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城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和方法.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954013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城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和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西方城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和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西方城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和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西方城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和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西方城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和方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一、引 言在战后 20 多年的经济增长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在 70 年代经历了数次经济衰退,最终导致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历史上的各次经济危机一样,随之而来的是世界经济格局的重组,表现为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和新一轮的国际劳动分工。伴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重组,城市和区域演化(urban and regional transformation)进入了一个活跃时期。地域发展的不均衡状态更为突出,表现在各个空间层面上。更为重要的是,城市和区域演化的内在机制变得更为错综复杂,包含了不同范畴中和不同层面上的各种因果过程。80 年代后期以来,

2、城市和区域的结构重组(urban and regional restructuring)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地域实证研究是这个领域的主要课题。本文将回顾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在社会学科和地理学科的一些新发展的基础上,阐述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框架,并以西方大城市的空间结构演化作为示例。二、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发展城市空间结构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对象,由于各个学科的研究角度不同,难以形成一个共同的概念框架。尽管如此,许多学者对于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Foley 和 Webber 是试图建构城市空间结构概念框架的早期学者之一。根据Foley(1964 年)的观点,城市结构的

3、概念框架应该是多层面的。首先,城市结构包括三种要素,分别是文化价值、功能活动和物质环境;第二,城市结构包括空间和非空间两种属性,城市结构的空间属性是指文化价值、功能活动和物质环境的空间特征;第三,城市空间结构包括形式和过程两个方面,分别指城市结构要素的空间分布和空间作用的模式;Fo1ey 认为,尽管每个历史时期的城市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前一历史时期,城市结构的演变还是显而易见的,因而有必要在城市结构的概念框架中引入第四层面,即时间层面。基于 Foley 的概念框架,Webber(1964 年)的论述限于城市结构的空间属性,包括形式和过程两个方面。城市空间结构的形式是指物质要素和活动要素的空间

4、分布模式,过程则是指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各种交通流。相应地,城市空间被划分为“静态活动空间”(adapted space)(如建筑)和“动态活动空间”(channel space)(如交通网络)。Bourne(1971 年)试图用系统理论的语汇使城市空间结构概念的表述更为严密。Bourne认为:第一,系统理论强调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正是城市空间结构的本质所在;第二,系统理论的中性立场使之能够适用于不同的观点和理念。运用系统理论的语汇并以图示的方式,Bourne 描述了城市系统的三个核心概念。城市形态(urban form)是指城市各个要素(包括物质设施、社会群体、经济活动和公共机构

5、)的空间分布模式(见图 1a,土地使用模式表示城市要素的空间分布);城市要素的相互作用(urban interaction)是指城市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之整合成为一个功能实体,被称为子系统(见图 1b,不同功能节点之间的交通流表示城市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城市2空间结构(urban spatial structure)是指城市要素的空间分布和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使各个子系统整合成为城市系统(见图 1c,各种功能活动对于不同区位的市场竞价曲线表示城市系统的构成机制)。除了 Foley 和 Webber 提出的城市要素的空间分布和相互作用,Bourne 把它们的构成机制作为城市空间结构的一个组成

6、部分,这是城市空间结构概念的一个重要发展。对此,Harvey(1973 年)作了更为精辟和明了的论述:任何城市理论必须研究空间形态(spatial form)和作为其内在机制的社会过程(social process)之间的相互关系。他认为:传统的城市研究受到社会学科的方法(socia1ogical approach)和地理学科的方法(geographical approach)之间的学科界限的束缚。社会学科的城市研究仅强调社会过程,而地理学科的城市研究只注重空间形态。Harvey 指出,城市研究的跨学科框架就是在社会学科的方法和地理学科的方法之间建立“交互界面”(interface)。图 1

