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关于基层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探讨中图分类号:F239.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3)08-000-02 摘 要 基于地方党政机关的特殊性及基层社会的复杂性,基层政府审计的难点在于基层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而基层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运用则是难点中的难点。笔者结合多年的基层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实践,概述基层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内涵和特点,分析影响基层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主要因素,思考深化基层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 基层党政领导干部 经济责任审计
2、审计结果运用 一、基层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内涵 基层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简单来说,就是基层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成果,包括审计机关针对被审计的基层党政领导干部任期内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而出具的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等结论性文书。基层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是指被审计的基层党政领导干部、被审计的基层党政机关及其主管部门、相关单位直接或间接应用上述审计文书中反映的审计建议、意见和决定的行为。具体而言,基层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包含以下三个2层面的内容:一是对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认同度,即是否认同审计结果、是否意识到审计揭示的问题的严重性;二
3、是针对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所采取的整改措施及其效果,即是否在特定时间内采取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应对行动和策略,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是否经得起再次审计的考验,是否存在尚未有效管控的关键问题;三是对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采纳和应用情况,即是否将审计结果作为领导干部监督管理、选拔任用、表彰奖励、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经济处罚、追究责任等的重要依据。 二、基层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特点 基于经济责任审计的特殊性及基层领导身份的特殊性,基层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有一些迥异他类的特点: 一是环节多,落实程序复杂。审计结果运用的一个关键前提是审计结果的完备和成型。对于基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
4、计工作而言,因其本身不仅涉及到传统财政收支等审计领域的相关内容及流程,还涉及党委、政府及地方利益相关者,审计结果形成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及经过的程序繁杂。就一般程序而言,审计组完成特定审计项目后,既要征求本级党委、政府有关领导同志以及上级有关成员单位的意见,还要经过法制部门的复核、业务会讨论和审计机关起草正式报告等环节。 二是范围广,涉及领域多。基于基层政权的特殊性,基层党政领导干部相对地方而言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意味,其职责范围及行为触及度遍及地方经济发展、生态保护、人民生计、教育水平、三农问题等各个领域,针对其的经济责任审计及其审计结果涉及部门比较多、范围比较广而且偏于零散琐碎。 3三是涉及
5、人员层次高,应用风险较大。与其他系列审计项目主要对事的重心不同,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对象是人,基层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对象是在基层地位举足轻重的党政领导干部,涉及层次高。就个人而言,审计结果及其评价涉及被审计领导干部个人的政治前途和切身利益,其具体运用将能改变地方主要领导的命运甚至地方政治经济运行和发展。假设出现审计事故及质量偏差,容易引发部门申诉审计行政复议,更严重的是容易导致问题领导的打击报复。 四是审计对象特别,结果应用主体特殊。基层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主要是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是掌握着人、财、物等资源的支配权和使用权的核心人士,也是地方行政系统的机密层面。基层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责任在于
6、主管以上地方核心人士的国家机关及其权力代表,即拥有干部任免使用、考核评价、教育管理和监督处理权的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人力资源部门及有权追究刑事责任的司法机关等职能部门。基于国内行政系统的运作情况,很难实现审计结果运用的透明度。 三、影响基层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主要因素分析 在实践中,基层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会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些因素主要是: 第一、最重要的前提是审计成果的质量水平。打铁尚需自身硬,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最重要前提当属良好的审计结果质量。不过,在审计成果的质量方面容易出现三种现象,一是审计结果内容不完整,往往只是简单地罗列发审计发现
