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柏县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初稿).doc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1947064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1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柏县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初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双柏县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初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双柏县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初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双柏县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初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双柏县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初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双柏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双柏县农业局(2010 年 9 月 13 日)“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在国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我县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稳定任务更加紧迫,科学编制和实施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对于积极适应农业发展形势的新变化,妥善应对新时期农业发展的新挑战,促进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根据省、州、县党委、政府关于编制“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安排部署和双柏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双柏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双政通

2、200912号)要求,遵照省、州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双柏县农业局(畜牧局)特组织编制本规划提纲。一、“十一五”农业发展基本情况(一) 、 “十一五”农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十一五”期间,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州农业(畜牧)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全县农业系统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脚踏实地,务实创新,围绕增收调结构、依靠科技增效益、培育龙头建基地、开发特色拓市场,突出产业发展重点,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科技为支撑、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2组织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和全县农民奋力开拓

3、,夯实农业基础,逐步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订单农业、特色农业,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培育和开拓农牧产品市场,强化高新技术和适用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思路、新途径、新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1、粮经生产持续稳定增产2009 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 5.7312 万吨,比“十五”末的 2005年的 5.2774 万吨增 8.6%,农民人均占有粮食 409 千克,比“十五”末增长 8.78%。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年,2009 年全县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 129827 万亩,比“十五”末的 2005 年的 123020 万亩,增 5

4、.53%。粮经比例从 2005 年的 64.7:35.3 提高到 63.3:36.7,结构进一步优化。2、畜牧业基地建设成效突出2009 年,全县畜牧业产值达到 38099 万元,占第一产业总产值的 42.97%,比 2005 年增加 19481 万元,增 104.64%;大牲畜存栏 92625 头,比 2005 年增加 1044 头,增 1.4%;生猪存栏 184820头,比 2005 年增加 16709 头,增 9.94%;羊存栏 171313 头,比2005 年增加 6642 头,增 4.03%。3、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到 2009 年的 4 年间,全县通过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工程、

5、中低产田(地) 、高稳产农田建设工程等项目建设,共建设高稳农田建设 3.14 万亩、基本农田建设 0.99 万亩,共建成三面光渠系246 件,长 447.87 千米。组织实施农村能源沼气建设项目完成项目投资 1552.1 万元,完成“一池三改”沼气池建设 5000 口。共组3织实施村容村貌整治工程项目 13 个村,投资 161.66 万元。进一步加大人力、物力投入,改善畜牧基础设施,猪舍改造、良种引进、粪污处理、疫病防治等工作进一步加强,标准化养殖小区、示范村、示范户、改良点建设稳步推进,示范带动作用较好,各乡镇项目站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畜牧业发展载体不断增强。通过大力开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

6、了农业生产生活条件,为农业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基础。4、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积极推进一是茶叶产业稳步发展,增效明显。到 2009 年底,全县共有7 个乡(镇)发展茶叶生产,有茶园面积 13480 亩,有大小茶厂35 个,有加工厂房面积 12326 平方米、各种加工、修剪机械 172台(套),有茶农 1268 户,全年共产干茶 20.65 万公斤,产值976.59 万元,亩产茶 17.4 公斤,亩产值 823.15 元;每公斤单价47.30 元。与“十五”末的 2005 年比,茶园面积增加 1432 亩,增11.88%;产量增加 15.01 万公斤,增 266.13% ;产值增加 574.29万元,

7、增 142.75%。2009 年在各级各部门的努力和白竹山茶业有限公司的培育和带动下,白竹山一带的 5 个小茶厂和部分茶农的茶叶资源进一步得到整合,形成了以“白竹山”品牌为主的茶叶系列产品一体化的经营格局,茶叶品牌、精深加工、包装、经营等方面呈现出规范化、品牌化、市场化的良好发展势头,白竹山茶厂被列为楚雄州茶叶生产的重点龙头企业、优质生态茶叶的重点主产区,所生产的茶叶产品获得云南省无公害农牧产品认证、国家级无公害农牧产品认证,目前,全县已获得无公害茶叶认证3 个、绿色食品茶叶认证 1 个,取得 QS 认证的茶厂 3 个。全年生产无公害茶叶 11.047 万公斤,与上年相比增 6.2%,产值 6