7、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概念资料来源:Bourne(1971 年),pp.31.三、城市空间结构的分析方法3地理学科的一个传统研究领域是对于城市内部空间分异模式的判识和测度,在方法上越来越趋向于运用数量化技术,特别是多变量统计方法。Knox(1982 年)在回顾城市空间结构的分析方法时,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对象,把这个领域的研究工作划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物质环境(the physical environment)、感知环境(the perceived environment)和社会经济环境(the socio-economic environment)。由于感知环境是建立在对于物质环境的主观体验的基础上

8、,在回顾研究发展过程时,又可以把上述两者归并为一种基本类型。1. 城市物质空间城市内部空间分异模型的早期研究对象是城市空间的物质属性(urban physical space),包括城市物质环境的空间分异及其演化过程。在 Jones(1958 年)对于 Balfast 的城市风貌研究中,根据建筑物的一些主要特征(如建造年代、使用功能和建筑形式),将城市物质环境划分为五种类型,然后判识城市风貌的空间分布模式(见图 2)。Conzen(1960 年)认为,对于城市物质空间演化阶段的划分往往过于主观武断,并不符合城市发展的客观过程。在对于 A1uwick 的研究中,Conzen 引入了“边缘地带”(

9、fringe belt)和“固结界线”(fixation line)的概念。他的研究方法是判识“固结界线”作为城市物质空间发展的障碍,包括自然因素(如河道)、人工因素(如铁路)和无形因素(如地产业权)。城市物质空间的发展会在一段时间内受到这些因素的束缚,但最终会克服这些障碍,产生新的边缘地带,直至遇到新的固结界线,从而形成城市物质空间的分布模式。Smailes(1966 年)的研究工作表明,城市物质形态的演变是一种双重过程,包括向外扩展(outward extention)和内部重组(internal rorganization),分别以“增生”(accretion)和“替代”(replace

10、ment)的方式形成新的城市形态结构。替代过程往往既是物质性的又是功能性的,特别是在城市核心地区。城市物质空间的另一种研究角度是强调对于城市物质环境的主观体验而不是客观现实,称之为感知环境。Cox(1972 年)把这个领域的研究工作划分为城市环境的意象构成(imagery)和城市环境的合意程度(desirability)。Lynch(1960 年)对于城市环境的意象构成进行了具有开创性的工作。他的研究是根据在三个美国城市(Boston、Jersey City 和 Los Angeles)的抽样访谈结果。访谈对象对于城市环境进行描述,指出他们认为重要的环境特征要素及其空间位置,并且以图解的方式表

11、达他们对于城市意象的认知。Lynch 发现,人们对于城市意象的认知模式往往具有类似的构成要素,可以概括为路径(paths)、边界(edges)、地域(districts)、节点(nodes)和地标(landmarks)等五个要素,于是就形成了共同的城市意象(见图 3)。4图 2 Belfast 的城市风貌资料来源:Jones(1958 年) ,pp.154.5对于城市环境的合意程度的主要研究工作是分析人们的居住选择意愿。在 Clark 和Cadwallder(1973 年)对于 Los Angeles 的实证研究中,居民以家庭收入作为约束条件,标出他们认为最为合意的三处住宅区(见图 4).然后

12、,根据各个住宅区的物质环境、社会构成、就业便利和商业设施等,分析影响居住选择意愿的各种因素。他们的研究工作还对不同经济地位和种族背景的社会群体的居住选择意愿及其空间分布模式进行了分析。相比之下,Lynch 的研究忽视了不同社会群体对于城市意象的认知差异性,因此受到质疑。2. 城市社会空间尽管研究的角度不同,上述两种研究的对象都是城市物质空间。然而,城市空间结构的分析方法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城市空间的社会属性(urban social space),并且与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发展紧密相联。对于城市空间的社会属性的早期研究可以追溯到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三种典型模式(见图 5)。Burgess(1925

