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居民储蓄影响因素变迁研究摘要:影响居民储蓄的因素千变万化,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例如,金融市场、货币政策和政府调节、以及不同个体的生活环境,背景,经历,价值观等都会对居民储蓄行为产生影响。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主要变迁因素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储蓄利率、物价水平、社会消费风气、未来预期和生命周期。要改善我国居民储蓄的现状就必须要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制,保持适当的利率水平,稳定物价水平,增设银行储蓄网点。 关键词:居民储蓄;变迁因素;未来预测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5-0076-03 一、研究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
2、济发展迅速,国民收入不断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储蓄率也在不断提升,因此很多学者就影响我国城镇居民储蓄的原因做过很多研究,但是分析的差异很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确实在当今社会,经济所涉及的概念很广,任何一种理论或模型都会导致不同的看法和分析。目前较为普遍的观点是,储蓄水平主要受居民可支配收入、未来预期收入、通货膨胀率、储蓄利率、消费者支出、收入分配、居民贫富等情况影响。 例如,戴有根在论文家庭储蓄影响因素分析 (1991)中阐述了影响家庭储蓄的主要因素,包括收入、价格、利率、社会消费风气、心理预期、金融资产规模和结构、个人及家庭的生命周期、商品生命周期、储蓄服务工作水平和储蓄所网点建设等九个
3、方面。陆佳怡的论文浅析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因素 (1991)指出,居民消费物价水平、收入水平、利率、证券市场对资金的吸纳程度等因素都会对居民的储蓄水平有一定的影响。胡瑶在我国城镇居民储蓄影响因素分析 (2009)一文中认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一年期储蓄利率、通货膨胀率、城镇居民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等因素都会影响居民的储蓄状况。欧阳文辉和徐佼在我国居民储蓄变动的影响因素及实证分析 (2008)中则详细分析了居民可支配收入、利率、通货膨胀和通货膨胀预期这几大因素对储蓄的影响程度。林薇在我国城乡储蓄影响因素分析及政策建议 (2007)中,综合分析了名义利率、居民可支配收入、上期储蓄、通货膨胀、
4、股票市值和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对当期储蓄的影响。 由此可见,影响居民储蓄的因素千变万化,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尤其是不同个体的生活环境,背景,经历,价值观念都会对其储蓄行为有所影响。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影响国内居民储蓄几个重要因素,并且较为客观地对这些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二、影响储蓄的变迁因素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居民储蓄水平很大程度上受到居民可支配收入、储蓄利率以及物价水平的影响,但是果真如此吗?下文将就这个几方面的问题进行具体探讨。 (一)居民可支配收入 居民可支配收入泛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家庭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是总收入中扣除应缴纳
5、的所得税和个人交纳的各种社会保障支出以后的收入(不包括借贷收入) 。可支配收入=实际收入一家庭副业生产支出一记账补贴一个人所得税。一般来说,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生活水平成正比,即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生活水平则越高。根据 1978年1999 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储蓄存款的数据调查,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居民储蓄的影响是一个重要因素,即,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居民的储蓄存款也在增加,这两者有着紧密联系,但是影响城镇居民储蓄行为还有一些无法预测的变迁因素。 (二)储蓄利率 利率变化直接影响到居民储蓄存款资金的增殖能力。一般来说,利率上升,居民的利息收入增多,储蓄存款就会随之增加,反之,利率降低,
6、居民就会减少储蓄存款。因此,在理论上,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长情况必然与利率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但是,很多学者认为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许多因素制约着居民的储蓄行为,储蓄存款增长率与实际利率是否还存在着正的相关关系,则有必要进行更多的实证分析。 根据古典经济理论(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 30 年代的西方利率理论) ,利率的变动对储蓄影响是正向的、单一的;利率提高,人们增加存款;利率降低,减少存款。储蓄和投资都是利率的函数,利率的功能仅在于促使储蓄与投资达到均衡。储蓄由“时间偏好”等因素决定;投资则由资本边际生产率等决定,利率与货币因素无关,利率不受任何货币政策的影响。当利率降低时,预期回报率大