8、76.634万元,与上年相比增 4.6%;生产绿色食品茶 5.426 万公斤,产值678.25 万元。二是蚕桑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到 2009 年底,全县共有桑园 10309 亩,桑园投产面积 1975 亩,全年产鲜茧 4.57 万公斤、产值 97.47 万元;养蚕户户均收入 2620.16 元, 500010000 元的有 34 户,10000 元以上的有 13 户。与“十五”末的 2005 年比,桑园面积增加 6094 亩,增 144.58%;投产面积增加 649 亩,增48.94%;产茧量增 1.54 万公斤,增 50.83%;产值增 48.98 万元,增 101%。同时,于 2007 年

9、引进了一家蚕桑生产龙头企业,加大扶持蚕桑生产,进一步调动了各级各部门发展蚕桑产业的积极性。三是逐步扩大早青豆类推广种植。不断总结经验,打好时间差,突出“早”和“优质” ,逐年扩大早青豆类种植。2009 年以大庄为中心带动妥甸、法裱发展早青蚕豆种植;以安龙堡为重点,带动法裱、爱尼山发展早青豌豆种植,全年共种植早青蚕豆 15505 亩、早青豌豆 4611 亩。四是冬早蔬菜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大。以绿汁江、马龙河沿岸为主,充分利用当地低热河谷地区的热量资源,引品种、抓示范,加大冬早蔬菜种植,大力发展“短、平、快”经济作物。2009 年,全县共组织冬早蔬菜种植 32037 亩,比 2005 年增加 189

10、39 亩,增 144.59 %。五是抢抓机遇,努力抓好葡萄酒城建设基础工作。按照州政府建设“中国西南国际葡萄酒城”的精神和安排部署,我县葡萄酒城建设总体规划是种植葡萄 60700 亩,规划建设酒庄两个,规划建设一个葡萄酒加工厂(酒厂) ,厂址初选在妥甸镇西城社区吴家箐水库旁,面积 202.5 亩。目前已完成了葡萄种植用地前期调查规划、葡萄酒庄建设项目用地规划、已完成酒庄公路、水、电初步规划,完成“双柏中国西南国际葡萄酒城”三维影视宣传片拍摄工作。55、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突出特色优势,深化企业改革,不断加大扶持力度,绿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壮大。2009 年,妥甸酱油厂实现产量

11、800 吨,产值 850 万元, 与上年比,产值增加 100 万元,增11.76%;白竹山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产量 58 吨,产值 488 万元,与上年比,产值增加 107 万元,增 28.08%;粮食储备有限公司实现产量 3578 吨,产值 707 万元, 与上年比,产值增加 424 万元,增 256.97%;2007 年引进的良源茧丝绸有限公司 2009 年实现产量 46 吨,产值 450 万元, 与 2008 年比,产值增加 300 万元,增 120%;粮食储备有限公司实现产量 3578 吨,产值 707 万元, 与上年比,产值增加 424 万元,增 256.97%;金丰种子有限责任公司

12、 2009 年实现产量 200 吨,产值 700 万元, 与 2008 年比,产值增加 440 万元,增 169.23%;2009 年引进的昆明好宝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双柏分公司,已在大庄镇杞木塘村委会开展有机蔬菜种植试验示范 5 个品种、共 20 亩,目前长势良好,为我县今后发展有机绿色农业进行了有益尝试。6、农机化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到 2009 年,全县拥有各类农业机械 5839 台(件) ,农业机械总动力 12747.69 万瓦特。2006 年以来,全县新增拖拉机 810 台,其中大中型 296 台。2009 年农机作业面积 23.01 万亩(次) ,比“十五”末的 2005 年的 8.41

