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企业“应收账款”风险刍议.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957474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解企业“应收账款”风险刍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化解企业“应收账款”风险刍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化解企业“应收账款”风险刍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化解企业“应收账款”风险刍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化解企业“应收账款”风险刍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化解企业“应收账款”风险刍议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3)07-000-02 摘要应收账款属于企业的流动资产。应收账款的多少直接影响企业资金周转,影响企业的效益。因此,加强应收账款的控制与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企业应收账款数额巨大,成为制约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安全隐患。对此,企业应当从主客观两方面查找原因,制定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 关键词应收账款可持续发展风险资金链 应收账款是伴随着企业销售行为而发生的一项债权。其确认与收入确认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在确认收入的同时就要确认应收账款。该账户一般是按不同的购货方或接受劳务单位设置明细账户

2、来进行核算的。应收账款是由赊销业务产生的,它对提升企业竞争力有很大的帮助。然而,事物都有两面性,应收账款的存在也给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资金链问题,一旦资金链断裂,企业就难以持续发展。而资金链是否顺畅与“应收账款”密切相关。一2旦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形成呆账、坏账,就会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这是当前我国企业中普遍存在的痼疾沉疴。 1.应收账款的积极作用与风险浅析 1.1 应收账款的积极作用 首先,在当今买方市场的大背景下,企业之间竞争异常激烈,能否拥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生死存亡。为了争取更多的客户,为了打开市场或扩

3、大市场占有率,企业纷纷采取赊销手段。应收账款就是企业向客户销售商品、材料、提供劳务等在一定期限暂时没有收款的一种融资信用,当然也包括为客户代垫的运杂费和客户承兑的商业票据等等。这样既为自己留住了客户,又为资金短缺的客户提供了融资时限。 其次,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由于市场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不可避免的有大量库存积压,尤其是季节性商品,在换季的时候往往有大批急需处理的库存。这些库存商品放在仓库中,增加了仓储成本,占用了大量流动资金。而采用应收账款的方式,同意客户先提货后付款,有助于清理库存,降低仓储管理成本。 1.2 应收账款的风险 应收账款固然在占领市场、清理库存方面有积极作用。但同时

4、也存在安全隐患,就是一旦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对企业的影响很大。首先,应收账款不能及时变现,企业用于再投资的流动资金就会紧张,为了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需要另谋融资渠道。然而,融资也是需要大量成本的。比如向银行申请贷款,需要支付高额的利息费用,特别是3贷款到期日需要还本付息时,企业资金压力陡然剧增。而应收账款有增无减,长期不能变现,甚至变成呆账、坏账,就会形成恶性循环,一旦这种坏账积累得多了,企业现金流出现周转困难,就会困住企业,甚至将企业置于死地。 其次,应收账款不能带来资金回笼,但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企业发生的赊销收入也要计入当期收入,增加企业账面利润。特别是逾期应收账款,对企业的危害直

5、接体现在坏账风险上。我国许多企业都存在实际坏账损失远远超过计提的坏账准备的现象,大量实际已成坏账的应收账款仍长期挂账,未作坏账处理,这样就虚增了企业的利润。 2.应收账款风险背后存在的问题 2.1 主观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企业对应收账款重视不够,未能防患于未然。企业管理层只关注销售额(销售量)完成情况,未能把货款是否收回纳入到绩效考核中去,使得销售部门或销售人员只关心销售计划能否完成,并不去考虑是否存在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的安全隐患。长此以往,应收账款大量沉积下来,给企业经营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其次,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如有些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缺乏规章制度,或有章不循,形同虚设。财务部

6、门不及时与业务部门核对,销售与核算脱节,问题不能及时发现。一些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账龄老化,却任其发展,无人问津,甚至导致应收账款超过追讨时效的不正常现象发生。 第三,对应收账款催收的激励机制不完善,使得催收人员工作缺乏4积极主动性。由于管理层不关注应收账款回收,对催收人员的奖惩激励措施不到位,催收人员不愿意花费大量精力催收欠款,特别是挂账期较长的疑难欠款。这样就造成了旧账还未清理完,新账又累进来,应收账款的金额越来越大,催收难度也越来越大。等企业意识到出现问题的时候,其实问题已经很严重了。 特别是一些国有企业,应收账款长期挂账无法收回,形成呆账、坏账,最终造成的是国有资产流失,国家利益受到