7、于利率的可能性增大,所以投资需求也会不断增大,形成投资利率递减函数。只要货币利率与投资的预期回报率存在差异,资本就会在储蓄和投资两者之间发生移动。因此,在古典利率学派看来,货币政策是无效的。利率具有自动调节经济,使其达到均衡的作用:储蓄大于投资时,利率下降,人们自动减少储蓄,增加投资;储蓄少于投资时,利率上升,人们自动减少投资,增加储蓄。然而,在当今社会现实生活中,利率对储蓄的影响是否如古典利率理论预测的一样是正相关呢?根据廖庆在浅析我国利率变动对储蓄的影响一文中的分析,1991 年到 1995 年的利率对总储蓄额是正相关关系,而从 1995 年到 2003 年则是负相关关系。这说明,在中国利
8、率与储蓄的关系并不是如古典经济理论认为的那样是正向的、单一的,而是不确定的。其原因是,1995 年是我国利率对储蓄的影响由正变负的一年,原因在于 1995 年我国进行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之前我国城镇居民的储蓄意识较弱,由于住房、医疗等都由国家负担,储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息,因此,利率的变动对居民的储蓄有正的影响,利率的上升促使居民的储蓄增加。1995 年以后,我国实行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消了福利分房,医疗制度也在改革,城镇居民不得不自己买房子、花钱看病,而这部分支出相对于收入而言,是相当大的一部分,收入风险增加和未来的收入不确定的增加导致居民的储蓄倾向增加。储蓄的目的是为了买房、养老、子
9、女教育等,出于这种目的的储蓄,利率的降低并不能使其减少,因此,这一时期储蓄的利率与储蓄是具有负的相关性。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利率与储蓄并无直接的联系。 (三)物价水平 物价的变动,也即通货的变化,物价上涨也就意味着通货膨胀,会导致货币购买力逐渐下降,出现货币贬值;物价下跌则意味着通货紧缩,使货币购买力上升,即货币升值。由于现代银行制度在创造信用流通技术方面可以做到在数量上不受限制,因而商品价格脱离商品价值波动即物价总水平的波动的现象经常发生。那么对于储蓄而言,物价总水平上升,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实体就会减少。假定利率水平不变,即储蓄者预期所得的利息报酬水平不变,则物价总水平上涨使储蓄者的实
10、际利益减少。这种情况下居民储蓄倾向相对应的将会下降。 张文中在物价、利率与储蓄增长 (1998)一文中利用全国零售物价指数和储蓄存款增长率作相关分析:1954-1978 年相关系数为 0.39,而 1979-1987 年则为 0.56,即前者为显著负相关,而后者为显著正相关。1954-1978 年间,全国零售物价指数上升,则储蓄存款增长率随之下降,而 1978-1987 年间,情况反了过来,当全国零售物价指数上升时,储蓄存款不但不下降,反而高增长。后者的正相关程度比前者的负相关程度还要高。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1979 年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先后在农村、城市展开。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由此发生较大变
11、化,居民货币收入迅猛增长,年均增长率达 20%以上,收入增长率大大高于物价上涨指数。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物价指数高增长与储蓄存款高增长并存。储蓄存款高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物价上涨,即货币高增长的结果。而货币的高增长与居民名义收入高增长是同义的。从这个角度讲,将物价指数作为唯一的解释变量去阐释储蓄增长,是有缺点的。 实际上,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负相关程度在时间上愈往后愈高。其成因可能与居民的金融意识随市场开放程度愈高而愈强有关,也与愈来愈高的物价强刺激有关。改革开放前,国家对市场物价实行严格管制,居民消费后收入节余也很少,利息收入很少,物价对利息收入的影响也很小,改革开放后,居
12、民收入迅速增加,消费后节余增加更快,加上利率提高以及物价上涨幅度提高,市场价格对利息实际收入的影响愈来愈大,居民金融意识也随之增强。于是产生了居民储蓄倾向对物价上涨率更加敏感的事实。 三、影响储蓄的其他主客观变迁因素 在实际生活中,个人储蓄必然还会受到主观经历与客观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是无法通过数据计算来分析的,需要我们来探讨。 (一)社会消费风气 社会消费风气是指在某一时段,某一居民群体对于消费偏好的行为。不同的消费风气必然会导致不同的储蓄情况。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崇尚节俭的社会风气将会让居民有更多的闲余资金,使储蓄增加;崇尚奢侈的社会风气则相反,致使居民储蓄减少。消费风气的形成与多
13、种因素有关,例如,历史,文化,政策等因素都将影响某一居民群体的消费风气。比如中华民族素有节俭的美德,因而相对于生活在不同观念的国外居民而言,中国人民群众的储蓄水平较高。相反,如果社会消费风气超前,人们偏向于及时行乐,则会有很多人会选择贷款消费,这不仅会使个人储蓄下降,更会使负债上升。改革开放以来,外国消费风气逐渐传入国内,潜移默化地使沿海地区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变化,人们对高档奢侈品的追求有所提高,因而这一地区人们储蓄水平又有所下降。如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人均收入仅 300 美元的时候,彩电,冰箱等高档生活设备的普及率已经相当高了。这种超前消费现象也给消费需求的总量带来了很大压力,使得消费市场不
