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尖叫的增强现实“谷歌眼镜的发售对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 AR)是个巨大的推动。 ”年轻的新媒体艺术家渠蒙对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下称21CBR )记者说。渠蒙是目前活跃的新媒体艺术家,专业是新媒体艺术中移动增强现实的美学转化,他曾经用 AR 技术做了多项多媒体艺术作品。 谷歌眼镜一直是穿戴设备热潮中最令人瞩目的产品,现在谷歌方面的意见是,可以稍微推迟发售时间至 2014 年,降低目前设备的成本价格,现在价格太高了,谷歌希望降到一个合理水平,这有助于谷歌眼镜的推广普及。另外,谷歌眼镜应用商店和谷歌眼镜“按目光收费”的广告商业模式都有充分的时间来准备。 渠蒙将谷歌眼镜对
2、 AR 的作用,比喻为“与微信对二维码的作用一样”。在微信普及之前,二维码技术很成熟,但无人问津,因为没有足够的市场广度来推动它,现在,微信让二维码人尽皆知。 老技术 新体验 到 2017 年,围绕现实增强的应用下载可能达到 25 亿次。 今年初,日本兵库县姬路市政厅发布了一款名叫“Plus AR”的手机应用:如果游客到达姬路古城广场,打开应用后,面前会呈现一个虚拟的、以姬路城外貌为基础变形的卡通人物姬路市的吉祥物“白丸姬” ,并送给游客虚拟徽章,以标记其游览过的景点。 2这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信号,即北欧一些国家零散地推动“AR 道路标志”之后,亚洲国家政府开始重视 AR。而一些国际大公司像麦
3、当劳、宜家都非常积极地使用 AR 技术,比如在宜家的 2014 年家居指南中,有 50 页内容有 AR 内容,再下载相应程序后,直接扫描,即可观看。而21CBR也是纸媒中最早和最积极的 AR 技术热衷者,做了多款 AR 产品的尝试。 大企业关注的背后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开发者正进入 AR 市场,据记者拿到的数据显示,仅围绕高通提供的技术进行开发者在全球就超过 6 万个,分布在 130 个国家。 东慧电子总经理李冠材 2011 年接触 AR。他表示,AR 的概念其实不新,像字幕、特效这些对现实画面做补充和增强的都属于增强现实,但现在随着技术发展,在虚拟现实的技术基础之上,加上“注册”算法,才有了现在
4、的 AR 技术。现在的 AR 最重要的是有了“即时性” ,可以随着现实的改变做出相应反应。打个比方说,电影特效的叠加是“死”的增强现实手段,现在通过摄像机捕捉画面进行同步增强现实是“活”的增强现实手段。 而海讯图像识别 CEO 廖春云如是理解 AR:“AR 最核心的理念其实就是人通过摄像头和实景进行交互,比如一些所谓的识别然后跳转到另外链接其实不能算 AR 的应用。 ” 美国高通公司业务拓展经理冯雪对21CBR记者说:“智能手机的普及和计算能力几何级的增长,使大众通过移动设备识别图像,计算成了一件非常普及的事情。而对高通这样的公司来说,也意识到 AR 和智能3手机会是一个相互促进的作用智能手机
5、的普及是 AR 普及的基础,但反过来应用更多,也能够推动人们对更强芯片计算能力手机的需求。 ” 他引用一家数据公司的判断:“到 2017 年,围绕现实增强的应用下载可能达到 25 亿次。 ” 商业之惑 我们真的需要 AR 吗?AR 是增加了内容还是增加了障碍? AR 很炫,但商业兑现却是“黑暗面” 。 新西兰人 Alden 是渠蒙的朋友,他是一个数字营销顾问,20102012 年在上海短暂生活过 2 年。他个人对 AR 非常推崇,因为 AR提供给企业一种更加引人入胜的表现方式,这是一种“扩展的沉浸式体验” 。但是,这一切的前提是,人们会使用 AR。 这是非常实际的问题。当一个企业制作了 AR