13、 万亩增长 57.6%。7、农业科技推广不断深入“十一五”期间,全县农作物新品种引进推广工作不断加强,良种覆盖率稳步提高,2009 年玉米良种覆盖率达 100%,水稻良种覆盖率达 95%以上。农业科技推广工作进一步深化, “十一五”6期间共推广水稻双龙出海 108828 亩,旱育秧移栽 36975 亩,抛秧移栽 11249 亩,水稻多样性混栽 10680 亩;推广地膜包谷 31307亩,杂交包谷 205709 亩,立体间套种 92227 亩,容器育苗移栽27531 亩;推广田麦条播 34366 亩,地麦条播 8506 亩,机播小麦19909 亩,小麦高产示范 33919 亩,蚕豆三盖 1409

14、57 亩,蚕豆条点播 186012 亩;推广优质油菜种植 70234 亩,冬早蔬菜 186753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 40 万亩,受益农户 0.8 万人,通过节本增收,直接为我县农民增加收入 300 多万元。实施 以水稻、玉米、小麦专用复合肥为主的平衡施肥技术示范、推广 135000亩。 共完成电脑农业专家系统示范推广面积 139206 亩, 完成 “沃土工程 ”示范中心样板 12000亩,辐射带动 21000亩,桔杆还田 50000亩,大小春施用农家肥 1.94万 kg,种植肥田(地)豆科作物 68450亩(含小春作物) 。 “十一五”期间,病虫草鼠害总发生面积 155.46 万亩次,防治

15、216.36万亩次;年平均发生 38.864 万亩次,防治 54.09 万亩次;化学防治面积年平均 24.3 万亩次,占年防治面积 54.09 万亩次的 45%;生态调控、农业防治综合防治 119.16 万亩次,占防治总面积216.36 万亩次的 55%;年平均指导病虫草鼠害防治面积 54.09 万亩次,挽回粮食作物损失 1457.94 吨。全县有专业化应急防治队伍8 个,队员 100 人。农作物良种育、繁、引、推力度加大,高产创建和规范化栽培有了新的突破。农业科技措施的推广应用,促进了农业效益的提高和产量、产值快速增长。8、其他职能职责全面履行一是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民负担监督

16、、农村资产财务管理和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三项工作正常有效开展,会计委托代理工作进展顺利,至 2009 年底,全县已对 84 个村委7会和 384 个村民小组的财务实行委托代理,村委会财务委托代管率达 100%,村民小组财务委托代管率达 25%。共代管农村集体资金 1007 万元,固定资产 2223.1 万元, 8 个乡(镇)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机构实现电算化管理。 “十一五”期间,争取省级财政扶持 8 个集体经济项目和 2 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项目,共争取资金 90 万元,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集体资产得到保值增值。全县组织指导流转土地 3200 亩,规模经营面积最高达 520 亩。二是农业执

17、法监管力度加大,农民利益得到维护。抓好农资市场监管,积极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严厉查处违法生产销售假劣农资行为。 “十一五”期间共开展农资从业人员培训 14 场次,培训人员达 1100 人次,组织各类宣传 38 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近 30000 份,粘贴标语 331 条,组织现场咨询活动 31 场次,现场咨询活动咨询人数 22360 人,进村现场咨询活动辐射人数近90000 人。共出动执法人员 445 人次,对全县 460 个企业单位和102 个市场进行检查整顿,发放农药宣传资料 5245 份。累计抽查农药经营户 139 户,抽查农药品种 382 个,共查处违法经营农药案件 29 件,

18、罚没款 13282.50 元,收缴农药 196 千克。累计出动执法人员 542 人次,出动车辆 132 辆次,检查种子经营户 716 户次,整顿 598 户次,发放宣传资料 8500 份;扦取留样备查样品 124 份,立案查处违法经营种子案件 2 起,没收种子 202 公斤;共出动执法人员 455 人次,发放宣传资料 4900 份,整顿化肥市场 58 个次,检查化肥经营户 205 户次,清理登记化肥品种 15 个。切实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防止农民负担反弹,认真贯彻落实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制度,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引导农民自愿筹资投劳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开展各种形式的农机8安全

