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孙立平:重新凝聚改革共识“各级政府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授权作恶中国已经沦为与法治格格不入的国家,现在中国的问题不是法律健全不健全、有没有被执行,而是政府还能不能在法制轨道上运转的问题如果错过和历史切割的机会,国家必将在几年内出事。 ” 这是社会学家孙立平在国内某知名媒体举办的“2013:预测和战略”年会上发出的盛世危言,一如既往,铿锵有力。 孙立平向来不惮于言体制之弊,他对中国问题透彻的解读常让人有醍醐灌顶之感,他担心社会溃败,忧虑转型陷阱,害怕权力失控,他甚至说, “改革这个词已经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多年来,孙立平笔底纵横,充溢着坚实的学识和忧国忧民的情怀,而这,正代表着一个学者的良心。
2、 从书斋走出来 孙立平 1955 年出生于辽宁,1978 年考上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学习,后来又考上南开大学社会学专业班。1982 年,孙立平开始到北京大学执教,2000 年,转入清华大学。 履历写到这里,孙立平还是一个书斋里的知识分子。那段时间,他出版了若干社会学著作,提出现代化的时序模式、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等概念和理论,虽在公众视野中影响力有限,但也展露出了出众的理论创新和概念制造能力。 之后,他的研究兴趣转向了中国社会的结构变迁,并开始在媒体上连续发表随笔,介入公共话语。他的文章客观地呈现 1980 年代以来至1990 年代末各社会集团的分化和利益分配格局的调整,对中国社会转型的态势有深
3、刻的分析。 2002 年,他的90 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结构演变的新趋势长篇研究报告问世,接着又陆续推出数部著作,引起强烈反响。他提出的“断裂”“失衡”等词语,成为了描述这个时间段中国社会极有生命力的社会学概念。 而后,孙立平的关注步步深入,从描述社会转型的轨迹到思考转轨中所发生的问题的根源,维护转轨期间的社会生活底线,守望沦落的家园。他追问,何以经济势力导致了政治参与权利的不平等?为何有权有势者始终有权有势,而穷困者不断绝望?为何重刑的从轻使用要从权势者开始而造成“法律剪刀差”的出现? 他对社会保持着长期的广泛关注,视野涉及到诸多方面,面对转型中国发生的各种问题,他及时表达自己的看法,并有着相当
4、独到的见解。而他的文字总是浅显易懂,朴实温暖,但是又针针见血,鞭辟入里。在孙的博客上,有人形容, “他的文章虽然轻松,但读后的思考却很沉重。” 坚守社会底线 孙立平曾经这样描述中国的社会结构:过去是一个金字塔的结构,每个人都在金字塔中,地位有高有低,但是都是这个结构的一部分。可是现在是马拉松,每跑一段都会有人掉队被甩出去,被甩到结构之外,成了失去意义的人。 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问题,已经开始构成当今中国诸多社会问题的基本背景, “结构固化,权力失控,赢者通吃,弱者无路”已经越来越明显。于是,对残酷现实的忧虑,对底层穷苦人民的关怀,渗透到孙立平一系列理论构建之中。 早在 2002 年,孙立平就提
5、出“断裂社会” ,并指出权贵资本主义下的既得利益集团会形成一种“我们”与“他们”的区分或区隔。随着这道裂痕的加深,他提出要警惕“上层寡头化,下层民粹化” 。 2012 年初,题为中等收入陷阱还是转型陷阱?的研究报告发布,孙立平在这份报告中指出,中国真正的陷阱并非中产阶级收入陷阱,而是社会结构定型之后形成的转型陷阱。当今社会之所以沉闷,正是因为社会结构固化后,社会活力下降。 “社会定型之后,上层社会拥有各种资源,最关键的就是权力和资本的结合,这些年又加了一个金融手段,非常要命,这使得资源集聚的速度大大加快。 ”改革遂逐渐被利益集团绑架。 孙立平强调,当扭曲改革的机制逐渐形成,一些旨在促进社会公平
6、的改革措施,往往在实践中收到的是不公平的社会效果, “说得直白一点,谁是穷人谁是富人已经大体确定下来了” 。 重拾社会进步理念 和许多公共知识分子一样,孙立平也是一个爱谈问题的学者,他毫不含糊地撕扯中国的华丽外衣。 而另一方面,他却坦承,自己“一直是一个短期的乐观主义者” 。 他极力批判稳定压倒一切的思维定势,他认为社会还不至于“乱” ,统治阶层没有必要草木皆兵。因为“基于利益的冲突是理性的冲突,是可以用谈判、妥协、讨价还价的方式解决的,演变成足以造成大规模社会动荡的因素很少;而体制仍然还有力量,掌握大量的资源,至少拆东墙补西墙的力量是很强的” 。 十八大之后,孙立平再次振奋起来,他认为“改革共识正在重新凝聚,改革动力又出现了” 。这是“老路子”行不通之后的新共识,不是简单的“深化改革”或“改革攻坚” ,而是“改革再出发” 。 他略带自嘲地说:“我们这代人可能很可耻,只能靠发展梦来填充空荡荡的灵魂与人生。 ”中国需要进行一场社会进步运动,建设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 “这是凝聚变革共识,形成变革动力,超越左右分歧的重要基础” 。 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问题,已经构成当今中国诸多社会问题的基本背景。孙立平,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社会发展、社会结构变迁和口述社会史。代表作有社会现代化 “过程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国家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 断裂 失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