7、的问题,缺乏明确而具体的审计意见,对4发现的问题因外在压力而避重就轻;二是审计评价不够准确及精确,基于基层及行政系统本身设置的层层障碍,审计人员在审计评价方面往往因为主观判断发生变异,对领导干部在责任上的判别可能故意失误或疏忽。以上两点容易导致审计结果利用价值不高。三是审计结果表述不具操作性问题,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在党政机关领导那里显得表述过于专业,不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的人员可能看不懂,更不要说将此作为整改的依据,群众更无法鉴定审计成果是否得到适当运用。正是因为这种情况的存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志最近特意强调“审计结果要有“明细” 要让老百姓看得懂” 第二、最关键的因素是运用主体的重视程度。根据
8、现有体制,审计系统与党政系统在责权方面呈现出非强制性的疏离状态,审计机关有职责出具针对特定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但缺乏推动运用落实的强制力,而党政系统在审计结果运用方面作用发挥的力度取决于审计主体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人力资源部门及有权追究刑事责任的司法机关等职能部门的重视程度。这里的重视问题具体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对特定审计报告中存在的问题是否敏感的问题,对审计结果运用是否有推动的主动意识和行动,这事关单个审计项目结果运用问题;二是在干部任用中是否形成了研究相关审计结果报告并从中获得有用信息的习惯,这事关特殊范围内系列审计结果持续运用的问题。 第三、最直接的因素是相关部门的协调联动的
9、效率。经济责任审计具体、全面而准确地运用需要权责所涉及到的各个机关及部门的协同联动。最起码,纪律监察、组织人事及审计对象的上级主管机关应该始终5支持、推动审计工作的开展和审计结果的落实。实际上,很多地方虽然设置了联席会议及领导小组,但是因为没有强有力的统筹机关、缺乏合法合理也合情的制度约束及领导小组成员的主观意志等系列因素,大都流于形式,成员单位的协调和配合大都仅停留在纸张文件层面上,审计结果也随之成为可有可无的档案材料。 四、深化基层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策略 审计结果的运用是基层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充分利用审计结果是进行基层党政领导干部任期
10、经济责任审计的最终目标,也是基层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效果的最终体现。因此,应针对上述影响因素,有的放矢地思考深化基层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策略,切实用好基层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 一是整合资源,充实审计机构,提升审计成果质量。审计成果运行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计成果质量的高低,而后者则取决于审计资源的多寡、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及审计程序的效率三个因素。所以,提升审计质量应该一要加强专职经济责任审计机构的建设,从年龄、理念、技能、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及配套素养等方面全面提升审计团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要注意根据现有审计资源情况统筹考虑,合理
11、安排,根据项目需要灵活调度不同年龄、专业和经验的审计干部形成最佳审计合力;三要严格按照审计实施方案和审计项目全过程质量管理的要求开展工作,严格推行实施审计项目三级复核和项目审理制,落实践行审计质量终身负责制,全力确保审计取证、审计谈话、审6计底稿和审计日记等要素齐全、内容完整、事实清楚、定性准确。 二是提升影响力,营造结果运用的氛围,倒逼提升重视度。在中国这种特殊的文化境遇中, “要面子”和“随大流”是基层社会比较突出的特征,也是基层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及结果运用主体比较顾忌的因素。因此,可以通过利用舆论传媒、专报、简报、要情要目、综合报告等多种形式加强理念宣贯、推广好的案例经验、树立结果运用
12、典型,营造良好氛围。在这方面,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中 QQ、微信及无线城市中的相关信息技术,构建信息沟通网络,且通过信息透明化引进社会监督,形成柔性问责机制。良好的结果运用氛围和柔性问责机制,会对审计部门及运用整改主体均产生影响和压力,以影响力等软实力给审计人员及结果运用主体以实际压力,倒逼他们切实推进落实结果运用;可推动被审计单位的上级部门领导能更自然且深切关注重视推进审计结果运用。换句话说,用社会舆论及网络监督等第三方甚至第四方力量,倒逼审计监督、纪检监督、组织监督、司法监督之间密切合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催动他们推动审计结果运用工作的切实落地。 三是强化问责,重点推进,提高部门协调联动水平。
13、一个好汉三个帮,地方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落实需要多部门切实协作,需要形成以被审计单位上级部门为纲、以纪检监察和司法部门为要、以审计机关及其他相关部门为辅的协调机制,对此应该从构建机制、强化问责和重点推进三方面动手。在构建机制方面,可以组建由如上所涉及部门领导及相关人员参与的专门委员会或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根据具体地方的实际情况拟定系列文件,厘定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及其之间的沟通7渠道和模式,可以考虑转换思维,将严正而形式化的协同会议及硬性沟通规则变通为灵活适用而通畅的信息交流。在强化问责方面,要充分利用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的作用推动问责工作常态化、问责主体多元化、问责范围宽广化,推动实现问
14、责从行为问责向后果问责、从行政问责向法律问责、从组织问责向个人问责的全面转型。在重点推进方面,被审计单位的上级部门、纪律监察机关及人事部门应该迅速联动,履行相关职责。其中被审计单位的上级部门应该主动研究审计成果,对所反映的问题善于归因反思,对所涉及的人员迅速调查处理,对审计机关的处理决定不折不扣地彻底执行,定期汇总研究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形成完善专门档案。纪检监察机关应该根据审计结果及时立案,调查核实,追求责任,追问被审计人员上级部门的责任且监控其行动行为;组织人事部门应该主动将审计结果同干部管理和使用工作结合起来,在考核、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时候,按照相关文件的要求主动尊重且参考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对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中显示表现较好的干部给予充分肯定、表彰和激励,严禁“带病”升迁现象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