13、 年)根据 Chicago 的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构成的空间分异模式,提出了针对北美城市空间结构的同心圆模式(the concentric zone model)。居民的社会经济构成随着与市中心距离的增大而呈上升趋势。Burgess 引用了生态学的“侵食”(invasion)和“演替”(succession)的概念来解释城市形态的同心圆模式。由于低收入的社会阶层不断向外扩展,迫使高收入的社会阶层向更为外围的地区迁移,形成了城市内部空间的演替过程。图 3 Boston 的城市意象构成资料来源:Lynch(1960 年),pp.146.6同样是建立在对于美国城市的实证研究基础上,Hoyt(1939

14、年)提出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扇形模式(the sector model),社会经济特征相类似的家庭集聚在同一扇形地带。Harris 和 Ullman(1945 年)提出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多核心模式(the multiple nuclei model),表明城市土地利用是围绕着若干核心进行空间组织。这些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典型模型引发了大量的城市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具有多种社会属性及其空间分布模式,上述三种典型模式只是概括了城市内部空间分异的部分特征。在此基础上,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判识和测度成为城市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方法和技术上有了突破性的进展。Shevky、Williams

15、和 Bell 开拓了城市社会空间的研究领域(social area analysis)。他们认为,作为现代城市社会的一些重要演化趋势的空间表现,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可以用经济地位(economic status),家庭类型(family status)和种族背景(ethnic status)三种主要特征要素的空间分异加以概括(见 Shevky 和 WilHams,1949 年;Shevky 和Bell,1955 年)。每个特征要素可以用一组相关的人口普查变量加以表征,根据这些变量的组合情况,将人口普查单元划分为不同的社会空间类型,据此判识城市社会空间的结构模式。从 70 年代开始,多变量统计方法(

16、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methods),特别是主因素分析方法(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被广泛地应用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其图 4 Los Angles 的居住合意程度分析资料来源:Clark 和 Cadwallader(1973年),pp.697.图 5 城市空间结构的三种典型模式资料来源:Bourne(1971 年),pp.71.7它社会研究领域。主因素分析作为一种归纳技术,把人口普查变量归纳为若干具有相似的空间分布模式的变量组类,形成在统计上相互独立的若干主因素,作为城市内部空间分异的表征要素,并且测度这些要素对于城市内部空间分

17、异的相对重要程度和判别其空间分布模式。同时,计算机技术为大规模的实证研究(涉及更多的城市和包含更多的人口普查变量)提供了技术条件。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见 Herbert,1972 年;Herber 和 Johnston,1978 年),北美城市具有比较相似的社会空间结构模式(见图 6)。经济地位的空间分异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最重要的表征因素,其空间分布呈现为扇形模式;其次是家庭类型,其空间分布呈现为同心圆模式;然后是种族背景,其空间分布呈现为多核心模式。但是,对于北美以外的城市,这种空间结构模式就难以适用了。在城市空间结构的分析方法不断取得进展的同时,城市空间结构的解析理论始终是这一研究领域的

18、核心所在。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模式的分析结果往往被用来检验(在采用演绎法的研究中)或者建构(在采用归纳法的研究中)关于空间形态和社会过程之间相互关系的各种假设。图 6 城市空间结构的理想模式资料来源:Murdie(1969 年),pp.71.四、城市空间结构的解析理论城市空间结构的解析理论主要分为新古典主义学派和结构学派,两者之间的分歧不仅在于认识现象的方法(methodological),而且在于解析现象的理念(ideological)。1. 新古典主义学派新古典主义学派(the neoclassical approach)的理论基础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neoclassical economic

19、s)。作为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主流经济理论,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是一种规范理论(normative theory),探讨在自由市场经济的理想竞争状态下资源配置的最优化。虽说是建立在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基础上,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新古典主义学派注重经济行为的空间特征(或者称为空间经济行为),引入了空间变量(克服空间距离的交通成本),从最低成本区位(the least-cost location)的角度,探讨在自由市场经济的理想8竞争状态下的区位均衡(locational equilibrium)过程,来解析城市空间结构的内在机制。在 60 年代,新古典主义学派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城市土地使用的空间模式(如Alo