6、的 APP 程序,人们下载它可以观看美轮美奂的图像,但是人们很可能一时兴起,看完了就会删掉,尝鲜之后就不会有第二次。 储存问题也非常棘手。AR 需要 3D 建模,模型的精度(如果简单描述的话,多边形数量越高,精度越高)同文件体积相关,精度越高文件越大,目前市场上大多数 AR 应用都是用户在本地存储文件,用户是否愿意为了看一段 AR 而耗费较大的存储则是一个问题。 广州同声公司的市场总监林云帆对记者说:“我所设想的 AR 应该是一个云平台,下载一个 APP,可以在不同时期推送不同的 AR 内容,保持动态更新。 ” 所以,他的观点是,在平台上可以实现有趣的动态更新,从而降低4枯燥性。不过,人们也需
7、要得到教育,比如传统媒体就应该引导读者去尝试 AR,培养一种习惯。 AR 从业者黎维对21CBR记者说:“当初是抱着热情来的,但真的做起来,慢慢就觉得好像和当初想的不是一回事儿了。 ” 黎维去年在深圳一家建筑公司进行 AR 开发,黎维的想法是:通过对图纸的增强现实来更好地为建筑施工服务。但产品开发上很快遭遇到了难题:所谓的增强现实还只是显示设计外观,而图纸上很多精密的、涉及到建筑内部的设计就很难显示,更重要的是,对建筑施工方来说,他们反而更习惯看“平面图纸” 。 黎维自己也疑问:这真的需要 AR 吗?AR 是增加了内容还是增加了障碍? 高通的阴影 一旦高通收费,就剧烈地改变了 AR 开发的成本
8、结构。 坦率地说,AR 技术门槛并不高。 AR 目前的进入门槛可以简化成“底层技术平台”和“应用开发”两个部分。底层技术平台以高通为代表,这是一个相对寡头的市场。而“应用开发”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创意和实践。 是高通大幅度降低了 AR 技术门槛。 黎维说:“最难的图像识别和定义的工作,高通已经做了。接下来的开发对我们来说都不算太大问题。 ” 因为 AR 是通过图像识别来启动整个增强现实的技术实际上是以“照片”为基础进行识别和开发的,所以应用的前提是,开发者需要预5定好目标也就是采集到的“图片” ,然后上传到高通的服务器,由高通进行定义,再下传识别码,开发者再做成一个应用。 那么高
9、通的用心在哪儿?一直会免费?不。关键在于,识别图片的数量能够识别越多的图片,做成应用的适用性就越强,但这其中存在着收费的问题。 高通的冯雪对记者说:“我们的 AR 平台策略很明确,一定是由免费和收费服务组成。目前在免费的工具包中,有 60 张图片是可以被识别的,而 60 张也是目前一个应用识别的上限了。如果超过了,就要收费了。 ” 听上去,有点像 QQ 或者微信的建群好友上限数目。 免费之外,冯雪介绍,高通有一个云端解决方案,目前的上限是 100万张, “这其实在理论上已经等于没有上限了,这部分业务一定是要收费的,至于如何收费,我们内部讨论过很多次,还没有定论” 。 当然,市场不仅只有高通,也
10、有其他的开源工具包,但奉行的策略都一样,免费的都有识别图像数量的限制,超出部分则收费。 这对开发者构成了不确定性。因为大部分开发者都在使用高通的免费工具包,一旦高通收费,就剧烈地改变了 AR 开发的成本结构。 为了对付这一点,国内的开发者有不同的策略。海讯的廖春元算是技术派他在海外时就接触一些最前沿的图像识别技术,而回国创业时,立即建立了一个自己的算法团队,围绕图像识别进行研发,希望能够不依靠高通,以及其他的免费工具制约而做独立的 AR 应用开发。同时廖春元也在和一些艺术机构合作,希望能从美学角度构建自己 AR 的视觉竞争力。 6不过,这些开发者都承认,AR 市场正在进入一个加速期。AR 应用本身就是一种可以“让人尖叫的产品” ,它迫切需要一个“令人尖叫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