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儒学意识形态化对当代意识形态建设的启示摘 要 意识形态关乎人们的理想和信念,意识形态建设关乎党和人民能否加倍珍惜、长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否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文从分析儒学意识形态建设理论的演进过程、儒学意识形态化发展历程入手,浅谈儒学意识形态确立并逐渐巩固对当代意识形态建设和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 儒学 意识形态化 建设 启示 中图分类号:B036 文献标识码:A 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总是存在着多种政治思想,必然有一种政治思想处于主导地位并对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起着指导作用。从历史来看,一种就是掌握着国家意识形态机器的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另一种是代表大多数人民利益和社会发展
2、方向的某个被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在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儒学属于前一种,始终贯穿于中华文化脉络之中。自汉朝正式确立儒学思想的统治地位,尽管出现了时兴时废的现象,但是从统治阶级的立场来看,它始终扮演着官方意识形态的角色,一直到近代。这个过程离不开儒家学者们的努力,离不开统治当权者对儒学意识形态的高度认同、极力推崇以及积极建设。 一、儒学意识形态建设理论的演进过程 孔子较早触及到了意识形态建设理论,提出应以发展经济为先,发扬德治礼教优势。在孔子看来,经济发展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2用于经济发展。他认为治理一个国家,首先要发展经济, “使民以时,轻征薄敛” ;其次要加强德治礼教, “不学
3、礼,无以立”?。在他看来,德治礼教优于政令、刑律,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才能做到“有耻且格” 。教育与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有密切的联系,应把政治思想、伦理道德等灌输给人民,可以起到施加政治影响的作用;最后,他认为统治者应以身作则,以“礼”和“仁”为核心内容,教育人们学“礼” 。这一系列的灌输礼乐的思想,其中有不乏积极的方面,但也有一些消极的思想,如教育分等级等。由孔子创立的儒学思想,包含了礼乐、名分、宗法、井田、孝悌仁义等思想,经孟子的阐扬、理论化,再经荀子对儒、道、法各派思想的整合与超越,奠定了儒学意识形态化的基础。 孟子提出“制产” 、 “恒产” 、 “保民” 、 “教民” 、 “与民
4、同乐”的思想。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主张土地、人民、政事是国家之三宝,关键还在于能否得民。他认为,应“省刑罚” ,为民“制产” ,使民有“恒产” 。正所谓“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说明人民有“恒产”的重要性。他还主张, “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因而要尽力“保民” 、 “教民” 。 荀子提出“教诲”以“调一”以及尊师重“礼”思想。他发展了孔子的“礼” ,从唯物主义的宇宙观、认识论和性恶论出发,认为教育具有统一思想行为的作用,使兵强城固,国富民强。 荀子.强国载:“
5、不教诲,不调一,则入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教诲之,调一之,则兵劲城固,敌国不敢婴(犯)也” ,可见,教育对个人而言“至乎礼而止” ,3“化性起伪” 。荀子认为师是礼法的化身,他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哀,必贱师而轻傅”?,他时常君师并提,足见其非常尊师。 董仲舒的“变民风,化民俗”思想。他从抬高君权的角度,认为教育是王者必不可少的权力,他说:“王承天意以成民之性为任者也” ,正如他所说:“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邑,渐民以仁,摩民以义,市民以礼,故其刑罚
6、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可见,董仲舒认为学校是王者实施“德教”的主要阵地,目的在于育才、 “变民风” 、 “化民俗” ,甚至认为教化比刑罚来得有效。 韩愈强调教师应有“师道” ,信守“道” ,传其“道” 。他认为, “学所以为道” ,即“古道” ,儒家仁义之道,也就是“先王之教” 。朱熹承袭儒家思想观点,主张封建伦理之教。他认为“先王之学以明人伦为本”?, “古之圣王,设为学校,以教天下之人。必皆有以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以尽其伦而后已焉”?。他还把“存天理、灭人欲”的“复性”之说,与“明人伦”的教育目的和作用等同起来,用理学对儒家传统教育观点作了新的解释。他影响最大
7、的四书集注 ,在元、明、清各代均被列为官学的必读教科书。 思想统一是皇帝中央集权的必要条件之一。王安石在虔州学记中提出:“夫士,牧民者也。牧知地之所在,则彼不知者驱之尔故举其学之成者,以为卿大夫,其次虽末成,而不害其能至者以为士,此4舜所庸之者也”?,这句话表明,教育是为了中央集权封建制国家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是为了“备公卿大夫百执事之选”?。他认为办学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 “设为庠序学校以教子。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者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他还认为,整个社会应以伦纪纲常为教,在上者身体力行,民自可化于上而不自知,即教之之源。 二、儒学意识形