20、nso,1964 年;Mill,1967 年;Muth,1969 年)。其中,A1onso(1964 年)的研究最有影响,用新古典主义经济理论解析了区位、地租和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与其它新古典主义学派的研究一样,Alonso 的研究是针对理想状态(如经济理性、完全竞争和最优决策)下的选址行为。Alonso 指出,由于不同的预算约束,各个土地使用者对于同一区位的经济评估(单位面积土地的投入和产出)是不一致的。并且,随着与城市中心的距离递增(意味着区位可达性的递减),各种土地使用者的效益递减速率(边际效益的变化)也是不相同的。基于这样的假设,A1onso 提出的核心概念是不同土地使用者的竞租曲线(

21、bid-rent curves),表示土地成本和区位成本(克服空间距离的交通成本)之间的权衡,类似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无差别曲线(indifference curves)。不同的曲线表示不同的土地使用,曲线上的任何一点表示一种选址可能性。同一曲线上任何一种选择方案的经济效益(土地成本和区位成本之和)都是相同的。于是,城市土地使用的空间分布模式就可以用一组地租竞价曲线来加以表示(见图 7)。Alonso(1960 年)运用地租竞价曲线来解析城市内部居住分布的空间分异模式。根据经济收入作为预算约束条件,在任何区位,低收入家庭的土地需求总是少于高收入家庭。由于低收入家庭享用的土地较少,区位成本(通勤

22、费用)的变化比土地成本(地租)的变化相对更为重要,这就导致了低收入家庭的地租竞价曲线比较陡直。相反,由于高收入家庭享用的土地较多,土地成本的变化比区位成本的变化相对更为重要,因而地租竞价曲线就比较平缓。于是,城市内部居住分布的空间分异模式就表现为高收入家庭居住在城市边缘和低收入家庭居住在城市中心。在工业区位方面,新古典主义学派的研究主要考虑在不同区位的企业运输成本。随着微观经济学理论(microeconomics)的引入,对于企业的最佳区位的考虑不仅涉及到其它成本要素,而且包括收益要素,形成了由总成本曲面和总收益曲面构成的利润空间界面(the spatial margin to profita

23、bility)(Smith,1966 年和 1971 年)。利润空间界面表示企业可以赢利的空间区域范围,而不只是最大利润的某一区位(见图 8)。9图 8 利润空间界面资料来源:Lever(1987 年),pp.30.在 70 年代,新古典主义学派的区位理论还被广泛地应用于公共设施(如学校和医院)选址的优化分析(Shannon 等,1975 年;McAllister,1976 年)。最大利润(profit maximization)的选址原则被最大福利(welfare maximization)的原则所取代,用各个地区到公共设施的距离之和进行衡量,并且根据各个地区的需求指数来确定其距离变量的权重

24、(见 Smith,1977 年)。作为一种规范理论,新古典主义学派的研究对象是理想状态下的空间经济行为,但关于理想状态的各种假设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从 60 年代中期开始,作为对于新古典主义学派的一种改良,但仍然是建立在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行为学派(the behavioural approach)试图解析在现实状态(而不是理想状态)下的空间经济行为。在 70年代,随着西方国家的经济开始不景气和失业率的普通上升,企业的选址行为对于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显著,成为行为学派的重要研究领域。Keeble (1976 年和 1980年)运用多变量统计方法,分析了产业分布空间模式的演化

25、与“区位因素”(location factors)之间在统计上的相关关系,试图判断影响企业选址行为的各种区位因素(如地区的居住环境、劳动力状况和政府的区域政策等)及其重要程度,从而检验关于不同时期中企业选址行为的影响因素的各种假说,为政府的区域发展政策提供依据。作为对新古典主义学派的一种改良,行为学派以实用主义为特征,在理论发展上并无建树(Johnston,1977 年)。就解析现象的理念而言,无论是新古典主义学派还是行为学派都受到了结构学派的挑战。2. 结构学派图 7 城市土地使用的空间分布模式资料来源:Knox(1982 年),pp.1141060 年代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马

