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生态行为影响因素评述.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958873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民生态行为影响因素评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农民生态行为影响因素评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农民生态行为影响因素评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农民生态行为影响因素评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农民生态行为影响因素评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农民生态行为影响因素评述摘 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已经引起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了解农民生态行为的各种影响因素,有助于更加科学和有效地引导农民的生态行为,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对国内有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发现影响农民生态行为的因素可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进行了总结并指出未来研究的趋势和方向。 关键词:农民 生态行为 影响因素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足以见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和公众生态行为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政府、学术界和社会公众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当前国内关于生态行为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还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大部分研究仅是对国外的理论和研究进行的引进和扩展,实证研究也不多见。已有的研究成果从不同的视角对生态行为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主要有心理学、社会学、生态学以及行为科学等;既有理论上的分析和推演,也有实证上的假设和验证,研究重点和结果也不尽相同。由于我国存在城乡二元结构,所以研究主体分为公众、城市居民和农民。农民接触生态环境最近,农民行为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2响具有直接性、根源性,农村环境问题是广大农民生产和生活活动直接作用的结果,所以对农民生态行为进行

3、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对国内有关农民生态行为影响因素的文献进行梳理归纳,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建议和展望。 二、农民生态行为的界定 目前我国学术界研究较多的是农户生态行为。根据 2006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的定义,农户生态行为是指农户为了满足自身需要(物质需要或精神需要) ,受到一定动机的驱动,并伴随着外在因素的影响,为达到特定目标(个人目标和社会目标)而表现出来的能够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正面或负面)的一系列活动过程。王昕,陆迁,张莎莎等都直接使用了这一概念。李贵德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出了农民生态行为的概念,即指农民在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时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一切行为的总称,从产生的影响看,农民

4、生态行为可分为良性生态行为、中性生态行为和负面生态行为。这部分学者认为农民生态行为既包括对生态环境产生正面影响的行为,也包括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行为。 还有一部分学者,如张首先、刘慧群等,虽然没有直接对生态行为进行定义,但从他们的表述中明显可以看出,他们认为生态行为仅指对生态环境产生正面影响的行为。生态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现在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和谐的事物均可冠以“生态”修饰,比如生态食品、生态农业。 综合以上观点,笔者认为农民生态行为是指农民为了满足自身需要3(物质需要或精神需要) ,受到一定动机的驱动,并伴随

5、着外在因素的影响,为达到特定目标(个人目标和社会目标)而表现出来的对生态环境产生正面影响的一系列活动过程,其中包括生产生态行为和生活生态行为。与之相反的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一系列活动过程即为非生态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于对生态环境产生正面影响的行为尚无明确一致的界定,不同的学者采用不同的称呼,如生态行为、环境行为、亲环境行为、环境友好行为、环境保护行为等。这些名称虽然有着细微的差别,但是内涵基本一致,都是强调日常生产生活的行为结果对生态环境的正面影响。本文采用的是生态行为这一称呼,并将使用以上其他称呼的研究成果一并纳入研究范围。 三、农民生态行为影响因素 我国学者对农民生态

6、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一系列探讨,从不同方面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经笔者总结归纳,这些影响因素可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在因素主要包括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个体特征,如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兼业程度、收入、居住人文区位等,以及农民个人的生态知识、意识、态度等;外在因素主要包括土地产权制度性、农业技术推广程度、农业补贴政策、生态监管、农村社区文化、农业产业化等因素。 王昕,陆迁为探索农村生态环境的微观治理机制,基于对陕西省渭南市 500 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对农户生态行为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生态行为受农户特征、农户资源禀赋条件、制度安排和4非经济因素等多种因素的综

7、合影响,其中户主年龄、家庭规模、户主受教育年限、家庭实际劳动力数、土地产权制度的稳定性、农业技术推广程度、农业补贴政策、农业耕作方式和农业社区文化都与农户生态行为成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而农户资产状况和农户兼业程度会导致农户行为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效应。张莎莎的研究也得出了基本一致的结论。李贵德认为影响农民生态行为的因素有很多,有农民自身素质、环保意识等主观因素,有农业生产盈利状况、农业比较利益、农业生产成本、农(副)产品价格、农户进入市场的难易程度等经济因素,有国家政策、法规、农业经济体制、土地制度、社会化服务体系、技术的适用性等非经济因素。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农民产生了不同行为,有朴素思想影

8、响下而产生的热爱自然环境的生态行为,也有受落后思想的影响或利益驱使而产生的非生态行为。 霍生平将农民生态行为分为浅层生态行为和深层生态行为,浅层生态行为主要是指两型农业生产体系普通技术规范的遵循行为,深层生态行为包括两型农业生产体系配套技术应用行为和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系统设计、运行、调整等行为。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政府的生态监管、群众对污染行为的指责对按量使用低毒农药、不随地丢弃废弃物、土地充分利用等浅层生态行为影响较大。农技推厂项目、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设施、农业创业贷款对农民采用绿色农资农技、将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再利用、运行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等深层生态行为影响较大。 5袁红辉认为影响农民生态行为的因

9、素有很多,有农民自身素质、环保意识等主观因素,也有国家政策、法规、经济发展状况、人口发展状况、风俗习惯、社区文化等客观因素,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农民产生了多种动机,在生产与生活上表现为不同的生态与非生态行为。 孙新章,张新民根据对 240 家农户的调查资料及部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访谈资料,分析农业产业化对农户施用化肥、农药和处理畜禽粪便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地区,农户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的意识较为淡薄,在产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龙头企业的直接干预使农户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的意识明显增强,行为更加生态环保。 连纲,郭旭东等人对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进行了调查,农户对退耕还林的参与与国

10、家的补偿机制有直接关系,国家给予的粮食和资金补助是农户积极参与退耕还林的一个重要原因。 还有一些学者提出农民的风险意识、基层干部的组织带头作用、生态环保项目贷款的可获得性、绿色农资的可获得性、绿色产品的销路、生态环境信息公开、生态环境知识的宣传教育等因素都会对农民行为生态与否产生影响。 四、主要结论及未来研究方向 综合上述研究可以发现,现有研究已经从各个角度分析了农民生态行为的影响因素,经济因素、制度因素、社会结构因素、个人因素、态度因素等,已经非常全面。但是现有研究主要是从综合的角度探讨各种影响因素,由于农民生态行为的影响因素极其复杂,涉及多个层次和多个领域,而且随着时间在不断地动态变化,致

11、使很多研究由于涉及范围6过广而难以深入,需要进一步细化,从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对其进行深入考察。 还需要加强对农民生态行为概念的统一构建。目前的实证研究中农民生态行为概念的界定、建构和衡量都尚未取得一致看法,不少研究使用的问卷和量表都没有经过严格的量表开发程序,使得研究结论的可信度大大降低,也使得不同的研究之间难以进行比较。因此,非常有必要构建农民生态行为的权威概念和量表,对以后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都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王昕,陆迁.农户生态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1,93(3):43-46. 2李贵德.西部生态重建中农户生态行为初步分析J.生态经济,2008,309-315. 3霍生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的培育研究D.湖南:湖南农业大学,2011:18-24. 4袁红辉.云南佤族农户生态行为探析基于对临沧部分佤族村寨的问卷调查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21(4):98-100. 5孙新章,张新民.农业产业化对农户环保行为的影响及对策J.生态经济,2010,5(224):26-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