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审计独立的核心是思想独立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3)05-000-02 摘 要 审计独立性的问题一直被受关注,本文从全面理解审计独立性的内涵,提出思想独立是审计独立的核心,剖析了企业内审独立性弱的原因,并提出了改善独立性现状、提高审计地位和工作质量的建议。 关键词 审计独立 核心 思想独立 随着经济的发展,审计独立性的重要性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近几年来,安然、世通、施乐等一大批知名公司财务舞弊频发。以安达信倒闭为标志,会计师事务所危机重重、诉讼缠身,普华永道受陷日本“嘉娜宝” 、德勤英国遭遇“罗孚门” 、美国阿尔德菲亚审计事件,以及我国的银广夏
2、事件等等,无不引发国内外对审计界的广泛关注。究其审计失败的根本原因会发现,这些案例的发生均源自审计师独立性问题。 一、独立性的涵义理解 独立性是审计的本质属性,是审计师职业区别与其他职业的显著特点,也是审计师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保持客观公正的基本前提,是审计职业的灵魂。那什么是独立性呢,我们先来看看国内外理论界专家的阐述: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蔡春在审计理论结构研究指出,如果一位审计师在实施检查、判断并表示意见过程中不能保持其地位上、2精神上、操作上和伦理上的独立性,那么,他的这种行为活动也就不能称其为审计。 曾任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职业道德委员会主席的托马斯?G.希金斯认为:“独立
3、审计师必须拥有独立性,即实质上的独立性和形式上的独立性。 ”所谓形式上的独立性,又称为“形体”独立性、 “外在”独立性或“表面”独立性,是指独立审计师必须于与被审单位或个人没有任何特殊的利益关系。所谓实质上的独立性,又称“精神”独立性,即认为独立性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自信心以及判断时不屈从于外界的压力和影响。尤其不应使自己的结论依附和屈从于持反对意见利益集团或人士的影响和压力。 王光远译著内部审计思想认为:独立性依附于客观性,一味执着于独立性容易造成内审部门和内审计单位的冲突与对立,而应重点关注客观性。客观性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偏见未不恰当地影响评价、判断和决策的精神状态;独立性则是指不存在威
4、胁客观性的重大利益冲突。从以上阐述可以看出,尽管以上对独立性列示的观点表述不一,但核心认识是一致的。不管是国家审计、社会审计还是内部审计,对于独立性的实质要求都是一样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审计的客观公正性,从而保证审计工作质量。 二、独立性的表现形式 我们知道独立性包含外在独立性和内在独立性。我们通常所说得大多是外在独立性要求。我们一再强调审计的独立性,实际是为了实现对3审计工作的客观和公正,可能有人会纳闷,既然是为了客观、公正,我们就只要求客观公正就行了,为什么还特别突出强调审计的独立性呢。那是因为客观性是一种人类个体对事物事件的思想认识,它本身难以衡量。独立性就成为确认审计业务是否公正的替代
5、衡量指标。 多年以来,在保证审计独立性的措施上,审计理论界的看法基本一致,就是在机构、人员、经费上必须是独立的,即通常人们所说的人、财、物的独立。 首先,审计机构的独立是审计独立性的前提条件。审计机构的独立性无法保证,则审计质量无从谈起。纵观国内外的审计体制类型,都是通过一定形式来保持审计机构的独立性。 其次,审计经费的独立是保持独立性的保障。审计机构的经费由独立的来源和保证,不受被审计单位的制约,审计业务活动才能顺利开展,才能保证审计业务的独立性。 第三,审计人员的独立是保持独立性的核心。审计人员不仅要保持形式上的独立,也要保持实质上的独立。形式上要求审计人员应是专职的,不能由其他部门人员兼
6、职,同时审计人员是独立于被审计业务的;另一方面审计人员不能与他所审计的单位、人员有任何的利益关系,包括亲情、友情、血缘等方方方面面有形或无声的因素。 分析以上审计各个方面的独立性,个人认为机构、经费和业务的独立都可以归到外在的独立性,只有人员的独立具有双重性,既有外在独立性,也有内在独立性。 外在独立性是思想独立的基础,是必要条件,只有先存在了外在的独立性,内在独立性才有可能。外在的独立性并不4能保证实现审计人员的思想一定具有独立性。 正如前面所说的会计师事务所出现的各类丑闻一样,作为第三方的中介机构形式上是独立的,但由于存在委托与被委托经济利益的制约关系,根本无法做到完全独立。小集体利益的驱
7、动诱使其违背职业操守的情况难免发生。在思想上保持独立,是审计人员的最高精神境界,也是审计组织职业教育工作所追求的最高目标。 由此,笔者认为审计独立性的核心应该是精神上的独立,即思想独立。由于思想独立这一审计独立性的最高标准具有无形和难以衡量的特点,它对外界来说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社会公众无法通过观察审计人员的行为判断其是否真正做到了思想上的独立。所以外在独立性形式几乎就成了外界判断审计独立性的标准。现如今人们的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已从过去关注形式向关注实质转变,重实质轻形式的思想普遍得到认同。作为审计工作者不管是组织还是人员更多的需要树立思想独立的意识,加强审计组织管理,积极倡导思想独立的审计
