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养老模式发展趋势研究综述作者简介:骆玉婷,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2012 级社会工作专业,在读硕士。 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国内外学者对我国养老模式的讨论更加热烈,在既有养老保障文化所设定的路径依赖,社会养老保障与家庭保障多层次、全方位的结合乃至融合,已成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保障体制机制改革问题上的共识。本文通过总结目前学者的相关观点,提出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融合发展的必要性与制度文化优势。 关键词:社会养老;家庭养老;制度文化优势 进入 21 世纪以来,学者们在对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的方向上继续深入地展开讨论,特别是对国家、社会、家庭三者在养老方面各自承担何种责任众说
2、纷纭。而对家庭养老传统及传统孝道的重要性的讨论也更加突出,与社会化为老服务体系的建设方面的研究并驾齐驱。 一、关于养老模式发展趋势的研究 不少学者指出,现在养老的主要问题不是家庭是否需要放弃其责任的问题,而是可以做些什么来支持和使家庭能够继续提供照顾的问题(吕新萍,2005) 。长期以来,学者们普遍认为大力促进社会化养老,推动家庭养老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演变,是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方式发展的必然趋势(张文范、邬沧萍等,1998;桂世勋,2005;翟振武等,2008) 。而社会养老保障与家庭保障的之间存在一定的功能互补、分工合作关系(熊必俊,1998;陆学艺、孙炳耀等,1998;彭希哲等,20
3、00) 。另外,国内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在我国养老保障体制中二者的相互关系上,家庭保障还应该具有积极的角色定位,这是中国特色所在(袁方等,1992;郑功成,1994;林卡,1999;穆光宗,2011) 。一些西方学者也主张中国的社会保障、养老保障发展道路与欧美国家有所不同,他们尤其强调家庭保障等传统非正式支持方式具有不同于欧美国家的重要定位(Holzmann 等,2005) 。联合国世界老龄大会多次提出,以家庭保障为特色的东方养老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示范意义(张文范,2008) 。一些学者还探讨了社会养老保障与家庭保障相结合的具体方式,尤其是对居家养老的重要性达成共识:它以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基础
4、,以国家制度政策法律管理为保证,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体系(穆光宗,2010) 。 另外,一些关注基层老年工作经验的学者,认为我国应采取社会支持下的家庭养老模式(孙学士、王伦贵、朱显才,1998) 。中国人民大学姚远教授则从理论的角度剖析这个问题,他提出,我国传统养老文化的模式是国家性家庭养老,国家的支持在家庭养老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而家庭养老的衰弱,有家庭变化的原因,根本更在于国家支持力度的衰弱(姚远,1996,1999) 。通过对以往养老模式相关研究的回顾,可以发现,对养老模式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学者们普遍认为,家庭养老功能毋庸置疑地呈现出了弱化的趋势,孝道作为传统养老文化的核
5、心出现了断层,孝道观念淡薄(张文范,2004) 。 二、养老模式发展趋势研究的启示意义 一方面,在我国特有的家庭社会结构之下,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各自的内涵需要重新界定,尤其是目前主流对二者加以泾渭分明的划分,值得理论界反思。目前学界对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概念界定持有两种划分标准,一是养老的经济来源,二是养老支持力(姚远,1999) 。以养老的经济来源为划分依据的观点较为通行,此观点认为,社会养老是指老年人主要依靠离退休金和社会保障生活,如城市中的离退休人员,城市和乡村的“五保户”等;家庭养老是指老人由家庭成员供养,就像大多数的农民和家庭妇女以及无业人员。涉及到第二种观点穆光宗(2000)认为,
6、养老涉及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三个方面,仅仅从经济供养角度界定养老的概念,很难区分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大量混合型养老模式。混合型养老模式的存在意味着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中的照料问题、服务问题和慰藉问题有可能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现在超越经济供养问题。由此可见,有关养老概念的界定,需要考虑二个原则:一是经济为主原则,在分类时考虑经济变量为主,非经济变量为辅。二是问题感受原则,这一原则实际上是显示出老年人的个体差异。 另一方面,在传统社会盛行忠孝文化的背景下,国家和社会对家庭养老的支持,与维持巩固社会秩序有机结合,这种局面在现代社会难以再现,正是现代中国养老问题凸显的重要社会背景。这看似简单的逻辑,其
