施教巧引导,感受阅读启迪性 众所周知,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心理学家的研究也表明个性生来是有探究或创造性的本能的。这种本能为后天的创造性的发展提供了生物学的基础。但是个体的创造性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其形式上来说,都不是这种本能的产物,而是后天社会生活的结果。 课程标准中也明确要求低学段学生“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要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同时在新编的苏教版一年级教材中就安排多篇贴近儿童生活,充满童心童趣,又能通过阅读潜移默化接受中华民族传统美
5、德的熏陶,启迪童年时如何学习做人与办事。鉴于此,在当今低学段语文阅读教学中为师者首先务必明确,自己所面对班级上几十号出身有别,个性各异,智商参差的儿童,其阅历如一张白纸。在如何引导其亲身感受阅读的启迪功能时,既不能穿新鞋走老路,也不能光凭本人课改热衷而不顾学生个性差异,片面追求主观的课堂预设,而应当关注学生个体能动性,采取因材施教引导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感受在阅读过程中所引发的某一点思考,决不可贪大求全。例如教一年级奶奶的白发时,在让学生借助拼音读通课文,并完成生字词教学后,随机引导学生结合文中“奶奶,要是我不再让你操心,这白发还会变黑吗?”这句话,并联系各自在家与长辈相处的实情,说一说这时你有
6、何想法?其间学生居然会有“小孩不要任性,别让奶奶操心!” “我真后悔自己经常嫌奶奶煮菜没味道,惹她生气!” “我没奶奶,妈妈嫌家穷又离开家,当我每次向爸爸逼钱买零食时,他都暗中流眼泪。 ”“我家不缺钱,可爸爸经常去赌博害得奶奶头发全白了。 ”“在家里妈妈每晚叫我做作业时,咱俩总会产生顶撞。真不知是谁惹谁生气?”等等想法。教学的启迪目标,教师难以预设,更不能替代。 三、因势利导重引擎,领悟阅读激趣性 叶老曾说过“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咱们可以领受人家的经验,接触人家的心情。 ”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也表明让阅读教学回归学生生活,除了能使学生感受实用和启迪外,还能激发领悟祖国语言文字的妙趣。在传统阅
7、读教学中通常都是从中高年级才开始重视。而当今新课标在低学段阅读目标中就明确指出:要使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 “感受语言的优美” 。其实这两种“感受”的能力和习惯都必须从低年级抓起,决不能等到中高年段来突击。诚然,对低年级阅读只能从字词入手,也无需拔苗助长,以免适得其反。就此而言,为师者在实施课改过程中务必倍加关注,既要反对采用教师包揽的注入式教法,又要反对以追求所谓的“自主”而过于放纵而使学生处于茫然。最要紧的是教师应注重因势利导的引擎。因为一年级学生刚接触阅读,其识字量不多,生活历练不长,认知能力有限。就以一年级陈毅探母为例,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笔者在教学最后环节首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
8、形象思维入手,先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比较,在课本两幅插图中陈伯伯和其母脸部表情是否相同,然后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此时各人的心情,旨在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结果经学生讨论果然能说出:第一幅图中的陈伯伯拉着母亲的手脸带微笑,可以看出他是乐意回家探母;第二幅图中的陈伯伯在洗衣服脸露舒适又入神,又可以看出他诚心孝母。在两幅插图中陈伯伯母亲都是脸带微笑,可见对儿子的孝心很满意。接着再引导学生同桌讨论对文中“母亲说你替娘洗衣服 ”的“替”和“陈毅说我给你洗衣服 ”的“给” ,再联系日常生活的经验,说一说有什么不同?能否调换?结果学生也能顺利地悟出不能调换, “替”在原句里是指不该的,而“给”是指应该的,两字不能调换。只有这样才能真实地反映出母子互爱的亲情与美德。最后再组织趣味性练习:说一说下面两句话中用的带点字不同,意义有什么不同。这条水沟很脏,让我先扫。这条水沟很脏,由我来扫。正因为学生有了前面这个阅读思路作引擎,同样也很快地悟出前后两句分别说明“大家不怕脏,争着扫;很多人都怕脏,不想扫。 ”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安市实验小学南湖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