19、宣传教育和安全检查活动,强化农机安全执法,有效遏制了全县重特大农机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三是农牧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工作扎实推进。不断加大新技术、新农药的推广,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大力施用有机肥,努力做到培肥耕地、促进农业生态良性循环、降低生产成本;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推进放心食品工程。自 2007 年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以来,每天对县城农贸市场的蔬菜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及时发布农产品检测信息,引导消费者购买放心农产品。畜牧部门每天对县乡市场销售的肉类产品进行检疫,杜绝问题肉类产品上市危害消费者健康。四是农业信息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双柏县电脑农业信息网”农作物电脑农业专家

20、系统不断完善,完成 85 个村委会的相关数据 23120 个,完成 11 个农作物数据库相关数据11582 个。 “双柏县农业信息网”改版后于 4 月 10 日正式开通运行,到目前已发布、转载各类信息 1886 条(篇),访问量达 840000 多次,2009 年在全省考核中名列第二名;“数字乡村网” 的信息发布、更新工作全面完成。五是农业教育不断发展。充分发挥县农广校和县农机化学校的阵地作用,开展农职业教育,“十一五”期间,按照科技兴农的工作思路,广开办学门路,县农广校共开办 5 个教学班,招生 240 人。农机化学校采取灵活机动、方便学员的办学等方式,“十一五”期间,共举办拖拉机驾驶员培训

21、班 18 期,培训 1267 人(次)。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机构共举办培训班 92 期,培训 7667 人(次),实现转移就业 6962 人,其中省外1508 人。“十一五”期间,各农技推广机构共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6154 期,培训农民 400128 人次。(二) “十一五”期间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9“十一五”期间,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虽然近年来通过争取上级支持,我县不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但从总体上看,绝大部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带病运行或不能正常运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

22、业发展受到资源约束,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少,中低产田地占耕地的比重大,单产水平低。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降雨分布不均匀,冬春干旱,夏秋雨涝,水资源有效利用率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全县畜牧养殖场所基础设施整体水平差,离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要求差距大。2、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低。农牧产品加工、营销龙头企业数量少,市场信息不畅通,农民种养规模小、分布零散,管理粗放、产品品质低,数量少,市场竞争能力弱。多数农牧产品主要以单一原料和初级产品生产为主,精深加工层次低,技术创新能力弱,产业链短,产业集中度不高、关联度低,对农户的带动能力弱,辐射面不广,龙头企业薄弱,与农户之间的利益的联结机制不完善,难以形成比较稳

23、定的产销关系,缺乏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知名农牧产品品牌,抗御风险和开拓市场的能力弱。3、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县、乡种植业、畜牧业、农机科技推广部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活,科研技术推广与市场的需求结合不够紧密,科技推广体系建设与新形势的要求不相适应。4、农业标准化应用程度低,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影响。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受经济发展影响和制约,农业标准化应用10程度低,农牧产品安全生产意识弱,农业生产粗放,化肥、农药和其它农业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使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到影响,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突出。5、农业投入环节薄弱。一方面,由于我县经济结构单一,财政收入增长乏力

24、,自给率不足,支农投入增幅减缓。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实力不强,农民收入水平不高,而农业的自我积累和多渠道投资的能力都比较弱,对财政的依赖程度较高。二、双柏县“十二五”农业发展环境分析(一)有利因素分析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全局出发,描绘了我国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宏伟蓝图,制定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党中央、国务院顺应时代要求,遵循发展规律,与时俱进加强“三农”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战略部署。提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强化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不断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坚持多予少取放活,不断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坚持市场取向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坚持改善民生,不断解决农民生产生活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农业和农村发展呈现出难得的好局面。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国家进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继续扩大内需、对农村实现了税费改革、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对部分地区农民实行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将极大地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就周边环境分析,国家推进产业向西部转移政策的实施,为我县发展绿色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