8、文化,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 三、企业内审的独立性 在独立性上,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这里只针对内审来谈。对于内审部门来说,组织和人员的独立更为重要。其中人员独立更为关键。作为企业的内审部门,从职业角度分析来看,独立性较弱。主要原因是: 1、目标利益的一致决定了内审工作的局限性。作为企业的成员,为了追求企业共同利益很可能降低了审计作用。往往对不正当的企业行为5采取默许的态度。如许多内部审计人员对企业通过变通给职工搞福利、 、对企业加大成本费用、不遵守收入确认原则少计收入、随意调整核算形式等做法采取默认态度等。 2、复杂的人际关系,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由于
9、内审内部的特殊性,审计人员在开展工作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企业内部复杂人际关系的影响,特别是被审对象的职位、级别一般都比较高的话,出于各种考虑,内审人员往往在实施审计时避重就轻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而降低了审计质量。 3、内部审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多数内审人员来自财会部门或从其他部门改行而来,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必要的审计专业知识和技巧,现代审计技术手段掌握不够,电算化内部审计几乎处于空白,文化知识、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偏低。 我们知道人是决定审计工作成败的关键,以上这些不足都是由于人而产生的,内审服务内向性的特征是与外审的显著区别,也是导致独立性弱的根本原因。形式上独立性的
10、不足一定程度上使思想独立性无法保证。从而客观、正直的职业要求就不能得到满足,工作质量势必会受到影响。 四、加强企业内审独立性的建议 1999 年,国际内审协会对内部审计给出了新的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旨在增值和改善机构运营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目的是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的效果,帮助所在组织实现其目标” 。新定义强调了内审的“增值”作用直接增加本组织价值,提高运作效率。同时新定义也反映了我们企业内审无法在严格意义上的保持独立这6一客观现实。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失去审计的“客观性” ,任何妨碍审计独立客观的发表意见的组织关系和个人关系都是不可接受的。现从石油企业内部审计者的角度
11、谈几点建议。 1、理顺审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践证明,同体监督和同级监督力量是很弱的,组织独立性无法保证,审计质量就无从谈起。集团公司应按照“集约化、专业化、一体化”和“二级行政、三级业务”的总体框架,加速整合审计资源,强化上级监督和异体监督,避免自己审自己难堪的不利局面,尽可能实现审计组织和人员上的相对独立。 2、重视工作绩效、提高审计地位。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必须依靠内审部门和内审工作者自身良好素质和工作绩效来争取确立,即人们常说的“有为”才能“有位” 。站在领导的角度考虑问题,抓住单位企业经济活动、经营发展中的关键环节,分析识别经营风险,切实通过加强监督检查、调查研究等手段找出企业存在问题
12、的真正原因,分析企业发展中带有倾向性、深层次的问题,提出审计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3、争取领导的支持是关键。领导对内部审计的认识程度和对内审工作的重视程度决定了内审工作能否独立。内审部门需积极主动地接受领导、领会领导意图、征求领导意见、及时汇报工作情况;同时,还要注意处理好同其他非分管领导者的关系,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和睦相处,赢得整个领导层的支持,为做好内审工作打好基础。 4、寻求工作上的配合和支持。内审部门相对于被审计部门和单位应该是独立、分离的,这是它的特殊性。但同时,它同被审计部门和单位的关系又必须是协调的,所以又要求寻求工作上的配合和支持。要注意7处理好同平行部门、下级部门,特别是被
13、审计的关系, 努力赢得他们的配合,保持协调与合作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内审工作的良好效果。 5、加强审计人员队伍建设,提高职业素养。按照“学习型、服务型、知识型、廉洁型、效率型”的要求,大力弘扬客观公正、廉洁奉公的职业精神,培育良好的内部审计文化环境。加强审计人员的思想、道德文化和专业素质建设,提高专业胜任能力。 6、合理安排审计资源。在确定审计项目,分派人员时应充分了解潜在的利益冲突以及由此可能导致的偏见,不应该使内部审计人员处于他们无法或难以做出客观判断的环境之中;各级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应实行定期轮换或进行交叉、联合审计,以免可能因长期审计同一单位而导致客观性的损害。另外还可以酌情将部分审计业务外包或引入中介机构合作开展审计业务,同时建立定期由外部审计评价内审人员客观公正性及工作业绩的机制。 实践证明,独立性是审计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审计的客观性。审计的独立性越强,越能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越能取信于社会公众,越有利于审计职业的发展。准确理解独立性的内涵是遵循独立性要求的关键。参考文献: 1王光远等译.内部审计思想.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1. 2蔡春等著.现代审计功能拓展论.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