8、态化的发展历程 西周“以乡三物教万民” 。从夏朝开始发展到极盛的西周,在大约一千三百年的时间里,奴隶主统治阶级始终以“明人伦”为教育宗旨。文化教育以尊礼为特点,实行“诗书礼乐以造士”?;内容上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 周礼载: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乡三物”即六德、六行、六艺) ;形式上以学校教育、祭祀、军事、乐舞为载体,培养统治阶级的治术人材。西周统治者相当重视“礼”教,出现了“学在官府” 、 “官守学业”的现象。实质上,这是一种政教合一、官师合一的意识形态教育。 汉朝推崇“独尊儒术”以育才化民。汉初统治者基本上以黄老思想为指导。到汉武帝当政期间,他根据自身统治的需要重新肯定了教育
9、在育才和化民方面的作用,以儒家经典理论为主要内容对人民进行教化,并培养和选拔儒学人才。他还“开创太学,改革选士制度” , “整理古籍,厘订文字”等。实际上,他把教育作为“大一统”的工具。 唐朝以崇儒为主,以佛教和道教为辅。到唐朝初期,封建统治者吸取隋朝迅速灭亡的教训,采取了一些恢复生产、笼络人心、缓和矛盾的改良政策,5如废除一些隋代的苛禁,减轻一些赋税徭役等。唐高祖初定天下,即“颁好儒臣” ,设立儒学,诏立周公孔子庙。唐太宗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体会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 ,更是以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大征天下儒士以为学官,常与他们讲论经义,商讨政事。还曾经命人撰定五经正义
10、,令天下传习。他给太子作的帝范十二篇,基本上是儒家的帝王术。可见,唐太宗非常重视儒学,统治实践也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其后诸帝大体上也祟尚儒术。唐朝意识形态建设还有一个突出特征是表“礼”内“法” ,具体体现在“唐律”和“唐礼”之中, “唐律”将“唐礼”法典化, “唐礼”体现儒学“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政教思想。纵观唐朝在教学、科举考试方面均以儒学经典为主要内容,贯彻“三纲五常” ,培养和选拔儒术人才?。 宋朝尊孔崇儒。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割据,重用儒臣,特别提倡科举,扩大取士名额,提高儒学的地位。他说, “王者虽以武功克定,终须用文德致治” ,并规定“进士须通经义,遵周孔之礼” 。宋真宗以后
11、,儒术更是得到了大力提倡。他曾加溢孔子为“玄圣文宣王” ,并亲自撰写文宣王赞称颂孔子是“人伦之表” ,孔学是“帝道之纲” ;又著祟儒术论 ,还命人校订周礼 ,编注九经“义疏” ,大量印行,并赐给州县学校,作为官方指定教材。宋仁宗大力倡行教育,培养选拔通晓经术的官吏,并下诏州县皆立学校,自此儒学意识形态建设和教育在全国兴起,从中央到地方涌现出一批儒家学者聚徒讲学,传授孔孟典籍,对维护宋王朝中央集权统治,起到了巨大作用。到武宗时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宋朝积极倡导儒学意识形态建设和教育,为“理学”6宋明“新儒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元、明、清时期依然是坚持尊孔崇儒。理学亦称道
12、学,起于北宋,盛于南宋,而推衍发展于元明,终结于清代。理学在元代成为了统治者“治国安民”之道,当时在学校增读朱熹的“四书” ,使之与“五经”平列。科举考试必须从“四书” 、 “五经”中出题,在以后的明清依然照搬历史传统教育。明朝建国后,吸收前朝经验,把儒学意识形态建设更向前推进了一步,主要体现在:战略上祟儒纳士,创行八股取士,施行文化专制,禁锢思想;在思想领域极力推祟程朱理学,奉为官方统治思想,并对思想领域的不同学派加以排斥和压制。明成祖曾敕命编纂五经大全 、 四书大全 、 性理大全 ,将其颂行于天下,作为铁定的教本。在文教方面实行过许多强烈控制思想的措施,学校和科举制度发展得更加缜密。可见,
13、明朝在思想、文化、教育领域中,各项政策均以强化中央集权为目的,为巩固封建专制统治服务。清朝建立后,实行儒术统制思想的政策,重视文化教育事业对治理国家的作用,立国之初制定了“兴文教,荣经术,以开太平”的文教政策,尊崇孔子,倡导儒学。 三、对当代意识形态建设和教育的启示 中国古代的意识形态建设和教育均深深烙上了儒学的印记,一方面形成了优良的教育传统,另一方面又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这种意识形态建设脱离了实际,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就其取得的成就来说,对当代意识形态建设仍然具有重要启示:其一,应把发展经济放在首要位置,为民创造财富,使民安居乐业;其二,尊师重教,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师
14、德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增强教7师意识形态信仰;其三,应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其四,主动占领意识形态主阵地,实施意识形态教育;其五,坚持主流意识形态毫不动摇;其六,不断创新意识形态教育方式方法,使之生活化、具体化;其七,坚持与时俱进,进行理论创新。 (作者: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讲师,法学硕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 注释: 赵吉惠.中国儒学简史.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1-10 转引自毛礼锐.中国古代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43,78,77,80,113,142-175,348 转引自罗传奇.王安石教育思想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66,67,68 转引自胡金平.中外教育史纲.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3 杨荣国.简明中国思想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62:84-95,101-134 汤一介,张耀南,方铭主编.儒家文化大观.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