7、实也正与当前我国老龄事业发展的现实道路高度契合。中国特色养老保障之路,反映着既有养老保障文化所设定的路径依赖。 三、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和文化优势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与家庭保障融合发展非常必要,并具有制度文化优势。 (一)人口老龄化加剧给养老保障体系带来挑战 当今中国社会面临极为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2005 年美国兰德公司报告2020 年,中国会非常穷的观点非常引人注目,认为衰老、贫穷等等将是未来中国社会的基本标签。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老龄化事业发展报告(2013) 中指出 2013 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突破两亿大关,达到 2.02 亿,老龄化水平达到 1
8、4.8%。与此同时,老年人口内部结构的变动将进一步加剧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性,高龄老人持续增加,报告中预测 2013 年的 80 岁以上的老人将比 2012 年增长 100 万,上升到0.23 亿人。此外,失能老年人口也将继续增加,2013 年将达到 3750 万,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空巢老人的规模也将会继续上升,预计在 2013 年会突破 1 亿人大关,无子女和失独老人也在逐渐增多。伴随着这股“银发浪潮” ,老年人的福利需求也相应增加。社会中老年人口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伤残率直线上升,总体自理能力和照料资源呈现递减的趋势。因此,仅靠政府兴办的福利院、养老院提供服务或由家庭来供养显
9、然难以解决。 (二)家庭的结构变迁和养老功能弱化 家庭是社会结构的核心,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由于工业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家庭结构如主干家庭、联合家庭逐渐瓦解,被核心家庭、丁克家庭等所取代。不仅使原先由家庭承担的部分福利功能难以实现,而且带来了新的福利需求,特别是家务、老人赡养、和儿童照看的急需社会化问题。在老人赡养方面,虽然家庭养老模式作为稳定我国几千年传统社会的养老模式,但它已不能承担所有的养老任务,正受到多方面的严峻挑战,家庭养老的功能正在逐步弱化。在时间上,城市化使人们的劳动强度加大,劳动时间增长,成年子女很少有时间和精力来照顾老人,老人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慰
10、藉得不到满足;在空间上,工业化使劳动者的职业、工作地点更换频繁,流动性增强,供养者与老人的空间距离扩大,成年子女向老年人提供生活支持的能力客观上受到限制。同时,两代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差异,造成子女和父母很难生活在一起。这些都促使家庭养老能力的减弱,同时也加速催生社会养老力量的介入,妥善处理养老问题。 (三)制度文化优势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各国的养老保障制度模式都是由自己国内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多个因素决定的。中华民族曾以敬老养老的礼仪和风俗在世界上文明,这种古老的传统深深扎根在民族潜意识中,并在我们周围顽强的表现出来,这些都警醒我们在学习世界上其他老龄化国家养老模式的同时,更要想着向
11、自己国家的历史寻求更丰富和切合国情的经验。尊老养老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和优良传统,很难想像,一个不尊重和赡养老人的社会如何能够稳定、持久的发展,如何能够拥有高度的文明。 “民本”思想、儒家的“仁孝”思想以及社会上推崇的老即是贤的人才观等其他思想合力构成了我国古代尊老养老的思想基础,这些思想来源于实践,也很好的指导着实践,历代封建王朝针对老人发布的各种诏令、制定的各种法律条文和礼仪制度都很好的说明了中国古代政府和社会对解决老人问题所作出的努力,这些都对当代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中国民间敬老养老的风俗,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民俗不可分割的部分,特别是儒家推行的孝行,
12、经过历代王朝的提倡和鼓励,以“孝”为中心的行为规范逐渐确立,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见中国养老保障事业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而应对这些挑战单纯依靠不断弱化传统家庭保障力量,或者完全寄希望于社会化养老保障机制的超前发展,都不是理想的应对思路。而强调社会养老保障与家庭保障多层次、全方位的结合乃至融合,已成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保障体制机制改革问题上的共识。 参考文献 1吕新萍.院舍照顾还是社区照顾中国养老模式的可能取向探讨J.人口与经济,2005, (第 3 期). 2张文范.顺应老龄社会的时代要求建构孝道文化新理念J.孝感学院学报,2004, (第 2 期) 3邬沧萍.关于人口老龄化和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J.复印报刊资料(人口学与计划生育) ,1998, (第 4 期). 4桂世勋.中国现行人口政策是否需要调整J.社会观察,2005, (第 5 期). 5郑功成.论中国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取向J.江汉论坛,1994, (第 11 期) 6穆光宗,张团,张梦欣.家庭人口文化建设的框架和路径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1, (第 5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