14、断扩张,最终导致消费和需求都膨胀。(二)未来预期 经济学的预期理论主要涉及人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性对未来的有关经济变量做出判断,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策。这种理论早期有两种:1)外推法预期,例如当物价逐年上涨 4%、6%和 9%时,人们就预期下一年物价还会上涨。上涨多少,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判断,如有人可能根据第二年比第一年上涨两个百分点和第三年比第二年上涨三个百分点的趋势,预期下一年会比第三年上涨四个百分点,即物价上涨 13%,也可能有人根据第二年和第三年均分别上涨 50%,于是预测下一年仍会上涨50%,即物价上涨 13.5%。外推法基本是根据近期经验做出的。2)清应性预期,这种预期是指人们在对
15、过去预期错误的检讨和在分析各种信息的基础上对未来做出预期。例如某人用同一种方法预期下一年的物价上涨率,但都预测错误,那么在下一次的预测中他就会摒弃过去失误的预测方法;又如,为了他自己的利益,他会收集有利于他判断形势发展趋势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由于这种预期是有理性的,不仅仅是根据经验,所以又称理性预期。 把预期理论应用于分析我国影响储蓄的因素,我们可以获得充足的实证依据。以 1988 年为例。由于 1986、1987 两年全国零售物价比上年连续上涨 8.8%和 6.0%,根据简单外推,居民对 1988 年的价格发展趋势就不会乐观。当年第一季度,上海上调 861 种工业品价格,由此波及南京,
16、4 月份就发生了商品抢购风潮。面对群众心理预期的这种变动,当时决策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反,舆论宣传价格改革会进一步升级,结果导致居民对价格的心理预期进一步高涨,由此爆发了全国性的抢购风潮。抢购刺激价格上涨,价格上涨又反过来刺激抢购,由此形成恶性循环。1988 年全国零售物价比上年上涨 18.5%,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 27.8%,双双为 1951 年以来最高峰。由于在高通货膨胀条件下居民消费倾向猛升,储蓄倾向自然下跌。1988 年全国城乡储蓄存款增长率比上年猛降 13.8 个百分点,下跌幅度达 37%。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居民心理预期变化所造成的。 (三)生命周期 个人及家庭的生命周期
17、也对居民的储蓄有很大影响。一个人在孩童时期,只有消费,没有储蓄,完全由父母抚养;成年后,开始工作并开始积累储蓄,此时的储蓄水平由多种因素决定,如果膝下无子女,也不需要赡养父母,个人的收入将会用于日常消费和投资中,因而,储蓄水平会相对较高。如果大部分收入用于抚养子女和赡养父母,那投入储蓄的资金就会少许多。扩大到社会,如果一个社会正处于生育高峰期,那么儿童的比重较高,在保持社会消费水平不变的前提下,社会的储蓄水平将会降低。同样,在老龄化严重的社会当中,储蓄水平也会有相同的变化。此时,国家性的政策也会发生效用,如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等,也会起到影响储蓄水平的作用。 四、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和讨论我们得出
18、,自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因素是多重的、变化的,主要归纳如下: (1)居民可支配收入对居民储蓄有着重要影响。储蓄增长的基本因素就是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提高,两者呈高度正相关关系;大部分居民的收入除了日常开销和投资以外,都以储蓄形式保留。 (2)储蓄利率的提高,必然会使我国居民的储蓄存款余额增加,但并不会造成居民储蓄水平急剧上涨。我国居民储蓄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医疗、养老、购房、子女教育做准备,而不是获取储蓄利息,因而利率变动对储蓄影响不大。 (3)物价水平与储蓄呈负相关关系。近年来,居民收入和物价都在上涨,居民的金融意识也在增强,因此居民的储蓄上涨率随着物价上涨率的变化而降低。 (
19、4)地域性文化、历史、政策、价值观等对当地储蓄情况也有十分显著影响,包括社会风气、未来预期以及社会年龄结构等因素在内的主客观条件都会对储蓄水平产生影响。 由于我国现今的储蓄情况还有许多待改善的地方,以下是提出的几点具体建议: (1)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我国居民储蓄率居高不下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我国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致使很多居民需要通过储蓄来应对未来的突发情况,以备不时之需。社会保障体制的完善将会保证居民生活的安定,消除后顾之忧。 (2)保持适当的利率水平。虽然本文分析中阐明,利率对居民储蓄影响不大,但是利率的稳定有助于保持经济的平稳发展,利率的不断变化也必然会使居民产生经济动荡的幻觉,不利于经济发展。 (3)稳定物价水平。物价水平的稳定有利于宏观经济的发展。政府通过结合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将物价稳定在一个平衡的位置上将会起到刺激生产和消费的作用。 (4)增设银行储蓄网点。目前,我国较为偏远的农村地区银行网点并不多,仍有一部分居民无法享受到储蓄利息福利。让更多居民进行储蓄自然有助于居民更好地理财消费。 就目前我国居民储蓄情况来看,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但这不是短时期内能够完全改善的。目前,各种不同于储蓄的新兴投资方式的产生也会对储蓄业带来巨大压力,但相信储蓄作为我国一项最大,最安全的投资方式依然会在各种融资方式中经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