7、损失。 2.2 客观方面存在的问题 除了有些客户存在难以及时支付应收账款的客观原因之外,很多企业则是因为缺乏诚信,故意拖欠账款,即使有钱也不还。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当前我们的市场发育缺乏严格的法律支撑,也缺乏对企业的资信评估监督制度,个别企业违法成本太低,而受害企业诉讼成本又太高,难以对这些故意拖欠债务的行为进行制裁。这也是我国长期存在“三角债” 、 “多角债”相互牵制、互相阻碍,导致资金链不畅的根本原因所在。 应收账款客观上降低了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使企业效益下降。由于应收账款的存在导致企业会计利润与现金流量的不同步性增大,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势必产生没有现金流入的销售业务损益、销售税

8、金上缴以及年内所得税预缴,如果涉及跨年度销售收入导致的应收账款,还会产生企业流动资金垫付股东年度分红。企业因追求表面效益而产生的垫缴税款及垫付股东分红,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久而久之必将影响企业资金周转,影响企业生产计划、销售计划等的实施,使企业无法实5现既定的效益目标。 另外,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还会增加大量成本。比如,应收账款的统计、分析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收账过程中还要发生人员工资、差旅费、通讯费、法律诉讼费等费用。特殊情况下,企业甚至会因为管理成本超过了应收账款本身而放弃对应收账款的追讨。3.化解“应收账款”风险的对策措施 3.1 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企业为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可

9、以在总分类账的基础上,按客户名称设置明细分类账,来详细地、及时地记载与每个客户的往来情况。 应收账款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产销的统一体,企业一方面想借助于它来促进销售,扩大销售收入,增强竞争能力,同时又希望尽量避免由于应收账款的存在而给企业带来的资金周转困难、坏帐损失等弊端。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是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并在这种信用政策所增加的销售盈利和采用这种政策预计要担负的成本之间做出权衡。只有当所增加的销售盈利超过运用此政策所增加的成本时,才能实施和推行使用这种信用政策。 同时,应收账款管理还包括对企业未来销售前景和市场情况的预测和判断,及对应收账款安全性的调查。如果企业销售前景良

10、好,应收账款安全性高,则可进一步放宽其收款信用政策,扩大赊销量,获取更大利润;反之,则应严格信用政策,或对不同客户的信用政策进行适当调整,确保企业在获取最大收入的情况下,使可能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重点,就是根据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和客户的信6誉情况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这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人员应该充分发挥会计在提供与决策相关信息方面的作用,在应收账款明细分类账的管理上,根据所获取的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及时性以及完整性等方面做出合理判断,通过分析应收账款的账面情况,为企业决策提供有用信息。 3.2 设置专门的赊销和征信部门 应收账款收回数额的多少,以及时间的长短

11、取决于客户的信用。坏账将为企业造成损失,收账期过长将削弱应收账款的流动性。所以,企业应设置赊销和征信部门,专门负责对客户的信用进行调查,并向专业对企业进行信用评级的征信机构及时索取客户企业的相关信息,以便准确把握赊购客户的信用变化及偿付能力。企业对收集来的资料进行分析,对信用等级不同的客户采取不同的信用政策,信用较好的客户可以给予宽松的信用政策,信用较差的客户应该给予严格的信用政策,甚至不予赊销,这样一来才能确保应收账款能够最大限度的收回。 3.3 实行严格的坏账核销制度 应收账款因赊销而存在,所以,应收账款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存在有可能收不回来的风险,即发生坏账的风险,可以说坏账是赊销的重大隐

12、患。对于整个赊销而言,我们可以将个别坏账理解为赊销费用,为了缩小企业的损失,根据配比原则,发生的坏账应同收益进行配比,从收益中扣除,从而评估企业的实有资产,同时不虚夸所有者权益及收益,这也是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企业应定期对应收账款进行清查,经核实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应当作为坏账损失,并及时进行处理。在会计上,7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应收账款的核销只能采用备抵法。备抵法是指在坏账损失实际发生前,就依据权责发生制原则估计损失,并同时形成坏账准备,待坏账损失实际发生时再冲减坏账准备。而如何估计坏账损失,则有三种方法,即年末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和销货百分比法。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当的会计核算方法进行核算。 参考文献 1袁伦斌.浅述公司应收账款的管理.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年 4 期. 2曲喜和,严鸿雁,徐鲲会计学.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8 3廖洪会计学原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4王颖,韩秀军.浅谈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财经界.2009 年 020期. 5杜焕.浅谈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措施.时代经贸:中下旬.2009 年7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