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提升国防生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摘要:通过实地调研、电话采访、发放问卷等方式,对 23 所学校国防生培养模式进行了调查研究,对比分析寻找国防生培养质量提升的关键环节,为国防生培养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国防生 课程体系 后备军官 培养模式 在驻天津大学选培办和天津大学武装部的支持下,笔者对目前国防生培养方式方法进行了调研,通过实地调查、电话采访、发放问卷等方式,对 23 所学校国防生培养模式进行了调查和分析。通过调研总结国防生培养的经验如下。 一、明确培养目标 我国国防生招生管理政策已经出台十年有余,各高校都总结出了一些切实有效的管理方式。南昌航空大学成立“海军学院”的集中管理模式,
2、培养出了一批政治坚定、军事过硬、业务精湛的高素质军事人才;华东交通大学注重军地联系的订单式培养模式,造就了一批适应工作岗位、技指合一的综合性人才。其他学校也都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独特管理模式,取得了一些成就。 二、注重国防生党建工作 相对于普通党员,国防生党员要有其特殊之处,普通学生党员培养方法并不适合培养国防生党员。政治过硬,是党对军人的第一要求,必须依据军人这一特殊职业对党性要求更高的特点培养国防生党员,建立2健全国防生党建工作制度,实际工作中,要着手国防生党建工作建设。很多学校,国防生党支部已经成为优秀集体的典型代表,要充分利用国防生党支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同时推进国防生党建工作的规范化与
3、制度化。各高校已经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 一是建立国防生党支部。某高校制定了建立国防生党支部的具体规定:凡具有 3 名以上(含 3 名)正式国防生党员(可包括辅导员)的院系要单独建立国防生党支部。二是突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国防生应独立开设党课,党课内容应强调我军的性质和宗旨,加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教育;拓宽教育渠道,邀请军事专家与军队领导授课。 三、完善组织领导机制 关于国防生培养管理方式,部队各级机关出台了许多政策。然而实际实施中,多数签约高校尚未设立强有力的国防生领导管理机构,使得相关政策难以落实。组织领导机构存在无序性和随意性,管理人员职责划分不清晰,不能将学校各职能部门与国防生培养工
4、作有效结合,缺少负责国防生培养相关事宜的对口部门和相关人员。这些问题无形中降低了组织内部的沟通效率,容易出现相互扯皮、推脱责任的状况,最终导致工作开展困难,政策难以落实,危害依托培养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有的学校设计了全面的国防生培养组织领导机构,如成立“国防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国防生培养工作。由学校主要领导牵头,选培办主任和分管副校长主抓具体工作,下设专门的职能机构,领导分别由学校相应机构领导兼任,从而建立起一套决策层次高,责权分明,全面3系统的领导管理体系。 四、整合教学资源 按照部队对于初级军官的要求,我国国防生培养的总体目标应该是:思想过硬、学业优良、身心健康、有一定的军事素养,具
5、有承担新时期新使命的能力。调查数据表明,国防生干部进入部队后,在发挥自身专业能力上与军校毕业干部的差距在于,在军事方面没有得到系统科学的专业知识教育,有五成以上的被调查人员觉得高校培养国防生最需要改进的环节就是学科设置。 国防生能否很好适应第一任职需要,高校的学科设置至关重要。有的签约高校把部队规定的 13 门军政训练课纳入大学本科教学体系,实行学分制管理,在保证专业技术课程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对国防生教学培养计划进行全面的整合和优化。有的学校将 500 多个军政训练学时,分解到 4 个学年 8 个学期,并给予一定的学分认定,用军事法概论代替了大学法律基础,队列训练代替大学生军训,军事体育代替大
6、学体育,军政训练代替部分公共选修课。有的学校依据未来军队任职的岗位需求,专门针对国防生开设了管理学、法学、心理学等专业的双学位,拓宽了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式新思路。 国防生招生政策实施十多年来,招生选拔、课程设置、军政训练、毕业分配等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相关法律法规日趋完善,组织结构日趋合理,军地合作得到加强,但是国防生的军政素质仍然与军校学员有较大差距,这与地方大学开放性环境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对军政训练的重视程度不够。调研结果说明,国防生的素质与签约高校的重视程度4密切相关,大多数高校只能着重培养国防生某一方面的素质,不能全盘兼顾,有效整合,培养工作并没有体现出国防生的特点,造成国防生兵味不足,第一任职适应能力差。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国防生教育工作的对策与建议,对部队培养高素质的后备军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侯涌.国防生培养模式研究D.长沙:国防大学出版社,2009 2卢漭,张元农.高效务实依托培养国防生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2010,12(3):33-35 3黄月胜,马明辉.国防生部队任职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2011,13(2):26-31 4刘海春.对加强高校国防生党建工作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7):26-27