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国养老模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947182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中国养老模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议中国养老模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议中国养老模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议中国养老模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议中国养老模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浅议中国养老模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老龄化问题日益加剧。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最大特点是“未富先老” 。所以,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是党和政府以及各个涉老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与紧迫的课题。 关键词:中国;养老模式;浅议 中国养老体制运行十多年来,对深化改革,维持社会稳定,实行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由于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养老制度时间不长,本身还不是很成熟,而快速的老龄化又给我国的养老体制带来了新的问题,也是党和政府有关部门和各个涉老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性与紧迫性课题。 一、中国养老模式的现状 家庭养老,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首选的

2、养老模式。随着城市化和人员社会流动的加快、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实施造成的少子化,导致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而且现代青年价值观及生活方式的变化, “事业人士”、 “孝顺子女”两种角色的冲突和博弈,也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对“居家养老”模式的排斥。于是养老方式也出现了新的变化,部分老人经济条件的变化和自主意识的增强,兴办养老院等各种“社会养老”模式也逐步发展起来。从发展来看,当前我国养老机构及其设施与此相距甚远。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养老模式单一,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1.我国养老模式单一,以家庭养老为主。我国虽然已经形成了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和大中型企业区域养老几种养老模式,但从整个社会来看,仍是

3、家庭养老居于主导地位,其他养老模式的实际功效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尤其是在我国农村地区大多数老人都选择在家养老。 2.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养老功能逐渐弱化。一是家庭规模小型化,子女负担大。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执行,传统的大家庭结构逐渐破裂。 “421”型家庭结构日益普遍化,许多家庭肩负着抚养四位老人的重任。二是家庭养老照料主体缺失。目前,我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 50%,农村留守老人占农村老年人口 37%,家庭照料丧失了核心主体。三是现行家庭养老模式缺乏关怀。随着空巢家庭的增加,传统价值观念受冲击,独生子女成为家庭中心,造成了家庭代际伦理上的缺失,忽视了对老人精神上的关怀。 (

4、二)养老服务机构供给不足,养老方式缺关爱 1.我国养老服务机构供给不足,供需矛盾突出。一是我国养老服务机构数量不足。按照国际上 5%的老年人要利用养老服务的经验,我国养老服务机构供需失衡问题十分突出。二是我国养老护理服务供给不足。据统计,我国失能老人已经达到 3000 多万人,需要护理员 1000 余万人,目前全国养老机构专业护理人员仅有 30 余万人,而取得护理证的不足 5万人。 2.养老服务水平质量有限,养老方式缺关爱。一是从服务模式看,许多养老服务机构直接套用其他行业的服务模式,如“宾馆式” 、 “俱乐部式”服务,与老年群体所需完全不相适应。二是从服务项目看,许多养老服务机构仅从吃、穿、

5、住等基本方而提供服务,缺乏对老年群体精神上的慰藉以及文化娱乐上的供给。三是从服务水平来看,养老机构缺乏专业人才,养老机构受人员素质影响,容易忽视老龄人的心理。 二、我国养老模式必须多元化发展 (一)构建“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的居家养老服务”机制 所谓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在家中居住,由社会及社区提供买菜、做饭、洗衣服、洗澡等服务。这种新型养老模式既解决了养老院亲情淡泊的问题,又解决了传统家庭养老服务不足的难题,是养老模式的“第三种选择” ,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目前,中国一些城市建立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推广社区服务热线和老年人 GPS 定位系统。有的地区为老人安装呼叫系统

6、,在家用电话上设置“一键通” ,让老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送水换气等家政服务。由此可见,社区服务或称社区养老其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服务人员上门为老年人开展照料服务;二是在社区创办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日托服务。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社区养老服务完善与否决定着居家养老制度实施的成败。 然而,一方面,由于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养老制度时间不长,本身还不是很成熟,而快速的老龄化又给我国的养老体制带来了新的问题。另一方面,从总体情况看,我国社区养老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服务与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例如,组织少、规模小,服务的项目比较简单,特别是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方面的服务还十分欠缺

7、。而专业的居家老人健康护理更是空白。具体而言,一是养老服务队伍的职业化建设滞后从岗位职责和专业技能看,我国现有养老服务队伍远不能适应快速老龄化的社会现实需求。最突出问题是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同时,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较低,专业水平、业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不能有效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二是社会养老意识不足。由于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不长,对人口老龄化将带来的挑战尚未得到充分认识,在应对老龄化的举措上缺乏统筹,也对未来老龄化挑战缺乏准备,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战略地位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对人口老龄化社会发展方式的认识还不深入,应对老龄化问题的政策主要集中在老年人口养老问题上;缺乏对就业、抚养负担、代际公平等

8、与劳动力供求和接续等政策安排;缺乏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推动老龄产业发展、促进健康老年群体收入,挖掘二次人口红利的政策。三是老年工作评估制度没有建立,难以对为老服务的效果、效率进行质量评估。所以,构建“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的居家养老服务”机制,是我国养老模式的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建立健全社会养老机制 与居家养老相比较, “社会养老”模式可通过把老人集中到各种养老院“集体”养老,解决家庭养老人力资源不足的矛盾,但社会养老也有不少问题。近些年来,我国在推进机构养老的过程中,已形成了国家或集体兴办、集资兴办、政府与非营利机构联办、民间资本兴办等几种投资经营模式,这些投资经营模