26、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影响日益显著,成为地理学中一些激进思潮的理论基础。所以,结构学派(the structural approach)又被称作新马克思主义(neomarxism)。从 70 年代中期开始,结构学派在城市和区域的理论研究中颇有建树。正如 Massey(1973 年)所指出,结构学派对于新古典主义学派及其改良的行为学派的挑战不仅是在方法论上而且是在认识论上,不仅是在理论上而且是在理念上。结构学派认为,新古典主义学派和行为学派的根本缺陷在于把对城市空间结构的解析建立在个体选址行为而不是社会结构体系的层面上,因为社会结构体系是个体选址行为的根源,资本主义的城市问题是资本

27、主义的社会矛盾的空间体现(Gray,1975 年)。因此,城市研究理论必须把城市发展过程与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联系起来,其核心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生产中的阶级关系。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资本主义城市的物质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在论证资本主义的城市形态与资本再生产的关系时,Harvey(1973 年)分析了各种资本通过投资、建造和使用城市物质环境,获取剩余价值和实现资本积累。因此,城市物质环境的形成过程受到各种资本的影响,以满足资本再生产的要求。以美国战后的郊区化为例,Checkoway(1980 年)揭示了城市物质环境建设中的资本积累。美国的大建筑公司和大金融机

28、构极力游说,促成了美国城市发展的郊区化模式,成为联邦政府的高速公路和住房建设计划的主要得益者。参与游说的还有其它产业资本,因为郊区化带来对汽车和其它耐用消费品的大规模需求,也为各种其它资本的积累提供了条件(OConnor,1973 年)。不仅如此,城市建设带来大量的投资机会,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过度积累造成的经济危机。在经济不景气的时期,各种剩余资本往往会转入房地产领域,以寻找投资出路(见 Ball,1983 年)。关于城市物质环境对于劳动力再生产的影响,结构学派认为,城市居住空间分异不仅反映了劳动力在生产领域中的地位差异,而且有助于维持这种差异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结构体系

29、的组成部分的延续,因为公共设施(如教育设施)的空间分布差异对于劳动力的再生产(特别是受教育的程度)具有重要影响(Gray,1976)。在产业区位研究中,结构学派强调资本主义生产中社会关系的空间构成(the spatiality of social relations in capitalist production)。资本主义生产的组织方式及其相应的空间格局导致劳动分工的地域差异,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中社会(劳资)关系的空间构成(Massey 和 Meegan,1982 年;Massey,1984 年)。在经济结构重组的过程中,资本的每一次流动(资本在从一个部类转移到另一部类的同时,往往会从一

30、个地域转移到另一地域)带来新一轮的劳动力地域分工(spatial division of labour),这是地域的生产条件(特别是指地域的劳动力市场)与资本的生产要求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从而在各个地域形成特定的社会(劳资)关系构成,是城市演化的一个重要的机制。Forbel 等(1980 年)认为,70 年代以来,劳动力的国际分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原有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发展中国家是作为原料产地,发达国家则从事成品制造。伴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劳资关系发生了变化,行业工会和跨行业工会的影响日益强大,组织起来的现代产业工人越来越威胁到资本追求最大利润。70 年代的经济危机以后,产业资本开始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以利用农业生产中的大量剩余劳动力(特别是妇女)。更为重要的是,发展中国家的工会力量相当薄弱,使资本能够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于是,在新一轮的劳动力的国际分工(new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ur)中,发达国家仍然掌握着管理/控制和研究/开发的功能,而发展中国家则越来越成为跨国公司的生产/装配基地,其产品市场是全球性的,相当一部分将会返销到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国家/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