9、式正在探索和实践过程中,已经建成运营的养老机构。 1.创建星级老年活动中心。要按照星级老年活动中心标准,改变过去单一搓麻将现象,设置电视、聊天、健身、棋牌等多种活动项目,组织老年人学习政治时事,开展各种趣味性的文化娱乐活动,吸引老年人融入其中,参与社会活动,从而消除孤独寂寞感。 2.成立老年文体组织。各村(居)都要成立老年人体育协会,与老年人协会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组织广大老年人参加门球、气排球、健身球等各种文体活动,丰富老年人生活,锻炼老年人体魄。经常组织开展小型文体比赛,促进群众性老年文化活动的开展。 3.设立老年电大教学点。老年电视大学是没有围墙的大学,广大老年人都可以参加学习,学习党的方

10、针政策,学习新的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养生保健知识,既增长知识,又能消除孤独感,丰富晚年生活。因此,各级政府要在财力、物力上大力支持当地老年大学的工作,就近设立教学点,争取更多的老年人参加学习。各教学点要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在课前、课后开展各种趣味性文体活动,组织学员外出观光,调动学员积极性。 4.建立有效机制,帮助生活困难家庭解决经济困难。必须建立救助机制。对无生活来源、长期患病、久治不愈、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且符合定期救助或低保条件的老年人特别是“空巢老人” ,政府部门要及时把他们纳入救助对象,给予定期救助或享受低保待遇,对低保边缘的困难老人,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给予及时的救助,以保障他

11、们的晚年基本生活。同时,要倡导社会各界救助困难老人,与困难老人结对帮扶。继续发扬农村邻里相帮的好传统,最大限度地挖掘村民的互助潜能,提高他们的互助意识和互助水平。必须建立居家养老政府补贴制度。 三、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 由于目前我国是“未富先老” ,养老要承受巨大的财政负担和人力资源需求的双重压力,这就要求我国既不能单纯实行“居家养老” ,也不可大范围推广“社会养老” ,而必须创新养老模式,走多元化养老之路。于是类似于“以房养老” 、 “异地养老”等养老新模式就应运而生,不断适应国人多样化的需求。综合考虑我国养老的经济实力、人力资源、文化传统及亲情、空间、服务和需求等一些因素,建议我

12、国应建立以“居家养老”模式为主、以“社会养老”模式为辅的“双轨” 、 “多元”养老体系。 1.调结构保增长,夯实养老经济基础。结合我国人口老龄化契机,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老龄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向资本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转化。把发展老龄产业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机遇,开拓老年消费市场,引导、规范民间资本,社会资本,甚至是外资进入老龄产业,加强竞争,提高行业水平,制定发展老龄产业的优惠政策,满足老龄人口各种社会物质文化需求。随着人口老龄化浪潮、人口红利消亡的过程,积极转变经济结构,走资本、技术型产业道路。 2.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夯实养老经济基础。我国人口老龄化明显落后于经济发展,如何摆脱“未富先老”的

13、困境,首先在于发展经济,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为我国养老事业提供强有力的经济基础。在人口老龄化高峰期到来之前,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才能把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保障老年人享受到更多的国家福利,促使养老保健得到保证。 3.加强“孝道”文化宣传,提高民众家庭养老意识。家庭养老是我国的传统养老模式,尤其在农村仍占主要地位,老年人最根本、最重要的是靠他们子女亲人的关爱。各级政府要大力倡导敬老养老之风,弘扬传统美德,表彰敬老养老先进,谴责不尽孝道行为。让“家家有老人,人人都要老”理念深入人心,使子女应承担的赡养和照料老人的义务落到实处。要采取一些优惠政策,鼓励子女与老人同住,如建房时首先要考

14、虑安排好老人的住房,给照料老年父母的子女每年增加几天假期等。当然,我们强调家庭养老,其主体内涵是子女尽到赡养的义务,而在养老形式上正日趋多元化,不能简单地将“居家养老”看作是家庭养老,或将“敬老院养老”看作是社会养老,因为两者只是养老的形式问题,而并没有说明养老的支持来源。在子女恪尽赡养义务的前提下, “分而不离”也是另一种日趋流行的家庭养老模式,但要教育分住的子女“常回家看看” ,帮助父母做点家务,沟通情感,照料生活。此外,要在各中、小学开展孝敬主题教育活动,从小培养孝敬父母以及尊老、敬老传统美德。 我们必须正视目前落后的养老结构,努力推动养老事业的变革,使养老机构经营和管理体制提升,机构运作模式不断创新,进而提高公共资源的利用效果。要知道,精干、高效、专业的养老服务机构,一旦进入良性循环机制,它对于扩大消费、增加就业具有重要影响,是新的 GDP增长点,这要远比以低水平重复建设、用钢筋水泥来拉动 GDP 实际得多,也有意义得多。我们的政府与社会应该从更深层次的层面,主动积极地认识、研究、解决养老事业的发展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